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吉水(今屬江西)人,天圣八年(1030)進(jìn)士,累官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北宋著名的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曾經(jīng)主持修撰《新唐書》,撰寫《新五代史》。有《六一詞》傳世。
蝶戀花①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②,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③,樓高不見章臺路④。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注釋
①此詞作者一作馮延巳。②堆煙:形容楊柳濃密。③玉勒:玉制的馬銜。雕鞍:精雕的馬鞍。游冶處:指歌樓妓院。④章臺:漢長安城的章臺下有章臺街,相傳是歌伎聚集的場所。
賞析
這首詞寫暮春閨怨,在多如牛毛的同類題材作品中極受推崇。全詞以“庭院深深”四字奠定了深幽的意境,既寫出了景之深,又寫出了情之深?!巴ピ骸奔纫焉钌?,“簾幕”又重重?zé)o數(shù),更兼楊柳堆煙,極濃且密——生活在這種內(nèi)外隔絕的幽邃、封閉的環(huán)境中,女主人公身體和心靈的雙重壓抑和禁錮不言自明。三個“深”字疊用,不僅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獨處,而且自然而然地給整首詞抹上了一層心事深沉、怨恨莫訴的感覺?!坝窭盏癜坝我碧帯秉c明了她哀怨心情的癥結(jié)所在——情人薄幸,游冶不歸?!皹歉摺币痪涫古魅斯嫩欅E若隱若現(xiàn)地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讀者透過深深的庭院和重重的簾幕才看見了她,她則在透過深深庭院和重重簾幕看遠(yuǎn)處的情人。讀者最終看見了她,但她最終也看不到自己的情人。雨橫風(fēng)狂,催送著殘春,也催送著她的青春年華。她想留住春天,但風(fēng)雨無情,留春不住,無奈的她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和她命運相同的花上。“淚眼問花”其實也是在含淚自問?;ú徽Z,并非回避答案,因為“亂紅飛過秋千去”已經(jīng)清楚地揭示了她們共同的命運。這種完全用環(huán)境來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緒的手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現(xiàn)了生活在幽閉狀態(tài)之下的貴族少婦難以明言的內(nèi)心隱痛。
蝶戀花①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②,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fēng)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③。
注釋
①此詞作者一作馮延巳。②青蕪:即青草。③平林:即平原上的樹林。李白《菩薩蠻》中有“平林漠漠煙如織”。
賞析
這首詞著力表現(xiàn)的是一種不可名狀而又若隱若現(xiàn)的“閑愁”。作者似乎無意去揭示這種“閑愁”的具體內(nèi)涵,而是僅僅讓讀者感受其內(nèi)心深處不斷涌動的惆悵的潛流。作品的意境因此變得幽美而深邃起來,給讀者留下了巨大的審美想象空間。首句“誰道閑情拋棄久”慨然吐出欲拋棄閑情而不得的盤旋郁結(jié)的心聲,“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以切身體驗說明了拋棄這種閑情之難處。“每”、“還”、“依舊”幾個虛詞連用,委曲而有層次地表現(xiàn)了惆悵之情在作者心中盤桓不去,并且在明媚的春光中更加濃烈。為了消愁解憂,他竟然“日日花前常病酒”,甚至“不辭鏡里朱顏瘦”,可見內(nèi)心郁悶之深、閑情之濃。之所以“不辭”,并不是因為樂于此道,而是因為無可奈何。
下闋以景寫情,“河畔金蕪堤上柳”既是描述“春來”之后的情形,又隱喻著那閑情像河畔的青草和堤岸上的柳樹一樣,年年都會滋生蔓延?!盀閱栃鲁?,何事年年有”正是對這種情況的明證。在這樣的心事中,作者的心境變得蒼茫,在游人歸盡之后依然“獨立小橋”,把一個落寞的背影留在了凄清的月光下?!伴e情”糾纏之久,“新愁”郁結(jié)之深,通過這一富有韻味的身影得到了極富藝術(shù)魅力的彰顯。
蝶戀花①
幾日行云何處去②?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③。百草千花寒食路④,香車系在誰家樹?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⑤?繚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里無尋處。
注釋
①此詞作者一作馮延巳。②行云:出自宋玉《高唐賦》中“旦為朝云,行為暮雨”。本指神女,此處比喻浪子游蹤無定。③不道:不覺,不料。④寒食:清明前一天起禁火三日,稱為寒食。見《武林舊事》等。⑤陌上:路上。
賞析
這是一首閨情詞,以一位女子的口吻抒寫對游冶不歸的心上人既懷怨望又難割舍的纏綿感情,看似別無寓意,但由于它在比興方面的成功運用而為人稱道。首句的“行云”指稱心中的薄情男子:他像行云一樣在外尋歡覓愛、游蕩無定,幾日不見他的蹤跡,似乎已經(jīng)“忘卻歸來”,也不想一想春天就要過去了?!按簩⒛骸奔戎复禾斓南牛职翟⑶啻耗耆A的消逝。“不道”傳達(dá)出一種哀傷怨悵之情。“百草千花”既是指清明時節(jié)路邊的風(fēng)景,又比喻那些招蜂引蝶的女子,有如任人采摘的路邊花草,流露出鄙夷的口吻?!鞍佟薄ⅰ扒А睒O言迷惑蕩子的路邊花草之多,突出了女主人公內(nèi)心深處的隱憂:“香車系在誰家樹”?!皽I眼倚樓”三句兼用比興?!昂翁幦ァ?、“誰家樹”、“相逢否”三個文句的連用,實際上都是在論證一件事情:這位薄幸郎到底移情別戀在誰身上了?這一心事使她心煩意亂,日思夜想,不但自己的憂愁隨著柳絮隨風(fēng)飄飛,而且自己的心也像那飛絮一樣無依無靠。懷著這樣的憂愁,想去尋覓對方的蹤跡,但只恐在悠悠的長夢中也難尋到了。全篇到此結(jié)束,但是悠遠(yuǎn)的意蘊(yùn)卻像作品中柳絮一樣,飛到了無盡的虛空中。
木蘭花
別后不知君遠(yuǎn)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yuǎn)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①?夜深風(fēng)竹敲秋韻②,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③,夢又不成燈又燼④。
注釋
①魚沉:音訊不至。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中有“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后人因此而稱書信為“魚書”?!棒~沉”意為魚不傳書,即音訊不至。②秋韻:秋聲。③欹:斜倚。④燼:蠟燭燃燒之后的灰燼。
賞析

這首詞寫閨中思婦深沉凄絕的別恨。首句“別后不知君遠(yuǎn)近”點明恨的原因。由于不知親人離開后的行蹤遠(yuǎn)近,因此觸景傷心,一切景物都引發(fā)出傷感、凄涼的情緒?!岸嗌賽灐币阅:Z極言“悶”之多,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皾u行漸遠(yuǎn)漸無書”一句之中竟然有三個“漸”字,既將思婦的思緒從近推到遠(yuǎn),也使得情感的濃郁度逐層加深?!八煛笔沁h(yuǎn)的象征,“魚沉”是“無書”的原因,“何處問”將思婦欲求而無門、欲訴而無路的悲愁心境寫到了極致。這天高水長的廣闊空間,似乎都充溢著那種無所不在的凄涼,深摯真切,感人至深。下闋通過思婦秋夜不寐的愁苦心情,深入而細(xì)膩地刻畫了她的內(nèi)心世界。夜已深,然而這位內(nèi)心世界一片凄苦的人卻久久難以入睡,聽著窗外秋風(fēng)掠過竹林,那一葉葉、一聲聲,仿佛都訴說著離愁別恨。為了逃避這難以忍受的現(xiàn)狀,她特意斜靠著孤枕想快點入睡,幻想在睡夢中能夠?qū)ひ挼接H人。然而就連這小小的愿望最終都隨著那些熄滅的燈花兒破滅了?!盁粲譅a”一語雙關(guān),既指燈花燃盡,又暗示著思婦的命運像這熄滅的燈花一樣凄迷、暗淡,沒有希望。詞到這里,哀婉幽怨之情裊裊不斷,給人以深刻的藝術(shù)感染。
浪淘沙
把酒祝東風(fēng),且共從容①。垂楊紫陌洛城東②,總是當(dāng)年攜手處,游遍芳叢。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注釋
①從容:流連。②紫陌:開滿紫花的路。洛城:即河南洛陽。
賞析
此詞為作者春日與友人在洛陽城東舊地重游有感而作。開篇“把酒祝東風(fēng),且共從容”展示了一種灑脫爽朗的襟抱和一種久經(jīng)滄桑之后的博大胸懷:不要理會那世態(tài)炎涼,把世情的冷暖都拋在腦后吧。趁著這酒逢知己的興頭,沐浴著這明媚怡人的春風(fēng),在這“垂楊紫陌”的洛城大道上,攜手在當(dāng)年曾經(jīng)游覽過的芳叢再走上一遭,這是多么愜意的事情??!不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世間離別多而歡會少的場景,還是不可避免地上演了。相聚之難,離散之苦,怎么能不使人惆悵呢?“此恨無窮”飽含著對年華的無限依戀之情。末句“今年花勝去年紅”雖然描寫的是鮮艷繁盛的春日景色,但是表現(xiàn)的卻是傷感的離別情懷,是典型的“以樂景寫哀景”。“今年花勝去年紅”既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又是對賞花時節(jié)別離的場景的惋惜。而“明年花更好”則是對未來的悵想:今年的花好,但是面臨著別離;明年的花更好,可是賞花人又在哪里呢?作者把別情熔鑄在賞花之中,以惜花寫惜別,以三年的花相比較而把寓意層層推進(jìn),構(gòu)思新穎而獨特,堪稱絕妙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