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風·新臺
新臺有泚cǐ,河水瀰瀰。
燕婉之求,籧篨qúchú不鮮。
新臺有灑cuǐ,河水浼měi浼。
燕婉之求,籧篨不殄tiǎn。
魚網(wǎng)之設(shè),鴻則離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衛(wèi)宣公是個淫昏的國君。他為兒子聘娶齊女,只因新娘子是個大美人,便改變主意,在河上高筑新臺(臺的故址在今山東甄城縣黃河北岸),把齊女截留下來,霸為己有。國人便編了這首歌子挖苦他。
衛(wèi)宣公欲奪兒子的新娘,先造“新臺”,好比唐明皇欲奪兒媳壽王楊妃,先讓她入道觀作女冠一樣,好像這樣一來,一切就合理合法了。然而丑行就是丑行,丑行是欲蓋彌彰的。詩人大贊“新臺有泚”、“新臺有灑”,興味在于:新臺是美的,但遮不住老頭子干的丑事啊。通過反襯,美愈美,則丑愈丑。
這一調(diào)包,使得美麗的少女配了個糟老頭,而且還是個駝背雞胸,本來該作她老公公的人,是怎樣也不般配的,“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難怪詩人心中不忿,要為齊姜、也要為天下少年鳴不平!詩人好有一比:“魚網(wǎng)之設(shè),鴻則離之”(鴻:蟾蜍),打魚打個癩蛤蟆,是多么倒霉,多么喪氣,又多么無奈的事啊!
關(guān)于此詩,也有人不同意傳統(tǒng)的解說。如宋人王質(zhì)說:“尋詩當是此地之人娶妻不如始言,故下有不悅之辭,求求燕婉乃得惡疾者,為可恨也。”(《詩總聞》)即俗話所謂:“隔著麻布口袋買貓兒,交訂要白的,拿回家去才是黑的。”今人高亨則說:“詩意只是寫一個女子想嫁一個美男子,而卻配了一個丑丈夫?!奔此自捤^“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注:有泚:泚泚,鮮明的樣子。瀰瀰:水滿的樣子。籧篨:粗竹席;喻生有雞胸,腰不能彎的人。燕婉:安樂美好的樣子。有灑:灑灑,高峻的樣子。浼浼:意近彌彌。不殄:不善。戚施:背駝而不能挺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