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條手帕做提包
夏天來了,女士們輕衫薄裙,大手袋逢了炎熱天氣,不免就顯得累贅。在這個動輒生汗的季節(jié),該怎么攜帶一些必不可少的小物件兒呢?
著名學者揚之水在其《說事兒》一文里,介紹了個古人的好經(jīng)驗——在手帕的一角上拴系隨手用的小物品以及小盒、荷包。比如明人很注意防口臭,講究在嘴里含“香茶”以去穢氣,于是,專盛香茶的小盒就被拴在“汗巾兒”(手帕的一種變體,形制窄長)的角兒上,揣在明人的袖子里,以便隨時取出來,撿一小塊放入口中。說起來這辦法不壞——耳挖、鑰匙、小盒、荷包,都是很零碎的東西,容易被遺落,而一旦丟了就不容易找到,但如果把它們一一系在一方手帕上,人走到哪里,手帕就拎到哪里,這些小物件就不容易丟落了?!都t樓夢》中就寫道尤二姐“手中拿著一條拴著荷包的手巾擺弄”,實際上,這類“手巾”的用途已經(jīng)不在擦汗、拂塵,而專是為“攜物”了。因此,在形制上,用于“攜物”的手帕也與一般的手帕不一樣,在一角兒上縫墜有“手巾結(jié)”,也就是玉、玻璃等做的小環(huán),以方便拴系物品。如雍正二年(1724)宮廷作坊就制作了雕成龍形的“虬角手巾結(jié)”以及“大紅玻璃手巾結(jié)”,可見皇帝也用手帕拴系著隨身小用品四處走哩。
南宋黃升墓出土的一角綴有帶結(jié)的方巾
手帕是私人使用之物,上面拴系的小用品又都是一個人最親私的東西,于是,這樣的手帕也就成了男女傳情的良媒?!都t樓夢》中,賈璉試探尤二姐的途徑,恰恰是借口向她討檳榔吃,要過了那個系著檳榔荷包的手巾,然后“暗將自己帶的一個漢玉九龍佩解了下來,拴在手巾上,趁丫鬟回頭時,仍撂了過去”。宋人朱敦儒則有一首《浣溪沙》道是:
才子佳人相見難。舞收歌罷又更闌。密將春恨系幽歡。結(jié)子同心香佩帶,帕兒雙字玉連環(huán)。酒醒燈暗忍重看。
一位女性送給心上人的禮物之一,正是一方手帕,帕上繡著她的芳名,一角兒則縫綴著雙連玉環(huán),玉環(huán)用于系物,同時也象征著兩個人的愛情。
系物的手帕在很多情況下要拎在手里,四處顯擺,所以不僅質(zhì)料考究,而且以纈染、繡花、貼金等方式呈現(xiàn)精美紋樣,還綴有流蘇?!督鹌棵贰防?,潘金蓮讓陳經(jīng)濟替她去定制汗巾兒,便要求以“銷金間點翠”的方法在“嬌滴滴紫葡萄顏色”的巾面上做出“十樣錦、同心結(jié)方勝地兒”,然后“一個方勝里面一對兒喜相逢”,“兩邊欄子都是瓔珞出珠兒碎八寶兒”。在明代,也有著“專一發(fā)買各色改樣銷金點翠手帕汗巾兒”的專賣店,滿足客戶所需。
也許,哪一天,也會有專為今天的時髦女孩兒生產(chǎn)的系物手帕,夏天里,人人一條繡花、垂絡(luò)的長帕在手,帕角兒系些個手機、小化妝袋之類,創(chuàng)造咱們自己的小小時尚?
明代佚名畫家所畫婦人容像中的侍女,臂上垂有藍印花帶穗汗巾,抽口荷包系于裙帶,吊在身體一側(cè)。(引自石谷風編著《徽州容像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