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避暑

有味兒——老舍筆下的人生百味 作者:老舍


避暑

  英美的小資產(chǎn)階級,到夏天若不避暑,是件很丟人的事。于是,避暑差不多成為離家?guī)滋斓囊馑?,暑避了與否倒不在話下。城里的人到海邊去,鄉(xiāng)下人上城里來;城里若是熱,鄉(xiāng)下人干嗎來?若是不熱,城里的人為何不老老實實的在家里歇著?這就難說了。再看海邊吧,各樣雜耍,似趕集開店一般,男女老幼,鬧鬧吵吵,比在家中還累得慌。原來暑本無須避,而面子不能不圓—;夏天總得走這么幾日,要不然便受不了親友的盤問。誰也知道,海邊的小旅館每每一間小屋睡大小五口;這只好盡在不言中。

  手中更富裕的,講究到外國來。這更少與避暑有關(guān)。巴黎夏天比倫敦?zé)岬枚?,而巴黎走走究竟體面不小?;◣讉€錢,長些見識,受點(diǎn)熱也還值得??墒窃蹅冞@兒所說的人們,在未走以前已經(jīng)決定好自己的文化比別國高,而回來之后只為增高在親友中的身份—“剛由巴黎回來;那群法國人!”

  到中國做事的西人,自然更不能忘了這一套。在北戴河,有三家湊賃一所小房的,住上二天,大家的享受正如圈里的羊。自然也有很闊氣的,真是去避暑;可是這樣的人大概在哪里也不見得感到熱,有錢呀。有錢能使鬼推磨,難道不能使鬼做冰激凌嗎?這總而言之,都有點(diǎn)裝著玩。外國人裝蒜,中國人要是不學(xué),便算不了摩登。于是自從皇上被免職以后,中國人也講究避暑。北平的西山,青島,和其他的地方,都和洋錢有同樣的響聲。還有特意到天津或上海玩玩的,也歸在避暑項下;誰受罪誰知道。

  暑,從哲學(xué)上講,是不應(yīng)當(dāng)避的。人要把暑都避了,老天爺還要暑干嗎?農(nóng)人要都去避暑,糧食可還有的吃?再退一步講,手里有錢,暑不可不避,因為它暑。這自然可以講得通,不過為避暑而急得四脖子汗流,便大可以不必。到避暑期間而鬧得人仰馬翻,便根本不如在家里和誰打上一架。

  所以我的避暑法便很簡單—家里蹲。第一不去坐火車;為避暑而先坐二十四小時的特別熱車,以便到目的地去治上吐下瀉,我就不那么傻。第二不扶老攜幼去玩玄:比如上山,帶著四個小孩,說不定會有三個半滾了坡的。山上的空氣確是清新,可是下得山來,孩子都成了瘸子,也與教育宗旨不甚相合。即使沒有摔壞,反正還不嚇一身汗?這身汗哪里出不了,單上山去出?第三不用搬家。你說,一家大小都去避暑,得帶多少東西?即使出發(fā)的時候力求簡單,到了地方可就明白過來,啊,沒有給小二帶乳瓶來!買去吧,哼,該買的東西多了!三叔的固元膏忘下了,此處沒有賣的,而不貼則三叔就瀉肚;得發(fā)快信托朋友給寄!及至東西都慢慢買全,也該回家了,往回運(yùn)吧,有什么可說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