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鼠曲奶奶

行走的花朵 作者:陳理華


鼠曲奶奶

那一年,我在一所距家約二十里路的很偏僻的小學(xué)教書。麻煩的是,那是個在水一方的小村子,想走出或走進(jìn)村子必須坐船。

第二年春天,整整一個季節(jié),幾乎每次都會遇到一位背一大簍鼠曲草,頭發(fā)花白,背微駝的瘦小老太太。

一次我快走到河岸時,聽得一陣“船呀船”的叫聲,當(dāng)我順著羊腸小道走到河邊時,老人望了望我,自言自語地說:“老吳頭,又跑到自己的菜地去了?!闭f完便氣呼呼地坐在了一塊巨大的巖石上。

過了好一會兒,總算看到艄公慢慢地把一只小木船無聲地劃過來,船快靠岸時老太太開始吃力地背起背簍。我終于忍不住好奇心,問:“老奶奶,采這么多吃得完嗎?”老太太也不說話,停下動作,只朝我頷首微笑。那笑像盛開的朵朵鼠曲花,平和親切,在春日夕陽下泛著淡淡的金色光芒。微風(fēng)把幾根垂在她臉頰上的白發(fā)吹得輕輕飛揚,好像是在訴說她曾經(jīng)的悲傷。艄公用竹竿固定好船,跳下船幫老太太把背簍提到船上,然后邊撐船邊對我解釋:“她對鼠曲草有一種生死之愛。”

為什么會對鼠曲草有生死之愛呢?鼠曲草只是一種平常的草,又不是什么救死扶傷的藥。艄公對著老太太努努嘴:“你問她!”老人卻把頭扭向一邊,不愿回答。見此情形,我也不好意思打破砂鍋問到底,帶著一個謎團(tuán),回到學(xué)校。后來同事告訴我,她叫鼠曲奶奶。1960年時,她的父親和她六歲的女兒被活活餓死。葬完他們后,她也昏倒了。是一個男人不知從哪里找來一小把鼠曲草,搗爛后讓她吃下她才活過來的,誰知救活她的男人隨后也死了。老太太對這種救命的草情有獨鐘,一到采鼠曲草的季節(jié),就拼命地采,做成粿,或把草拌到飯里。吃不完就曬成干,大袋小袋像寶似的裝起來……她把一種思念和生活的悲苦都采來,曬成干,變成美味。

老太太特別善良,改嫁到這個村子,生下了一大堆兒女。搞生產(chǎn)隊時憑人口分糧,很多人都不夠吃,青黃不接的日子,她常拿出白米給沒米下鍋的人。

老伴兒過世后,滿堂兒孫不讓她采草,她還是天天采呀采,晚輩們也只好由她去。孫兒告訴她,在豐衣足食的當(dāng)代,鼠曲草不再是饑荒年代的救命之物,但她怎聽得進(jìn)! 老人過世時從她住的地方丟出了上千斤干草來……

時常漫步在長滿鼠曲草的小路上,看那些柔弱平凡的草,千秋萬代地把根扎進(jìn)貧瘠的土地,它們多像那個不肯向命運低頭的鼠曲奶奶。憑著韌勁和一顆真誠的心,悄無聲息地尋找屬于自己的生命中的養(yǎng)料……

緩緩流淌的小溪水,像輕輕拂過發(fā)際的音樂,在原野的眉尖上舒展,流過我滄桑如煙的歲月。心的漣漪,正一圈圈擴散……恍惚中記起了馮至的詩: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禱。你一叢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負(fù)了一個名稱……我向你祈禱,為了人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