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活著,就要做有意義的事

吃好,喝好,日子過好 作者:蔡瀾


第二章
活著,就要做有意義的事

穿衣服就要穿得快活逍遙

小時候穿開襠褲,隨時就地解決,快活逍遙。唯一缺點是被蚊子叮,還有鵝、鴨子看見了也不放過,追上來當蟲啄,簡直是噩夢。

到幼兒園便得穿短褲子。母親還是不肯給我做條底褲,蹲下來由褲襠露出一小截,不太文雅,但是又何必在乎?

第一次穿底褲便以為自己已經(jīng)是大人,驕傲得很。最初的底褲是件孖煙囪(粵語,指男士平角內(nèi)褲)。

開始有緊束的冒牌Jockey三角褲時,已知道夢遺是怎么一回事兒,朋友叫它畫地圖。小伙子精力充沛,畫起來是五大洲,但覺難為情,半夜起身,把弄濕的底褲擲在床底下,繼續(xù)稀里糊涂睡去。

第二天醒來,記起窘事,想偷偷地拿去洗。一看,哎呀呀!惹了一群螞蟻。大膽狂徒,竟然前來吃我子孫,立刻捕殺。

念到初中,學校里的制服難看死了,逃學到戲院之前,先進洗手間換條新款長褲,看電影時更當自己是男主角,不可一世。

當年穿的是模仿貓王的窄筒褲,買的都不合身,多數(shù)嫌太寬,只有求助裁縫師傅,指定要包著大腿,一寸也不要多,穿了上來也不怎樣像皮士禮(指貓王)。

料子是原子絲的的確良,拍起照片來亮晶晶反射,下半身像外星人。

跟著講究疊紋。老古董褲子一共有四條折,疊紋是向內(nèi)折的。新款一點的向外折,而且已經(jīng)改為兩條疊紋。最流行的還是學美軍制服,一條疊紋都不用。左邊的褲耳下有個小袋子,已經(jīng)不是用來裝袋表,學會交女朋友之后,袋中可裝另外一個橡皮袋,真是實用。

皮帶漸漸地消失,用的人很少,但褲子照樣有五個褲耳,不穿皮帶時露在外面,一點用處也沒有。褲扣多出一條長布條,穿皮帶時蓋住,也一點用處沒有。

褲腳是折上的,經(jīng)常有沙石掉到里面去,有時不見了一個五毛硬幣,也偶然在折疊處找得回來。人們嫌麻煩,裁縫師大刀一剪,褲腳平了。以為追得上時代,哪知古董時裝雜志上早就有平褲腳出現(xiàn)過。

喇叭褲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寵物,褲腳越來越闊。但是名牌貨被某些人糟蹋掉,穿上之后覺得太長,喇叭褲子的褲腳被剪,變成不喇叭。

褲腳變本加厲地闊,闊到蓋住鞋子,配合上四英寸(十厘米)的高跟鞋,矮子們有福了。可惜這款褲子只流行一兩年,又被打回原形。

最不跟時代改變的只有牛仔褲。大家都穿牛仔褲,穿到現(xiàn)在還是樂此不疲。但是牛仔褲不是人人穿得,要有一點點的屁股才行。梁家輝穿起來好看,其他平屁股的男人穿了就不像樣。

牛仔褲最好配皮靴,像詹姆斯·迪恩(美國知名演員)穿的那種,帥得不得了。試想穿上普通皮鞋或是運動鞋,蹺起腳來露出一截白襪子,是多么煞風景的事。

你一條我一條的牛仔褲,大家一樣,就成了制服。人們求變,在牛仔褲上繡起花來,又釘上亮晶晶的鐵片,或者貼上一塊黃顏色的圓皮,畫著一張笑嘻嘻的漫畫。有些人更把褲腳撕成線,走起路來有兩團東西在跳草裙舞。

這一時期,香港人錢賺得最多。全球百分之六十的牛仔褲都是Made in Hong Kong(香港制造)。

法國人意大利人看得眼紅。生意都被你們這些細眼睛的黃種人搶光,那還得了!他們絞盡腦汁,結(jié)果他們想通了,利用雅皮士愛名牌的心理,他們生產(chǎn)了皮爾·卡丹牛仔褲、仙奴牛仔褲、迪奧牛仔褲。

香港怎么辦?也沒什么大不了,名牌貨還不是照樣在香港大量生產(chǎn)?而且香港人照樣做名牌,賺個滿缽。

時裝的變遷永遠是循環(huán)的、可笑的。

有一陣子又流行回四條向內(nèi)折疊的褲子了,正當群眾花大筆錢去買名牌時,你大可以到國貨公司去找舊貨,保管老土創(chuàng)時髦,而且價錢只有十分之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