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時不猶豫
常有學生當面問我:俞老師,我是出國好,還是考研好,還是工作好?俞老師,我是到國企工作好,還是到外企工作好,還是自己創(chuàng)業(yè)好?這樣的問題當時往往讓我焦頭爛額,不知道如何用三言兩語作答。其實,能夠問出這樣的問題是好事,表明中國的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但同時也是壞事,因為選擇多,使得大家瞻前顧后,不再能夠勇往直前,為自己的選擇做出百分百的努力。
人生總是面臨各種選擇。有些選擇高下立分,比較容易決斷,比如要不要上大學,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上大學;但有些選擇利弊難分,又涉及了人生轉(zhuǎn)折,一次選擇可能改變一輩子的人生方向,面對這樣的選擇,我們怎么辦呢?
首先,在做選擇時,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向外看,而是向內(nèi)看。從一輩子的角度來看,做一件自己從內(nèi)心喜歡并且?guī)硐矏偟氖虑?,會讓人真正擁有幸福感和成就感。我們做選擇的時候往往有一個誤區(qū),就是太注重外在世界的感受,卻很少回歸自己的內(nèi)心。比如,我們常常在做選擇時自問,我這樣做別人是否會看得起我,我那樣做是否能夠掙到更多的錢;但我們卻很少問問自己,我是否真心喜歡做這件事情,這件事情是否和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致,這件事情是否能夠讓我真正全身心熱情投入。
第二,一旦做出選擇就不要再猶豫,在一條路上堅持走下去,通常情況下都會有一個好的結(jié)果。有一個老人堅持買一個號碼的彩票,堅持了10年沒有變化,終于有一天中了五千萬元的大獎。其實,選擇以后堅持走下去的成功幾率比買彩票中大獎的成功幾率要高得多。堅持做一件事情,你就會積累更多的知識、更多的經(jīng)驗、更多的資源,最后也就更有可能成功。很多大學生畢業(yè)后到了工作單位,不仔細琢磨如何把一件工作做好并從中有所收獲,而是一不高興就換工作,工作換了很多,卻把認真做事情的心情換沒了。長此以往,一輩子就只能淺薄工作,浮夸生活,感受不到深入工作和成就的樂趣。第三,不要在選擇上花太多的時間。人生很多美好的事情都在猶豫不決和左右徘徊中與你擦肩而過。我們生活中的很多選擇沒有高下之分,像考研還是工作這樣的困惑,如果實在猶豫不決,拿個錢幣一拋,正面考研反面工作,一分鐘就決定了。結(jié)果是好還是壞,讓老天來決定,你就一心一意走下去好了。當初我在北大曾經(jīng)上了半年研究生,但我對學古英語一點興趣都沒有,最后決定放棄,我的生活質(zhì)量也沒有因此下降。當初是離開北大還是留在北大,難以取舍,我就用了一個錢幣,正面北大反面離開,結(jié)果是反面,我就從北大出來了,就有了新東方。能自己決策的事情自己決策,不能自己決策的事情留給天意。我最喜歡美國詩人Robert Frost的那首詩“The Road Not Taken”: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兩條路在黃樹林里分叉/但可惜我不能兩條都走/身為旅者,我佇立良久/……兩條路在樹林內(nèi)分叉,而我/我選擇了較少人走的/它因此帶來了全然不同的結(jié)局。)是的,當兩條路橫亙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只要選擇一條就行了,甚至不需要佇立良久,不管是被人走得很多的路,還是沒有人走過的路。只要我們堅持走下去,我們都能看到不同的風景,擁有不同的收獲。只要我們堅持走得足夠久,我們就能夠到達別人沒有到達的地方,走出別人沒有走出的距離。即使當我們看到路的盡頭,我們也不要停下腳步,因為也許在盡頭處路又有了拐彎,拐彎后我們會走上一條新的道路。就算到了盡頭無路可走,我們也可以努力在荒地上踩出一條路來。即使到了天涯海角,我們依然可以為自己造一艘駛向遠方的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