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言絕句

學(xué)詩(shī)記 作者:褚建君


五言絕句

諸暨五泄游

隨緣新旅伴,舟楫遠(yuǎn)塵埃。

石徑尋幽草,山前訪綠苔。

幽谷龍?zhí)短?,澗邊多紫楠?/p>

游人常掬水,笑語(yǔ)壓山嵐。

跌水谷中喧,寒風(fēng)林下伏。

臨淵觀細(xì)魚,持杖倚修竹。

高歌雷雨后,豪飲小茅屋。

夜露凝無(wú)聲,山莊人獨(dú)宿。

五言絕句由四個(gè)句子組成。從韻的方面來(lái)說(shuō),有兩種情況:如果首句最后一字入韻的,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后一字必須與首句最后一字屬于同一韻部;如果首句最后一字不入韻,則只要第二、第四兩句的最后一字押韻就可以了。前人的詩(shī)歌之中,首句入韻是普遍的現(xiàn)象。

五言絕句的格律,根據(jù)首句的不同,可以分為四種形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或者: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或者: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或者: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掌握這四種形式的要點(diǎn)在于“對(duì)”和“粘”。

所謂的“對(duì)”,就是一、二句,三、四句的平仄必須是相對(duì)的,也就是相反的。所謂的“粘”,就是二、三句的平仄必須是相同的(最后一個(gè)字除外)。在這四種形式的五絕之中,有一點(diǎn)是共同的:如果押的是平聲韻,則第三句最后一字必然是仄聲;如果押的是仄聲(入聲)韻,則第三句最后一字必然是平聲。習(xí)作《諸暨五泄游》其一的起句句式為平平平仄仄,其二的起句句式為仄仄平平仄,押的都是平聲韻;其三起句的句式為仄仄仄平平,其四起句的句式為平平平仄仄,押的都是入聲韻。這里的平仄,按照所謂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也就是在一般情況下,一三五位置上的字,平仄可以不論;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須分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