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晏幾道

圖說天下·典藏中國系列:圖說宋詞三百首 作者:徐峙 著


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著名詞人晏殊之子,曾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開封府推官等。詞風(fēng)情調(diào)感傷而風(fēng)格婉麗,工于言情,與其父并稱“二晏”。有《小山詞》傳世。

臨江仙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dāng)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注釋

①?。焊枧醋髡呔鞈俚呐f好。②心字羅衣:用一種心字香熏過的羅衣,寓含心心相印的意思。③彩云:美人的代稱,比喻小。李白《宮中行樂詞》中有“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

賞析

本篇是晏幾道為懷念歌女小而作,是作者詞的藝術(shù)的最高成就,堪稱婉約詞中的絕唱。起筆“夢回”與“酒醒”點名作者曾經(jīng)醉入夢鄉(xiāng),在夢回酒醒后尋找曾經(jīng)歡宴的蹤跡,卻發(fā)現(xiàn)因斯人已去而“樓臺高鎖”、“簾幕低垂”。往昔的歡會依然歷歷在目,但卻又是咫尺天涯,不可重來。在這樣的情境中,必然會感到寂寥凄清,故而因何而醉、所夢為何也就不言自明?!叭ツ甏汉蕖币痪涑猩蠁⑾?,說明佳人的離去已經(jīng)是去年的恨事,今年憶起,此恨依舊,從而過渡到眼前的春景?!奥浠ā秉c明春將盡,令人傷感;“微雨”點出天色陰郁,迷蒙中流露著一種悲涼。而在這樣的景色中,一個人孤單地站在微雨中,看著燕子雙棲雙飛,再想起歡會時的場景,心中的酸楚盡在不言之中!

下闋隨著情緒的流轉(zhuǎn),文字也由綿密而變得疏淡起來?!坝浀谩倍挚倲z,寫回憶中初見小時的情景。“兩重心字羅衣”明寫服飾之美,同時暗示著心心相印的美好愿望,用語委曲婉轉(zhuǎn)?!芭孟疑险f相思”則變得直率,描述小通過琵琶聲聲來傾訴鐘愛之情,表明兩人心音已通。然而造化弄人,有情人竟不能如愿以償,佳人終于像彩云一般飄然而去,不可追尋,如今只有曾經(jīng)照耀過她的那輪明月依然散發(fā)著清輝,使人不禁睹物思人,陷入不能自拔的感傷之中。

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dāng)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猶恐相逢是夢中。

注釋

①彩袖:代指女子。玉鐘:酒盞的美稱。②拚(pàn)卻:不惜,甘愿。③剩把:盡把,只管把。銀(gāng):銀燈。油燈的美稱。

賞析

這首詞寫和一位思念已久的歌女的重逢,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作。上闋追憶當(dāng)年歡會時的場景:歌女身著盛裝,光彩照人,手捧玉盅殷勤勸酒,詞人則毫不顧惜身體而暢懷豪飲,并忘情于聽歌賞月的逸興之中,以至于連綠楊掩映的樓頭之月什么時候低垂、桃花扇底的歌聲什么時候停止都完全不曉得,那份沉醉、那份專注不言自明。上闋用詞濃艷,“彩袖”、“玉鐘”、“醉顏紅”、“桃花扇”等組成了一幅絢爛的圖卷,將往事之歡愉渲染到了極致,為下文相見之喜埋下伏筆。下闋章法一變,改用回環(huán)、淡遠(yuǎn)筆調(diào),將悲喜雜錯的真情迤邐寫來,使得濃艷一轉(zhuǎn)而為輕靈?!皬膭e后”三句描述別后相思相憶之深,以至于經(jīng)常在夢里相逢。這里所說的相逢是回憶中的初次相遇,由于它在詞人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魂牽夢縈。“今宵剩把銀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才是現(xiàn)實世界的相逢。由于在夢境中相逢是虛,卻疑為真,以至于在現(xiàn)實中相逢的時候卻懷疑是夢,因此拿著銀燈照了好幾回才放下心來。久別相思、重聚乍疑的曲折心態(tài),就在這層層推進、層層渲染中,被極為細(xì)膩地描摹了出來。

清平樂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注釋

①留人不住:留不住心上人。②錦書:《晉書》記載,竇滔在苻堅的時候做過秦州刺史,他的妻子蘇蕙曾在錦上織出回文詩寄給他。后來就以錦字或錦書比喻愛人之間的書信。

賞析

這首詞是托為青樓女子送別情人之作。上闋一開始就說“留人不住”,可見挽留之誠意和對方的去意已定。既“留”卻“不住”,對方還是“醉解蘭舟”而去,可見對方對離別的漠然,雙方對比鮮明的態(tài)度,為后文的怨思埋下了伏筆。第三、四句寫女子揣測行客一路上的情形。春水泛著碧波,曉鶯啼叫婉轉(zhuǎn),小舟輕快地前行。兩岸風(fēng)光的宜人、舟中人情緒的飛揚,都從女子的揣度寫出,并與女子愁苦的心情再次形成對比,令人感到不平?!岸深^楊柳青青”遙應(yīng)“留人不住”,是蘭舟既發(fā)后渡頭空余的景物。由于被女子主觀的情緒所點染,因此“枝枝葉葉”仿佛都含有離情。結(jié)尾兩句筆調(diào)陡然一轉(zhuǎn),變怨恨而為決絕?!按撕箦\書休寄”看起來要割斷感情的聯(lián)系,似乎不可理解,但其實是負(fù)氣之言,也暗含著一種難以言明的隱痛。青樓女子社會地位低下,任人玩弄,沒有愛的權(quán)利,盡管有時會遇見傾心的男子,但終究是無法長久的?!爱嫎窃朴隉o憑”既是對眼下的別離情形的怨語,也是對自身低微的社會地位、不幸的命運遭際和不公的感情生活的一種抱怨。全詞一波三折,在多情——埋怨——絕望的過程中,將一種不忍割舍的癡情成功地表現(xiàn)了出來。

阮郎歸

舊香殘粉似當(dāng)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猶有數(shù)行書,秋來書更疏。衾鳳冷,枕鴛孤,愁腸待酒舒。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

注釋

①阮郎歸:又名“醉桃源”,雙調(diào)47字,平韻。②衾鳳:即鳳衾,繡有鸞鳳的錦被。③枕鴛:即鴛枕,繡有鴛鴦的枕頭。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閨怨的詞。不過,與其他同題材的作品相區(qū)別的是,盡管全詞通篇都飽含著閨中人的哀怨,但是在這怨情的背后,卻流露著作者沉靜的深思和冷漠的關(guān)照。起句“舊香殘粉似當(dāng)初,人情恨不如”以物寫人,以人比物,出語不凡?!芭f香殘粉”雖然使用了很久,但是它的香味卻始終如故,但是那離人的感情卻經(jīng)不起時間和空間的檢驗而越來越淡,大不如前了。以物的有情襯托離人的無情,揭示出人情的冷暖,世態(tài)的炎涼,這不能不說是詞人對人生的一種獨特而冷靜的思考方式?!耙淮邯q有數(shù)行書,秋來書更疏”以冷漠的語氣將哀怨之情道出,是對前兩句的補充和延伸。離人初去時還有幾行書信寄回來,可是從春到秋,書信就越來越少了,這也正是“人情恨不如”的原因。

下闋由眼前的憂思而轉(zhuǎn)述到夜間的愁思,訴說其處境的悲涼、相思的痛苦。“衾鳳冷,枕鴛孤”是清冷、孤寂之境況的真實寫照,也是閨中人的主觀體驗和感受。錦被上繡的鳳凰,枕頭上繡的鴛鴦,都曾經(jīng)見證了這段美好的感情,可是如今物是而人非,怎么能不讓人更加痛惜?“夢魂縱有也成虛”是一種冷靜地反思和深深的絕望心態(tài)的反映。因為夢境就算再甜蜜,也不過是水中之月,鏡中之花罷了,永遠(yuǎn)無法把握得住。但是如果夢里能相見,總也聊勝于無吧。最可悲的就是,空有相思卻竟然難以成夢,使得這最后的一點可能的慰藉也無法得到。這種欲擒故縱、未發(fā)先斂的筆法,使得詞意跌宕起伏,造成了極為動人的藝術(shù)效果。

六幺令

綠陰春盡,飛絮繞香閣。晚來翠眉宮樣,巧把遠(yuǎn)山學(xué)。一寸狂心未說,已向橫波覺。畫簾遮帀,新翻曲妙,暗許閑人帶偷掐。前度書多隱語,意淺愁難答。昨夜詩有回文,韻險還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記取來時霎。不消紅蠟,閑云歸后,月在庭花舊闌角。

六幺令:又名“綠腰”,雙調(diào)94字,仄韻。遠(yuǎn)山:將眉毛畫成遠(yuǎn)山的樣子。橫波:目光斜視。遮帀(zā):周圍的意思。

賞析

這首詞寫一位歌女與情人的約會,選材角度新穎而獨特。開篇“綠蔭春盡,飛絮繞香閣”不僅點出時令、季節(jié),還喻示著歌女暗約情郎時的興奮心情。夜晚將至,約會的時間已經(jīng)臨近,于是歌女開始梳妝打扮,學(xué)著宮中的遠(yuǎn)山眉樣精心描畫。細(xì)節(jié)的描寫,充分體現(xiàn)出了“女為悅己者容”的心態(tài)?!耙淮缈裥摹本湟约?xì)膩的形象描摹,寫出精心裝扮之后的歌女難以抑制熱切的心情,在席間剛剛尋覓到郎君的所在,便迫不及待地以秋水般橫轉(zhuǎn)的眼波頻頻送情。一個“向”字,一個“覺”字,道出二人的眉目傳情,心照不宣。“畫簾”后幾句寫笙歌演出時的情況。在四處都有簾幕遮護的宴席場所,她演奏的新翻曲子精妙無比。由于所愛之人在場,她要用盡所有的本領(lǐng)來演奏,就算曲子被人偷學(xué)也在所不惜。

下闋前四句先補敘歌女約會情郎的原因。因他“多隱語”、“有回文”的頻注釋頻書信、詩歌使她難以作答,所以還是當(dāng)面問清楚的好。這幾句補敘明了兩人交往的親密程度,也說明了今晚約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幾句叮囑約會的時間、地點,寫得生動而精彩?!岸即细枭⒘耍浫頃r霎”是告知在笙歌散后去約會;那么地點呢?就在“庭花舊闌角”。用云、月、花來裝飾這個約會的地方,更為這一段甜蜜的戀情增加了幾分情趣,更能襯托出花前月下一對幽會情人的愉悅心情。全詞筆觸細(xì)膩,角度新穎,將人物的心理活動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了出來。

御街行

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滿游春路。樹頭花艷雜嬌云,樹底人家朱戶。北樓閑上,疏簾高卷,直見街南樹。闌干倚盡猶慵去,幾度黃昏雨。晚春盤馬踏青苔,曾傍綠陰深駐。落花猶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處?

注釋

①御街行:又名“孤雁兒”,雙調(diào),仄韻,有76字及78字兩種調(diào)式。②慵:不情愿。

賞析

唐代詩人崔護在《題都城南莊》中寫下了“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的名句,后世經(jīng)常化用這兩句的意境。晏幾道這首詞也寫故地重游戀舊情懷,并化用了崔護的句子,不過他并沒有落于崔詩的窠臼,而是能自出新意。與崔詩直接追憶往事的敘述方式不同的是,晏詞直接從眼前的景象詠起,然后逐漸進入記憶深處最打動人的東西。開篇“街南綠樹”四句描摹了一幅生動的晚春圖景:綠柳如煙,飛絮蒙蒙,千樹萬樹的花朵猶如少女美麗的面龐,在明媚的春光中搖曳著迷人的風(fēng)姿。從這一片似錦的繁花中,一眼就能認(rèn)出那疏簾高卷的朱戶,可見對故地的熟稔程度?!氨睒情e上”照應(yīng)上面,點出觀看上述風(fēng)景的視角和行蹤。正因為是在高樓上俯瞰,所以看得見那么多的柳樹、飛絮和繁花,才能從花叢中一眼認(rèn)出那熟悉的朱戶。作者使用倒裝筆法先寫出俯瞰的畫面,再寫出樓頭人引頸颙望的行蹤,傳神地表現(xiàn)了一種急切尋覓的情態(tài)。

下闋由摹景轉(zhuǎn)入抒情。在這樣充滿惆悵的張望中,作者“闌干倚盡”,甚至于在“幾度黃昏雨”之后,也不愿意離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接下來的“盤馬”兩句說明了原因:原來在這樣的晚春三月,他曾經(jīng)盤馬于那青苔之上,深駐于綠蔭遮蔽下的那個“朱戶”。如今落花依然鋪滿小徑,畫屏也像往日一樣空掩著,可是伊人又在何處呢?全片不說幽情而歡娛自見,不說愁苦而惆悵自在,顯示出晏幾道駕馭題材的高超能力。

留春令

畫屏天畔,夢回依約,十洲云水。手捻紅箋寄人書,寫無限傷春事。別浦高樓曾漫倚。對江南千里。樓下分流水聲中,有當(dāng)日憑高淚。

注釋

留春令:雙調(diào)50字,仄韻,另有52字、54字體,句法略異。十洲:漢代東方朔《十洲記》載,十洲為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為神仙之所在。

賞析

晏幾道之詞善寫夢境,這首抒寫懷念意中人的小詞卻一反常法,只寫夢回之后,夢里的情景只從側(cè)面寫來,別有一種風(fēng)情。起筆“畫屏天畔”突發(fā)奇想:夢回天畔,依稀見到那十洲的青山綠水,夢回之后依然隱約浮現(xiàn)在腦海中。近在咫尺的畫屏,被抒情主人公幻化成迷離的仙境,主人公追求的無望,懷思的痛苦,就在這一遠(yuǎn)一近、一虛一實的對比中被凸現(xiàn)了出來。夢回之后的悵惘,和心中對遠(yuǎn)方人的癡情,都促使他拿起紅箋來,把傷春的情事都寫下來。殘夢和現(xiàn)實,畫屏與紅箋,十洲山水和傷春事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淡淡的水墨丹青,創(chuàng)造出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下闋通過寫別后的殷切思念而追憶往事。在兩人分別的水邊高樓上,他曾經(jīng)隨意地佇立,悵望遼闊的江南大地。“高樓”與“江南千里”的對比,顯出空曠、寂靜的效果,也襯托出獨倚者的落寞。結(jié)尾兩句話用晁元忠的詩句“水從樓前來,中有美人淚”,將懷思更加推進一步。水的分流,就像人的分別;當(dāng)日憑高之淚,流水中載著昔日的相思之淚,緩緩東流。傷心人眼中所見,無一不是傷心之物,相思之深、傷心之痛也就可想而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