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zhí)洞蠼莘€(wěn)定南京
8月23日,李宗仁一行到達南京。在安頓好譚延闿、孫科后,李宗仁馬上命令第19軍派兵速往兔耳磯一帶,殲滅漏網的殘敵;又命夏威將駐扎在南京近郊的8個團迅速東調,集結于烏龍山的后方,準備應援該處守軍。因為李宗仁判斷敵軍在兔耳磯偷渡,是采用聲東擊西的手段,以吸引寧方北伐軍主力長江下游,而敵軍肯定會從南京下游附近地區(qū)強行渡江。
25日晚上,孫軍以一部向燕子磯、鎮(zhèn)江一帶強渡,企圖吸引寧方軍隊;主力則從大河口、劃子口渡江,向對岸烏龍山、龍?zhí)?、棲霞山一帶偷渡。因烏龍山守軍?軍一部換防,渡河孫軍乘機攻占了烏龍山、棲霞山以及龍?zhí)盾囌?,切斷了滬寧交通線。處于滬寧線上的第1軍被攔腰斬斷,其中龍?zhí)兑詵|的部隊一時無人指揮,南京方面的兵力也有限,處境十分危險。
無巧不成書,白崇禧此時不在南京,而在上海。當時因盛傳孫傳芳將過江,上海商界心存觀望,白崇禧的籌款工作又遇阻力。他原來打算于25日下午4時乘專車回寧,但因為需同工商界洽商籌款之事,耽誤了行程。等工商界終于答應借60萬元給白時,已是午夜。白于是匆匆離滬。
當白崇禧乘坐的專車開到鎮(zhèn)江以東時,得知前面的壓道車因偷渡的孫軍破壞而出軌。白馬上下車趕往鎮(zhèn)江,得知孫軍已大舉渡江,占領了龍?zhí)兑痪€。他立即電令駐扎在附近不遠的第1軍、第14軍衛(wèi)立煌部迅速開赴鎮(zhèn)江,向龍?zhí)斗垂?;接著又電令?軍第2師劉峙部迅速回援,命在滬杭線上的第1軍第1、第3、第21師星夜馳援;同時命海軍總司令楊樹莊派軍艦封鎖江面,炮擊敵軍,阻止敵軍繼續(xù)渡江。
但白崇禧在發(fā)號施令調集大軍時,卻不知底下已暗潮涌動。第1軍是蔣介石的嫡系,一些高級將領如劉峙等,對桂系逼蔣介石下野非常不滿,蔣介石臨走時,把第1軍調到滬杭沿線,并暗示第1軍各師要保持實力。因而在白崇禧心急火燎地嚴令第1軍各師迅速赴援時,第1軍駐滬杭、滬寧線的各師的師、團長卻召開秘密會議,討論是否服從白崇禧的命令。所幸大多數(shù)人認識到大敵當前,南京危在旦夕,必須團結對敵,否則將被敵人各個擊破,因而決定服從白崇禧的指揮,朝龍?zhí)斗较蛟鲈?/p>
孫傳芳此次渡江反攻,投入了10個師,4個混戰(zhàn)旅,約6、7萬人。部隊渡江后,將渡船撤回北岸,以示全軍有進無退的決心,孫傳芳還親自過江指揮。這樣,孫軍孤注一擲,斗志異常頑強。8月27日,寧方北伐軍第1軍、第7軍、第19軍在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指揮下,在東線奪回了龍?zhí)盾囌?;西線反復爭奪,攻占了棲霞山。但孫軍極力反撲,又奪回龍?zhí)盾囌?。孫傳芳親自坐鎮(zhèn)龍?zhí)妒棵敉翉S督戰(zhàn)。29日,西線寧方北伐軍第2、第14兩師擋不住孫軍的猛攻,幾乎潰不成軍,棲霞山第3次被孫軍攻占。寧方潰敗部隊麇集在南京城下,混亂不堪,孫軍便衣隊也出現(xiàn)在南京城下。城內也是一片混亂,各機關也準備向湯山方面逃避。形勢異常危急。
當晚,何應欽由于其第1軍已無力作戰(zhàn),準備撤出南京。幸李宗仁親往何的指揮部,勸阻了他,并同往軍委會指揮作戰(zhàn)。適逢收到白崇禧從鎮(zhèn)江拍來的電報,約西線寧方北伐軍一齊向東出擊,夾擊孫軍于龍?zhí)?。于是李、何決定第7軍、第19軍和第1軍從西向東進攻,并以軍委會名義致電白崇禧,約定于30日東西兩面同時向龍?zhí)吨當撤垂ァ?/p>
東線方面,在白崇禧的督促下,第1軍第1、第3、第21師等援軍均于29日晚到達了龍?zhí)兑詵|。30日拂曉,寧方北伐軍分3路向龍?zhí)秾O軍發(fā)動反攻:第7軍第1、3兩師和第19軍第1、2兩師在夏威、胡宗鐸指揮下,自棲霞山向東,由滬寧鐵路及江邊前進,目標是龍?zhí)舵?zhèn)及青龍山、黃龍山的敵軍陣地;何應欽親率駐南京的第1軍第2、14、22師,從西向東會攻龍?zhí)叮话壮珈H自指揮第1軍東線各師向龍?zhí)哆M攻。李、何還電調第40軍速赴南京,作為總預備隊;命海軍軍艦在劃子口、八卦洲、大河口、烏江鎮(zhèn)等處游弋,配合寧方北伐軍進攻,并封鎖江面。
此時孫傳芳軍聚集在龍?zhí)舵?zhèn)一帶,依托龍?zhí)兑晕鞯狞S龍山,以南的青龍山、虎頭山,以及大石山、雷臺山等地,憑險頑抗。當寧方北伐軍三路同進反攻時,孫軍也全線逆襲。戰(zhàn)斗異常激烈,雙方都無退路,只好以全力相拼。龍?zhí)吨車鷶?shù)十里地,炮火蔽天,血肉模糊。寧方北伐軍采用循環(huán)沖鋒的戰(zhàn)術,同孫軍反復爭奪陣地。孫軍面臨寧方北伐軍的三面圍攻,處境不利,但占據(jù)有利地形。寧方北伐軍仰攻,也頗為不利,在爭奪黃龍山、青龍山時,第7軍1個師損失慘重,但最后奪取了兩山。當日下午5日,寧方北伐軍克復龍?zhí)?,使東、西兩線部隊會合。
由于部隊已十分疲憊,加上天色已黑,寧方北伐軍沒有追擊孫軍。31日清晨,孫傳芳指揮殘軍向寧方北伐軍猛烈反攻,來勢極兇猛。此時白崇禧同何應欽已在龍?zhí)妒棵敉翉S會合,他們命寧方北伐軍極力抵抗,阻斷了孫軍攻勢,隨后命寧方北伐軍發(fā)起反擊。從早晨激戰(zhàn)至中午將孫軍壓迫至長江南岸。由于孫傳芳命渡船大都開往江北,孫軍至此已無路可逃,除少數(shù)部隊渡江北竄外,其余都繳械被俘,孫傳芳僅以身免。
至此,龍?zhí)稇?zhàn)役結束,寧方軍隊獲得勝利。孫傳芳渡江部隊基本上被殲滅,俘官兵約4萬多人,其中包括師、旅長數(shù)十人,繳械4萬余支。此役雙方兵力動員多達15萬余,是北伐以來最激烈的一次戰(zhàn)役。白崇禧后來回顧此戰(zhàn)役時說:“龍?zhí)兑灰郏?國民革命軍)損失半數(shù)以上,簡直是尸橫遍野。幸孫傳芳的軍隊也損失殆盡,不能反攻。假如他有力量反攻,我們已經不能再打了?!盵100]
龍?zhí)稇?zhàn)役,不僅擊退了孫傳芳對南京的進攻,而且基本上解除了敵軍在長江北岸對南京的威脅。西線的唐生智本與孫傳芳有勾結,見孫軍慘敗,也不敢遽然東下。這樣,南京方面渡過了寧漢分裂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因而此役對南京方面意義非常重大。南京的安全基本穩(wěn)定下來。
這次戰(zhàn)役寧方取勝,據(jù)白崇禧事后說:“實在沒有什么了不起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只要盡量抽調后方之兵使之開赴前線拼命,全是打硬仗,所憑藉的只是士氣而已?!眳⒓討?zhàn)役的寧方軍隊要比孫軍占優(yōu),而且第7軍的戰(zhàn)斗力較強,憑借優(yōu)勢的兵力,再加上主帥李、何、白意志堅定,是寧方北伐軍取勝的主要原因。其次,寧方北伐軍對孫軍形成東西夾攻,使孫軍處于兩面受敵的不利態(tài)勢。而這種局勢的形成,完全是白崇禧因偶然因素推遲從上海返回南京,故能在東線調動指揮第1軍部隊投入戰(zhàn)斗。再次,孫軍全力渡江后,由于寧方海軍封鎖,并派兵抄襲江北重要渡口,使得孫軍后援不繼,補給匱乏,經6晝夜苦戰(zhàn),彈藥消耗殆盡,以致最后失敗。而寧方海軍態(tài)度,在起初尚曖昧,以致孫軍能大舉渡江。白崇禧獲知后,從無錫打電話給海軍總司令楊樹莊,稱孫軍雖占龍?zhí)?,但最終將被殲滅,海軍若不努力,將來一定要追究責任。白崇禧還親派他的政治部主任潘宜之帶1排憲兵,監(jiān)督“通濟”艦至前線作戰(zhàn),炮擊渡河的孫軍。其他軍艦見“通濟”艦已表明態(tài)度,遂紛紛向敵方開炮,態(tài)度開始明確。
在龍?zhí)稇?zhàn)役獲勝的因素中,白崇禧起到了李宗仁、何應欽所起不到的作用。因而在戰(zhàn)后,譚延闿親自書寫了一副對聯(lián)送給白崇禧:“指揮能事回天地,學語小兒知姓名。”[101]
白崇禧既當軍師又當指揮官,可謂是“功不可沒”。龍?zhí)稇?zhàn)役后,李宗仁、白崇禧為了夸耀他們的歷史功績,特建立“龍?zhí)稇?zhàn)役勝利紀念碑”。但蔣介石東山再起后,為了發(fā)泄對桂系的不滿,并消除桂系的影響,下令把這個碑給搗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