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的幸與不幸
朱倫
最近黎東方教授在講說“三國”之后,又在講說“唐明皇”,因為看到海報過遲,未及親聆高論,頗引以為憾;不過,對唐明皇這位圣明之主,也是素所欽佩的,所以忍不住的在黎教授講說之后,也表一點自己的看法。
在中國帝王之中,我覺到最值得尊崇贊仰的,沒有過于唐明皇的。他在執(zhí)政初期,被稱為開元之治,有杜如晦等為他支撐著場面,也算在歷史上留下了一頁,及至晚年,擁有“楊梅”二妃,欣賞著她們的舞姿美態(tài),享著人間的艷福;有時自己也打打邊鼓,扮扮小丑,更不失為名票友,浪蕩君王。后來雖因“安史之亂”,博得一個千乘萬騎西南行的結(jié)果,然而峨嵋山到底是中國名勝,借此逍遙一番,不但比現(xiàn)在的波蘭流亡政府,未出自己的國境,來的漂亮冠冕,而且胡兒祿山的大兵不再前進,也用不到抱頭鼠竄,再向昆侖山帕米爾高原逃難,可以安定下來以坐待恢復之機,以便回鑾。有人說皇帝總是有福分的,從唐明皇身上看,好像真有天保佑似的。
后來安祿山是怎樣失敗的,我們倒不必管他,可是安祿山的失敗,就是唐明皇的勝利。這種邏輯,據(jù)說是天經(jīng)地義,而唐明皇也未曾紅臉。這以逃亡而勝,以等待而勝,你說不又是他的福氣嗎?在歷史上我們這位以逸待勞的福王,真可以說開了古今中外的前轍的。
以后,他便鋪張揚厲準備駕返長安,自己勝利了,當然可以無慚的用不到切腹自殺;還算好,也沒好意思的搶到即位靈武的肅宗的前邊;蓋因為他步步設(shè)防,最后一著,當太上皇更是君上之君,皇上之皇了,也是說不出的幸事的!
可是,當了太上皇之后,住峨嵋總是鞭長莫及,布置善后大計到底有些麻煩。太上皇雖然是不費吹灰之力博得了勝利,但事實上卻成了泄了氣的卵泡,空洞洞的了,結(jié)果只有追想“梅楊”二妃,撫股而暗中痛楚的,這又不能不說是他幸中的大不幸吧!
然而,我對于唐明皇這位天祐圣主,總是仰望崇敬的,尤其是在這等地方,叩之專家黎東方教授,大約也應(yīng)無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