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博爾赫斯文本是如何誕生與完成的

最后的對話(1) 作者:(阿根廷)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奧斯瓦爾多·費拉里 著


一個博爾赫斯文本是如何誕生與完成的

奧斯瓦爾多·費拉里:博爾赫斯,我感覺,我們正在逐漸習(xí)慣聽眾的無聲陪伴,我們現(xiàn)在不像錄制第一次節(jié)目時那么緊張了。您怎么看?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已經(jīng)這么久了,但確實是這樣。

——是的,已經(jīng)好幾個星期了。話說,很奇怪,靦腆——即使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克服了——似乎是一種常態(tài),某種對于寫作者來說不可避免的狀況。

——我的每一次講座都是第一次,在公眾場合下,我總是感覺到跟這么多年前的第一次同樣的恐懼。我是一個恐慌的老手,可以這么說,令這感覺變得完滿,但我知道這無關(guān)緊要:我知道我靦腆,我知道我很怕,但這無關(guān)緊要。

——今天我希望討論大家都想知道的一件事情。這件事就是,您寫作的過程是怎樣產(chǎn)生的,也就是說,在您頭腦中一首詩、一個故事是如何開始的。而從它們啟動的那一刻起,那個過程,那首詩或那個故事的構(gòu)思,比方說,是如何進(jìn)行的。

——它起初就仿佛是一個啟示一樣。但我是以一種溫和的,不那么野心勃勃的方式來使用這個詞的。就是說,突然間我就知道什么東西即將出現(xiàn)了,這即將出現(xiàn)的東西,如果是在一個故事里,可能是開頭和結(jié)尾。如果在一首詩里則不然:那是一個更籠統(tǒng)的概念,有時是第一行。就是說,我獲贈了某物,然后我便介入其中,或許把一切都搞砸()。如果是一個故事,比如說,我知道開頭,一個出發(fā)點,我知道結(jié)尾,知道結(jié)局。但隨后我不得不憑借非常有限的手段去發(fā)現(xiàn),開頭和結(jié)尾之間發(fā)生了什么。隨后還有其他問題需要解決,例如,用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來講述這件事。然后,要確定時代;現(xiàn)在,對我來說——這是我個人的解決方案——我相信對我來說最舒服的應(yīng)該是十九世紀(jì)的最后十年。我選——如果是一個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故事的話——我選擇郊外的,比方說巴勒莫、巴拉卡斯[1]、圖爾德拉[2]的地方。還有日期,比方說是一八九九年,我出生的那年。因為,誰能知道那些死去的郊外的人們究竟是如何說話的呢?沒有人。也就是說,我可以隨意而為。相反,如果一個作家選擇了一個當(dāng)代的主題,那么讀者便會成為一名檢查員來下評判:“不,那一帶不是這樣說話的,那個階層的人不會用這樣那樣的表達(dá)方式的。”

作家預(yù)見到這一切便感覺備受束縛。相反,我選擇了一個稍遠(yuǎn)的時代,一個稍遠(yuǎn)的地方;而這給了我自由,讓我能夠……幻想……或者甚至于偽造。我可以撒謊而無人覺察,尤其是,我自己也毫無覺察,因為寫下一個虛構(gòu)的作家——無論它多么虛幻——必須要相信,在那一刻,那個虛構(gòu)的真實性。

——確實?,F(xiàn)在我想告訴您我一直對您的一個故事“Everything and Nothing[3]非常喜愛,有時還很好奇,它講述的是……

——我不知道這究竟是不是一個故事,是嗎?不過,是的,當(dāng)然,它有敘事的特征。它或許是……對,它是一個幻想故事。

——您將它選入了您的個人選集。

——是的,但我不知道我選它是作為故事還是散文詩。也就是說,怎么分類又有什么要緊。

——它看上去像是一首散文詩。

——是的,克羅齊說過分類是……嗯,無關(guān)宏旨的。例如,說一本書是一本小說,或者說一本書是一部史詩,完全就像是在說一本書是紅色裝訂的,它在最高一層書架上,靠左邊。很簡單,這就是說:每一本書都是獨一無二的,它們?nèi)绾畏诸?,是批評的事,或者僅僅是批評上的一種便利,僅此而已。

——您的故事“Everything and Nothing”的文本講述的是一個演員的一生。如果您允許的話,我想讀一下這個故事的幾個片段以便我們進(jìn)行評論。

——好,我記得的,好。

——它開頭是這樣的:“無人在他之內(nèi);在他的臉(即使透過那個時代糟糕的圖畫也與任何別人毫不相像)和他豐富的,異想紛呈和激情洋溢的詞語后面,只有一點寒冷,一個誰也不曾做過的夢?!?/p>

——當(dāng)然,我指的是莎士比亞,顯而易見,是的。

——這個,起初讀者很難注意到,但一點一點才逐漸清晰起來。

——我相信到最后是顯而易見的。

——到最后才明顯起來。

——另外,他的名字也出現(xiàn)了。

——是的,將近結(jié)尾處。

——但是,之前很早通過這么多的細(xì)節(jié)就能猜到了,沒錯。

——隨后寫的是:“起初他相信所有人都像他一樣,但當(dāng)他開口訴說那種空虛時,他的一位同伴的驚訝向他顯示了他的錯誤,讓他從此永遠(yuǎn)明白了一個個體不應(yīng)與屬類有所不同?!?/p>

——是的,是“與同類”,我相信,對嗎?

——然而,在故事里出現(xiàn)的——在這個文本,這個版本里——是“屬類”,不過,當(dāng)然……

——好吧,大概是一個錯字,大概還有別的?;蛟S整篇故事都是一堆錯字(兩人都笑了),或是一個錯誤,更嚴(yán)重的那種,歸根結(jié)底。如果只有一個字是錯的那也不容易了,應(yīng)該感謝排字工人,沒錯。

——這很特別,一個個體可能會感覺到的這種擔(dān)憂或恐懼:與同類有所不同。我想請問這個想法來自何處,因為這是這個故事里讓我覺得不同尋常的第一個想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