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亭
裁翦冰綃,打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1]。新樣靚妝[2],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3]。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有時不做[4]。
注釋
[1]冰綃:潔白的薄絲綢。
[2]靚妝:粉黛盛裝。
[3]蕊珠宮:道家所說的神仙宮闕。
[4]和:連。
輯評
明·楊慎《詞品》卷五:“詞極凄惋,亦可憐矣。”
清·賀裳《皺水軒詞筌》:“南唐主《浪淘沙》曰:‘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列偷邸堆嗌酵ぁ穭t曰:‘無據,和夢也有時不做?!淝楦鼞K矣。嗚呼!此猶《麥秀》之后有《黍離》耶。”
馮金伯《詞苑萃編》卷四《品藻二》引《古今詞話》:“徽宗北轅后,賦《燕山亭·杏花》一闋,哀情哽咽,仿佛南唐李后主,令人不忍多聽?!?/p>
點評
這首詞是詠杏花的,作于詞人被俘北上途中。詞人借盛開之后便不得不凋零的杏花,寄寓了自己國破家亡的哀思,以及對故國的凄苦追戀。詞人用擬人法,先將杏花比作神仙女子,盛開時冰清玉潔,靚妝艷香。這令人聯(lián)想起趙佶在位時的無限風光。很快地,杏花遭受風吹雨打,春暮季節(jié),凋零而去,這又是詞人目前悲苦處境的寫照。下片便直接轉為對故國的思戀。被俘北去,“天遙地遠,萬水千山”,離故國越來越遠。只有在夢里才可以暫時重溫往日風光。悲苦之極時,居然連夢的慰藉也要失去。人世間所留給詞人的,只有撕心裂肺的折磨了。
附錄
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