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工作后,我立即加入了當?shù)氐谋J攸h協(xié)會,積極參與黨的各種活動。”
瑪格麗特說:“如果說進入牛津大學是一個驚喜,那么離開牛津大學就是另外一種震驚了?!彼齽偰玫綄W位走在牛津公園路上時反省自己所學與所追求的政治事業(yè)到底有什么關系,后來她得出結論:她應該讀法律而不是化學。因為這是出于政治的需要。但無論是讀法律還是從事政治都需要錢。盡管她在牛津大學時已經(jīng)建立起一些可利用的關系,然而她的資金仍然十分有限,無法繼續(xù)深造。由于她深受祖母保守觀念的影響,她正式和大學分配委員會簽約,希望找一個工作。
為幫助應屆畢業(yè)生找到合適的工作,牛津大學新成立了一個職業(yè)介紹委員會,瑪格麗特參加了幾個單位的面試。面試時,主持面試的人員會將對面試者的評價寫下來放在桌子上,一次瑪格麗特出于好奇,偷看了一下那個評價,發(fā)現(xiàn)上面寫著:“這名女子個性太強,不宜在此工作。”出于類似的原因,瑪格麗特參加了三四次這樣的面試,都沒有成功,最終她被本迪克斯塑料公司的研究開發(fā)部錄用,該公司就在科爾切斯特附近的曼寧特里。本迪克斯塑料公司生產(chǎn)一系列工業(yè)用和民用塑料產(chǎn)品,包括膠卷。
盡管瑪格麗特在公司一如她在學校時那樣不得人緣,遭人嘲弄,但她對分內(nèi)工作還是盡職盡責的。這時,瑪格麗特雖是干化工實驗,但業(yè)余卻積極參加公司所在地埃塞克斯郡可切斯特保守黨協(xié)會的政治活動。她在政治活動方面花的時間和精力,要比用在實驗室里的多得多。
1948年,瑪格麗特在蘭達諾保守黨召開的一次年會上認識了肯特郡達特福市保守黨協(xié)會主席約翰·米勒。在后者的協(xié)助下,她不僅報名參加了保守黨達特福選區(qū)的競選,而且在1949年3月正式成為肯特郡北部這個重工業(yè)區(qū)的保守黨議員候選人。接著,瑪格麗特便搬去達特福市,正式離開工作了三年的本迪克斯公司,在萊昂斯公司又找到了一份差事——當研究食品的化學師。達特福選區(qū)保守黨人對她的熱情關懷和尊敬,使她有賓至如歸之感。
在一次電力公司大廈舉行的選舉演講會上,瑪格麗特在選民中頭一次亮了相,發(fā)表了自己的政治見解:抨擊工黨的統(tǒng)購政策;主張減低稅法;強調(diào)“帝國特惠制”等。在其他的一些群眾集會上,瑪格麗特的演說也觀點鮮明,堅定地捍衛(wèi)保守黨的政策路線,猛烈抨擊了工黨推行的國有化方針?,敻覃愄卦谶@一期間所闡述的一些政治思想的基本點,實際上是她后來政治見解的萌芽。
做化學實驗的瑪格麗特
瑪格麗特通過一系列競選活動而揚名全區(qū),但競選的前景卻并不樂觀:達特福區(qū)當時被工黨的諾爾曼·多茲把持著。要贏得競選的勝利,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1950年的選舉中,瑪格麗特·羅伯茨最終以24490選票對38128選票而敗在多茲的手下。不過瑪格麗特使保守黨在這一選區(qū)的得票率提高了二分之一,使工黨的選票減少了三分之一,這在當時的確是一次了不起的勝利。因此,瑪格麗特便引起了保守黨總部的關注,他們認定這位年紀輕輕、初出茅廬的女候選人比許多男候選人表現(xiàn)得更為出色,從而把她視為變革中的保守黨的新生力量。
第一輪敗選之后,瑪格麗特毫不灰心,又以保守黨候選人身份再度出馬,第二次與雄踞這一選區(qū)席位多年的工黨候選人多茲角逐。她到處發(fā)表演說,全面闡述自己對國家面臨的各種問題的見解,例如戰(zhàn)爭與和平問題、“帝國特惠制”問題、英國企業(yè)的國有化和私有化問題、養(yǎng)老金問題、住房問題等。不過,1951年第二輪競選又以瑪格麗特的失敗告終,她仍然沒有拿到達特福區(qū)的議員席位。一個政界新手、而且涉世不深的青年女子,在復雜多變的政壇上畢竟還不成熟,失敗并不足為奇。但她那敢打敢拼和初展鋒芒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精神,卻給廣大選民和輿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1951年的英國大選中,保守黨在議會中贏得了多數(shù)席位,瑪格麗特所崇拜的政治明星溫斯頓·丘吉爾取代了工黨的艾德禮,重新出任首相。
結婚生子后,瑪格麗特通過律師資格考試,取得了當律師的資格,而且當上了稅務法官事務所的見習律師。按照規(guī)定,取得法學文憑或通過法律教育學會考試的人,必須在法律事務所實習一段時期,一般為半年。此外,見習人員還得交上一筆錢,好在有丹尼斯的經(jīng)濟支持,這都不成問題。她遇到的麻煩主要是律師界對婦女的歧視。稅務法官在英國一向是男士的“天下”,撒切爾夫人硬是一頭闖進了這一禁區(qū),以特有的頑強精神、果斷處事能力和高效工作方法,很快就進入了角色,盡職盡責,而且還打贏了一場官司。到最后瑪格麗特離開這間事務所時,她已給同事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在牛津大學畢業(yè)7年之后,瑪格麗特終于在1954年如愿以償,進入了新廣場5號的林肯協(xié)會稅務事務所,開始做正式的開業(yè)律師。此后,撒切爾夫人便永遠告別了化學實驗室,跨入了法律、政治界。
不過,撒切爾夫人在做律師的同時,她的兩眼始終沒有離開過威斯敏斯特宮——英國議會所在地。她爭當律師的惟一目的,是要鍛煉自己,為最終進入議會作賽前準備的熱身。這一時期的撒切爾夫人并沒有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律師事務上,而主要是為能進入下院而不懈努力。
經(jīng)過五年多奔忙,不斷的失敗又不斷的奮斗之后,撒切爾夫人終于在1959年時來運轉。這一年,她在芬奇萊區(qū)當選為保守黨的下院議員。當時她只有34歲,正值精力充沛的壯年。
芬奇萊靠近英國議會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是保守黨重要的陣地之一,擁有12000多名保守黨員。這次撒切爾夫人進入下院,亦即進入了男人主導的世界。她那滔滔不絕的雄辯和她對保守黨內(nèi)外政策的嫻熟,都充分表明她已是這一歷來歸屬于男人的政治舞臺上當之無愧的主要演員,成為初露鋒芒的女政治活動家了。當?shù)亍斗移嫒R報》這樣評價道:“撒切爾夫人口才流利,不看講稿就能滔滔不絕,一語中的?!?/p>
不過,撒切爾夫人雄才大略,目光遠大,她并不把成為下院議員視為自己政治前途的終極目標,相反,她是以此作為自己問鼎巔峰權力的一個橋梁或一個里程碑,而且僅僅是一個橋梁或一個里程碑。從1950年競選達特福區(qū)的議席開始,經(jīng)過10年的艱苦奮斗,34歲的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總算如愿以償,并且以芬奇萊區(qū)為基點,已隱約看見自己那充滿輝煌和榮耀的光明前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