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寶鏡為誰明?
思君如隴水,長聞嗚咽聲。
這是一首擬作。從詩題、構思到措辭,均非原創(chuàng),其所以能傳,是托古人之福。
蓋南北朝時,宋孝武帝劉駿摘漢末徐干《室思詩》四句:“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無有窮已時?!闭髑髷M作,要求是:以“自君之出矣”打頭,后二句以“思君如”三字領起譬喻,作五言絕句。他自己先作了一首:“自君之出矣,金翠暗無精。思君如日月,回還晝夜生?!?/p>
一時文士,賡和者甚眾。除鮑令暉之作為八句,其余皆五絕體。如劉義恭所作為:“自君之出矣,笥錦廢不開。思君如清風,曉夜常徘徊。”顏師伯所作為:“自君之出矣,芳帷低不舉。思君如回雪,流亂無端緒?!庇捎凇白跃鲆印钡那槭乱簿哂衅帐佬裕再s和者的興趣很高,續(xù)作歷時很長,經(jīng)齊、梁、陳、隋一直玩到唐代,成為一個專題。今存唐詩中,有八家續(xù)作共九首,除此詩之外的八首羅列于下:
自君之出矣,紅顏轉憔悴。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陳叔達)
自君之出矣,明鏡罷紅妝。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同上)
自君之出矣,梁塵靜不飛。思君如滿月,夜夜減容暉。(辛弘智)
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張九齡)
自君之出矣,弦吹絕無聲。思君如百草,撩亂逐春生。(李康成)
自君之出矣,壁上蜘蛛織。近取見妾心,夜夜無休息。(盧仝)
自君之出矣,萬物看成古。千尋葶藶枝,爭奈長長苦。(張祜)
自君之出矣,鸞鏡空塵生。思君如明月,明月逐君行。(李咸用)
若論構思巧妙和措語有味,張九齡的一首應該奪冠。辛弘智的構思近于張九齡(第三句全同),不過次句與末句,都不如張九齡之作完美。其次就要算雍裕之的這首詩(一作辛弘智詩,誤)。但只要對比一下徐干原作的四句,就會發(fā)現(xiàn),此詩創(chuàng)作的成分太少?!皩氱R為誰明”就是“明鏡暗不治”的一轉語,而“思君如隴水,長聞嗚咽聲”則是“思君如流水,無有窮已時”的改寫,不過是強調了水聲幽咽,如婦人之抽泣。它出新的地方,是用聽覺形象取代了原詩的視覺形象。此外,徐干的四句是從一首八句的古詩中摘錄下來的,是截句。而這一首詩,卻是獨立的五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