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聞叩門 倒裳往自開
飲 酒
〔東晉〕陶淵明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
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
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
襤褸茅檐下,未足為高棲。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
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注 釋
倒裳:因忙著迎客把衣服穿反。
好懷:好意,好心。
乖:違背。
未足為高棲:不算好的棲身之所。
尚同:以同流合污為時尚。
汩:攪混。
稟氣寡所諧:很少有地方適合我的脾氣稟性。諧,和諧,合拍。
紆轡:放松韁繩,比喻放棄操守。
違己詎非迷:違背自己的心愿就是執(zhí)迷不悟。詎,豈。
簡 評
陶淵明是東晉名將陶侃的曾孫,因不肯為五斗米折腰而窮困潦倒。他的詩樸實無華,卻使無數(shù)錦繡文章相形見絀。
現(xiàn)存一百二十五首陶詩,其中以“飲酒”為題的有二十首。陶淵明在《飲酒》自序中介紹了這組詩的來歷:“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必S子愷先生畫的是其中第九首,寫的是陶淵明歸園田居后,幾個村中父老攜酒前來探望,大家勸他隨波逐流,陶淵明表示自己天性孤傲,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