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的來歷
從前,朱家角城隍廟不在這個位置,為啥?圓津禪院是元至正年間建造的,放生橋是明隆慶年間動工的,而城隍廟卻是在清乾隆二十八年時筑建的。它們怎么會間隔如此長的年份?況且城隍廟是一方百姓乞求平安的重要建筑,應該不會建得如此晚。告訴你吧,這個城隍廟是從另外一個地方遷來的。
那么,怎么會遷到這里,且聽我細細道來。
傳說,從前城隍廟的位置在古鎮(zhèn)的南邊的一個名叫雪霞浜的地方。那時候雪霞浜這個地方商業(yè)相當繁榮,區(qū)內河道縱橫交錯,水流清徹見底。為了用水方便,老百姓都在河道兩邊建屋經商,安居樂業(yè)。有了城煌廟后每到初一、月半,那些善男信女都要到城隍廟里燒香拜佛,因此這里也就成了鎮(zhèn)中心地帶。
哎,就在這個時刻這里的人們發(fā)現(xiàn)有個奇怪的現(xiàn)象:每當早上太陽升起來的時候,按現(xiàn)在說大約八點鐘光景,城隍廟里的老爺都會“嘩啦”一下全部倒地,一直到太陽升到一桿子高約莫九點鐘時一個個又會自動扶正。大家思來想去,尋來找去,就是找不到原因。人們有些搞不懂這到底是什么原因。
就這樣,天天如此,月月照舊,這總不是個辦法。此事急壞了當地百姓,大家議論紛紛,認為要出大事了,就要大禍臨頭啦。很快這事一下傳到族長那里,族長也大驚失色,立即派出巡查密探出去偵察,限他們十日內一定要查出名堂。
于是,這些密探巡查有的躲在城隍老爺的背后,有的藏在城隍廟的門口,有的則在廟門口外面遠遠監(jiān)視著。咦,說來也真怪,到八點鐘光景的時候這些老爺真的“嘩啦”集體倒地,比聽到口令還要齊正。事實上,這些老爺根本沒有人去推,也沒有風刮,怎么會這樣呢?
這時,有個巡查發(fā)現(xiàn)了蹊蹺。他發(fā)現(xiàn)每當有個小男孩走過廟宇門口時這些老爺就會集體倒下。難道這事與這個孩子有關?
于是,巡查就把發(fā)現(xiàn)的問題詳細匯報給了族長。族長聽后更加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心想,難道我們這里出妖孽了,要大禍臨頭了。不行,必須把這個妖精盡早鏟除,不然全鎮(zhèn)人都要遭殃。想到此,族長連忙命令巡查調查這個孩子。
一會兒工夫,巡查回來報告,小男孩家住南邊一條小河邊,家境貧寒,父親早亡,家里只有一個老母親,倆人相依為命。小孩今年八歲,現(xiàn)正在鎮(zhèn)上讀私塾,每天早上要經過城隍廟,經過時里面的城隍老爺就會行下跪禮。聽了巡查匯報,族長蒙住了:一個孩子能有這么大的能耐,讓城隍老爺給他行下跪禮。這還了得,這不是妖孽是什么?看來我們這里要出事啦!現(xiàn)在必須趕快把這妖孽鏟除,否則全鎮(zhèn)人都要糟糕。想到這,族長當即下令:“立即把這個小孩抓來。”
小孩被抓來了,族長立即命令:“把他綁起來,明天子時把他扔進火堆里火化,不留尸骨。到時候燃三堆大火,一堆奠天,一堆奠地,還有一堆焚人,以謝天下。”族長知道子時是離太陽最遠的時候,因為這個孩子的妖術一定是通過太陽的神功傳到他身上的,遠離了太陽,神功就無法附在小孩身上了。另外,族長還決定,明天張榜告示,將孩子游街示眾,到子時正點將他驗明正身,實施焚人,鏟除妖孽。
第二天,孩子被游街示眾后人已經氣息奄奄,孩子的母親在一旁哭得死去活來。此時族長把孩子綁在鎮(zhèn)公所旁的一棵大樹上,準備子時一到立即行動。這時,有些人實在看不下去了紛紛上前給孩子求情,族長哪里肯依,時候一到立即執(zhí)行。此時此刻,全鎮(zhèn)人都屏住呼吸等待這最后時刻的到來。
正在這萬分危急時刻,只看見前面有位老人拄著拐杖跌跌撞撞沖了過來,嘴里大喊:“使不得,使不得!”大家定睛一看,原來是族長的父親——老族長。一看是自己老父親來了,族長連忙上前一面攙扶老人,一面告訴他事情原委。老族長聽后大聲斥責兒子說:“兒子,使不得,你想想城隍老爺看到這個孩子能夠下跪,說明這孩子是有來頭的,必定是天上星星下凡,你怎么能這樣做呀!老天爺怪罪下來,全鎮(zhèn)人真的要遭殃了?!闭f完老族長親自上前給孩子松綁。然后老族長又一下跪倒在孩子跟前請求孩子恕罪??吹嚼献彘L這樣,全鎮(zhèn)人也立即下跪乞求恕罪。接著老族長又一聲令下:“敲鑼打鼓送孩子回家?!弊彘L見父親這樣,早嚇得躲在一邊不敢出聲。
就這樣,一場風波終于平息,但是以后的日子怎么過?孩子仍然要去讀書,仍舊要經過城隍廟,總不見得讓城隍老爺一直這樣下去。于是,族長只得召集大家開會商議對策。最后大家一致決定:“咱們惹不起,總還躲得起吧。這樣吧,讓城隍老爺搬家!選一個黃道吉日出去給城隍老爺選址。”
那么,選擇什么地方比較合適呢?這天,族長請了鎮(zhèn)上八個彪形大漢又邀出城隍老爺抬著他一起出去,后面敲鑼打鼓在鎮(zhèn)上游街選址。走著走著,來到現(xiàn)在城隍廟這個位置的地方,這八個大漢突然走不動了,只感到城隍老爺此時怎么變得很沉很沉,族長連忙換了八個大漢,可城隍老爺仍像生根一樣紋絲不動。眼看天上剛才陽光燦爛現(xiàn)在卻烏云密布,一場大雨馬上要降臨了。族長驚愕了。怎么辦?大家說,去找這個孩子,或許他會有辦法。族長聽罷只得親自登門去請教孩子。
剛走到小孩家門口,只聽小孩在大聲說:“搬了不如就得!搬了不如就得!”族長一驚。哦,明白了!族長一路小跑回去跟大家說:“就在這里,就在這里!”大家問:“何故?”族長說:“我剛到小孩家門口,就聽小孩說,搬了就到這里。這不,就在這里嗎?再說城隍老爺也不想走了,所以搬不動呀!”大家這才相信。其實,小孩當時正在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呢。就這樣,族長把城隍廟搬到了現(xiàn)在的位置。等到造好城隍廟,他們才發(fā)現(xiàn)這個廟與眾不同,大多數的廟都是坐北朝南,它卻是坐西朝東的。所以,自城隍廟遷移至今,這里一直香火不斷,風調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