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武則天也寫詩嗎?

唐詩里藏著故事2:和孩子一起讀懂經(jīng)典名篇 作者:閆文亮


二 武則天也寫詩嗎?

眼光出眾的商人老爹

講完了唐太宗李世民,再來講唐代另一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tǒng)的女皇帝——武則天。

武則天的一生堪稱傳奇,她的兩任丈夫是皇帝、兩個兒子是皇帝,她本人也是皇帝,厲害吧!

武則天是山西呂梁人,她的父親名叫武士彟(yuē),“彟”有兩個意思,一是“尺度”,二是“用秤稱”,也就是我們今天口語中所說的“約(yāo)一下”。

尺子用來確定長短,秤用來確定重量,都是古代做生意必備的工具,所以從“彟”字可以猜出,武家原本是做生意起家的。《新唐書》里也提供了證據(jù),說武士彟“世殖貲(zī),好結(jié)交”,也就是“世代經(jīng)商、愛交朋友”。

請注意“愛交朋友”,這個特點很重要。一個偶然的機會,領(lǐng)兵在山西駐軍的唐國公李淵借宿于武家,于是武士彟結(jié)交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朋友沒有“之一”。

在隋末這樣的亂世,什么生意都不好做,最好的投資莫過于投靠一個潛在的新政權(quán)。

武士彟當時很可能就是這么想的。沒過多久,李淵出任太原留守,武士彟馬上棄商從軍,在李淵手下當了一個負責管理鎧甲的小官。

李淵正式起兵反隋之前,一些隋軍將領(lǐng)已經(jīng)對他有所警惕,可武士彟假意勸他們不要輕易得罪李淵,從而為李淵爭取了足夠的準備時間。

李淵從太原起兵,向西南前進,攻克了隋朝的首都長安,并在不久后正式稱帝。之后,李淵公布了一個十七人的名單,叫作“太原元謀功臣”。所謂“元謀”,意思就是“最初參加謀劃”。武士彟的大名排在這個名單的第十三位,并且得到了免死一次的超級獎勵。

不過,武士彟本人的能力確實也是相當出眾的。他先后在利州(今四川省廣元市境內(nèi))、荊州(今湖北省荊州市境內(nèi))做官,在消滅反對勢力、大力發(fā)展經(jīng)濟方面,都頗有建樹。

因為這些出色的政績,武士彟后來又升為工部尚書,還被封為應(yīng)國公。

總而言之,武士彟看準李淵的潛質(zhì),并很早就把自己的事業(yè)和李淵綁定在一起,這個投資實在是英明。如果說武士彟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資是在李淵身上,那么他的女兒武媚娘最重要的投資則是在兩位皇帝身上,一個是唐太宗,另一個是他的接班人唐高宗李治。

武媚娘十四歲那年,因為美貌出眾被選入宮中,開始了她傳奇生涯的第一步。

古代女子被選入宮中,因皇帝的寵愛可出人頭地,但機會非常渺茫。她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不但沒機會接近皇帝,而且還不能隨便出宮,相當于自此和父母兄弟永別。所以,普通女子在入宮前大多會號啕大哭一場,然后和家人生離死別。

然而武媚娘的表現(xiàn)卻異常冷靜,《新唐書》里寫道,母女分別時,母親痛哭不止,反倒是武媚娘說了一句:“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乎?”意思是說,見到圣明的天子未必不是好事,何必傷心呢?

值得一提的是,武媚娘進宮時的身份是“才人”,這是宮中女官的一種。后宮之中,“才人”雖然級別上屬于中等偏下,但入選者除了長相要符合一定標準,還需有比較高的文學(xué)修養(yǎng)。

所以,武媚娘在歷史舞臺上最初登場就是一個美貌和才華兼?zhèn)涞摹安排毙蜗?。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從來都沒有缺少過美女,但真正意義上的女皇帝卻只出了一位。很顯然,“才華”比“美貌”更重要。

著名“半仙”先后加持

雖然女人當皇帝這件事不太合乎常理,但更離奇的是,根據(jù)《舊唐書》的記載,這件事居然是命中注定要發(fā)生的。

唐代有很多著名的術(shù)士,也就是所謂的“半仙”。相傳,知名度最高的兩位袁天綱和李淳風,都預(yù)測到武則天要當女皇帝。

話說武士彟在四川做官時,武則天還沒滿周歲,袁天綱到武家做客,看到武士彟夫人后驚嘆地說:“唯夫人骨法,必生貴子?!彼^“骨法”就是指“骨相特征”,是古代算命的依據(jù)之一,我們不必深究,總之就是說,武則天的娘親一定會生出貴子。

武士彟聽了心中暗喜,于是把幾個娃都叫出來,讓袁天綱相相面。

武則天的兩個哥哥分別叫武元慶、武元爽。袁天綱看過以后滿口稱贊,說這兩個娃以后都能做到三品高官。武則天還有個姐姐,袁天綱說,這女娃的命也不錯,一定會大富大貴,只是對丈夫有點不利。

這時,奶媽把武則天抱了出來,也不知道有意還是無意,給她穿的是男娃衣服。袁天綱一看,覺得這個娃非同一般,提出讓武則天走兩步,要細看一下。武則天蹣跚著一走,袁天綱大驚失色,驚呼道:“此郎君龍睛鳳頸,貴之極也。”袁天綱忍不住又左看右看,再次驚呼:“這如果是個女娃,前程實在是深不可測,怕是要當皇帝啊!”

二十多年后,另一位“半仙”李淳風被卷入一場和武則天相關(guān)的風波。

此時,武士彟已去世多年,武則天成為唐太宗的才人也已經(jīng)快十年了。有一天,唐太宗秘召李淳風進宮,向他咨詢一件絕密事情。原來,唐太宗不知道從哪里得到一本叫《秘記》的書,上面有一句“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這句話讓太宗很是不安。李淳風掐指一算,說出一個讓太宗更加驚恐的預(yù)言:“的確如此!從現(xiàn)在開始三十年后,這個人就會得到天下,并且大肆殺害李家子孫!”

這可如何是好?!如果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現(xiàn)在知道了未來的危險,能否采取一些預(yù)防措施呢?

由于“女主”身份并不精確,只有一個大概范圍。唐太宗想到的預(yù)防措施就是先下手為強,把符合條件的人統(tǒng)統(tǒng)殺掉。這個辦法雖然過于血腥,但確實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式了。

然而,李淳風短短幾句話,居然打消了唐太宗的殺心。

李淳風是這么說的:“這是天命,根本沒有辦法補救。此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宮里,再過三十年,她也上了年紀,可能會因此而多一些仁慈;但如果現(xiàn)在把她殺掉,不僅不能消除禍患,反而因為她轉(zhuǎn)世之后更年輕,到時候?qū)罴业淖訉O下手只會更加狠毒?!?/p>

先聲明一下,正經(jīng)的史書里,絕大部分事實是靠譜的,但難免有一小部分不靠譜。之所以不靠譜,有一些是因為當時的人認識水平有限,但也有一些是有人想故意混淆事實。畢竟,再好的史書也是人寫的。

所以,兩位“半仙”關(guān)于武則天的評論,我們純粹把它當故事聽就好了,不要太認真。

開箱驗取石榴裙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武則天剛?cè)雽m時的身份是“才人”,和其他美女有所區(qū)別?!杜f唐書》里也說到,武則天“素多智計,兼涉文史”,所以才能在唐高宗李治生病時幫他處理朝政。

哎?剛剛說的不是唐太宗嗎?怎么這里又成了唐高宗呢?難道是搞錯了?

沒有錯,只是其中的過程比較復(fù)雜,我們將其簡化一下:第一,武則天先后有過兩任丈夫;第二,這兩任丈夫是親父子,一個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個是唐高宗李治。

前文說過,武則天入宮時只有十四歲,李世民當時四十歲。李世民一命歸西時,武則天才二十六歲,正值好年華。

先插入一個小問題:古代皇帝駕崩之后,他原先的那些嬪妃要如何處置呢?

說起來,那是相當不人性化的,很多時候甚至是慘無人道。比如,秦漢時,皇帝死后,很多沒有子嗣的妃子都被迫殉葬?!妒酚洝酚涊d:“(秦)二世曰:‘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就是說秦始皇死后,他的很多沒有生過兒子的嬪妃被秦二世下令陪葬。

明清時,也有一些皇帝采用了殉葬的陋習(xí)。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死后,殉葬的嬪妃有三十多名;清太祖努爾哈赤、清世祖順治死后,也有數(shù)目不等的嬪妃殉葬。

唐宋兩代,對先帝嬪妃的處置相對來說仁慈得多。唐代佛教盛行,等級較低的嬪妃可以出家當尼姑,雖然青燈古佛的日子清冷寂寥,但畢竟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當然,大部分當了尼姑的嬪妃,也就寂寞一生了,也沒什么機會回歸到正常的生活,更不用說再回到宮里成為貴妃、皇后了。

可是武則天不一樣。她是個美貌和才華兼?zhèn)涞呐樱趺锤市陌汛蠛媚耆A深藏在尼姑庵里?

更何況,有意無意中,武則天早為自己埋下了一個改變命運的伏筆,即太子李治。

話說在唐太宗病重時,武則天在病床前日夜服侍,寸步不離;而太子李治又經(jīng)常前來探望父親病情,二十六歲的武則天,二十二歲的李治,就在這種特殊情況下萌生了一段情緣。

兩個人年齡相差無幾,但從輩分上算武則天卻是李治的“后媽”,所以這段感情歷來有很多爭議,這個暫且略過不提。只說武則天的一首詩,標題叫作《如意娘》。根據(jù)考證,這是一首寫給李治的情詩,寫作時間正是武則天做尼姑的時候。

在感業(yè)寺做尼姑的這幾年,可以說是武則天一生中最難熬的時光。她未來的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完全取決于李治是否會在某個瞬間偶然想起她。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看到紅色卻以為是綠色,只因思緒過于紛亂;臉色憔悴,身體瘦弱,都是因為思念你。如果你不相信我在分別以后常常落淚,就和我一起打開箱子驗看石榴裙。

后人在解讀這首詩時,對前兩句一般沒有什么歧義,對后兩句卻有著不同的理解。

有人認為,武則天是說自己經(jīng)常傷心落淚,因為總用衣襟擦拭淚水,以致石榴裙上留下斑斑淚痕。“驗取石榴裙”的意思,就是用淚痕來證明自己的相思之情。但有人駁斥,唐代已經(jīng)普遍使用手帕,完全沒必要用衣襟來擦淚;更何況,武則天當時既然已削發(fā)為尼,又怎么可能穿這種色彩鮮艷的衣裙?

因此,還有一種解釋是:“如果不相信我在分手之后經(jīng)常落淚,就請拿出箱中的石榴裙,看看是否因為消瘦而不再合身。”相比之下,開箱驗取,衣帶漸寬,這個解釋比較含蓄,也更符合邏輯。

換句話說,石榴裙用在這個地方,不見得一定是一條真正的裙子,只是武則天昔日美好生活的一個象征罷了。

這樣的寫作手法其實在唐詩里經(jīng)常能見到。比如李白寫過一首《長相思》,里面有這樣一句:“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同樣地,“看取明鏡前”是表達主人公因為相思而消瘦,體形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并不是一定要拿鏡子來照。

據(jù)說,李白寫好這首詩后正自得意,他的妻子卻說,“這兩句很像是武后的風格啊”,李白聽后很不爽。這個故事也從側(cè)面證明,武則天這首《如意娘》流傳得很廣,評價也很高。

我們順便多說兩句“石榴裙”。

石榴裙是中國歷史上頗為著名的服飾。直到今天,還有俗語“拜倒在石榴裙下”,用來形容男人被女子的美貌所吸引。

關(guān)于石榴裙也有不同的認識。有人說,石榴裙就是用石榴花染色的裙子;也有人說,石榴裙是繡著石榴花紋的裙子。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對,石榴裙和石榴并沒有直接關(guān)系。

石榴是原產(chǎn)于波斯(今伊朗一帶)的水果,傳入中國的時間很早。相傳,在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就帶回了石榴并種植成功。因為石榴“多子”,所以在中國文化中被視為“子孫滿堂”的象征。

而所謂石榴裙,其實就是大紅色的裙子,和石榴的唯一關(guān)系就是顏色相似。紅裙顏色鮮艷,深受女性喜愛,時間一長,石榴裙就成了女性的代名詞。

工部尚書:正三品,是工部的掌事。工部掌管土木水利工程和國家農(nóng)、林、牧、漁業(yè)之政,以及諸司官署辦公所需紙筆墨之事。

小課堂

太原留守:二品高官,全權(quán)負責太原及周邊地區(qū)的一切事務(wù)。

應(yīng)國公:唐代爵位分九等,“國公”是僅次于“親王”(皇親)、“嗣王”(親王繼承人)的第三級爵位,地位比宰相還高。

才人:中國古代宮廷女官的一種,也是皇帝的嬪妃;正五品。

一起來背詩

臘日宣詔幸上苑

武則天

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fā),莫待曉風吹。

 注:關(guān)于武則天,最著名的一個故事就是她在一次醉酒后下了一道詔書,要求御花園中的百花第二天必須綻放,免得耽誤自己賞花。第二天一早,武則天酒醒后,想起這道荒唐的詔書,正在暗自后悔,卻有人前來報告喜訊,說百花竟然都應(yīng)詔開放。武則天聽了心花怒放。

故事歸故事,百花自有節(jié)令,不會隨意開放。武則天這首詩,也只是表達自己希望百花綻放的心情,而不是狂妄到認為自己可以震攝住“花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