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陽春

伊麗莎白的閣樓 作者:蘭若


陽春

春節(jié)之最動人處,是煙花開遍后,遍地的殘紅灰屑。記憶中瞬間綻放的璀璨星辰,燦爛芳華,那是孩提時最企盼的辰光?!笆姿臅r蘇萬匯者春也。氣暖則襟韻舒,日遲則煙景媚。百鳥和鳴,千花競發(fā)。田畯舉趾于南畝,游人聯(lián)轡于東郊。風光之艷,游賞之娛,此為最矣?!泵魅诵l(wèi)詠在其《枕中秘》之《閑賞》一篇中,曾如此吟春。

陽光明媚時,素喜獨坐靜室,撫撥古琴曲《陽春》,終日不知倦,心中安寧恬和。此曲祥和溫煦,恰合時令?!叭∪f物回春,和風淡蕩之意。想其青帝司晨,細柳拖金,春光始漏泄矣;既而滿山黃碧,萬卉芬芳,春色彌宇宙矣。人際斯時,或攜童冠,或抱瑤琴,或張油幕,或駕蘭槳,雖所樂不一,其與物同春之趣則均耳?!泵魅f歷年間出版的《楊掄太古遺音》中細細描繪了《陽春》一曲所展現(xiàn)的恬淡詩韻雅意:“閑庭綠蔭千頃。庭院深也,瑣窗寂靜。香風輕弄,一簾花影,花蕊也輝映。園林幽也,有芳堤曲徑。平地里漾碧波澆碎,清漪拭凈。浸那春山遠遠如畫屏明鏡……”

隔著落地玻璃窗,大海的濤聲配著幽幽琴語,幾成天籟。案上淡雅的水仙花迭次開放,嫩黃的花蕊,白色嬌柔的花瓣,清香甜美的芬芳,柔軟了人心。插在鬢間的一朵清香郁然的小花,便可令人展顏一笑,心中有瞬間的松動。自然之美確實無可抵擋。

據(jù)1425年撰刊的《神奇秘譜》中載,《陽春》乃春秋時期琴藝超凡的晉國宮廷盲人樂師師曠所作,屬商調(diào)曲。戰(zhàn)國辭賦家宋玉曾對楚襄王慨言:“陽春白雪,曲彌高而和彌寡?!蔽鲿x文學家張華在其所編撰的《博物志》中寥寥幾筆勾畫出一個神界故事:“天帝使素女鼓五弦之琴,奏陽春白雪之曲?!敝撂瞥?,《陽春》古曲已絕。顯慶二年,唐高宗李治命太常增修舊曲。當時,著名的哲學家及音樂家呂才向高宗進言道:“陽春白雪,調(diào)高寡和,宋玉以來,迄今千載,未有能者。今依琴中舊曲,定其宮商,而作是曲?!薄蛾柎骸芬磺降脗魇?。1930年,江蘇常熟“虞山吳派”創(chuàng)始人、近代著名琴家吳景略先生,根據(jù)1705年所撰刻的《誠一堂琴譜》中的古譜,琢磨完成《陽春》的現(xiàn)代打譜。

撫奏古曲《陽春》,隨泠泠琴音悠悠而去,可喚出心中溫存恬淡、閑適暖人的春日意象。初春,輕寒,微風敲擊檐下風鈴。深深的長巷,寧靜幽然的清綠樹影。小小的木門,黯淡老舊,有歲月年久的痕跡。門內(nèi)一片內(nèi)庭,鎖住靜膩無限的空間。滿樹的白玉蘭已然開遍,淡淡甜香拂面。湊近花瓣一嗅,清甜芬芳,身后的陽光溫暖柔和?!傲髂瓴粡陀洠娀ㄩ_為春,花落為秋。終歲無所營,唯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宋朝文學家幽蘭居士馬元老在其所撰的《東京夢華錄》卷七篇內(nèi),細細繪描出舊日北宋都城汴梁京華諸般春日情致:“是月季春,萬花爛漫,牡丹芍藥,棣棠木香,種種上市,賣花者以馬頭竹籃鋪排,歌叫之聲,清奇可聽,晴簾靜院,曉幕高樓,宿酒未醒,好夢初覺,聞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懸生,最一時之佳況……”

傍晚時分,獨自在海灘漫步,迎著西斜的落日踏浪行去。柔軟細膩的沙灘上,留下一串淺淺的腳印。一排海浪齊齊涌來,打濕褲腿,模糊了身后的印記,心中不由漾起有如孩童般的歡愉之意。一對夫妻帶著自己可愛的小兒子在海灘上放起長長的風箏。風箏漸漸隨風升起,在淡藍色的天空中飄搖浮擺。天漸漸暗了下來,海面上小漁船一搖一晃,釣魚翁正準備收網(wǎng)回航。此時,暮色靜膩,天地遼闊,一瞬恰成永恒。

曾經(jīng)讀到過一段英國格言:“于等待者而言,時光實在太過緩慢;恐懼者,則如瞬間一剎;情緒哀痛者,將是難耐的漫長;歡喜者,嫌其太過短暫;心存愛意者,時光則成永遠。”對于時光的駕馭和感觸,人各不同。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蹦纤卧~人蔣竹山的一闋《虞美人·聽雨》,寥寥五十六字,抒發(fā)了作者一生無限的身世傷懷,令人感慨。雨聲或許未變,只是聽者的心情亦已迥然不同。

在年輕稚嫩的心里,一日光陰可以無限拉長,每時每刻均可帶來無數(shù)不可預知的興奮與歡樂,簡單純凈。未來是明天般的遙遠與漫長,只有此時此刻的快樂才是最真實的存在。歲月瞬間流轉(zhuǎn),恍如潮水般來來去去,積淀的力量,漸漸沉重了人心。時光遷延,留在心里,慢慢成為云煙般的回憶。心中木然,不再輕易感動,日日機械如一,生趣寥落。如果可以脫卻塵埃,柔軟自己的內(nèi)心,努力保持赤子的情懷,以孩童之眼光看待世界,分分秒秒的年華方可重新成為新鮮企盼的存在。

上海友人H君寄來一對民國時期的白銅鎮(zhèn)紙。朋友說,放在女子的案邊,會很清雅。涼涼沉沉的鎮(zhèn)紙上雕刻著一枝已然綻放的梅花,花下錄有兩句七言詩:“素影不分明月照,春風獨占案頭香”,真乃清麗之物。書案鎮(zhèn)紙之旁,是一尊式樣古老優(yōu)雅的銅質(zhì)香爐,全部手工打造而成的仿乾隆宮廷制品,纏紋環(huán)繞,光澤溫潤。裊裊的水沉香云,自爐中繚繞而出,隨風搖曳,千回百轉(zhuǎn),不勝美麗。此時手觸銅爐,微溫。如今,總是愿意盡量抓住流入手中的一些古物舊書,仿佛如此便可留住時光的影子,穿越時空,進入邈遠的宇宙,與古人知己神交于九天之外。

(發(fā)表于《世界日報》之“世界副刊”

2013年3月30日更名為《古琴迎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