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有死麇
【原文】
野有死麇[26],白茅[27]包之。有女懷春,吉士[28]誘之。
林有樸樕[29],野有死鹿。白茅純束[30],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31],無感我?guī)溬?span >[32],無使尨[33]也吠?!?/p>
——《召南》
【注解】
[26]麇(jūn):獐子。
[27]白茅:草名,以白茅包物表示莊重,婚禮常用。
[28]吉士:古時對男子的美稱。
[29]樸樕(sù):小樹。
[30]純(tún)束:聚攏捆起。
[31]舒而脫脫兮:舒,舒緩。脫脫(duì),寬松的樣子。
[32]無感我?guī)溬猓焊校╤àn),同“撼”,搖動。帨(shuì),女子的佩巾。
[33]尨(máng):長毛狗,多毛狗。
【今譯】
野地里有只被打死的獐子,用白茅草把它包扎。有位姑娘向往愛情,打獵的青年追求她。
林中小樹一叢叢,一直死鹿躺在野地里。白茅草聚攏捆扎好,送給那位美玉般的好姑娘。
“不緊不慢輕輕來,不要掀起我的佩巾,不要惹得狗兒汪汪叫?!?/p>
【釋義】
這是一首描寫青年獵人追求美麗姑娘的詩歌。從開始時少女向往愛情,到青年主動追求,再到后來的幽會,整首詩層次分明,情景交融,尤其最后一段對姑娘微妙心理的寫照,十分傳神。在周代,對男女交往的限制不像后代那樣嚴(yán)厲,因而從詩歌里能讀到青年男女自由幽會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