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蘇珊·福萊德1
最近四十年,從喚起環(huán)境意識的角度上說,在美國,有一本書顯然是最為突出的,它對人和土地之間的生態(tài)和倫理關系,作了最能經得起檢驗的表達。奧爾多·利奧波德的《沙鄉(xiāng)年鑒》——一本薄薄的、最早在一九四九年出版的自然隨筆和哲學論文集,是堪與十九世紀最著名的美國自然文學的經典——亨利·大衛(wèi)·梭羅的《瓦爾登湖》比肩的作品。
和梭羅一樣,利奧波德是一個熱心的觀察家,一個敏銳的思想家和一個造詣極深的文學巨匠。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具有國際威望的科學家和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在國策制定上,在奠定林學、野生動物管理、水域管理以及土壤管理等領域的生態(tài)學基礎方面,也卓有建樹。他一生(1887—1948)共出版和發(fā)表了三本書和五百多篇文章。自他去世之后,其著作對一些新學科,如資源保護生物學和修復生態(tài)學,以及公共和私人政策、可持續(xù)農業(yè)和環(huán)境、經濟學、教育、美學和文學,都具有日漸增長的影響。比之他的其他著作,《沙鄉(xiāng)年鑒》則更是他一生觀察、經歷和思考的結晶。它們蘊含著他的土地健康和土地倫理的基本概念,不僅吸引著專業(yè)人士,而且也吸引著那些熱愛自然和欣賞美文的普通人。
這本書看似簡單。一開始是對一個荒棄了的農場上一年四季不同景象的追述,利奧波德和其家人曾在這里親手進行著恢復生態(tài)完整性的探索;接下來,進一步就資源保護主義方面的問題陳述了利奧波德在北美的其他地方的某些經歷;最后則以幾篇有關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和倫理學思考的文章結束全書。他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土地倫理”,通過把土地—土壤、水、植物和動物,包括人類—想象成一個由相互依賴的各個部分組成的共同體,而我們每個成員都只是其中的一個“普通成員和公民”,將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各種問題串到了一起。
文章的寓意是極其深刻的。今天,在全球氣候變暖的陰影之下,在這個星球的生命支撐系統(tǒng)正發(fā)生著世界性衰退的時代,利奧波德對我們說,普通老百姓是能夠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的。他的文章不是祈求強有力的政府干預的答辯書,也不是通過渲染人們對生存危機的恐懼而宣揚世界末日的小冊子。他力圖在闡釋土地功能的基礎上去強化人們對土地的了解,以激發(fā)人們對土地共同體的熱愛和尊敬。他相信,通過了解和熱愛,就會產生一種在行為上的道德責任感,從而有助于維護或恢復這個共同體健全的功能。
利奧波德的寓意,通過對他本人和土地關系的描述,在那些從未到過威斯康星的沙鄉(xiāng)及那些他所描寫的地方的人中,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樂于接受它的讀者。這本書在世界上的銷售量已超過兩百萬冊;利奧波德的土地健康和土地倫理觀已經成為眾多的美國組織和政府機構確定環(huán)境項目的基礎。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進一步鼓舞了美國甚至世界各地普通人不斷高漲的環(huán)境保護主義熱情,他們努力在自己的社區(qū)里為改善其共同體的健康和持續(xù)性工作著?!渡赤l(xiāng)年鑒》已有了俄文、日文、韓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意大利文、法文、德文和波蘭文的版本,現在,侯文蕙的富有感染力的譯文又將再次出現在中國。
侯文蕙在她的譯文中注入了一種對自然的愛和一種對利奧波德所描述過的許多地方和環(huán)境的親切感,同時還融入了她畢生在中國文化、語言和文學上的鑒賞力。令我高興的是,當她在夏日和冬季漫步在利奧波德的沙鄉(xiāng)農場的樹林、草地和沼澤邊,或與利奧波德的子女討論他的理論,并向其他從事利奧波德研究的學者請教時,我都與她在一起。她極有資格向她的中國同胞們介紹這樣一位作家,一位向土地共同體的所有公民—無論他們住在哪里—發(fā)表預言的作家。
侯文蕙翻譯的前幾版已經在中國引起了深刻反響,其中有多篇文章被收入到選集、雜志,甚至中學和大學的語文和人文通識教材中。如“大雁歸來”和“像山那樣思考”,就已分別出現在初中和高中的語文課本中,這意味著中國的每個中學生都可以讀到它們。每年,都有許多中國的訪問者來到美國尋訪威斯康星河畔的利奧波德的沙鄉(xiāng)農場。一旦到了那兒,他們也會參觀新的利奧波德中心—利奧波德基金會的教育和活動場所,它是利奧波德的思想和他耕耘成果的具體體現。這個中心在二〇〇七年啟用時,因其節(jié)能和環(huán)保的設計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高度評價。
在這個新版本中,收入了最早的英文版中由查理·施瓦茨繪制的富有召喚力的插圖。我相信,利奧波德文采飛揚的散文同那些簡樸的插圖,將會在遙遠的中國讀者那里得到強烈的共鳴。
美國利奧波德基金會主席蘇珊·福萊德
2009年10月29日
1 蘇珊·福萊德(Susan Flader),美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利奧波德基金會主席,密蘇里州立公園協(xié)會主席;美國環(huán)境史研究的開拓者和權威學者之一。主要著作有《像山那樣思考:奧爾多·利奧波德和對鹿、狼及森林的生態(tài)觀的演變》、《大湖地區(qū)的森林》、《利奧波德的沙鄉(xiāng)》、《密蘇里的遺產》等。本序受利奧波德基金會之托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