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
塞上曲
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
八月蕭關(guān)道[1]。
出塞入塞寒,
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
皆共塵沙老[2]。
莫學游俠兒,
矜夸紫騮好[3]。
深秋桑葉凋零寒蟬悲鳴,
八月蕭關(guān)古道秋高氣爽。
出塞再返回天氣已轉(zhuǎn)寒,
枯黃的蘆草覆蓋著原野。
來自幽州并州的勇士們,
都埋葬在這塵土黃沙中。
莫學那自恃勇武的游俠,
只知道夸耀自己的駿馬。
【賞析】
這是王昌齡所作的邊塞詩。他的詩大都寫得意氣風發(fā),可與岑參的邊塞詩媲美。在這首詩中,他諷喻市井游俠,同時也讓人看到了唐代錦衣少年的浮夸風氣。
塞下曲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
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
黯黯見臨洮[4]。
昔日長城戰(zhàn),
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
白骨亂蓬蒿[5]。
飲完戰(zhàn)馬渡過秋水,
水寒浸骨疾風如刀。
茫茫沙漠夕陽西下,
暮色之中遠望臨洮。
昔日長城征戰(zhàn)頻繁,
所有將士士氣高漲。
黃沙彌漫古今長城,
雜草在遺骸中生長。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塞外戰(zhàn)場荒涼悲慘的詩,表達了作者對保家衛(wèi)國的戍邊將士的贊揚之情,也表現(xiàn)出作者反對那些無謂的征戰(zhàn)和殺伐。
關(guān)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
蒼茫云海間[6]。
長風幾萬里,
吹度玉門關(guān)[7]。
漢下白登道,
胡窺青海灣[8]。
由來征戰(zhàn)地,
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9],
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
嘆息未應閑[10]。
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
穿行在蒼茫的云海之間。
浩蕩的長風吹越幾萬里,
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guān)。
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
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里就是歷代征戰(zhàn)之地,
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
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
思歸家鄉(xiāng)不禁滿面愁容。
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
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戍邊將士的辛苦和后方思婦的愁苦,表現(xiàn)了詩人對戍邊將士與妻子兩地分隔,互相思念的同情之心。
子夜吳歌
李白
長安一片月,
萬戶搗衣聲[11]。
秋風吹不盡,
總是玉關(guān)情[12]。
何日平胡虜,
良人罷遠征。
長安城輝映在月色之中,
千家萬戶都是搗衣之聲。
蕭瑟的秋風永遠吹不盡,
它充滿了對征人的深情。
不知何日才能蕩平敵寇,
使我親人從此不再遠征。
【賞析】
這首詩寫思婦的思念和愿望,表現(xiàn)了婦女們對征戰(zhàn)在邊疆的丈夫的深深思念之情。
長干行
李白
妾發(fā)初覆額,
折花門前劇[13]。
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青梅[14]。
同居長干里,
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
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
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
愿同塵與灰[15]。
常存抱柱信,
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
瞿塘滟滪堆[16]。
五月不可觸,
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
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
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
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
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
預將書報家[17]。
我的頭發(fā)剛能蓋住額頭,
折枝攀花在門前玩游戲。
你拿竹竿當馬騎跑過來,
相互投擲青梅玩耍嬉戲。
我們的家都住在長干里,
天真無邪從不相互猜疑。
十四歲我與你結(jié)為夫妻,
羞澀表情時時泛上臉龐。
我低頭面向昏暗的墻角,
任你呼喚也不回眸看你。
十五歲時我才舒眉展笑,
愿意與你一同白頭偕老。
常懷那尾生抱柱的信念,
怎會有上望夫臺的命運。
我十六歲正值青春年華,
你卻離家遠去到滟滪堆。
五月江水漲要小心暗礁,
此情此景兩岸猿猴悲鳴。
門前是你臨行時的足跡,
現(xiàn)在那里都長滿了青苔。
青苔又深又厚無法清除,
落葉紛紛深感今秋來早。
八月的黃蝴蝶翩翩飛來,
在西園里的花草上游戲。
看到此情景我非常傷心,
整日愁眉不展容顏衰老。
何時你能離開三巴返家,
一定要先寫書信捎回家。
相迎不道遠,
直至長風沙[18]。
為迎接你哪怕路途遙遠,
也要到百里外的長風沙。
【賞析】
這是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詩歌從女子小時候?qū)懫?,一直寫到她苦苦地思念遠行之人,寫得婉轉(zhuǎn)動人,表達了這位女子對丈夫忠貞的情感。詩歌富于民間氣息和南朝樂府民歌氣息?!扒嗝分耨R,兩小無猜”因此成為男女兩情相悅的代名詞。
列女操
孟郊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貞婦貴徇夫,舍身亦如此。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梧桐樹都是兩相偕老,
水中鴛鴦也同生共死。
貞節(jié)女貴在以身殉夫,
舍棄生命也應該如此。
感情波瀾決不會泛起,
我的心靜如古井死水。
【賞析】
這首詩高度贊揚了古代婦女對丈夫忠貞不移的真摯情感。本詩以男子心愿,寫烈女情志。舊時烈女,夫死或終身不嫁,或以身相殉,守節(jié)以表從一之志,殉節(jié)以明堅貞之心。結(jié)句語意堅決,成語“心如古井”即來源于此。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19]!
慈祥的母親忙著飛針走線,
在為游子縫制出行的衣服。
臨別時又密密地縫了又縫,
唯恐游子在外鄉(xiāng)遲遲不歸。
小草那點微不足道的綠色,
怎能報答春天陽光的溫暖!
【賞析】
這首詩是贊美母親的名作。通過描寫母親為出行兒子縫制衣服的情景,深刻體現(xiàn)了母愛的博大與無私,本詩用詞貼切,廣為流傳。
【注釋】
[1] 蕭關(guān)道:古關(guān)塞名,為關(guān)中四關(guān)之一。
[2] 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等地。
[3] 游俠兒:自恃勇武、講義氣的人。矜:驕傲自夸。紫騮:紫色的駿馬。
[4] 平沙:一望無際的沙漠。
[5] 足:充塞。蓬蒿:泛指戰(zhàn)地的野草。
[6] 天山:即祁連山,在今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
[7] 玉門關(guān):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故址在敦煌西邊。
[8] 下:出兵。胡:這里指吐蕃。窺:伺機侵擾。
[9] 戍客:防守邊疆的戰(zhàn)士。
[10] 高樓:古詩中多以高樓代指閨閣,這里指的是戍邊將士的妻子。
[11] 搗衣:將洗的衣服等物放在砧石上捶打。
[12] 玉關(guān):即玉門關(guān)。
[13] 妾:古代婦女的自稱。?。河螒颉?/span>
[14] 床:指井床,圍住井的欄桿。
[15] 展眉:舒展雙眉,表示高興。
[16] 瞿塘:即瞿塘峽。滟滪堆:瞿塘峽口的一塊巨大礁石。
[17] 三巴:巴郡、巴東、巴西,在今四川東部。
[18] 長風沙:地名,距金陵七百里,水勢湍險。
[19] 寸草:細微的草。三春暉:春天的陽光,象征母愛的溫暖。三春,孟春、仲春、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