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師生情緣:魯迅與許廣平 作者:崔冬靖 著


前言

十月,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jié)。

它不若十一月的云迷霧鎖,十二月的雪虐風(fēng)饕,一月的冰雪嚴(yán)寒,二月的風(fēng)雨不定,三月的料峭春寒,四月的狂風(fēng)走石,五月的雨打風(fēng)吹,六月的暑氣蒸騰,七月的鑠石流金,八月的炎炎烈日,九月的蕭瑟秋風(fēng)。

它在濕潤中帶著一絲清爽,溫暖中帶著一絲清涼,烈日下帶著一絲清風(fēng)。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正是秋高氣爽,風(fēng)輕云凈的好時候。

最好的時節(jié)便該搭配最美的愛情。

魯迅和許廣平相遇在一個靜謐的十月午后,清風(fēng)徐徐,蝶舞花香。

此時的魯迅已是赫赫有名的文壇巨匠,博覽群書,學(xué)富五車,卻并不風(fēng)度翩翩。他其貌不揚,身上沒有一點風(fēng)流才子的風(fēng)情,反而有著一段失敗的婚姻。在事業(yè)中,他犀利、激進,是革命的前輩;但在愛情里,他還干凈得如一張白紙,婚姻的枷鎖讓他深沉、絕望。

此時,年輕的許廣平則是心存仰慕的高才學(xué)子,她風(fēng)華正茂,卻陷入了革命的漩渦。她熱情積極,不矜不伐,不似平常女子悠揚含蓄。正是這樣的性格決定了她和魯迅之間的愛情走向。當(dāng)魯迅向她伸出援助之手,他就已成為她今后人生的避風(fēng)港灣。

這對師生之間的間隔豈止千山萬水,但愛情要來臨的時候,從不設(shè)定條件。只是在某一時刻,毫無征兆地闖入人們原本或平靜無瀾,或痛苦不安的生活。從此,便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于是,在那樣一個風(fēng)雨飄搖的時代,他們相愛了。

那是最壞的時代,民生凋敝,動蕩不定,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卻也是最好的時代,民眾覺醒,百家爭鳴,國家不幸詩家幸。

在這時好時壞忽明忽暗的時局中,魯迅特立獨行,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想要為自己、為世人,爭得一份安身立命之所。他嘗試種種選擇,最終棄醫(yī)從文,以筆代刀,走上了同黑暗反動勢力斗爭的不歸路。

他憂國憂民,勞心勞力,想要還這世界一份清明。雖不能一蹴而就,但他的努力和成果仍然是顯而易見的。受過新式教育的他,為了民主與科學(xué)的新文化運動盡心盡力,其良性影響越來越大。一切都朝著他的目標(biāo)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

然而,生命中總有那么一些事情不會十全十美。他在事業(yè)上越成功,就顯得他的家庭生活越失敗。

魯迅曾試圖掌控許多東西。他的喜好、事業(yè)、前進的方向,等等。當(dāng)然,還有他最想掌控的婚姻。然而,他獨獨不能掌握的就是婚姻。他期待的婚姻,應(yīng)以愛情為基礎(chǔ),兩人志趣相投,同心協(xié)力。當(dāng)他和朱安——一個裹小腳的舊式女子,在歷經(jīng)他“至孝”的母親逼婚騙婚、最終走進封建社會包辦婚姻之后,他們之間就已再無發(fā)展的可能。此后,他們的婚后生活了無生趣。愛情自不必提,這對夫妻之間連基本的思想和感情交流都是沒有。

他掙扎過——但這種掙扎十分無力,得不到親人的認(rèn)可,包括他摯愛的母親。

他反抗過——但他顯然沒辦法去面對獨自撫養(yǎng)他長大的母親,這份恩情他無力償還,他別無他法。

他逃避過——但躲得了一時,卻躲不了一世,最終還是要面對。

他妥協(xié)過——但那素昧平生的女人根本不可能抹去身上封建禮教殘留的痕跡,她再努力,也仍舊做不成能夠和魯迅并肩的“新”女性。

他做出了許多努力想要擺脫這段婚姻,但結(jié)果仍是被迫接受。他變得心灰意冷,于愛情無望。罷了罷了,便將這所有的力量都放入到與敵人的斗爭中去;罷了罷了,為了守護心中的期望,孤獨一生又何妨?

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也是一個對婦女極度苛刻與極度包容并存的時代。

有一份部分人提倡平等,竭力呼吁婦女解放。越來越多的女子走出家門,讀書識字,不必裹腳,相夫教子不再是她們唯一的出路。她們可以有自己的事業(yè),可以經(jīng)濟獨立,也可以去革命,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她們以自身實力證明,她們可以做得不比男人差。

但也還有一部分人,并不甘心那個時代的老去。他們極力地維護著封建傳統(tǒng)那個可以稱得上是自負的自尊,把一切新式女子的行為,都定義為大逆不道。他們不能接受女子的拋頭露面,包辦婚姻是他們最后的手段、最后的掙扎。

這兩部分人勢同水火。他們之間一直爭議不斷,且不論最終的輸贏,在這個時代,他們都留下了屬于自己的痕跡。

而許廣平,深陷于這兩股勢力之中。

在一部分人眼中,她是標(biāo)準(zhǔn)的新式女子。讀書識字,有思想,有抱負,積極地奔走于革命事業(yè)中。

在另一部分人眼中,她卻是地地道道的大家小姐,傳統(tǒng)世族,身份特殊,身上還有著碰杯為婚的約定。

在這兩股勢力的夾縫中,她的心靈受盡了擠壓、摧殘,但果敢的她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新式身份。扔聘禮、拒婚,做了許許多多女人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她終是為自己爭得了一個自由之身。

她為了更高的夢想只身北上,遇到了朦朦朧朧的初戀。一切,看似很完美。但有什么心痛比得上因自己的疏忽而使愛人喪失性命?最可悲的是,一切在她都還不知道的時候,就已經(jīng)來不及了。這段感情讓她耿耿于懷,她悲痛,怨恨,卻無濟于事。她大哭一場,將過去永遠埋藏心底。

他們本都是這是世界上不算幸福的人。他們都曾對自由的愛情充滿了希望,又遭遇了這世上最嚴(yán)酷的情感打擊。如果沒有遇見,魯迅的私人生活一定是場悲劇,他今后的成就也許也會大打折扣;如果沒有遇見,許廣平也許會遇到一個同齡人,也許也能一起革命奮斗,但更可能在那個慘烈的爭斗中早早地失去寶貴的生命。

但自從他們遇見,一切,都變了。

年過不惑的魯迅如沐春風(fēng),臉上生硬嚴(yán)肅的痕跡不自覺就柔軟了許多。

正值青春年華的許廣平醍醐灌頂,迷茫焦灼的目光不自覺就帶上了一抹堅定。

鴻雁傳書,互訴情長。

他們該感謝那個動蕩的年月,讓他們能夠同仇敵愾,共同患難。究竟誰是誰的后盾,沒有人能分得清楚。于是,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終于走到了一起。

不得不承認(rèn),作為男子,魯迅把所有的堅硬都丟給了敵人,丟給了奮斗的事業(yè),在感情方面,他便顯得有些柔軟。但歷經(jīng)了重重磨難之后,他終于也可以肯定地說:他,可以愛。盡管兩人的差距永遠也無法填補,但他們二人并不在意,這也許是一種別樣的距離產(chǎn)生的美。

而許廣平始終都是干脆直爽的,她深知愛情光靠緣分是不夠的,要拼盡全力去爭取。是她的熱情感化了他。為了愛,她幾乎犧牲了自己,幾乎要變回閉門不出、相夫教子的“后院女子”。但許廣平終究是不同的,即使在家中,她也在努力學(xué)習(xí),永遠地跟隨著他的腳步,變成了魯迅的左右手。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份屬于自己的天地,有了愛情的結(jié)晶。

這是他們曾經(jīng)不敢期望、幾乎放棄的東西。愛情何其奇妙!在你轉(zhuǎn)身的某個時刻,它也許就在下個路口靜靜地等待你的來臨。

為著魯迅家里那個所謂的“妻子”,他和她遭受了許許多多的非議。他變成了始亂終棄的小人,她變成第三者插足的“小三”。那個女人如一根刺梗在兩人中間,卻因著兩人的善良將一切化解。

愛伴隨著他們走遍了中國的許多角落,每個走過的城市,都能留下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

然而,他的老去終是不可避免。魯迅獨自離去,希望她忘了他。她焦躁不安,迷失彷徨。但許廣平的心卻始終跟隨著他,無論在哪里,魯迅都是她的師長,都是她的指明星。她的路還很長,但愛情正是繼續(xù)走他未走完的路。況且他們的路,早在相遇的那一刻就已并為一條。從此以后再沒有分叉口。

他們相識不過十三載,然而這短暫的時光是他們這一生中最幸福、最充足的時光。他猶如一片廣闊的天空,有容乃大。她本可以做一尾魚,遨游在屬于自己的一方江湖河海;抑或是做一只自由翱翔的小鳥,穿越森林花海。但她仍然選擇做他的云,為他的生命增添一道風(fēng)景。

遇見,真是一個美麗的意外。

什么是最好的愛情?就似舒婷《致橡樹》所說: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緩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xué)癡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fù)單調(diào)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云里。

每一陣風(fēng)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dān)寒潮、風(fēng)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里: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

腳下的土地。

魯迅和許廣平即是如此,不論魯迅在文壇抑或是革命中取得了多少成就,許廣平始終都不是單純依附他的蔓藤。她獨立、知性,她就守在他的身旁,沒有任何人能取代她的位置。他們是師生,是戰(zhàn)友,更是靈魂的伴侶。

那個年代,伴隨著風(fēng)風(fēng)雨雨,已經(jīng)遠去。都說變化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東西,人在變,物在變,就連那份真摯的情也永遠留在了那個其實并不算太遠的時代。但不必憂心,那最美的愛情已經(jīng)綻放在那最好的時節(jié)中,幽香四溢,悠遠綿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