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戰(zhàn)時盟國的領(lǐng)導人:羅斯福 作者:曉樹 主編


前言

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1882.1.30~1945.4.12)美國杰出政治家,美國第三十二任總統(tǒng),也是美國歷史上唯一連任四屆的總統(tǒng),任期達十二年之久。富蘭克林·羅斯福出生在紐約哈得遜河畔一個殷實富有顯貴的荷蘭后裔的家庭里。幼年時在父母的極度寵愛中度過。父母常帶他去歐洲旅游,使他不僅開闊了眼界而且學會了法語、德語。

羅斯福十四歲時入葛羅頓公學,十八歲時入哈佛大學,在此獲文學學士學位,二十二歲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1905年3月,羅斯福與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西奧多·羅斯福的侄女結(jié)婚。總統(tǒng)親自出任證婚人。1913年任海軍部副部長。1921年因患脊髓灰質(zhì)炎(俗稱小兒麻痹癥)致殘。1928年任紐約州州長。1932年競選總統(tǒng)獲勝。執(zhí)政是在經(jīng)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候,臨危受職。羅斯福從整飭金融開始,在被稱為“百日新政”的3月9日至6月16日的短時間內(nèi),制定了十五項重要立法,并由此使美國的工業(yè)、農(nóng)業(yè)逐漸全面恢復。他迅速地推行新政,在社會保障、社會管理和社會控制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1936年,在第一個任期終了時,國民收入增長了50%。羅斯福把新的觀念、新的勇氣和新的自信賦予了美國,并使美國重獲控制自己命運的能力。而他的敵人則予以極力否定。羅斯福執(zhí)政之前,美國幾乎每隔二十年就發(fā)生一次經(jīng)濟危機。新政成了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安定劑,它有效地防止了國家受到持續(xù)半世紀之久的經(jīng)濟危機的危害。通過新政,美國完成了資本主義自救。羅斯福幫助美國人重新獲得了自信。

羅斯福一直奉行美國實行睦鄰友好政策,把門羅宣言從一個單方的美國宣言改變成對抗侵略者的共同的行動。另外,他也試圖尋找中立的法律來保證美國不涉入歐洲的戰(zhàn)爭之中,然而,同時他也注重加強國家的威脅和攻擊力。以“新政”對付經(jīng)濟危機,頗有成效,故獲得1936年、1940年和1944年大選連任。

在外交上,提出“睦鄰政策”,力圖緩和美國和拉丁美洲各國之間的緊張關(guān)系。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反對德、意集團的侵略和戰(zhàn)爭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初,當法國和英國開始衰落時,他又開始給英國所有可能的除了實際軍事介入之外的幫助。美國采取不介入政策,但對希特勒采取強硬手段,以“租借法”支持同盟國。當日本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的時候,羅斯??偨y(tǒng)直接組織全國的各種人力和資源準備參加全球戰(zhàn)爭。1941年底,美國參戰(zhàn)。二戰(zhàn)中,羅斯福代表美國兩次參加同盟國“三巨頭”會議。作為反法西斯的盟國和盟軍,羅斯福是舉足輕重的領(lǐng)導人。為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羅斯福及美國政府和人民,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羅斯福政府提出了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的原則并得到了實施。1941年8月與丘吉爾提出了代表資本主義世界政治的《大西洋憲章》。羅斯福提出了建立聯(lián)合國的構(gòu)想,也得到了實施。1945年4月12日,六十三歲時由于腦溢血悄然逝世。他足可以為身后的一切欣慰:他去世后二十五天,德國無條件投降;三個月后,日本無條件投降。而那個他伴隨一生并與之頑強斗爭的脊髓灰質(zhì)炎癥,也在他去世整整十年后——1955年4月12日被最終攻克。

羅斯福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命運賜給他英俊的容貌、善良的性格和聰明的天賦。他勇敢地戰(zhàn)勝了脊髓灰質(zhì)炎,并把自信和希望帶入到一個神圣而又堅強的民族心中。他是身殘志堅的代表,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羅斯福是20世紀最受愛戴和最令人憎恨的美國總統(tǒng)。他受人愛戴是因為,雖然他出身貴族,但他相信平凡人的價值,并且為維護百姓的權(quán)利而戰(zhàn)。他受人愛戴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有著迷人的魅力。他愉快地工作,對未來充滿信心。但是他也受人憎恨——這是因為他提倡變革,且他的變革降低了那些從舊秩序中獲益不菲的人物的權(quán)力、地位、收入和尊嚴。歷史學家和政治學家們一致認為,羅斯福同華盛頓、林肯一樣,是美國最偉大的三位總統(tǒng)之一。

作者

2009年7月于北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