正文

一 軍功家世

歷史不可戲說:孫權(quán)·半生明主 作者:方北辰 著


一 軍功家世

東漢獻帝初平二年(191)春天,一個月明風清之夜,襄陽縣(今湖北省襄陽市)城南峴山的山道上,一名年約四十歲的中年將軍,正率領(lǐng)一支騎兵窮追敗逃的敵軍。清脆的馬蹄聲,在寂靜的山林中顯得分外響亮。突然間,道旁的竹木叢中,嗖的一聲飛出一支利箭,不偏不倚,正中這位將軍的太陽穴。他只輕輕驚叫了一聲,就仰面落馬而亡。這位將軍,乃是大名鼎鼎的破虜將軍兼豫州刺史孫堅。

九年之后,悲劇再一次重演。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初夏的一天,草長風柔,在丹徒縣(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東)城北長江邊的沙洲上,一名二十多歲的英俊將軍正在狩獵。他的坐騎是一匹純白寶馬,跑起來四蹄生風,遙遙領(lǐng)先。就在他興高采烈之際,冷不防從一座沙丘之后站起三名射手,一齊向他開弓發(fā)箭。其中一箭洞穿了青年將軍的面頰,幾天之后他即不治身死。這位死者不是別人,正是孫堅的長子,討逆將軍兼會稽郡太守孫策。

這兩支無情的利箭,收取了孫氏父子的性命,而無形之中卻把孫氏家族中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推上了歷史的大舞臺,使他得以在漢末群雄割據(jù)的時勢大舞臺上,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yè)。這位政治人物,即是孫堅的次子孫權(quán)。

欲知孫權(quán)做出了怎樣一番大事業(yè),不可不先略述其家世。

在現(xiàn)今皖、浙兩省交界地區(qū)的萬山叢中,有一條至今依然秀麗澄澈的江水向東流出,這就是聞名天下的富春江。富春江至杭州后又名錢塘江。這條江水到達杭州前所流經(jīng)的最末一個縣,在東漢時稱為富春(今浙江省富陽市)。富春山青水秀,人杰地靈,而孫權(quán)的祖籍即在這里。

富春孫氏,自稱是春秋時吳國大軍事家孫武子之后代??墒悄甏眠h,考查無由,已經(jīng)難以分辨其是真是假,或者是孫武子的多少代子孫了。退一步而言,即使富春孫氏確為孫武子之后,到了東漢之時,也已經(jīng)世澤斷絕,無復昔日的榮光了。孫堅的祖父名葉孫鐘,即是以種瓜為業(yè)的農(nóng)民。傳說有一天,有三名少年到瓜園向?qū)O鐘要瓜吃。孫鐘為人忠厚,讓三人大飽口福。這三名少年臨走時向?qū)O鐘說:“此處山坡下有一處好墓地,入葬后兒孫中將有人做天子?!闭f完三人并乘白鶴飛去。孫鐘死后,如言安葬于其地。結(jié)果,墓地上常有五色祥云升起。人們驚奇不已,都說孫氏后人將要興旺了。后來,孫堅的母親懷了孫堅。一夜,她夢見自己腸從腹出,繞城門足有一周。鄰居老嫗聽說之后,連連恭喜,說這是將生貴子之吉兆。不久,一個容貌奇異的嬰兒就降臨到人間。

孫堅的少年時代,是在貧寒中度過的。但是,他心懷大志,并不以生活的困窘為意。他勤練武藝,廣交朋友,決意通過軍功途徑來建立功業(yè),振興家族。

十七歲時,孫堅隨父乘船外出。途中,碰到一伙強盜搶劫商船。許多船只都不敢再向前進。孫堅站在船頭仔細觀察了一番,然后對父親說:“這是一幫烏合之眾,并不可怕,我要給他們一點厲害嘗嘗!”于是,他抽刀上岸,逼近強盜。同時,又大聲發(fā)出命令,以手東指西劃,好像在指揮一支軍隊發(fā)動進攻。那伙強盜以為是官兵前來圍捕,慌忙丟下財物奔逃。孫堅追了上去,手起刀落,將跑在最后的一名強盜砍倒在地。孫堅的勇敢和機智,使人們大吃一驚。富春縣的縣令聽說此事,立即任命孫堅為代理縣尉,統(tǒng)領(lǐng)一支軍隊維持地方治安。從此,孫堅開始了他的仕宦生涯。

東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孫堅滿三十歲。他雖然已在官場中混了十多年,可是因為沒有強大的靠山,家庭出身又低微,所以仍然只是一個輔佐縣令的縣丞小官。就在這一年,黃巾軍三十六方同時大舉起事,天下震動,朝廷恐慌。于是,孫堅建立軍功改變處境的良機來到了。

那時,東漢朝廷派了兩員名將率大軍進攻黃巾,一人是車騎將軍皇甫嵩,另一人是中郎將朱儁。那朱儁乃會稽郡上虞縣(今浙江省上虞市)人氏,與孫堅可謂大同鄉(xiāng)。他深知對付黃巾非有一批干將不可,又早已聽說孫堅其人膽略出眾,于是上表朝廷,任命孫堅為佐軍司馬。孫堅就職之后,果然不負所望。他隨即招募一批精兵,配合朱儁的主力發(fā)起攻勢。汝南和潁川兩郡(治所分別在今河南省平輿縣西北、禹州市)一帶的黃巾軍招架不住,只好退守宛縣城(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字讀音同“淵”)。孫堅兵臨城下,親率敢死健兒登城而入,宛城遂被攻克。事后,朱儁保舉孫堅為別部司馬。東漢朝廷亦開始注意到這個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

幾年之后,長沙郡(治所在今湖南省長沙市)內(nèi)又發(fā)生大動亂,當?shù)毓賳T束手無策。東漢朝廷忽然想起孫堅可用,立即升任他為長沙郡太守。這在孫堅來說,可以說是榮登顯位了,他到任后自然分外賣力。首先,派出得力心腹查訪當?shù)貏觼y的癥結(jié);其次,又命令有關(guān)人員妥善安置流散的百姓;最后,調(diào)集精兵偷襲亂軍頭領(lǐng)。結(jié)果,不到一月,長沙郡就完全平定下來。東漢朝廷為嘉獎孫堅,便封他為烏程縣侯。素來貧寒的孫家,忽然間出了一位侯爺,真是有點興旺氣象了。

孫堅封侯后不到兩年,京城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發(fā)生了一件震動朝野的大事。從西北領(lǐng)兵入朝并控制朝政的董卓,廢除了繼靈帝之位的少帝劉辯,改立劉辯的大弟劉協(xié)為獻帝。在中國古代,臣下擅自廢立皇帝是一種大逆不道的罪惡行為。而董卓專斷朝政后,又使其他熱衷政治權(quán)力的人難以染指。于是。各路豪杰英雄紛紛以匡復漢室為由,起兵討伐董卓。孫堅聞訊之后,亦迅速興兵北赴洛陽。一日,孫堅兵馬來到距洛陽還有三百里的魯陽縣(今河南省魯山縣)。部下來報,說是后將軍兼南陽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陽市)太守袁術(shù),已在此恭候多時。孫堅聞報大喜,立刻更衣,趕至袁術(shù)府邸與之相見。

孫堅為何如此急于會見袁術(shù)?袁術(shù)又為何在此恭候?qū)O堅?用一句話來點明,這就是彼此相互利用的需要。那袁術(shù)字公路,乃豫州汝南郡汝陽縣(今河南省周口市東南)人氏。汝南袁氏是當時天下數(shù)一數(shù)二的名門,四代人中竟然有五人登上朝廷三公的頭等高位,門生故吏遍于天下。在起兵討伐董卓的各路英豪中,就數(shù)袁術(shù)與其異母兄袁紹二人聲望最高,實力最強。孫堅深知目前自己的羽翼尚未豐滿,必須結(jié)交強援,方能立腳和發(fā)展,而就近的袁術(shù)正是一個理想的對象。至于袁術(shù),他暗中蓄有取漢朝皇帝而代之的野心,正八方網(wǎng)羅人馬,驍勇善戰(zhàn)的孫堅,自然成為他著意爭取的目標。于是雙方一拍即合,袁術(shù)表奏漢朝任命孫堅為破虜將軍,兼豫州(主要地域在今河南?。┑闹荽淌?,又供給孫堅大量軍事物資。作為交換條件,孫堅的軍隊將聽從袁術(shù)的調(diào)遣和指揮。

孫堅投靠袁術(shù)之后,先后為袁術(shù)打了幾個大勝仗,使得袁術(shù)高興非常。東漢獻帝初平二年(191),袁術(shù)命令孫堅出兵荊州(主要地域在今湖北、湖南、河南?。舴磳υg(shù)的荊州牧劉表。劉表早已知道孫堅英勇善戰(zhàn),連忙派遣手下第一員驍將黃祖率軍抵擋。兩支軍隊在襄陽城北的曠野上展開一場惡戰(zhàn),從天色剛明直殺到傍晚時分。那黃祖見勢不妙,虛晃一槍,回轉(zhuǎn)馬頭向南逃奔。孫堅哪里肯放過黃祖,大喝一聲:“黃祖休走!”立即帶領(lǐng)隨身馬隊追了上去。到了夜半時,孫堅一行已經(jīng)追過盈盈漢水,來到襄陽城南的峴山。這時,一輪圓月高懸碧空,照得大地如白晝。孫堅望著前面黃祖愈來愈近的身影,心中不禁暗自得意起來。殊不知這峴山乃是襄陽城南的要塞,荊州牧劉表平時就派遣了一支精兵駐在山上,以便從南面拱衛(wèi)荊州的州治襄陽。黃祖當然知道這一切,所以拍馬直奔峴山求救。峴山上巡夜的兵士聽到急促的馬蹄聲,連忙彎弓搭箭觀察動靜。在皎潔的月光下,他們一下就認出前面騎馬狂奔的是自家軍隊中的黃祖將軍,那么后面的追兵定是敵軍無疑。于是,兵士們瞄準敵軍馬隊最前面的統(tǒng)兵官。弓弦響處,便發(fā)生了前面所描繪的一幕。

孫堅死時,虛歲不過三十七歲。死者倒是一了百了,丟下的孤兒寡母卻陷入困境之中。

孫堅的夫人吳氏,本是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的大家閨秀。年輕時不僅生得十分姣美,而且性情賢淑,做事果斷。后因父母雙亡,吳氏遂與幼弟吳景移居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投靠吳氏親戚。孫堅那時聽說吳氏孤女才貌出眾,就興沖沖地來到吳府求親。誰知道吳氏親戚認為孫家門第卑微,孫堅本人又整天舞刀弄劍,呼朋接友,不像溫良之輩,就斷然拒絕了孫堅的要求,孫堅眼看好事化為泡影,又是羞愧,又是憤恨。不料吳氏小姐卻獨具慧眼,看上了這個不安分的青年。原來,吳氏小姐是一位很有見識的女子,她眼見漢末天下動亂,自己與幼弟又無父母關(guān)照,因而一心要尋找一位有英雄氣概的青年為終生依靠。她早已聽人議論過孫堅,都說此人雖然是一低級軍官,但是為人正派,胸有大志,非一般市井無賴可比,所以柔情早有所鐘了。不過,這一切心事都不便與本家親戚明說,只好施一個小小的計謀。于是,她見到本家長輩,緩緩說道:“小女聽說長輩回絕了孫家的求婚,長輩這片愛護之心,小女沒齒不忘??墒菍O堅勇武異常,現(xiàn)在又在本地的縣府任職,還結(jié)交了一大批游俠少年。如果拒絕他的要求,他一定會尋機報復,那時不但小女和幼弟性命難保,長輩們也不免要遭到禍害。不如就答應他,以后我如生活不幸,也是命中注定的?!边@一番話說得長輩心生恐懼,便立時應允。不久,孫堅就和吳小姐締結(jié)良緣。

孫堅得此賢內(nèi)助后,滿心歡喜。他三十歲時參加朱儁大軍進攻黃巾軍,因舍不得嬌妻弱子,故而把家眷接到壽春縣城(今安徽省壽縣)自己軍隊的駐地。后來,他的大兒子孫策又移家于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西南)。當孫堅陣亡的噩耗傳來時,住在舒縣的吳氏夫人以及四兒一女,全都痛哭失聲。

料理喪事之后,這個不幸的家庭便不得不考慮生計問題。孫堅為官比較廉潔,生前積蓄不多。袁術(shù)其人又薄情寡義,見孫堅已死,對其家屬的態(tài)度亦由熱轉(zhuǎn)冷,毫不關(guān)心。眼見吳氏母子就要陷入絕境,卻有一仗義之人出來大力相助,這就是后來在赤壁一戰(zhàn)中“雄姿英發(fā)”的周瑜。

周瑜,字公瑾,乃揚州廬江郡舒縣人氏。廬江周氏也是海內(nèi)名門,世代公卿不絕。周瑜身為貴公子,外表英俊漂亮,又能仗義疏財,自然成為當?shù)厣鐣念^號明星。孫堅移家壽縣之后,孫堅的長子孫策,字伯符,很快就結(jié)識了周瑜。這兩人都是宦門子弟,性情志趣又非常投合,更湊巧的是,他們還是同歲,孫策只比周瑜大一個月,于是這一對十多歲的總角少年,便結(jié)成了莫逆之交。同時,周瑜又勸孫策把家遷移到自己所在的舒縣,以便就近照顧。當時,周瑜的父母已經(jīng)去世,偌大的家業(yè)完全由他自己支配。他馬上吩咐下人把大道南邊一處寬敞的住宅整飾一新,然后親自率人把孫策全家接到新宅居住。安頓妥當后,又在家中舉行宴會歡迎貴客。席間,周瑜把孫策的母親請到高堂之上,先行了跪拜之大禮,然后說:“伯母大人,瑜兒不幸,早失雙親。伯符兄既與我情同手足,伯母也就是我的母親。從今以后,我們兩家即是一家,自然有無通共,不分你我,望母親大人萬勿見外!”吳氏夫人一聽,不禁熱淚長流,只叫了一聲:“公瑾好兒子!”就再也說不出話來。

孫堅不幸去世,十七歲的周郎,全力幫助十七歲的孫郎料理喪事,又大力資助孫家的生活費用,使孫家渡過難關(guān)。周瑜剛把孫家的事處理好,忽然接到叔父周尚從丹楊郡(治所在今安徽省宣城市)寄來的一封信。這周尚是周瑜僅有的至親,正在丹楊郡任太守,因突然感染重病,所以帶信叫侄兒去照顧探望。周瑜得信后,只好與孫氏全家暫時灑淚分別,匆匆趕至江南的丹楊郡去了。

周瑜走后,孫策開始靜下心來考慮自己今后的前途。殺父之仇當然是要報的,此外,自己還應當做一番事業(yè)。不過,無論報仇雪恨還是建功立業(yè),都要有實力和基礎(chǔ)為憑借,自己又從何著手呢?

就在孫策彷徨之際,他碰到了一個能夠為他指點迷津的人。此人姓張名纮,字子綱,乃廣陵郡(治所在今江蘇省揚州市西北)人氏。張纮素有高名,見識不凡。孫策聽說之后,便虛心登門求教。張纮雖比孫策年長二十多歲,但是卻十分賞識這一有志后生,于是向?qū)O策建議道:“賢郎祖籍江東,父侯又以驍武著稱,如果聚集武力回到江東創(chuàng)業(yè),一定可以迅速取得荊、揚二州。屆時不僅深仇可報,而且還能建立匡復漢室之大功,不知郎君是否有意為此?方今中原多難,若郎君果真平定了南方,我和我的好友們都愿到南方來為郎君之事業(yè)助一臂之力!”這一番話令孫策茅塞頓開,連說:“受教!受教!”辭別張纮之后,孫策立即動手組織自己的武裝力量。

當時,孫策的舅父吳景,已經(jīng)在丹楊郡接任太守之職,于是孫策首先趕到丹楊,借助舅父的影響招募到數(shù)百兵丁。接下來,他又到壽春去見袁術(shù),請求袁術(shù)把父親孫堅的舊部撥還給自己。袁術(shù)實在卻不過情面,勉強把一部分孫堅的舊部給了孫策。就這樣,孫策終于湊成了一支不過千把人的隊伍,開始走出他創(chuàng)業(yè)生涯的第一步。

東漢獻帝興平二年(195)寒冬十二月,二十一歲的孫策率眾自壽春出發(fā),取道歷陽縣(今安徽省和縣),準備從這里的烏江渡,也就是昔日楚霸王項羽自刎的地方,渡過長江攻取江東。在當時,這烏江渡是長江下游北岸的一處繁忙渡口,江對面的南岸,則是著名的牛渚渡和采石磯。

為了瞞過袁術(shù),孫策一直說是要為袁術(shù)平定江東諸郡。而袁術(shù)則認為孫策憑千余人的兵力,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為,便放心讓孫策南去。殊不知袁術(shù)完全小瞧了孫郎的手段,不久他就要后悔不及了。

孫策從壽春出發(fā)時,步兵約有一千人,另有騎兵數(shù)十人。兵力雖然單薄,但孫策卻很樂觀。因為在他周圍,還有上百位得力的心腹和賓客。其中,論文才,有張昭、張纮等;論武勇,有程普、黃蓋、韓當、周泰、蔣欽等。古話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比缃裼猩习偃送?,何患無成!就在這種昂揚的氣氛中,孫策的兵馬來到了歷陽縣城外。

孫策正在整頓隊伍,準備進城休息。突然間,歷陽城頭鼓角齊鳴,城門大開,浩浩蕩蕩開出一支四五千人的隊伍。為首一員青年將軍,身材頎長,姿容俊美。只見他驅(qū)馬來到孫策近前,下馬拜見道:“伯符兄別來無恙?小弟已在此恭候多日了!”孫策一看,來者不是別人,正是自己時時掛念的好友周瑜,不禁高興得大叫了一聲:“公瑾賢弟,有你相助,為兄的大事就成功了!”

原來,周瑜自從到丹楊省親,因叔父病勢沉重,一直未敢離開。孫策決心攻取江東之后,當即修密書一封告知周瑜。周瑜得信,立刻派人回轉(zhuǎn)舒縣老家,變賣家產(chǎn),籌集了一筆可觀的經(jīng)費。他用這筆巨資,在歷陽一帶招兵買馬,建立起一支精兵;同時,又在歷陽城東的烏江渡口備辦了一批船只。一切準備完成之后,他就靜候?qū)O策的到來。

二人相見,一番暢敘自不必說。兩下合兵,孫策的部隊已有五六千人,實力大增。三天之后,孫策揮兵自烏江渡口上船,南渡長江,向?qū)Π兜呐d径汕斑M,器械精新,旗幟鮮明,士氣高漲。行至長江中流,孫策站在大船船頭,回望自己的船隊,暗想:“當年項羽率八千江東子弟西渡長江,開創(chuàng)了稱覇天下的大業(yè);而今我率六千江北子弟東渡創(chuàng)業(yè),必能夠平定江東打開局面!”

事情的發(fā)展果然與他的希望相符。江東本是孫氏故鄉(xiāng),這里早已懾服于孫堅、孫策父子的威名,加之孫策的軍隊確實剽悍異常,所以渡江之后,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勝利并未沖昏孫策的頭腦,他一再嚴明軍紀,不準部下擾動百姓;同時又加意收納當?shù)厝瞬?,使之為自己效力。這樣一來,人心歸服,地方安靖。兩三年間,孫策不僅取得了江東的丹楊、吳、會稽三郡(治所分別在今安徽省宣城市、江蘇省蘇州市、浙江省紹興市),還向西攻占了豫章、廬陵和廬江三郡(治所分別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吉水縣東北、安徽省潛山縣)。這時,孫策擁兵數(shù)萬,割地千里,儼然是一個江東小霸王了。

孫策剛剛在江東站住腳跟,袁術(shù)就派使者送來了一封信。野心勃勃的袁術(shù),自以為出身高貴,又占據(jù)了從淮南到江東的大片地區(qū),急欲取代漢室稱帝,故而要求孫策出面支持。他以為孫策年輕單純,又多少受過自己的資助,必定會給自己一點面子。那知道孫策羽翼已豐,再不肯受袁術(shù)的挾制;再說孫策還想借機會取得漢朝的好感,以便使自己割據(jù)江東的既成事實得到漢朝的承認。所以孫策立刻請大手筆張纮寫了一封義正詞嚴的長信,把袁術(shù)著實數(shù)落了一番,并且宣布與僭逆的袁術(shù)斷絕來往。袁術(shù)收到回信,氣得暴跳如雷,但是卻拿孫策無可奈何。

脫離了袁術(shù),孫策就動手準備收拾仇人黃祖。那時,黃祖的上司劉表亦想擁眾自立,不服漢朝的節(jié)制,所以孫策進攻黃祖,雖然意在報家仇,表面卻以討伐漢室叛臣為由。東漢獻帝建安四年(199)十二月,孫策西攻黃祖于沙羨(今湖北省武漢市西南),大破黃祖水軍,俘獲黃祖妻子兒女及戰(zhàn)船千艘,黃祖本人僥幸逃生。事后,孫策遣使向漢朝報捷,又呈送大量貢品??刂茲h朝皇帝的曹操,為了籠絡(luò)孫策,就表請漢獻帝,任命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縣侯。至此,孫策的割據(jù)行為終于名正言順,孫氏家族又出了第二個侯爺,這興旺景象較之以往顯然是更勝一籌了。

其間,孫策還有一件美事。一日,吳氏夫人把孫策和周瑜召至內(nèi)室,說道:“策兒和瑜兒,你們已經(jīng)二十有余,也該娶妻成家了。我為你們都訪求到了佳偶,就是橋公的兩個女兒,不知你們意下如何?”二人一聽,大喜過望。原來,皖縣(今安徽省潛山縣)的社會名流橋公,避亂南渡長江移居江東。這橋公有二女,初長成人,均為國色天香,美麗無比。能娶橋公之女為婦,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于是,在吳氏夫人的主持之下,迅速舉辦了盛大的婚禮。大喜那天,孫策和喬大小姐配對,周瑜和喬二小姐成雙,新郎有潘安之容,新娘有西施之貌,觀禮的來賓無不說這是兩對天生的好姻緣。

事業(yè)有成,嬌妻在室,令孫郎好不得意。可惜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叱咤風云的孫策,竟然被幾個刺客奪去了性命。

當初孫策渡江攻取江東,吳郡太守許貢曾發(fā)兵抵抗,事敗被殺。許貢生前養(yǎng)有一批忠心的門客。許貢死后,門客們發(fā)誓要為主人報仇。經(jīng)過長時間的觀察,他們發(fā)現(xiàn)孫策性好射獵,射獵時又往往匹馬當先,不帶隨從,便決定在孫策出獵時伺機行刺。那一日,孫策在丹徒城北長江邊沙洲上逐獵遇刺,刺客正是許貢的小兒子和門客。

孫策受傷回府,部屬大為震驚,孫策全家上下更是惶惶不安。由于箭頭有劇毒,所以群醫(yī)束手無策。孫策自知傷勢嚴重,求生無望,便開始考慮后事。

后事中最主要的自然是江東基業(yè)的繼承人選問題。按照通常的父子傳承原則,便應確立孫策之子孫紹。但是孫紹只是一個襁褓中的小兒,立他難保不發(fā)生動亂。考慮再三,孫策決定傳弟不傳子,將大事交付給自己十九歲的大弟孫權(quán)。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四月四日丙午,孫策把孫權(quán)召至病榻前,命人把自己的討逆將軍印綬佩帶到孫權(quán)身上,說道:“大弟,率領(lǐng)江東的軍隊與敵人作戰(zhàn),爭雄天下,你不如我;但是選用賢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你。望你好自為之!”當晚,二十六歲的孫策就離開了人世。

于是,三國時期杰出政治家孫權(quán),開始了他長達五十三年的統(tǒng)治生涯。真正是:

宿敵兩支追命箭,孫權(quán)就此上臺來。

要知道年紀輕輕的孫權(quán),匆匆登上政治舞臺之后,如何應對眼前的復雜局面,請看下文分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