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fēng)
朱熹《詩集傳》曰:“國者,諸侯所封之域;而風(fēng)者,民俗歌謠之詩也?!边@是說國風(fēng)就是各諸侯國的詩歌。那么,詩為什么稱作“風(fēng)”呢?《毛詩序》說:“風(fēng),風(fēng)也,教也。風(fēng)以動之,教以化之。……上以風(fēng)化下,下以風(fēng)刺上,主文而譎諫(委婉勸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fēng)。”朱熹又進一步解釋說:“如物因風(fēng)之動以有聲,而其聲又足以動物也?!边@里說的是詩的作用?!帮L(fēng)”有十五國風(fēng),即周南、召南、邶、鄘、衛(wèi)、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
周南
周是地名(一說國名),在雍州岐山之陽,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帶。這些詩大多是西周末年、東周初年的作品?,F(xiàn)存十一篇,內(nèi)容以涉及婚姻、愛情、禮俗居多。
關(guān)雎
【題解】
這是一首男子追求女子的情詩。它是《詩經(jīng)》中的第一篇,歷來受人們重視?!睹娦颉氛f:“《關(guān)雎》,后妃之德也?!讹L(fēng)》之始也,所以風(fēng)天下而正夫婦也。……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是《關(guān)雎》之義也?!惫糯凶x《詩經(jīng)》的學(xué)者,多數(shù)認為“君子”指周文王,“淑女”指其妃太姒(sì),詩的主旨是歌頌“后妃之德”。但我們仔細吟詠,根本找不到后妃的影子,只是講一位青年男子在追求美麗賢淑的姑娘。此詩采用興而有比的手法,以關(guān)雎的鳴聲起興,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一主題,然后用賦的手法鋪敘開來,形象生動地描繪出青年男子在追求自己心上人時焦慮急迫以及晝思夜想難以入眠的相思情景。詩中那些鮮活的詞匯,如“窈窕淑女”、“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等,至今還被人們頻繁使用著。
關(guān)關(guān)雎鳩[1], 關(guān)關(guān)對鳴的雎鳩,
在河之洲[2]。 棲歇在河中沙洲。
窈窕淑女[3], 美麗賢淑的姑娘,
君子好逑[4]?!?span >真是君子好配偶。
【注釋】
[1] 關(guān)關(guān):鳥的和鳴聲。雎(jū)鳩:一種水鳥,相傳此鳥雌雄情意專一。
[2] 洲:水中陸地。
[3] 窈窕(yǎo tiǎo):美好的樣子。
[4] 好逑(qiú):好配偶。
參差荇菜[1], 長長短短的荇菜,
左右流之[2]?!?span >左邊右邊不停采。
窈窕淑女, 美麗賢淑的姑娘,
寤寐求之[3]?!?span >夢中醒來難忘懷。
【注釋】
[1] 參差(cēn cī):長短不齊。荇(xìnɡ)菜:一種水生植物,葉子浮在水面,可食。
[2] 流:順著水流采摘。
[3] 寤寐(wù mèi):醒著為“寤”,睡著為“寐”。
求之不得, 美好愿望難實現(xiàn),
寤寐思服[1]。 醒來夢中都想念。
悠哉悠哉[2], 想來想去思不斷,
輾轉(zhuǎn)反側(cè)[3]?!?span >翻來覆去難入眠。
【注釋】
[1] 思服:思念。
[2] 悠哉:憂思不絕。
[3] 輾(zhǎn)轉(zhuǎn)反側(cè):翻來覆去,無法入眠。
參差荇菜, 長長短短的荇菜,
左右采之。 左邊右邊不停摘。
窈窕淑女, 美麗賢淑的姑娘,
琴瑟友之[1]?!?span >彈琴奏瑟表親愛。
【注釋】
[1] 友:親愛,友好。
參差荇菜, 長長短短的荇菜,
左右芼之[1]。 左邊右邊不停擇。
窈窕淑女, 美麗賢淑的姑娘,
鐘鼓樂之[2]?!?span >鳴鐘擊鼓讓她樂起來。
【注釋】
[1] 芼(mào):采摘。
[2] 樂之:使她快樂。
葛覃
【題解】
這是寫已出嫁的女子準(zhǔn)備回娘家探望父母的詩。在當(dāng)時的社會,已婚女子回娘家探親是件不容易的事,也是一件大事。所以她作了種種準(zhǔn)備:采葛煮葛、織成粗細葛布、再做好衣服。征得公婆和師姆的同意,又洗衣、整理衣物,最后才高高興興地回去。古代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家看得非常重要,家有賢妻,家才興旺。從詩中看出,這個女子是個能干而又孝順的媳婦,家庭關(guān)系和諧。全詩充滿了快樂的氣氛,給人以美的享受?!睹娦颉氛f:??“《葛覃》,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則志在于女功之事,躬儉節(jié)用,服浣濯之衣,尊敬師傅,則可以歸安父母,化天下以婦道也?!闭J為此詩也是講后妃之德的。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駁斥說:“《小序》以為‘后妃之本’,《集傳》遂以為‘后妃所自作’,不知何所證據(jù)。以致駁之者云:‘后處深宮,安得見葛之延于谷中,以及此原野之間鳥鳴叢木景象乎?’”而認為“此亦采自民間,與《關(guān)雎》同為房中樂,前詠初昏,此賦歸寧耳”。講得很有道理。
葛之覃兮[1], 葛草長長壯蔓藤,
施于中谷[2], 一直蔓延山谷中,
維葉萋萋[3]?!?span >葉子碧綠又茂盛。
黃鳥于飛[4], 黃鳥翩翩在飛翔,
集于灌木[5], 落在灌木樹叢上,
其鳴喈喈[6]?!?span >鳴叫聲聲像歌唱。
【注釋】
[1] 葛:藤本植物,莖的纖維可織成葛布。覃:蔓延。
[2] 施(yì):延及。中谷:即“谷中”。
[3] 維:發(fā)語詞。萋萋:茂盛的樣子。
[4] 黃鳥:黃雀,又稱黃栗留,身體很小。于:語助詞。
[5] 集:聚集。
[6] 喈喈:鳥鳴聲。
葛之覃兮, 葛草長長壯蔓藤,
施于中谷, 一直蔓延山谷中,
維葉莫莫[1]?!?span >葉子濃密又茂盛。
是刈是濩[2], 收割回來煮一煮,
為為绤[3], 剝成細線織葛布,
服之無[4]?!?span >穿上葛衣真舒服。
【注釋】
[1] 莫莫:茂密的樣子。
[2] 是:乃。刈(yì):割。濩(huò):煮。
[3] (chī):細葛布。绤(xì):粗葛布。
[4] 服:穿。無(yì):不厭倦。
言告師氏[1], 回去告訴我?guī)熌?/span>,
言告言歸[2]。 我要告假看父母。
薄污我私[3], 先把內(nèi)衣洗干凈,
薄浣我衣[4]?!?span >再洗外衣成楚楚。
害浣害否[5], 洗與不洗整理好,
歸寧父母[6]。 回家問候我父母。
【注釋】
[1] 言:連詞,于是。一說發(fā)語詞。師氏:保姆。一說女師。
[2] 告:告假。歸:回娘家。
[3] ?。壕涫字~。污:洗去污垢。私:內(nèi)衣。
[4] 浣(huàn):洗。衣:指外衣。
[5] 害:何。
[6] 歸寧:出嫁女子回娘家探視父母。
卷耳
【題解】
這是一首妻子懷念遠行丈夫的詩。全篇通過采卷耳婦女的種種想象,表達對丈夫的深切思念。她想象丈夫旅途勞累,人困馬乏,憂思愁苦,以酒解憂。又想象馬兒累倒,仆人累病,丈夫唏噓長嘆。想象的情節(jié)越豐富,表達的感情越深切,越具有感人的力量。此詩對后世影響很大,清人方玉潤說:“下三章皆從對面著筆,歷想其勞苦之狀,強自寬而愈不能寬。末乃極意摹寫,有急管繁弦之意。后世杜甫‘今夜鄜(fū)州月’一首,脫胎于此?!必M止杜甫,后世許多詩人的思念之作都承繼了這一構(gòu)思。《毛詩序》說此詩是講“后妃之志”的,也屬牽強附會。
采采卷耳[1], 采了又采采卷耳,
不盈頃筐[2]?!?span >總是不滿一淺筐。
嗟我懷人[3], 只因想念遠行人,
寘彼周行[4]?!?span >筐兒丟在大路旁。
【注釋】
[1] 卷耳:一種植物,又名蒼耳,可食用,也可藥用。
[2] 頃筐:形如簸箕的淺筐。
[3] 嗟(jiē):語助詞。懷人:想念的人。
[4] 寘:同“置”,放置。彼:指頃筐。周行(hánɡ):大路。
陟彼崔嵬[1], 當(dāng)我登上高山巔,
我馬虺[2]?!?nbsp; 騎的馬兒腿發(fā)軟。
我姑酌彼金罍[3], 且把酒杯來斟滿,
維以不永懷[4]?!?nbsp; 喝個一醉免懷念。
【注釋】
[1] 陟(zhì):登上。崔嵬(wéi):高而不平的土石山。
[2] 虺(huī tuí):因疲勞而病。
[3] 姑:姑且。酌:斟酒。此處也指飲酒。金罍(léi):青銅鑄的酒器。
[4] 維:語助詞。永懷:長久地思念。
陟彼高岡, 我又登上高山岡,
我馬玄黃[1]?!?nbsp; 馬兒累得毛玄黃。
我姑酌彼兕觥[2], 且把酒杯來斟滿,
維以不永傷。 只為喝醉忘憂傷。
【注釋】
[1] 玄黃:馬因病毛色焦枯。
[2] 兕?。╯ì ɡōnɡ):牛角制的酒杯。
陟彼砠矣[1], 我又登上土石山,
我馬瘏矣[2], 我的馬兒已累癱。
我仆痡矣[3], 仆人疲憊行走難,
云何吁矣[4]?!?span >我的憂愁何時完。
【注釋】
[1] 砠(jū):戴土的石山。
[2] 瘏(tú):病。
[3] 痡(pū):過度疲勞不能行之病。
[4] 云:語助詞。何:何等,多么。吁(xū):憂愁。
樛木
【題解】
這是一首祝福“君子”安享福祿的歌。以樛木喻男子,葛藟喻女子。葛藟生于樹下,能保護樹根;青藤又攀援而上,依附大樹生長,比喻夫妻或愛人關(guān)系親密而又相親相愛。全詩三章只變換六字,而往復(fù)吟詠,首言“福履綏之”,祝幸福降臨于他;又言“福履將之”,愿幸福護佑著他;最后一句“福履成之”,祝他能有所成就,可見濃濃的祝福之意。舊說認為此詩是姬妾稱頌后妃能寬容和庇護下人,而沒有嫉妒之心,實為穿鑿之說。
南有樛木[1], 南方有枝條彎彎大樹,
葛藟累之[2]?!?span >滿樹青藤纏繞長長。
樂只君子[3], 那快樂的君子啊,
福履綏之[4]。 愿幸福降臨他身上。
【注釋】
[1] 樛(jiū):樹枝向下彎曲的樹。
[2] 葛藟(lěi):葛和藟皆為蔓生植物,攀緣樹木生長。累:纏繞。
[3] 樂只:猶言“樂哉”。只,語助詞。
[4] 福履:幸福,福祿。綏(tuǒ):通“妥”,下降,降臨。
南有樛木, 南方有枝條彎彎大樹,
葛藟荒之[1]。 滿樹藤葉纏繞蒼蒼。
樂只君子, 那快樂的君子啊,
福履將之[2]?!?span > 愿幸福護佑他成長。
【注釋】
[1] 荒:掩蔽,覆蓋。
[2] 將:扶持,扶助。
南有樛木, 南方有枝條彎彎大樹,
葛藟縈之[1]?!?span >滿樹葛藤纏繞郁郁蒼蒼。
樂只君子, 那快樂的君子啊,
福履成之[2]?!?span >愿幸福讓他成就輝煌。
【注釋】
[1] 縈:同“累”,纏繞。
[2] 成:成就。
螽斯
【題解】
這是一首祝人多子多孫的詩。全詩以螽斯為喻,螽斯就是蝗蟲,它的繁殖力很強,生命力旺盛。蝗蟲又善飛,所以詩人又特以其羽為喻。關(guān)于此詩主旨,舊說以為“后妃子孫眾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則子孫眾多也”(《詩序》)。姚際恒在《詩經(jīng)通論》中,斥此說“附會無理”。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也指出“其措詞亦僅借螽斯為比,未嘗顯頌君妃,亦不可泥而求之也”。讀者細詠此詩,定知姚、方之說不謬。
螽斯羽[1], 螽斯扇動著翅膀,
詵詵兮[2]。 密密麻麻空中飛翔。
宜爾子孫[3], 你的子孫如此眾多,
振振兮[4]?!?nbsp; 你的種族多么興旺。
【注釋】
[1] 螽(zhōnɡ)斯:蝗蟲類的昆蟲,具有極強的繁殖能力。
[2] 詵詵(shēn):眾多的樣子。
[3] 宜:合該,應(yīng)該,為祝愿之意。
[4] 振振:盛多的樣子。
螽斯羽, 螽斯扇動著翅膀,
薨薨兮[1]?!?span > 在空中薨薨作響。
宜爾子孫, 你的子孫如此眾多,
繩繩兮[2]。 后代綿綿繼世永昌。
【注釋】
[1] 薨薨(hōnɡ):螽斯群飛的聲音。
[2] 繩繩:連續(xù)不斷的樣子。
螽斯羽, 螽斯扇動著翅膀,
揖揖兮[1]?!?span > 成群在空中飛翔。
宜爾子孫, 你的子孫如此眾多,
蟄蟄兮[2]?!?span > 群居和諧安定歡暢。
【注釋】
[1] 揖揖(jí):會聚的樣子。
[2] 蟄蟄(zhé):群聚而和諧歡樂的樣子。一說安靜群居的樣子。
桃夭
【題解】
這是一首賀新娘的詩。全詩以桃樹的枝、花、果、葉作為比興事物,襯托出新嫁娘的年輕美麗以及成婚的快樂氣氛?!疤抑藏玻谱破淙A”不僅是“興”句,而且含有“比”的意思,這個比喻對后世影響很大。古代詩詞小說中形容女子面貌姣好常用“面若桃花”、“艷如桃李”、“人面桃花相映紅”等詞句,可能就是受了《桃夭》一詩的啟發(fā)。這樣一首賀新婚的詩,《毛詩序》也認為是美后妃之德的作品?!睹颉氛f:“《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則男女以正,婚姻以時,國無鰥民也?!狈接駶櫋对娊?jīng)原始》駁斥說:“此皆迂論難通,不足以發(fā)詩意也?!薄啊短邑病凡贿^取其色以喻‘之子’,且春華初茂,即芳齡正盛時耳,故以為比?!忠詾槊篮箦鳎液艉箦鸀椤印?,恐詩人輕薄亦不至猥褻如此之甚耳!蓋此亦詠新昏詩,與《關(guān)雎》同為房中樂,如后世催妝坐筵等詞。”
桃之夭夭[1], 桃樹葉茂枝繁,
灼灼其華[2]?!?span >花朵粉紅燦爛。
之子于歸[3], 姑娘就要出嫁,
宜其室家[4]。 夫家和順平安。
【注釋】
[1] 夭夭(yāo):茂盛,生機勃勃的樣子。
[2] 灼灼(zhuó):鮮艷的樣子。
[3] 之:這。子:指女子,古代女子也稱“子”。于:往。歸:出嫁。后來稱女子出嫁為“于歸”。
[4] 宜:和順。室家:家庭。此指夫家,下面的“家室”、“家人”均指夫家。
桃之夭夭, 桃樹葉茂枝繁,
有其實[1]?!?span >桃子肥大甘甜。
之子于歸, 姑娘就要出嫁,
宜其家室?!?nbsp; 夫家和樂平安。
【注釋】
[1] (fén):果實碩大的樣子。
桃之夭夭, 桃樹葉茂枝繁,
其葉蓁蓁[1]?!?span >葉兒隨風(fēng)招展。
之子于歸, 姑娘就要出嫁,
宜其家人。 夫家康樂平安。
【注釋】
[1] 蓁蓁(zhēn):樹葉繁盛的樣子。
兔罝
【題解】
《兔罝》是一首贊美武士的詩。這里的武士是指保衛(wèi)公侯的衛(wèi)士,這些人打仗時要隨軍出征,而平時狩獵不僅為獲得獵物,往往還有軍事訓(xùn)練的作用。此詩通過打獵一事,贊美他們形象的威武、遇事時的勇敢和對公侯的忠誠。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說:“竊意此必羽林衛(wèi)士,扈蹕游獵,英姿偉抱,奇杰魁梧,遙而望之,無非公侯妙選?!边@種說法比較符合詩意?!睹娦颉氛f:“《兔罝》,后妃之化也?!敝祆湟睬鸀橹f:“化行俗美,賢才眾多,雖兔罝之野人,而其才之可用猶如此?!保ā对娂瘋鳌罚┻@些說法全屬虛衍附會。
肅肅兔罝[1], 網(wǎng)眼繁密的捕獵網(wǎng),
椓之丁丁[2]?!?span >用力捶打固定在木樁上。
赳赳武夫[3], 那威武雄壯的武士,
公侯干城[4]。 是捍衛(wèi)公侯的好屏障。
【注釋】
[1] 肅肅(suō):兔網(wǎng)細密整齊的樣子。兔罝(jū):兔網(wǎng)。一說“兔”同“”,即捕虎之網(wǎng)??傊遣兑矮F的網(wǎng)。
[2] 椓(zhuó):捶打,這里指打木橛以固定獸網(wǎng)。丁丁:捶打聲。
[3] 赳赳(jiū):健壯威武的樣子。武夫:武士。
[4] 公侯:周代統(tǒng)治者分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干:盾。城:即城墻。干、城,都用來防衛(wèi)。
肅肅兔罝, 網(wǎng)眼繁密的捕獵網(wǎng),
施于中逵[1]。 施放在縱橫交叉的地方。
赳赳武夫, 那威武雄壯的武士,
公侯好仇[2]?!?span > 護衛(wèi)公侯伴身旁。
【注釋】
[1] 施:設(shè)置。中逵:即“逵中”,指縱橫交叉的路口。
[2] 好仇(qiú):好助手,好朋友。仇,同“逑”,匹配的意思。
肅肅兔罝, 網(wǎng)眼繁密的捕獵網(wǎng),
施于中林[1]?!?span > 放置在林木茂密的地方。
赳赳武夫, 那威武雄壯的武士,
公侯腹心[2]?!?span > 是公侯的心腹愛將。
【注釋】
[1] 中林:即“林中”,指密林深處。
[2] 腹心:親信,心腹之人。
芣苢
【題解】
這是一首明快而優(yōu)美的勞動之歌。全詩只講了婦女們采集車前子這樣一件事,語言極其簡單。整首詩只有四十八個字,其中四十二個字是不變的,只變換了六個字,即采集車前子的動作:采、有、掇、捋、袺、,就將婦女們呼朋結(jié)伴,在曠野中邊唱邊采,一棵棵地采,一把把地捋,手提衣襟來兜,滿載成果而歸的歡樂場景表現(xiàn)出來。清人姚際恒認為這首詩“章法極為奇變”,確有道理。《毛詩序》說:“《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則婦人樂有子矣?!鼻迦朔接駶櫿f:“夫佳詩不必盡皆征實,自鳴天籟,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zé)o限,若實而按之,興會索然矣。讀者試平心靜氣涵泳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繡野、風(fēng)和日麗中,群歌互答,余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xù),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則此詩可不必細繹而自得其妙焉?!保ā对娊?jīng)原始》)說得多么好??!
采采芣苢[1], 車前子啊采呀采,
薄言采之[2]。 快點把它采回來。
采采芣苢, 車前子啊采呀采,
薄言有之[3]?!?span >快點把它摘下來。
【注釋】
[1] 芣苢(fú yǐ):野生植物,可食。一說是車前子,也叫車輪菜。
[2] 薄、言:都是語助詞,大都含勸勉之意。
[3] 有:取。
采采芣苢, 車前子啊采呀采,
薄言掇之[1]?!?span >快點把它拾起來。
采采芣苢, 車前子啊采呀采,
薄言捋之[2]?!?span >快點把它捋下來。
【注釋】
[1] 掇(duō):拾取,將落在地上的拾起來。
[2] 捋(luō):成把地摘取。
采采芣苢, 車前子啊采呀采,
薄言袺之[1]?!?span >快點把它兜起來。
采采芣苢, 車前子啊采呀采,
薄言之[2]。 快點把它兜回來。
【注釋】
[1] 袺(jié):手執(zhí)衣襟兜著。
[2] (xié):將衣襟掖在腰帶上兜著,這樣放得比較多。
漢廣
【題解】
這是一首樵夫唱的戀歌。在砍柴的時候,高大的喬木和浩淼的江水引動了他的情思,想到心中愛慕的難以追求到的姑娘,心中無限惆悵,就唱出了這首蕩氣回腸的戀歌。詩中用漢水和長江的寬廣難渡,比喻愛情難以實現(xiàn);又幻想做姑娘的仆人替她喂馬,表現(xiàn)出傾慕之情的深切。此詩長歌浩嘆,意境遼闊高遠;即景取喻,妙如天成;反復(fù)吟唱,動人心肺?!睹娦颉氛f:“《漢廣》,德廣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國,美化行乎江漢之域,無思犯禮,求而不可得也。”是說江漢之女,受文王教化,非禮不可求。舊時解詩,多囿于文王之化,后妃之德,往往曲解詩意。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說:“殊知此詩即為刈楚、刈蔞而作,所謂樵唱是也。近世楚、粵、滇、黔間,樵子入山,多唱山謳,響應(yīng)林谷。蓋勞者善歌,所以忘勞耳。其詞大抵男女相贈答,私心愛慕之情,有近乎淫者,亦有以禮自持者。文在雅俗之間,而音節(jié)則自然天籟也。當(dāng)其佳處,往往入神,有學(xué)士大夫所不及者?!笨芍^切合詩意。
南有喬木[1], 南方有樹高又高,
不可休思[2]。 樹下休息難做到。
漢有游女[3], 漢江有位好姑娘,
不可求思。 要想追求路途遙。
漢之廣矣, 漢水浩淼寬又寬,
不可泳思[4]?!?span >難以游泳到對岸。
江之永矣[5], 長江水流急又長,
不可方思[6]?!?span >木筏怎能渡過江。
【注釋】
[1] 喬木:高大的樹木。
[2] 休思:休息。思,語助詞,下同。
[3] 漢:漢水。游女:出游的女子。一說指漢水女神。
[4] 泳:游,泅渡。
[5] 永:長。
[6] 方:用木筏渡水。
翹翹錯薪[1], 地里雜草高又高,
言刈其楚[2]?!?span >打柴還得割荊條。
之子于歸[3], 姑娘如愿嫁給我,
言秣其馬[4]?!?span >我要把她馬喂好。
漢之廣矣, 漢水浩淼寬又寬,
不可泳思?!?nbsp; 難以游泳到對岸。
江之永矣, 長江水流急又長,
不可方思。 木筏怎能渡過江。
【注釋】
[1] 翹翹(qiáo):高高的樣子。錯薪:雜亂的柴草。
[2] 言:語助詞。刈(yì):割。楚:荊條。
[3] 之子:那個女子。
[4] 秣(mò):喂牲口。
翹翹錯薪, 地里雜草高又高,
言刈其蔞[1]?!?span > 打柴還得割蔞蒿。
之子于歸, 姑娘如愿嫁給我,
言秣其駒[2]?!?span > 我要把她馬喂好。
漢之廣矣, 漢水浩淼寬又寬,
不可泳思?!?nbsp; 難以游泳到對岸。
江之永矣, 長江水流急又長,
不可方思。 木筏怎能渡過江。
【注釋】
[1] 蔞(lóu):蔞蒿。
[2] 駒:小馬。
汝墳
【題解】
這是一首夫妻傷別的詩。從夫妻未見時,妻子的憂慮和如饑似渴的思念,寫到既見后的歡欣和不再分離的美好愿望,還寫到與父母團聚的無限欣慰。這種父母、夫妻分離的局面是怎樣造成的呢?是王室的暴政使年輕男子長期在外服役,無有歸期。詩中明確地表達了對王室暴政的不滿?!睹娦颉氛f:“《汝墳》,道化行也。文王之化行乎汝墳之國,婦人能閔其君子,猶勉之以正也?!敝祆洹对娂瘋鳌氛f:“汝旁之國,亦先被文王之化者,故婦人喜其君子行役而歸?!倍f都和文王之化聯(lián)系起來。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駁斥說:“夫婦人喜其夫歸,與文王之化何與?婦人被文王之化而后思其夫,豈不被化即不思其夫耶?如此說詩,能無令人疑議?”方氏認為這首詩是說商君無道,天下民眾聞西伯(即后來的周文王)施行仁政,欲歸依西伯,詩人不敢明言,故托為婦人喜見其夫之詞??蓚湟徽f。
遵彼汝墳[1], 沿著汝河岸邊走,
伐其條枚[2]?!?span >砍取木枝作柴燒。
未見君子[3], 長久不見丈夫面,
惄如調(diào)饑[4]?!?span >如同早晨饑餓受煎熬。
【注釋】
[1] 遵:沿著。汝:汝水,源出河南天息山,東南流入淮河。墳:“”的假借字,堤防,或以為河岸。
[2] 伐:砍伐。條枚:指樹的枝條。
[3] 君子:這里是妻子對丈夫的敬稱。
[4] 惄(nì)如:憂思之極,心情難受之貌。調(diào)饑:即“朝饑”。調(diào),《鄭箋》:“朝也。”
遵彼汝墳, 沿著汝河岸邊走,
伐其條肄[1]?!?span > 伐取樹木新枝條。
既見君子, 終于盼得丈夫歸,
不我遐棄[2]?!?span >從此再不遠走把我拋。
【注釋】
[1] 條肄(yì):砍后又生出的新枝。
[2] 遐(xiá)棄:遠離拋棄。
魴魚赪尾[1], 魴魚勞累尾變紅,
王室如燬[2]?!?span >王室暴政如火燒。
雖則如燬, 雖然暴政如火燒,
父母孔邇[3]! 幸與父母團聚相依靠。
【注釋】
[1] 魴(fánɡ)魚:赤尾鳊魚。赪(chēnɡ)尾:紅尾。舊說魴魚的尾巴不紅,勞累則會變紅。此也暗指服役者的勞累。
[2] 王室:周王室。燬(huǐ):烈火。形容王政暴虐。
[3] 孔:很,甚。邇(ěr):近。
麟之趾
【題解】
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據(jù)說它的出現(xiàn)是祥瑞的征兆。宋代嚴(yán)粲的《詩輯》說:有足者宜踶(dì),唯麟之足,可以踶而不踶;有額者宜抵,唯麟之額,可以抵而不抵;有角者宜觸,唯麟之角,可以觸而不觸。贊美了麟的美德。這首詩以麟比人,祝賀新婚人家多子多孫,且子孫品德高尚,如同麒麟。這大概是貴族婚禮上唱的一首喜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說:“韓說曰:‘《麟趾》,美公族之盛也。’”符合詩意。
麟之趾[1], 麒麟的蹄兒不踢人,
振振公子[2], 振奮有為的公子們,
于嗟麟兮[3]! 哎呀呀,你們個個像麒麟!
【注釋】
[1] 麟:麒麟。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仁獸,麋身、牛尾、馬蹄、一角,角端有肉,全身黃色。它一出現(xiàn),國家就會有祥瑞。現(xiàn)代生物學(xué)家或以為是長頸鹿。趾:足。
[2] 振振:旺盛貌,振奮有為的樣子。公子:公侯的后代。
[3] 于嗟:感嘆語氣詞。
麟之定[1], 麒麟的額頭不撞人,
振振公姓[2], 振奮有為的同姓子孫們,
于嗟麟兮! 哎呀呀,你們個個像麒麟!
【注釋】
[1] 定:同“顛”,即額頭。
[2] 公姓:公侯的同姓子孫。
麟之角, 麒麟有角不傷人,
振振公族[1], 振奮有為的同族子孫們,
于嗟麟兮! 哎呀呀,你們個個像麒麟!
【注釋】
[1] 公族:公侯同祖的子孫。
召南
召,地名,在岐山之陽。武王得天下,封姬奭于召地(即今陜西岐山縣西南),稱召公或召伯。成王時,召公與周公分陜而治,自陜而西,召公主之,自陜而東,周公主之。召南,就是指自陜以西的南方諸侯國之地?!墩倌稀分?,大多產(chǎn)生于此地?,F(xiàn)存十四篇,也多為婚姻嫁娶、思婦征夫、勞動打獵等內(nèi)容。
鵲巢
【題解】
這是一首祝賀貴族女子出嫁的歌。詩人看見鳩居鵲巢,聯(lián)想到女子出嫁住進男家,就以此作比。全詩三章,每章只更換兩個字,就把姑娘出嫁時的盛況描繪了出來。后來據(jù)此詩出現(xiàn)了“鵲巢鳩據(jù)”、“鵲巢鳩居”、“鳩居鵲巢”的成語,本意指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又引申為強占別人家園或位置。有人據(jù)引申意,將此詩解為棄婦寫其前夫迎娶新婦的哀怨詩。我們看看詩中的熱烈氣氛,哪有半點哀怨的情緒呢!《毛詩序》說:“《鵲巢》,夫人之德也。國君積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鸤鳩,乃可以配焉?!笔钦f國君有了爵位,夫人居于后宮。《詩序》解二南之詩,多以君王和后妃為說,有的為曲解,宜仔細斟酌。
維鵲有巢[1], 喜鵲在樹上把窩搭,
維鳩居之[2]?!?span >八哥鳥兒前來住它家。
之子于歸, 這位姑娘要出嫁,
百兩御之[3]?!?span >百輛車子前來迎接她。
【注釋】
[1] 維:語助詞。鵲:喜鵲,善于筑巢。
[2] 鳩:尸鳩,俗稱八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八哥居鵲巢”的說法。一說為布谷鳥。
[3] 百兩:即“百輛”,言車多。御:陪侍。一說迎,即指迎親的車輛。
維鵲有巢, 喜鵲在樹上把窩搭,
維鳩方之[1]。 八哥鳥兒前來同住下。
之子于歸, 這位姑娘要出嫁,
百兩將之[2]?!?span > 百輛車子前來護衛(wèi)她。
【注釋】
[1] 方:占有?!睹珎鳌罚骸胺?,有之也?!?/p>
[2] 將:護衛(wèi),保衛(wèi)。
維鵲有巢, 喜鵲在樹上把窩搭,
維鳩盈之[1]?!?span > 八哥鳥兒前來住滿它。
之子于歸, 這位姑娘要出嫁,
百兩成之[2]?!?span > 百輛車子迎來成婚啦。
【注釋】
[1] 盈:充滿。
[2] 成:完成。指完成婚禮。
采蘩
【題解】
關(guān)于這首詩的主題,古代有兩種說法:一說采蘩為了祭祀,一說為了養(yǎng)蠶。我們認為這是一首寫蠶婦為公侯養(yǎng)蠶的詩。蠶婦是什么人呢?一種認為是普通的勞動婦女或?qū)m女,一種認為是貴族婦女?!睹娦颉氛f:“《采蘩》,夫人不失職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則不失職矣?!薄多嵐{》:“奉祭祀者,采蘩之事也。不失職者,夙夜在公也?!狈接駶櫿J為,這是三宮夫人和世婦率仆婦、蠶婦到公侯蠶宮養(yǎng)蠶的事。他說:“蠶事方興之始,三宮夫人、世婦皆入于室,其仆婦眾多,蠶婦尤盛,僮僮然朝夕往來以供蠶事,不辨其人,但見首飾之招搖往還而已。蠶事既卒而后,三宮夫人、世婦又皆各言還歸,其仆婦眾多,蠶婦亦盛,祁祁然舒容緩步,徐徐而歸。亦不辨其人,但見首飾之簇擁如云而已。此蠶事始終景象如是?!笨蓞?。
于以采蘩[1]? 要采白蒿到何方?
于沼于沚[2]?!?span >在那池沼和水塘。
于以用之? 采來白蒿做什么?
公侯之事[3]。 是為公侯養(yǎng)蠶忙。
【注釋】
[1] 于以:相當(dāng)“于何”,在什么地方。蘩(fán):白蒿。用來制養(yǎng)蠶的箔。朱熹《詩集傳》:“蘩可以生蠶?!?/p>
[2] 沼(zhǎo):水池。沚(zhǐ):水塘。
[3] 公侯之事:即公家之事,此指養(yǎng)蠶的事。
于以采蘩? 要采白蒿到何方?
于澗之中[1]。 山澗之中溪流旁。
于以用之? 采來白蒿做什么?
公侯之宮[2]?!?span >送到公侯養(yǎng)蠶房。
【注釋】
[1] 澗:山谷中的溪流。
[2] 宮:蠶室。朱熹:“或曰:即《記》所謂公桑蠶室也?!?img alt="0000-01"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4/02/09514720188489.jpg" />
被之僮僮[1], 蠶婦發(fā)髻高高挽,
夙夜在公[2]?!?span >日夜養(yǎng)蠶不得閑。
被之祁祁[3], 晚上發(fā)髻已散亂,
薄言還歸[4]?!?span >急急忙忙往家趕。
【注釋】
[1] 被:“髲(pí)”之借字,用假發(fā)做的頭飾。僮僮(tónɡ):光潔高聳的樣子。
[2] 夙(sù)夜:早晚,言其勤苦。在公:在公侯那里做事。
[3] 祁祁(qí):舒緩。此處指頭發(fā)散亂。
[4] 薄言:急迫。言,同“焉”,語氣詞。
草蟲
【題解】
這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詩。她的丈夫出門在外久不歸,隨著季節(jié)的變換,由秋至春,歷時愈久,她的思念也越發(fā)深切。看見草蟲鳴叫跳躍,秋天到了,丈夫還未歸來,憂心忡忡。春天來了,為了排遣憂思,她登上南山去采蕨、采薇,遐想如果這時能和丈夫相見,或丈夫突然出現(xiàn)在她的面前,該是多么快樂啊。但現(xiàn)實是無情的,她的擔(dān)心、愁苦、憂思、焦慮也就綿綿無期了。
喓喓草蟲[1], 蟈蟈喓喓草中鳴,
趯趯阜螽[2]?!?span >螞蚱蹦蹦地上跳。
未見君子, 長久不見我夫君,
憂心忡忡[3]?!?span >我心憂愁又煩惱。
亦既見止[4], 假如哪天看見他,
亦既覯止[5], 假如能夠遇到他,
我心則降[6]?!?span >懸著的心兒才放下。
【注釋】
[1] 喓喓(yāo):蟲鳴聲。草蟲:蟈蟈。此處當(dāng)泛指草中有翅類能鳴的昆蟲。
[2] 趯趯(tì):跳躍的樣子。阜(fù)螽:即蚱蜢,蝗類昆蟲,其種類很多,大小體色也不相同。
[3] 忡忡(chōnɡ):心中憂愁不安的樣子。
[4] 亦:若,如。既:已經(jīng)。止:語尾助詞,即“了”意。
[5] 覯(ɡòu):見。
[6] 降:放下,落下。
陟彼南山[1], 登上高高南山頂,
言采其蕨[2]?!?span > 采摘蕨菜嫩綠莖。
未見君子, 長久不見我夫君,
憂心惙惙[3]。 心中的愁苦怎能停。
亦既見止, 假如哪天看見他,
亦既覯止, 假如能夠遇到他,
我心則說[4]?!?span >內(nèi)心才能真高興。
【注釋】
[1] 陟(zhì):登,升。
[2] 蕨(jué):山中野菜,嫩莖可食。
[3] 惙惙(chuò):憂愁不絕的樣子。
[4] 說:同“悅”。
陟彼南山, 登上高高南山頂,
言采其薇[1]?!?span >采摘薇菜嫩葉綠瑩瑩。
未見君子, 長久不見我夫君,
我心傷悲。 心中的悲傷一重重。
亦既見止, 假如哪天看見他,
亦既覯止, 假如能夠遇到他,
我心則夷[2]?!?span >苦痛的心兒才平靜。
【注釋】
[1] 薇:一種野菜,古人常采以為食。
[2] 夷:平,此指心情平靜。
采蘋
【題解】
這是一首敘述少女祭祀祖先的詩。據(jù)《毛傳》記載:“古之將嫁女者,必先禮之于宗室,牲用魚,芼之以藻?!薄抖Y記·昏義》記載:“古者婦人先嫁三月,祖廟未毀,教于宗宮;祖廟既毀,教于宗室。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教成之祭,牲用魚,芼之以
藻,所以成婦順也。”詩中敘述的就是少女臨出嫁前莊重嚴(yán)肅地準(zhǔn)備祭品和祭祀的情況,詳實地記載了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反映了當(dāng)時的風(fēng)俗禮尚。
于以采[1]? 什么地方采
草?
南澗之濱?!?nbsp; 就在南山溪流旁。
于以采藻[2]? 什么地方采水藻?
于彼行潦[3]?!?span >就在那片洼地上。
【注釋】
[1] (pín):一種多年生水草,可食。
[2] 藻:水草名。有兩種,皆可食。
[3] 行潦(lǎo):雨后的積水坑。積水向低洼處流動,所以叫“行潦”,也叫“流潦”。
于以盛之[1]? 采來藻用啥裝?
維筐及筥[2]?!?span >圓的筥和方的筐。
于以湘之[3]? 用啥器具煮藻?
維锜及釜[4]?!?span >三腳锜和無足釜。
【注釋】
[1] 盛(chénɡ):把東西裝入器具之內(nèi)。
[2] 筐:竹編的方形竹器。筥(jǔ):圓形的竹器。
[3] 湘:烹煮。
[4] 锜(qí):三足鍋。釜(fǔ):無足的鍋。
于以奠之[1]? 這些祭品擺何處?
宗室牖下[2]?!?span >祖宗廟里窗戶下。
誰其尸之[3]? 這次誰來做主祭?
有齊季女[4]?!?span >恭敬虔誠待嫁女。
【注釋】
[1] 奠:擺放祭品。
[2] 宗室:宗廟,祭祀祖先的廟宇。牖(yǒu)下:窗前。
[3] 尸:主持祭祀。
[4] 有齊:恭敬的樣子。一說美好的樣子?;蛞詾辇R國。季女:少女。
甘棠
【題解】
這是一首懷念召伯,頌揚召伯德政的詩?!睹娦颉氛f:“《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國?!闭俨占麏](shì),曾輔佐周武王滅商。因封在召地,故稱召伯或召公。相傳召伯南巡,曾在甘棠樹下斷獄,勸農(nóng)教稼,民享其利。后人每思其人而不得見,只見甘棠樹繁蔭茂葉,不覺睹樹思人,就寫了這首詩。通過對甘棠樹的贊美和愛護,表達了他們對召伯的深切懷念。后來“召棠”就成為頌揚官吏政績的典故。
蔽芾甘棠[1], 甘棠樹茂密又高大,
勿翦勿伐[2], 莫剪枝葉莫砍伐,
召伯所茇[3]?!?span >召伯曾露宿大樹下。
【注釋】
[1] 蔽:可蔽風(fēng)日。芾(fèi):枝葉茂盛的樣子。甘棠:即棠梨,亦稱杜梨。
[2] 勿:不要。翦(jiǎn):翦其枝葉。伐:砍伐,指伐其條干。
[3] 召(shào)伯:指召公奭。茇(bá):原意為草舍,此指露宿。
蔽芾甘棠, 甘棠樹茂密又高大,
勿翦勿敗[1], 莫剪枝葉損傷它,
召伯所憩[2]?!?span >召伯曾休息大樹下。
【注釋】
[1] ?。赫?,損傷。
[2] 憩(qì):休息。
蔽芾甘棠, 甘棠樹茂密又高大,
勿翦勿拜[1], 莫要攀折枝條彎曲它,
召伯所說[2]。 召伯曾歇息大樹下。
【注釋】
[1] 拜:彎曲,攀折。
[2] 說:通“稅”,停留,止宿。
行露
【題解】
這首詩是寫一位女子拒絕強迫婚姻的詩。一個已有室家的男子,想依仗官府的勢力強迫女子與其成婚,但女子絕不屈服,痛罵男子是雀、鼠之輩,干的是穿墻、破屋的勾當(dāng)。一說是男子拒絕女子強嫁的詩,此說見于方玉潤的《詩經(jīng)原始》,他說:“當(dāng)時必有勢家巨族,以女強妻貧士?;蚯耙言S字于人,中復(fù)自悔,另圖別嫁者。士既以禮自守,豈肯違制相從?則不免有速訟相迫之事,故作此詩以見志?!薄睹娦颉氛f:“《行露》,召伯聽訟也。衰亂之俗微,貞信之教興,強暴之男,不能侵陵貞女也。”說這是召伯審理的一個男子侵凌女子的案件。也符合詩意。
厭浥行露[1], 道上露水濕漉漉,
豈不夙夜[2]? 我豈不想早趕路?
謂行多露[3]。 怎奈露水令人怵。
【注釋】
[1] 厭浥(yì yì):水盛多,濕貌。行露:道路上的露水。行,道路。
[2] 夙夜:早夜,指早起趕路。
[3] 謂:畏懼,或以為“奈”,即無奈。
誰謂雀無角[1]! 誰說鳥雀沒有嘴!
何以穿我屋[2]? 何以啄穿我的屋?
誰謂女無家[3], 誰說你從來沒有家,
何以速我獄[4]? 為何與我把官司打?
雖速我獄, 雖然和我把官司打,
室家不足[5]! 我也不跟你成家!
【注釋】
[1] 角:鳥喙。
[2] 穿:穿破,穿透。
[3] 女:汝,你。無家:沒有妻子。家,成家。
[4] 速:召。獄:打官司。一說監(jiān)獄。
[5] 室家:夫妻。此處指結(jié)婚。不足:不充足。或以為成室家的聘禮不夠。
誰謂鼠無牙[1], 誰說老鼠沒有粗大的牙,
何以穿我墉[2]? 何以能穿透我的墻?
誰謂女無家, 誰說你從來沒有家,
何以速我訟[3]? 為何逼我上公堂?
雖速我訟, 即使逼我上公堂,
亦不女從[4]! 也決不嫁你這黑心郎!
【注釋】
[1] 牙:粗壯的牙齒。
[2] 墉(yōnɡ):墻。
[3] 訟:訴訟。
[4] 女從:聽從你。
羔羊
【題解】
這首詩描寫大夫在退朝后,走出公門回家時悠閑自得的情狀。一說是諷刺官吏衣輕裘、食公食而無所事事的樣子。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曰:“齊說曰:‘羔羊皮革,君子朝服。輔政扶德,以合萬國?!n說曰:‘詩人賢仕為大夫者,言其德能稱,有潔白之性,屈柔之行,進退有度數(shù)也。’”意為此詩稱贊此官有潔白之德。
羔羊之皮[1], 穿著羔皮縫制的皮袍,
素絲五[2]?!?span >白絲線交錯縫得真巧。
退食自公[3], 吃飽喝足走出公門,
委蛇委蛇[4]?!?span >悠哉悠哉自在逍遙。
【注釋】
[1] 羔羊之皮:羔羊皮做的裘。
[2] 素絲:白色的絲線。五:同“午”,交錯的意思。(tuó):古時計算絲縷的單位。五絲為
。此處為縫合之意。
[3] 退食:在公家吃完飯回家。自公:從公門而出。一說“退食自公”是說退朝而食于家。
[4] 委蛇(wēi yí):悠閑自得的樣子。
羔羊之革[1], 穿著羔皮縫制的皮袍,
素絲五[2]。 白絲線交錯縫得真妙。
委蛇委蛇, 悠哉悠哉心情舒暢,
自公退食?!?nbsp; 吃飽喝足回家真好。
【注釋】
[1] 革:獸皮揉制去毛為革。
[2] (yù):縫。
羔羊之縫[1], 穿著羔皮縫制的皮袍,
素絲五總[2]?!?span >白絲線交錯縫得巧妙。
委蛇委蛇, 悠哉悠哉逍遙自在,
退食自公?!?nbsp; 退出公門已吃得酒足飯飽。
【注釋】
[1] 縫:本字應(yīng)為“”,同“皮”、“革”。
[2] 總:古以八十根絲為“總”。此亦為縫合之意。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曰:也,
也,總也,皆縫之之謂也?!?img alt="0000-01"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4/02/09514720188489.jpg" />
殷其雷
【題解】
這是一首感傷夫妻離別的詩。在雷聲隆隆,大雨即將傾盆而下時,丈夫因公務(wù)在身必須離家,妻子無可奈何,只好讓丈夫離去。離別時,妻子一再囑咐丈夫早點歸來,可見夫妻感情之深厚。詩以雷聲起興,好像也是實寫,雷聲從“山陽”至于“山側(cè)”、“山下”,那聲音越來越近,雨越來越緊,離別的時刻也越來越近。妻子一再“歸哉歸哉”的囑托,讓人心酸。這情景構(gòu)成了一幅“滿天風(fēng)雨滿天愁”的夫妻離別圖?!睹娦颉氛f:“《殷其雷》,勸以義也。召南之大夫遠行從政,不遑寧處,其室家能閔其勤勞,勸以義也?!弊x詩中“歸哉歸哉”之聲,是希望歸來之意,哪有“勸以義”之意呢?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則認為是民眾欲歸向文王之詩。他說:“當(dāng)時文王政令方新,天下聞聲向慕,有似雷發(fā)殷殷,群蟄啟戶。故詩人借以起興,而其振興起舞之意,則有不勝其來歸恐后之心焉?!彪m可備一說,但細讀此詩,很難贊同其說。
殷其雷[1], 轟隆轟隆雷聲響,
在南山之陽[2]?!?span >在那南山陽坡上。
何斯違斯[3], 為何這時離開家,
莫敢或遑[4]? 不敢在家稍閑暇?
振振君子[5], 我那老實的夫君,
歸哉歸哉[6]! 去去趕快回家吧!
【注釋】
[1] 殷:通“磤”,雷聲。其:襯詞,猶今歌曲中的“那個”,無意義?;蛞詾椤耙笃洹边B讀,“其”相當(dāng)于“然”,“殷其”即“殷然”。
[2] 陽:山南。
[3] 何:為何。斯:此,這里。違:離開。
[4] 莫敢:不敢?;颍河?。遑:空閑,閑暇。
[5] 振振:信厚、老實貌。一說勤奮貌。
[6] 歸:回家。
殷其雷, 轟隆轟隆雷聲響,
在南山之側(cè)[1]?!?span >在這南邊大山旁。
何斯違斯, 為何這時離開家,
莫敢遑息[2]? 不敢在家稍安暇?
振振君子, 我那老實的夫君,
歸哉歸哉! 去去趕快回家吧!
【注釋】
[1] 側(cè):旁邊。
[2] 息:止息。
殷其雷, 轟隆轟隆雷聲響,
在南山之下?!?span >在這南山山腳下。
何斯違斯, 為何這時離開家,
莫或遑處[1]? 不敢在家度年華?
振振君子, 我那老實的夫君,
歸哉歸哉! 去去趕快回家吧!
【注釋】
[1] 處:安居,指在家住下去。
摽有梅
【題解】
這是采摘梅子的姑娘唱的情歌。珍惜青春,追求愛情,是人類共同的美好感情。姑娘們看到梅子成熟紛紛落地的過程,聯(lián)想到自己青春易逝,還沒有找到理想的對象,就由梅子起興,唱出自己焦急的心聲,希望有人趕快來求婚。歌中對愛情的追求大膽而直白,詩風(fēng)清新而質(zhì)樸?!睹娦颉氛f:“《摽有梅》,男女及時也。召南之國,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時也?!闭J為講的是男女婚嫁之事,也接近詩意。但也有人認為這是講為君求賢才的。
摽有梅[1], 梅子熟了落紛紛,
其實七兮[2]?!?span >樹上還有六七成。
求我庶士[3], 追求我的小伙子,
迨其吉兮[4]?!?span >且莫錯過這良辰。
【注釋】
[1] 摽(biào):落下。
[2] 七:七成。此指樹上的梅子還有十分之七。
[3] 庶士:眾多男子。
[4] 迨(dài):及,趁著。吉:好時光。
摽有梅, 梅子熟了落紛紛,
其實三兮?!?nbsp; 樹上還有二三成。
求我庶士, 追求我的小伙子,
迨其今兮?!?nbsp; 趁著今天好時辰。
摽有梅, 梅子熟了落紛紛,
頃筐塈之[1]?!?span >拿著筐兒來拾取。
求我庶士, 追求我的小伙子,
迨其謂之[2]?!?span >等你開口來求婚。
【注釋】
[1] 塈(jì):取。
[2] 謂:告訴,約定。
小星
【題解】
這是一位下層小吏日夜當(dāng)差,疲于奔命,而自傷勞苦,自嘆命薄的怨歌。全詩僅有十句,但將主人公星夜趕路,為公事奔忙的情況,描繪得十分生動,有如一幅夜行圖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睹娦颉犯鶕?jù)“抱衾與裯”一句,解為“夫人無妒忌之行,惠及賤妾,進御于君”,謬之甚也。
嘒彼小星[1], 星兒小小閃微光,
三五在東[2]?!?span >三三五五在東方。
肅肅宵征[3], 急急忙忙趕夜路,
夙夜在公[4]。 早晚都為公事忙。
寔命不同[5]! 這是命運不一樣。
【注釋】
[1] 嘒(huì):星光微小而明亮。
[2] 三五:形容星星稀少。
[3] 肅肅:急忙趕路的樣子。宵征:夜間走路。
[4] 夙夜:早晚。公:公事。
[5] 寔(shí):是,此。命:命運。
嘒彼小星, 星兒小小閃微光,
維參與昴[1]。 參星昴星掛天上。
肅肅宵征, 急急忙忙趕夜路,
抱衾與裯[2]?!?span >抱著被子和床帳。
寔命不猶[3]! 別人命運比我強。
【注釋】
[1] 參(shēn)、昴(mǎo):二星宿名。
[2] 衾(qīn):被子。裯(chóu):床帳。
[3] 不猶:不如。
江有汜
【題解】
這是一位棄婦的哀怨詩。方玉潤說:“此必江漢商人遠歸梓里,而棄其妾不以相從。……妾乃作此詩以自嘆而自解耳。”(《詩經(jīng)原始》)古代有一夫多妻制,商人在經(jīng)商的地方娶了妻或妾,當(dāng)他返回家鄉(xiāng)時,卻遺棄了她而沒有帶回鄉(xiāng),棄婦因作此詩以自我安慰。
江有汜[1], 江水浩蕩有支流,
之子歸[2], 我的丈夫要回家走,
不我以[3]。 不帶我回鄉(xiāng)把我丟。
不我以, 不再與我相廝守,
其后也悔[4]! 你的悔恨在后頭!
【注釋】
[1] 江:長江。汜(sì):小水從大水分流出來,又入于大水叫“汜”。
[2] 之子:這個人,指丈夫。歸:歸家,回鄉(xiāng)。
[3] 以:與,相處,在一起。
[4] 悔:悔恨。
江有渚[1], 江水寬寬有小洲,
之子歸, 我的丈夫要回家走,
不我與[2]?!?nbsp; 不再愛我把我丟。
不我與, 不再與我相廝守。
其后也處[3]! 你的傷心在后頭!
【注釋】
[1] 渚:水中的小洲。
[2] 與:同“以”。
[3] 處:同“癙”(也作“鼠”),病的意思,這里指心病,即憂傷。
江有沱[1], 江水滔滔有支流,
之子歸, 我的丈夫要回家走,
不我過[2]?!?nbsp; 不再找我把我丟。
不我過, 不再與我相廝守,
其嘯也歌[3]! 你會因悔恨而痛哭!
【注釋】
[1] 沱:長江的支流名稱。或以為與“汜”同。
[2] 過:到。與前文的“以”、“與”義同。
[3] 嘯也歌:即“嘯歌”,因內(nèi)心痛苦而發(fā)出的且哭且訴悲聲。
野有死麕
【題解】
這是寫青年男女戀愛的詩。青年男子是位獵手,他把剛剛打到的一只獐子用白茅草包裹送給一位春心蕩漾的姑娘。姑娘接受了他的禮物,在親昵幽會時,囑咐獵人:“請你慢慢別著忙,別碰圍裙莫慌張,別引狗兒叫汪汪?!贝嗽娪脭⑹龅氖址?,把青年男女的戀愛過程真實自然地表現(xiàn)出來,氣氛活潑自由,感情大膽熱烈。這說明在《詩經(jīng)》的時代,人們的愛情生活還是比較自由的。后世的理學(xué)家把這首詩解釋為女子反抗無禮的詩,就太牽強附會了。
野有死麕[1], 打死小鹿在荒郊,
白茅包之?!?nbsp; 我用白茅把它包。
有女懷春, 遇到少女春心動,
吉士誘之[2]。 走上前來把話挑。
【注釋】
[1] 麕(jūn):小獐子,鹿的一種。
[2] 吉士:好青年,指打獵的男子。
林有樸樕[1], 砍下小樹當(dāng)柴燒,
野有死鹿?!?nbsp; 打死小鹿在荒郊。
白茅純束[2], 白茅包好當(dāng)禮物,
有女如玉?!?nbsp; 如玉姑娘請收好。
【注釋】
[1] 樸樕(sù):小樹。可作柴燒。
[2] 純(tún)束:捆綁。
“舒而脫脫兮[1]! “請你慢慢別著忙,
無感我?guī)溬?span >[2]! 別碰圍裙莫慌張,
無使尨也吠[3]!” 別引狗兒叫汪汪?!?/span>
【注釋】
[1] 舒而:慢慢地。脫脫(tuì):舒緩的樣子。
[2] 感(hàn):通“撼”,動。帨(shuì):女子系在腹前的圍裙。
[3] 尨(mánɡ):多毛而兇猛的狗。
何彼襛矣
【題解】
這是寫齊侯的女兒出嫁的詩,詩中極力贊美新娘的美貌和車輛服飾的奢華,似乎也隱含諷刺貴族王姬德色的不相稱。方玉潤說:“‘何彼矣’,是美其色之盛極也;‘曷不肅雍’,是疑其德之有未稱耳?!保ā对娊?jīng)原始》)
何彼矣[1]? 怎么如此的濃艷漂亮?
唐棣之華[2]?!?span >像那盛開的唐棣花兒一樣。
曷不肅雍[3]? 為何沒有雍容嚴(yán)肅的氣象?
王姬之車[4]。 這是王姬出嫁坐的車輛。
【注釋】
[1] (nónɡ):濃艷、盛大貌。
[2] 唐棣(dì):樹木名。陸機曰:唐棣,一名雀梅,亦名車下李,其花有白赤兩種,其實大如李,可食。華:花。
[3] 曷不:何不。肅雍(yōnɡ):嚴(yán)肅雍和。
[4] 王姬:周王的女兒或?qū)O女稱王姬。
何彼矣? 怎么如此的濃艷漂亮?
華如桃李[1]?!?span >像那桃李花開一樣芬芳。
平王之孫[2], 車上坐著那平王高貴的外孫,
齊侯之子。 是那齊侯的女兒要做新娘。
【注釋】
[1] 華如桃李:如桃李之花,紅白艷麗。
[2] 平王之孫:周平王的外孫女,仍指齊侯的女兒,即下文的“齊侯之子”,二者所指實為一人,是講這位出嫁姑娘的出身。
其釣維何[1] 漁人的釣竿用什么線系?
維絲伊緡[2]?!?span >絲線擰成的繩兒緊緊密密。
齊侯之子, 車上坐著那齊侯高貴的公主,
平王之孫。 是那平王的外孫多么美麗。
【注釋】
[1] 釣:釣魚的工具。這里專指釣魚的線。比喻王侯貴族互聯(lián)婚姻,如絲之和。維:語助詞,有“為”的意思。
[2] 維、伊:是。緡(mín):多條絲擰成的絲繩。
騶虞
【題解】
這是贊揚在天子園囿中,為天子管理鳥獸的小官騶虞的。騶虞所管理的畜類繁盛,天子前來打獵,他很快就能驅(qū)趕出很多獸類,供他們狩獵。
彼茁者葭[1], 從那繁茂的蘆葦叢,
壹發(fā)五豝[2]?!?nbsp; 趕出一群母野豬。
吁嗟乎騶虞[3]! 哎呀真是天子的好獸官!
【注釋】
[1] 茁(zhuó):草木茂盛貌。葭(ji?。禾J葦初生叫“葭”。
[2] 壹:發(fā)語詞。發(fā):驅(qū)趕。五:指數(shù)目多,非實數(shù)。騶虞所管理的畜物繁盛,一驅(qū)趕就有很多豬出現(xiàn)。古代天子、諸侯打獵時,先讓人把野獸驅(qū)趕到一個較小的地帶,以便射擊。豝(bā):母野豬。
[3] 騶(zōu)虞:為天子管理鳥獸的官。
彼茁者蓬[1], 從那繁茂的蓬草叢,
壹發(fā)五豵[2]。 趕出一窩小野豬。
吁嗟乎騶虞! 哎呀真是天子的好獸官!
【注釋】
[1] 蓬:草名。即蓬草,又稱蓬蒿。
[2] (zōnɡ):小野豬。
邶風(fēng)
邶、鄘、衛(wèi)三國,都是殷商故地,在朝歌一帶。武王滅殷以后,三分其地,朝歌之北是邶,其東是鄘,其南是衛(wèi),其后邶、鄘之地并入衛(wèi)國,故《邶風(fēng)》《鄘風(fēng)》《衛(wèi)風(fēng)》也就是衛(wèi)詩,多為東周時作品。這些詩有反抗和揭露上層統(tǒng)治者丑惡行為的,如《鄘風(fēng)·相鼠》《鄘風(fēng)·墻有茨》《邶風(fēng)·新臺》等;有在婚姻戀愛方面反映婦女命運和反抗精神的,如《邶風(fēng)·柏舟》《衛(wèi)風(fēng)·氓》《邶風(fēng)·谷風(fēng)》等?,F(xiàn)存《邶風(fēng)》十九首。
柏舟
【題解】
這是寫賢人憂讒畏譏而又難離亂境的詩。賢人受到群小的陷害,既不甘退讓,又不能展翅奮飛。憂愁煩悶,焦慮難眠,無人傾訴。盡管如此,他發(fā)誓決不隨波逐流,表現(xiàn)了一個憂國憂時的正直文人(或官吏)的形象?!睹娦颉氛f:“《柏舟》,言仁而不遇也。衛(wèi)頃公之時,仁人不遇,小人在側(cè)?!币灿腥苏J為“這是一個婦女自傷不得于夫,見侮于眾妾的詩,詩中表露了她無可告訴的委曲和憂傷”(見《詩經(jīng)注析》),也可備一說。
汎彼柏舟[1], 河中蕩漾柏木舟,
亦汎其流?!?nbsp; 隨著波兒任漂流。
耿耿不寐[2], 心中焦慮不成眠,
如有隱憂[3]?!?span >因有隱憂在心頭。
微我無酒[4], 不是家里沒有酒,
以敖以游[5]。 不是無處可遨游。
【注釋】
[1] 汎(fàn):隨水浮動。
[2] 耿耿:不安的樣子。
[3] 隱憂:藏在內(nèi)心的憂痛。
[4] 微:非。
[5] 敖:游的意思。
我心匪鑒[1], 我的心兒不是鏡,
不可以茹[2]?!?span >豈能美丑都能容。
亦有兄弟, 我家也有親兄弟,
不可以據(jù)[3]。 可嘆兄弟難依憑。
薄言往愬[4], 我曾向他訴苦衷,
逢彼之怒?!?nbsp; 正逢他們怒難平。
【注釋】
[1] 匪:同“非”。鑒:鏡子。
[2] 茹(rú):容納。
[3] 據(jù):依靠。
[4] 愬:同“訴”,訴說,告訴。
我心匪石, 我的心兒不是石,
不可轉(zhuǎn)也?!?nbsp; 不可隨意來轉(zhuǎn)移。
我心匪席, 我的心兒非草席,
不可卷也?!?nbsp; 不可隨意來卷起。
威儀棣棣[1], 儀容舉止有尊嚴(yán),
不可選也[2]?!?span >不可退讓被人欺。
【注釋】
[1] 棣棣(dì):安和的樣子。
[2] 選(suàn):通“算”,計算。
憂心悄悄[1], 憂愁纏繞心煩悶,
慍于群小[2]。 群小視我如仇人。
覯閔既多[3], 中傷陷害既已多,
受侮不少?!?nbsp; 受到侮辱更不少。
靜言思之[4], 仔細考慮反復(fù)想,
寤辟有摽[5]?!?span >醒來捶胸憂難消。
【注釋】
[1] 悄悄:憂愁的樣子。
[2] 慍(yùn):怨恨。
[3] 覯(ɡòu):遇到。閔(mǐn):憂愁,禍患。
[4] 靜:仔細審慎。
[5] 辟:有的本子作“擗”,捶胸。有摽(biào):即“摽摽”,捶打的樣子。
日居月諸[1], 問問太陽和月亮,
胡迭而微[2]? 為啥輪番暗無光?
心之憂矣, 心頭煩憂去不掉,
如匪浣衣?!?nbsp; 就像穿著臟衣裳。
靜言思之, 仔細考慮反復(fù)想,
不能奮飛。 無法展翅高飛翔。
【注釋】
[1] 居、諸:均為語助詞,有感嘆意。
[2] 胡:何。迭:更迭,輪番。微:虧缺,指日蝕、月蝕。
綠衣
【題解】
這是一首思念亡故妻子的詩。詩人睹物懷人,看到妻子親手縫制的衣裳,想到妻子對自己各方面的關(guān)心照顧,現(xiàn)在已物是人非,因此內(nèi)心充滿憂傷,不知何時才能釋然。詩人的感情是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深沉而含蓄,使讀者也為之動容。此詩堪稱懷人悼亡的佳作。
綠兮衣兮, 那綠色的衣服啊,
綠衣黃里[1]?!?span >外面綠色黃色里。
心之憂矣, 看到此衣心憂傷,
曷維其已[2]! 悲痛之情何時已!
【注釋】
[1] 里:衣服的襯里。
[2] 曷:何。維:語助詞。已:停,止。
綠兮衣兮, 那綠色的衣服啊,
綠衣黃裳[1]?!?span >上穿綠衣下黃裳。
心之憂矣, 看到此衣心憂傷,
曷維其亡[2]! 何時能將此情忘!
【注釋】
[1] 裳:下衣,形如現(xiàn)在的裙子。
[2] 亡:通“忘”,忘記。
綠兮絲兮, 那綠色的絲縷啊,
女所治兮?!?nbsp; 是你親手把它理。
我思古人[1], 思念我的亡妻啊,
俾無兮[2]! 總是勸我莫越禮。
【注釋】
[1] 古人:故人,指作者的妻子。
[2] 俾(bǐ):使。(yóu):過錯。
兮绤兮[1], 葛布有粗又有細,
凄其以風(fēng)[2]?!?span >穿上涼爽又透氣。
我思古人, 思念我的亡妻啊,
實獲我心! 事事都合我心意。
【注釋】
[1] (chī):細葛布。绤(xì):粗葛布。
[2] 凄其:同“凄凄”,涼爽。
燕燕
【題解】
《毛詩序》說:“《燕燕》,衛(wèi)莊姜送歸妾也。”這個說法,為多數(shù)解詩者所采信。莊姜為齊國人,嫁衛(wèi)莊公,稱莊姜。莊姜美而無子,衛(wèi)莊公又娶陳國厲媯(ɡuī)、戴媯姊妹。戴媯生子名完,莊公讓莊姜收為己子,并立為太子。莊公卒,太子完繼位,即衛(wèi)桓公。后衛(wèi)桓公被莊公寵妾所生子州吁殺死,其生母戴媯受牽連,被遣送回陳國。莊姜曾養(yǎng)育其子,并與她關(guān)系友善,臨行去送她,作了這首詩。詩中以層層遞進的形式寫行者漸去漸遠,送者悲情愈來愈深的情景,在傷別中,還透露出憂國之情。最后一章贊揚戴媯的美德,更說明依依之情的可珍可貴。一說此詩寫衛(wèi)定公的夫人定姜的事。定姜的兒子去世,兒媳沒有子女,服喪三年后,定姜把她送回娘家。臨別揮淚垂涕,寫了這首詩。王士禛認為此詩“為萬古送別之祖”,對后世的送別詩產(chǎn)生深遠影響。
燕燕于飛[1], 燕子雙雙天上翔,
差池其羽[2]?!?span >參差不齊展翅膀。
之子于歸, 她回娘家永不返,
遠送于野?!?nbsp; 遠送她到曠野上。
瞻望弗及, 漸漸遠去望不見,
泣涕如雨?!?nbsp; 涕泣如雨淚沾裳。
【注釋】
[1] 燕燕:鳥名,即燕子。于:語助詞。
[2] 差(cī)池:參差不齊的樣子。
燕燕于飛, 燕子雙雙天上翔,
頡之頏之[1]?!?span >忽上忽下盤旋忙。
之子于歸, 她回娘家永不返,
遠于將之[2]?!?span >遠送不怕路途長。
瞻望弗及, 漸漸遠去望不見,
佇立以泣[3]。 注目久立淚汪汪。
【注釋】
[1] 頡(xié):向上飛。頏(hánɡ):向下飛。
[2] 將:送。
[3] 佇(zhù)立:久立。
燕燕于飛, 雙雙燕子飛天上,
下上其音?!?nbsp; 上下鳴叫如吟唱。
之子于歸, 她回娘家永不返,
遠送于南?!?nbsp; 送她向南路茫茫。
瞻望弗及, 漸漸遠去望不見,
實勞我心[1]?!?span >我心悲傷欲斷腸。
【注釋】
[1] 勞:憂。此指思念之勞。
仲氏任只[1], 仲氏誠實又可信,
其心塞淵[2]?!?span >心胸開朗能容忍。
終溫且惠[3], 性格溫柔又和順,
淑慎其身[4]。 行為善良又謹慎。
先君之思[5], 常說“別忘先君愛”,
以勖寡人[6]?!?span >她的勸勉記在心。
【注釋】
[1] 仲:排行第二。任:誠實可信任。
[2] 塞淵:填滿內(nèi)心深處。形容心胸開闊能包容。
[3] 終:既。溫:溫柔。且:又?;荩汉晚?。
[4] 淑:善良。慎:謹慎。
[5] 先君:死去的國君。這里指衛(wèi)莊公。
[6] 勖(xù):勉勵。寡人:古代國君自稱。諸侯夫人也可自稱寡人,這里是莊姜自稱。
日月
【題解】
這是寫衛(wèi)國的一位婦女,受到丈夫的虐待,內(nèi)心痛苦之極,不由地呼天喚地,喊爹叫娘,責(zé)備丈夫?qū)λ宦劜活?,不理不睬,抒發(fā)心中怨憤之情。朱熹說:“蓋憂患疾痛之極,必呼父母,人之至情也。”(《詩集傳》)方玉潤說:“仰日月而訴幽懷,……一訴不已,乃再訴之;再訴不已,更三訴之。三訴不聽,則惟有自呼父母,而嘆其生我之不辰。蓋情極則呼天,疾痛則呼父母,如舜之號泣于旻天、于父母耳。此怨極也。”一說這是衛(wèi)莊公夫人莊姜受到莊公的遺棄,內(nèi)心痛苦而訴幽懷。《毛詩序》說:“《日月》,衛(wèi)莊姜傷己也。遭州吁之難,傷己不見答于先君,以至困窮之詩也?!?/p>
日居月諸[1], 太陽月亮放光芒,
照臨下土[2]。 光明照徹大地上。
乃如之人兮[3], 可是竟有這種人啊,
逝不古處[4]?!?nbsp; 不依古道處事把人傷。
胡能有定[5]? 何時日子能正常?
寧不我顧[6]?!?nbsp; 竟然不顧我心傷。
【注釋】
[1] 居、諸:語氣詞。古人多用日月比喻丈夫。此處也含隱喻之意。
[2] 照臨:照耀到。下土:大地。
[3] 乃:竟。如:像。之人:是人,這個人。
[4] 逝:發(fā)語詞。古處:依古道相處。
[5] 胡:何。定:指夫婦正常相處之道。
[6] 寧:乃。顧:顧念。
日居月諸, 太陽月亮放光芒,
下土是冒[1]。 光輝普照大地上。
乃如之人兮, 可是竟有這種人啊,
逝不相好[2]?!?span >背棄情義和我斷來往。
胡能有定? 何時日子能正常?
寧不我報[3]?!?span >為何與我不答腔。
【注釋】
[1] 冒:覆蓋。指陽光普照。
[2] 相好:相悅,相愛。
[3] 報:答。
日居月諸, 太陽月亮放光芒,
出自東方?!?nbsp; 每天升起在東方。
乃如之人兮, 可是像他這種人啊,
德音無良[1]?!?span >說得好做得不一樣。
胡能有定? 何時日子能正常?
俾也可忘[2]? 使我把憂傷全遺忘?
【注釋】
[1] 德音:聲譽,德性。無良:不好,不良。
[2] 俾:使。
日居月諸, 太陽月亮放光芒,
東方自出?!?nbsp; 日夜運行自東方。
父兮母兮[1], 我的爹呀我的娘,
畜我不卒[2]?!?span >為何讓我離身旁。
胡能有定? 何時日子能正常?
報我不述[3]?!?span >讓我不再述冤枉。
【注釋】
[1] 父兮母兮:呼喚父母。
[2] 畜:養(yǎng)育。卒:終。
[3] 述:說。
終風(fēng)
【題解】
這是一位婦女寫她被丈夫嘲笑、遺棄的遭遇。詩以自然界的狂風(fēng)大作和天氣陰晦,來比喻其夫脾氣的狂蕩暴疾、喜怒無常,十分形象生動。全詩四章,寫出了這位婦女對丈夫既恨又愛的復(fù)雜心理?!睹姟氛J為“衛(wèi)莊姜傷己也。遭州吁之暴,見侮慢而不能正也”。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說:“朱子以為詳味詩辭,有夫婦之情,未見母子之意,仍定為為莊公作?!奔础靶l(wèi)莊姜傷所遇不淑也”。
終風(fēng)且暴[1], 大風(fēng)越刮越狂暴,
顧我則笑[2]?!?span >你對我戲弄又調(diào)笑。
謔浪笑敖[3], 那戲謔調(diào)笑太放縱,
中心是悼[4]。 讓我害怕又煩惱。
【注釋】
[1] 終:既。暴:暴風(fēng)。或以為疾雨,或以為雷。
[2] 顧:回頭看。
[3] 謔浪:戲謔,放蕩。笑敖:調(diào)笑。
[4] 中心:內(nèi)心。是悼:即“悼是”。悼,哀傷,驚恐。
終風(fēng)且霾[1], 大風(fēng)刮得塵土揚,
惠然肯來[2]?!?span >如還愛我定肯來我房。
莫往莫來[3], 現(xiàn)在你我不來往,
悠悠我思[4]。 讓我整日心憂傷。
【注釋】
[1] 霾(mái):大風(fēng)揚塵。
[2] 惠然肯來:此言愛我即可來相會?;荩?。然,語助詞。
[3] 莫往莫來:不來往。
[4] 悠悠:思念的樣子。
終風(fēng)且曀[1], 大風(fēng)刮得天昏昏,
不日有曀[2]?!?span >不見太陽只有滿天云。
寤言不寐[3], 我半夜難眠獨自語,
愿言則嚏[4]?!?span >愿你嚏噴連連知我在思念。
【注釋】
[1] 曀(yì):天陰而有風(fēng)。
[2] 有:又。
[3] 寤言:醒著說話。
[4] 愿言:同“愿焉”、“愿然”,思念殷切?;蛞詾樯钏?。嚏:打噴嚏。俗云有人在背后議論,則會打噴嚏。
曀曀其陰[1], 天色陰沉暗無光,
虺虺其雷[2]。 只聽轟轟雷聲震天響。
寤言不寐, 我半夜難眠獨自語,
愿言則懷[3]?!?span >愿你回心轉(zhuǎn)意把我想。
【注釋】
[1] 曀曀:天氣陰沉昏暗。
[2] 虺虺(huǐ):雷聲。
[3] 懷:思念。
擊鼓
【題解】
這是一位遠征異國、長期不得歸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鄉(xiāng)之歌。全詩只有區(qū)區(qū)八十個字,但將他被迫從軍南征,討伐陳、宋,戰(zhàn)后軍心渙散,有家難歸的種種痛苦,都婉轉(zhuǎn)曲折地表達出來。正如陳子展所說:“詩人若具速寫之技,概括而復(fù)突出個人入伍、出征、思歸、逃散之整個過程。簡勁不懈,真實有力,至今讀之,猶有實感?!保ā对娊?jīng)直解》)從此詩也可看出春秋無義戰(zhàn)給民眾帶來的痛苦。
擊鼓其鏜[1], 戰(zhàn)鼓擂得震天響,
踴躍用兵?!?nbsp; 兵士踴躍練武忙。
土國城漕[2], 有的修路筑城墻,
我獨南行?!?nbsp; 我獨從軍到南方。
【注釋】
[1] 鏜:鼓聲。
[2] 土國:在國內(nèi)服土工勞役。城漕:在漕邑修筑城墻?!巴痢焙汀俺恰痹诖擞米鲃釉~。
從孫子仲[1], 跟隨將軍孫子仲,
平陳與宋?!?nbsp; 陳宋糾紛得平定。
不我以歸[2], 戰(zhàn)事結(jié)束仍難歸,
憂心有忡[3]?!?span >內(nèi)心憂愁神不寧。
【注釋】
[1] 孫子仲:人名,衛(wèi)國將領(lǐng)。
[2] 不我以歸:不讓我回來。
[3] 有忡:即“忡忡”,心神不寧。
爰居爰處[1]? 何處居啊何處?。?/span>
爰喪其馬? 戰(zhàn)馬丟失在何處?
于以求之? 哪兒能找我的馬?
于林之下?!?nbsp; 叢林深處大樹下。
【注釋】
[1] 爰:何處。
“死生契闊”[1], “生生死死不分離”,
與子成說[2]。 咱們誓言記心里。
執(zhí)子之手, 我曾緊握你的手,
與子偕老?!?nbsp; 到老和你在一起。
【注釋】
[1] 契:合。闊:離。
[2] 子:你。這里指作者的妻子。成說:約定誓言。
于嗟闊兮, 可嘆相距太遙遠,
不我活兮[1]?!?span >我們不能重相見。
于嗟洵兮[2], 可嘆分別太長久,
不我信兮[3]?!?span >難以實現(xiàn)我誓言。
【注釋】
[1] 活:當(dāng)作“佸”解,聚會。
[2] 洵:長久。
[3] 信:守信用。
凱風(fēng)
【題解】
這是一首兒子歌頌?zāi)赣H并自責(zé)的詩。也有人說這是悼念亡母的詩。母愛一直是人們歌詠的題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秳P風(fēng)》便是兩千多年前一首這樣的詩。詩人在夏日感受到溫暖南風(fēng)的吹拂,看到棗樹在吹拂中發(fā)芽生長,聯(lián)想到母親養(yǎng)育兒女的辛勞,觸景生情,寫下了這樣自然生動的詩句。又想到黃鳥婉轉(zhuǎn)的歌聲使人愉悅,而自己卻沒有做出使母親感到安慰的事情,因慚愧而深深自責(zé)。詩中雖然沒有實寫母親如何辛勞,但其形象還是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兒子雖然自責(zé)沒有成才,但能有這樣的感恩之情,也一定是勤勞善良之人。“凱風(fēng)”后來具有了人子思母孝親的特定含義。古樂府《長歌行》:“遠游使心思,游子戀所生?!瓌P風(fēng)吹長棘,夭夭枝葉傾。”潘岳《寡婦賦》:“覽寒泉之遺嘆兮,詠蓼莪之余音?!碧K軾的“凱風(fēng)吹盡棘成薪”等等,都是歌頌?zāi)赣H養(yǎng)育之恩的,可見此詩對后世文學(xué)的影響。
凱風(fēng)自南[1], 和風(fēng)煦煦自南方,
吹彼棘心[2]?!?span >吹在棗樹嫩芽上。
棘心夭夭[3], 棗樹芽心嫩又壯,
母氏劬勞[4]?!?span >母親養(yǎng)兒辛苦忙。
【注釋】
[1] 凱風(fēng):和風(fēng)。這里喻母愛。
[2] 棘心:酸棗樹初發(fā)的嫩芽。這里喻子。
[3] 夭夭:樹木嫩壯的樣子。
[4] 劬(qú)勞:勞苦。
凱風(fēng)自南, 和風(fēng)煦煦自南方,
吹彼棘薪[1]?!?span >棗樹成柴風(fēng)吹長。
母氏圣善[2], 母親明理又善良,
我無令人[3]?!?span >兒子不好不怨娘。
【注釋】
[1] 棘薪:酸棗樹已長大可當(dāng)柴燒。這里比喻子已長大。
[2] 圣善:明理善良。
[3] 令人:善人。
爰有寒泉[1], 寒泉之水透骨涼,
在浚之下[2]?!?span >源頭就在??h旁。
有子七人, 母親養(yǎng)育兒七個,
母氏勞苦?!?nbsp; 兒子長成累壞娘。
【注釋】
[1] 爰:語助詞。寒泉:衛(wèi)地水名,冬夏常冷。
[2] 浚(xùn):衛(wèi)國地名。
睆黃鳥[1], 黃雀婉轉(zhuǎn)在歌唱,
載好其音。 悅耳動聽真嘹亮。
有子七人, 母親養(yǎng)育兒七個,
莫慰母心?!?nbsp; 難慰母心不應(yīng)當(dāng)。
【注釋】
[1] 睆(xiàn huǎn):鳥兒婉轉(zhuǎn)的鳴叫聲。
雄雉
【題解】
這是一位婦女思念遠方服役丈夫的詩。全詩共四章,第一、二章寫因丈夫離去而思念,思其能夠回還,又知其不能回而愈加思念。思到極處,無可釋懷,指責(zé)那些在位君子,是他們的貪欲造成了夫妻分離的悲劇。這一轉(zhuǎn),使詩的境界提升了一個高度。朱熹說:“婦人以其君子從役于外,故言雄雉之飛舒緩自得如此,而我之所思者乃從役于外,而自遺阻隔也?!保ā对娂瘋鳌罚┓接駶檮t認為是朋友互勉的詩,可為一說。
雄雉于飛[1], 雄雉在空中飛翔,
泄泄其羽[2]?!?span >舒展著五彩翅膀。
我之懷矣[3], 我如此思念夫君,
自詒伊阻[4]?!?span >給自己帶來憂傷。
【注釋】
[1] 雉:野雞。一說雉為耿介之鳥,交有時,別有倫。于:往。一說語助詞。
[2] 泄泄(yì):鼓翅飛翔的樣子。
[3] 懷:因思念而憂傷。
[4] 自詒(yí):自己給自己。詒,亦作“遺”,遺留?;蜃鳌百O”。伊:其。阻:憂愁,苦惱。
雄雉于飛, 雄雉在空中飛翔,
下上其音[1]?!?span >上下鳴叫聲嘹亮。
展矣君子[2], 我那誠實的夫君,
實勞我心[3]?!?span >實讓我心勞神傷。
【注釋】
[1] 下上其音:叫聲隨飛翔而忽上忽下。
[2] 展:誠,實在。
[3] 勞我心:即“我心勞”,因掛懷而操心、憂愁。
瞻彼日月[1], 看日月迭來迭往,
悠悠我思?!?nbsp; 思念之情悠悠綿長。
道之云遠[2], 道路相隔如此遙遠,
曷云能來[3]? 夫君何日才能還鄉(xiāng)?
【注釋】
[1] 瞻:遠望。
[2] 云:與下句之“云”同為語氣詞。
[3] 曷:何也。此處指“何時”。
百爾君子[1], 那些在位君子們,
不知德行[2]?!?span >不知我夫君德高尚。
不忮不求[3], 他不貪榮名不求利,
何用不臧[4]! 為何讓他遭禍殃!
【注釋】
[1] 百:所有的。爾:你們。君子:在位、有官職的君子(大夫)。
[2] 德行:品德和行為。
[3] 忮(zhì):疾害?;蛞詾椤跋G蟆?。求:貪求。
[4] 何用:何以,為何。不臧:不善,不好。
匏有苦葉
【題解】
這是一位女子在濟水岸邊等待未婚夫時所唱的歌。一個深秋的早晨,一位姑娘在濟水邊焦急地等待,希望她的未婚夫過河來與她相會,在河水未結(jié)冰時能夠娶她為妻,但她的愿望沒有實現(xiàn)。詩的最后一章寫她拒絕了船夫招呼她上船的好意,她還要繼續(xù)等下去。
匏有苦葉[1], 葫蘆葉枯葫蘆熟,
濟有深涉[2]。 濟水深深已可渡。
深則厲[3], 水深你就用葫蘆,
淺則揭[4]?!?nbsp; 水淺就挽褲腿走。
【注釋】
[1] 匏(páo):俗稱“葫蘆”。古人渡河時,將多個葫蘆拴于腰上,人則可浮于水,故曰“腰舟”。苦葉:枯葉。匏瓜葉枯萎,葫蘆已成熟,可用以渡河。
[2] 濟:水名。涉:徒步過河。
[3] 厲:連衣渡水。
[4] 揭(qì):撩起下衣。
有濟盈[1], 濟河水深已漫堤,
有雉鳴[2]?!?nbsp; 雌雉水邊聲聲啼。
濟盈不濡軌[3], 水滿淹不到車軸,
雉鳴求其牡[4]。 雌雉鳴叫求其偶。
【注釋】
[1] (mǐ):水滿貌。
[2] (yǎo):雉鳴聲。
[3] 濡:沾濕。軌:車軸的兩端。
[4] 牡:指雄野雞。
雍雍鳴雁[1], 大雁鳴叫在長空,
旭日始旦[2], 旭日紅紅東方升。
士如歸妻[3], 你如真要想娶妻,
迨冰未泮[4]?!?span >趁著河水沒結(jié)冰。
【注釋】
[1] 雍雍(yōnɡ):雁叫聲。
[2] 旭日:初升的太陽。旦:天明。
[3] 歸妻:娶妻。
[4] 迨(dài):趁。泮(pàn):融解。
招招舟子[1], 船夫聲聲呼過河,
人涉卬否[2]?!?span >別人先渡我不過。
人涉卬否, 別人先渡我不過,
卬須我友[3]。 我要等待我的哥。
【注釋】
[1] 招招:召喚貌。舟子:船夫。
[2] 人涉卬(ánɡ)否:此句是說,“別人渡河我不渡”。卬,我。
[3] 須:等待。友:此指女子等待的人。
谷風(fēng)
【題解】
這是遭到丈夫遺棄的女子寫的訴苦詩。詩中運用敘事和抒情相結(jié)合的手法,把女子遭棄的原因,棄時的情景,棄后的心情,以及她在家庭中的辛苦,如泣如訴地描寫出來。這樣,詩中就出現(xiàn)了兩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女子吃苦耐勞,溫婉柔順,癡心多情;男子朝秦暮楚,薄行缺德,少情寡義。全篇通過男女的對比,今昔的對比,被棄和新婚的對比,更加深了我們對被棄女子的同情,對薄情男子的厭惡。此詩采用比、興相互運用的手法,把寫景與敘事緊密結(jié)合起來,使人物性格更為鮮明突出。
習(xí)習(xí)谷風(fēng)[1], 山谷來風(fēng)迅又猛,
以陰以雨?!?nbsp; 陰云密布大雨傾。
黽勉同心[2], 夫妻共勉結(jié)同心,
不宜有怒。 不該動怒不相容。
采葑采菲[3], 采摘蘿卜和蔓菁,
無以下體[4]? 難道要葉不要根?
德音莫違[5], 往日良言休拋棄,
“及爾同死”?!?span >“到死和你不離分”。
【注釋】
[1] 習(xí)習(xí):風(fēng)聲。谷風(fēng):來自山谷的大風(fēng)。
[2] 黽(mǐn)勉:努力。
[3] 葑(fēnɡ):蔓菁。菲:蘿卜。
[4] 無以:不用。下體:指根部。從采食葑、菲不用根部,比喻娶妻不重其德,只看其色。
[5] 德音:指丈夫曾對她說過的好話。
行道遲遲[1], 邁步出門慢騰騰,
中心有違[2]。 腳兒移動心不忍。
不遠伊邇[3], 不求送遠求送近,
薄送我畿[4]?!?span >誰知僅送到房門。
誰謂荼苦[5], 誰說苦菜味最苦,
其甘如薺?!?nbsp; 在我看來甜如薺。
宴爾新昏[6], 你們新婚多快樂,
如兄如弟?!?nbsp; 親哥親妹不能比。
【注釋】
[1] 遲遲:緩慢。
[2] 中心:心中。有違:行動和心意相違背。
[3] 伊:是。邇:近。
[4] ?。赫Z助詞,有勉強的意思。畿(jī):門內(nèi)。這里指門檻。
[5] 荼:苦菜。
[6] 宴:快樂。新昏:即“新婚”,指丈夫另娶新人。
涇以渭濁[1], 渭水入涇涇水渾,
湜湜其沚[2]?!?span >涇水雖渾河底清。
宴爾新昏, 你們新婚多快樂,
不我屑以[3]?!?span >不知憐惜我心痛。
毋逝我梁[4], 不要到我魚壩來,
毋發(fā)我笱[5]?!?span >不要再把魚簍開。
我躬不閱[6], 現(xiàn)在既然不容我,
遑恤我后[7]?!?span >以后事兒誰來睬。
【注釋】
[1] 涇、渭:都是河流名,發(fā)源甘肅,在陜西高陵合流。
[2] 湜湜(shí):水清貌。沚:底。
[3] 屑:顧惜,介意。
[4] 逝:去,往。梁:用石塊壘成的攔魚壩。
[5] 發(fā):“撥”的借字,搞亂。笱(ɡǒu):捕魚的竹簍。
[6] 躬:自身。閱:見容,容納。
[7] 遑:暇,來不及。恤:擔(dān)憂。后:指走后的事。
就其深矣, 好比過河河水深,
方之舟之。 過河就用筏和船。
就其淺矣, 又如河水清且淺,
泳之游之?!?nbsp; 我就游泳到對岸。
何有何亡[1], 家里有這沒有那,
黽勉求之。 盡心盡力來備辦。
凡民有喪[2], 左鄰右舍有災(zāi)難,
匍匐救之?!?nbsp; 奔走救助不遲延。
【注釋】
[1] 亡:無。
[2] 民:人。這里指鄰人。
不我能慉[1], 你不愛我倒也罷,
反以我為仇?!?nbsp; 不該把我當(dāng)仇家。
既阻我德[2], 我的好意你不睬,
賈用不售[3]?!?nbsp; 好比貨物沒人買。
昔育恐育鞫[4], 從前害怕家困窮,
及爾顛覆[5]?!?nbsp; 患難與共苦經(jīng)營。
既生既育, 如今家境有好轉(zhuǎn),
比予于毒[6]?!?nbsp; 嫌我厭我如毒蟲。
【注釋】
[1] 慉(xù):愛。
[2] 阻:拒絕。我德:我的好意。
[3] 不售:賣不出去。
[4] 育恐:生活恐慌。育鞫(jū):生活窮困。
[5] 顛覆:患難。
[6] 于:如。毒:毒蟲,毒物。
我有旨蓄[1], 我備好干菜和腌菜,
亦以御冬[2]?!?span >貯存起來好過冬。
宴爾新昏, 你們新婚多快樂,
以我御窮。 拿我的東西來擋窮。
有洸有潰[3], 粗聲惡氣欺負我,
既詒我肄[4]。 粗活重活我擔(dān)承。
不念昔者, 當(dāng)初情意全不念,
伊余來塈[5]?!?span >往日恩愛一場空。
【注釋】
[1] 旨蓄:蓄以過冬的美味干菜和腌菜。
[2] 御:抵擋。
[3] 有洸(ɡuānɡ)有潰:即“洸洸潰潰”,水激蕩潰決的樣子。這里形容男子發(fā)怒時暴戾兇狠的樣子。
[4] 詒(yí):留給。肄(yì):勞苦的工作。
[5] 伊余來塈(jì):維我是愛。伊,句首語氣詞。余,我。來,是。塈,愛。
式微
【題解】
這是人民苦于勞役,對國君發(fā)出的怨詞。全詩只有三十二字,二十八個是重復(fù)使用,但沒有呆板之感,而是在一唱三嘆中將勞動者的怨恨直白地表達出來。《毛詩序》認為此詩寫的是黎侯為狄人所逐,流亡于衛(wèi),臣子勸他歸國的事。還有人認為這是情人幽會相互戲謔的歌,可備一說。
式微[1],式微, 天黑啦,天黑啦,
胡不歸[2]? 為何還不快回家?
微君之故[3], 不是為了國君你,
胡為乎中露[4]! 哪會夜露濕我衣?
【注釋】
[1] 式:發(fā)語詞,無實義。微:幽暗。這里指天將黑。
[2] 胡:為什么。
[3] 微:非,不是。故:事。
[4] 中露:即“露中”。
式微,式微, 天黑啦,天黑啦,
胡不歸? 為何還不快回家?
微君之躬, 不是為了國君你,
胡為乎泥中! 哪會夜間腳踏泥?
旄丘
【題解】
此詩到底講的是什么事,歷來有不同說法?!洱R詩》說:“陰陽隔塞,許嫁不答?!鹅盖稹贰缎屡_》,悔往嘆息。”《毛詩序》說此詩“責(zé)衛(wèi)伯也。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于衛(wèi),衛(wèi)不能修方伯連率之職,黎之臣子以責(zé)于衛(wèi)也”。我們認為這是一些流亡到衛(wèi)國的人,請求衛(wèi)國的統(tǒng)治者來救助,但愿望沒能實現(xiàn),詩中表達他們失望的心情。
旄丘之葛兮[1], 旄丘上的葛藤啊,
何誕之節(jié)兮[2]?!?span > 為何爬得那么長。
叔兮伯兮[3], 衛(wèi)國的叔叔伯伯啊,
何多日也[4]? 為何許久不相幫?
【注釋】
[1] 旄丘:衛(wèi)國地名,在澶州臨河?xùn)|(今河南濮陽西南)。一說旄丘指前高后低的小土山。
[2] 誕:通“延”,延長。節(jié):指葛藤的枝節(jié)。
[3] 叔、伯:本為兄弟間的排行,這里指高層統(tǒng)治者君臣。
[4] 多日:指拖延多日。
何其處也[1]? 為何安處在家中?
必有與也[2]?!?span >必定等人一起行。
何其久也? 為何等待這么久?
必有以也[3]。 其中必定有原因。
【注釋】
[1] 處:安居,留居,指安居不動。
[2] 與:相與,即交好之人,同盟者。
[3] 以:同“與”。一說作“原因”、“緣故”解。
狐裘蒙戎[1], 身穿狐裘毛茸茸,
匪車不東[2]?!?span >乘車出行不向東。
叔兮伯兮, 衛(wèi)國的叔叔伯伯啊,
靡所與同[3]?!?span >你們不與我心同。
【注釋】
[1] 蒙戎:毛蓬松貌。此處點出季節(jié),已到冬季。
[2] 匪:彼。東:此處作動詞,指向東。
[3] 靡:無。所與:與自己在一起同處的人。同:同心。
瑣兮尾兮[1], 我們卑微又渺小,
流離之子[2]?!?span > 流離失所無依靠。
叔兮伯兮, 衛(wèi)國的叔叔伯伯啊,
褎如充耳[3]! 充耳不聞假裝不知道!
【注釋】
[1] 瑣:細小。尾:通“微”,低微,卑下。
[2] 流離:漂散流亡。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流離,漂散也。”
[3] 褎(yòu)如充耳:此句是說男子盛服華飾,耳旁垂有耳瑱,耳朵好像被耳瑱塞住,聽不見別人的呼喚。裦如,盛服貌。充耳,耳旁飾物,即耳瑱。
簡兮
【題解】
這是一首贊美舞師的詩。大概是一位女子在觀看盛大的“萬舞”表演時,領(lǐng)隊舞師高大威武英俊的形象,引起了她的愛慕,于是就產(chǎn)生了這篇贊美的詩篇。這篇描寫古代“萬舞”的詩,也給我們留下了十分寶貴的舞蹈史方面的資料,描寫雖然不夠具體,但表演的地點、時間、人物,壯觀的場面,熱烈的情景,可以使后人大體知道“萬舞”的樣子。一說這是諷刺統(tǒng)治者不能任用賢人,致使他們只能成為歌舞藝人,即伶官。《毛詩序》說:“《簡兮》,刺不用賢也。衛(wèi)之賢者仕于伶官,皆可以乘事王者也?!奔毧慈姡茻o此意。
簡兮簡兮[1], 鼓聲擂得震天響,
方將萬舞[2]。 盛大萬舞要開場。
日之方中[3], 正是紅日當(dāng)空照,
在前上處[4]。 舞蹈領(lǐng)隊站前行。
【注釋】
[1] 簡:鼓聲。一說形容舞師武勇之貌。
[2] 方將:正要,將要。萬舞:古代在朝廷、宗廟或各種祭祀儀式上跳的舞蹈,由文舞與武舞兩部分組成,文舞執(zhí)羽籥,武舞執(zhí)干戚。
[3] 方中:正好中午。
[4] 在前上處:指舞師所處的位置,在整個舞蹈隊伍的最前頭?;蛞詾橹肝枧_前明顯的位置。
碩人俁俁[1], 舞師健壯又英武,
公庭萬舞[2]?!?span >公庭上面演萬舞。
有力如虎, 動作有力如猛虎,
執(zhí)轡如組[3]。 手握韁繩似絲組。
【注釋】
[1] 碩人:身材高大的人。俁俁(yǔ):高大魁梧的樣子。
[2] 公庭:公爵的庭堂。
[3] 轡(pèi):馬韁繩。組:編織的排排絲線。這里指用五彩絲帛做成的舞具,舞師手執(zhí)模仿駕車的動作。
左手執(zhí)籥[1], 左手拿著籥管吹,
右手秉翟[2]?!?span >右手野雞翎毛揮。
赫如渥赭[3], 紅光滿面像赭涂,
公言錫爵[4]! 公爵連說快賞酒。
【注釋】
[1] 籥(yuè):一種管樂器名,形狀像笛子。
[2] 秉:持。翟(dí):野雞的長尾羽,舞蹈者所執(zhí)。
[3] 赫:紅色。渥(wò):濕潤。赭(zhě):赤土。一說是一種赤色的礦物顏料。
[4] 公:衛(wèi)公。錫爵:賞酒。錫,同“賜”。爵,酒器。
山有榛[1], 高高山上有榛樹,
隰有苓[2]。 低田蒼耳綠油油。
云誰之思? 心里思念是誰人?
西方美人[3]?!?span >西方舞師真英武。
彼美人兮, 那英俊的美男子啊,
西方之人兮! 那是打從西方來??!
【注釋】
[1] 榛:灌木名,其果實似栗而小,可食。
[2] 隰(xí):低洼而潮濕之地。苓:蒼耳。一說通“蓮”,即荷花。
[3] 西方:西周地區(qū)。美人:指舞師。這位舞師來自西周地區(qū),衛(wèi)國在西周的東面,故稱“西方”。
泉水
【題解】
這是衛(wèi)國女子嫁到別的國家,思念家鄉(xiāng)而不得歸時寫下的詩。朱熹說:“衛(wèi)女嫁于諸侯,父母終,思歸寧而不得,故作此詩?!保ā对娂瘋鳌罚┐嗽妼懰寄罴亦l(xiāng),與姐妹商量回鄉(xiāng)探親的事,回憶出嫁時的情景,想象回鄉(xiāng)的路線和準(zhǔn)備工作。最后一章寫在愿望不能實現(xiàn)時,只好駕車出游,希望以此來排遣內(nèi)心的憂傷。
毖彼泉水[1], 泉水汩汩流不息,
亦流于淇[2]。 還是回歸入淇水。
有懷于衛(wèi)[3], 懷念衛(wèi)國我故鄉(xiāng),
靡日不思[4]?!?span >沒有一天不在想。
孌彼諸姬[5], 同來姬姓好姐妹,
聊與之謀[6]?!?span >且和她們來商量。
【注釋】
[1] 毖(bì):泉始涌出貌。泉水:衛(wèi)國水名,即末章所說的“肥泉”。
[2] 淇:衛(wèi)國水名,即今河南安陽南的淇河。
[3] 有懷:因懷念。有,以,因。
[4] 靡:無。
[5] 孌:美好,漂亮。諸姬:古代諸侯女子出嫁,常以同姓之女為媵妾。衛(wèi)國為姬姓國,故稱“諸姬”。
[6] 聊:且。謀:商量。指商量回衛(wèi)國之事。
出宿于泲[1], 回想當(dāng)初宿泲地,
飲餞于禰[2]?!?span >擺酒餞行在禰邑。
女子有行[3], 女子出嫁到別國,
遠父母兄弟?!?span >遠離父母和兄弟。
問我諸姑[4], 臨行問候我姑母,
遂及伯姊?!?nbsp; 還有眾位好姊妹。
【注釋】
[1] 宿:停留。此章回憶當(dāng)年出嫁時第一個晚上歇宿之地。泲(jì):衛(wèi)國地名?;蛞詾榧礉?。
[2] 飲餞(jiàn):餞行,送行的酒宴。禰(nǐ):衛(wèi)國地名。
[3] 行:出嫁?!蹲髠鳌坊腹拍辏骸胺仓T侯之女行?!弊ⅲ骸靶校抟??!?/p>
[4] 姑:父親的姊妹稱“姑”。
出宿于干[1], 如能回鄉(xiāng)宿在干,
飲餞于言。 餞行之地就在言。
載脂載舝[2], 車軸上油插緊鍵,
還車言邁[3]?!?span >直奔故鄉(xiāng)跑得歡。
遄臻于衛(wèi)[4], 疾馳速奔回到衛(wèi),
不瑕有害[5]? 不會招來甚禍患?
【注釋】
[1] 干:與下句中“飲餞于言”中的“言”均為地名。為詩人設(shè)想回衛(wèi)國時餞行之地。
[2] 脂:油脂。此處用作動詞,指往車軸上涂油。舝(xiá):古“轄”字。車軸兩頭的金屬鍵。這里也用作動詞,指插上金屬鍵。
[3] 還車:回車。指乘嫁時所乘之車回衛(wèi)。言:語助詞。邁:行路。
[4] 遄(chuán):快,迅速地。臻(zhēn):至,到達。
[5] 不瑕:沒有什么。瑕,通“遐”。
我思肥泉[1], 我的思緒到肥泉,
茲之永嘆[2]。 聲聲嘆息永無休。
思須與漕[3], 再想須城和漕邑,
我心悠悠?!?nbsp; 我的憂傷沒盡頭。
駕言出游[4], 駕著馬車去出游,
以寫我憂[5]?!?span >藉此排遣我憂愁。
【注釋】
[1] 肥泉:衛(wèi)國泉名,即第一章所說之泉水。
[2] 茲:同“滋”,更加,益發(fā)。永嘆:長嘆。
[3] 須、漕:均為衛(wèi)國地名。
[4] 駕言:駕車。言,語助詞。
[5] 寫:同“瀉”,意為消除、排遣。
北門
【題解】
這是一首小官吏訴說自己愁苦的詩。他整天為政事繁忙,工作十分勞苦,卻得不到相應(yīng)的報償;回到家中,還要受家人的責(zé)怪和諷刺。無可奈何之下,他只能歸咎于天命。此詩通過握有一定權(quán)力的小官吏之口,反映了當(dāng)時的社會矛盾。更值得思考的是,小官吏的境況是如此,那社會底層民眾的生活更不堪設(shè)想了?!睹娦颉氛f:“《北門》,刺仕不得志也。言衛(wèi)之忠臣不得其志爾?!?/p>
出自北門, 一路走出城北門,
憂心殷殷[1]?!?span >憂愁煩惱壓在心。
終窶且貧[2], 既無排場又貧寒,
莫知我艱?!?nbsp; 有誰知道我艱難。
已焉哉[3]! 算了吧!
天實為之, 老天安排這個樣,
謂之何哉! 我還能夠怎么辦!
【注釋】
[1] 殷殷:憂愁深重的樣子。
[2] 終:既。窶(jù):貧而簡陋,無法講求禮節(jié)排場。
[3] 已焉哉:既然這樣。
王事適我[1], 王室差事派給我,
政事一埤益我[2]。 政事全都推給我。
我入自外, 累了一天回家來,
室人交遍謫我[3]?!?span > 家人個個責(zé)怪我。
已焉哉! 算了吧!
天實為之, 老天安排這個樣,
謂之何哉! 對此我也無奈何!
【注釋】
[1] 王事:有關(guān)王室的差事。適:同“擿(zhì)”,扔。
[2] 政事:指衛(wèi)國國內(nèi)的事。埤(pí)益:加給。下文“埤遺”同。
[3] 謫:責(zé)怪。
王事敦我[1], 王室差事逼迫我,
政事一埤遺我?!?span > 政事全都推給我。
我入自外, 累了一天回到家,
室人交遍摧我[2]?!?span > 家人諷刺說我傻。
已焉哉! 算了吧!
天實為之, 老天這樣安排下,
謂之何哉! 我還能有啥辦法。
【注釋】
[1] 敦:逼迫。
[2] 摧:諷刺。
北風(fēng)
【題解】
這是一首寫衛(wèi)君暴虐,禍亂將至,詩人偕友人急于逃難避禍的詩?!睹娦颉氛f:“《北風(fēng)》,刺虐也。衛(wèi)國并為威虐,百姓不親,莫不相攜持而去焉?!痹娭忻枥L的大雪紛飛、北風(fēng)呼嘯的情景,不僅是人們出逃時的天氣狀況,也影射了當(dāng)時的政治氣候。“莫赤匪狐,莫黑匪烏”二句,把“天下烏鴉一般黑”的黑暗統(tǒng)治一針見血地揭示出來。全詩章節(jié)緊湊,氣氛如急弦驟雨;比喻形象,危亂如冰雪愁云。
北風(fēng)其涼[1], 北風(fēng)刮來冰樣涼,
雨雪其雱[2]。 大雪漫天白茫茫。
惠而好我[3], 贊同我的好朋友,
攜手同行?!?nbsp; 攜手一起快逃亡。
其虛其邪[4]? 豈能猶豫慢慢走?
既亟只且[5]! 事已緊急禍將降!
【注釋】
[1] 其涼:即“涼涼”,形容風(fēng)寒。
[2] 其雱(pánɡ):即“雱雱”,雪大的樣子。
[3] 惠而:即“惠然”,順從、贊成之意。好我:同我友好。
[4] 其:同“豈”,語氣詞,加強反問語氣。虛:“舒”的假借字。邪:有的本子作“徐”,虛邪,即“舒徐”,緩慢的樣子。
[5] 既:已經(jīng)。亟:同“急”。只且(jū):語助詞。
北風(fēng)其喈[1], 北風(fēng)刮來徹骨涼,
雨雪其霏?!?nbsp; 雪花紛飛漫天揚。
惠而好我, 贊同我的好朋友,
攜手同歸[2]?!?span >攜手同去好地方。
其虛其邪? 豈能猶豫慢慢走?
既亟只且! 事已緊急禍將降!
【注釋】
[1] 喈(jiē):“湝”的假借字,寒涼。
[2] 同歸:一同走。與上下章的“同行”、“同車”意同。
莫赤匪狐[1], 天下狐貍毛皆赤,
莫黑匪烏[2]?!?span >天下烏鴉盡皆黑。
惠而好我, 贊同我的好朋友,
攜手同車。 攜手同車快離去。
其虛其邪? 豈能猶豫慢慢走?
既亟只且! 事已緊急莫后悔!
【注釋】
[1] 莫赤匪狐:狐貍沒有不是紅色的。
[2] 莫黑匪烏:烏鴉沒有不是黑色的。此句與上句以兩種不祥的動物比喻當(dāng)時的黑暗統(tǒng)治者。
靜女
【題解】
這是一首寫青年男女幽會的詩。全詩以男子的口吻來寫,生動描繪了幽會的全過程:男子赴約的歡快,女子故意隱藏起來的天真活潑可愛,以及向男子贈物表達愛意的情景,使整首詩充滿愉快而又幽默的情趣。此詩構(gòu)思十分靈巧,人物形象刻畫生動,洋溢著濃烈的生活氣息?!睹娦颉氛f:“《靜女》,刺時也。衛(wèi)君無道,夫人無德?!狈接駶櫋对娊?jīng)原始》說:“《靜女》,刺衛(wèi)宣公納伋妻也?!奔粗感l(wèi)宣公劫奪了其兒子伋的媳婦宣姜的事。以上二說似皆不符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