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88年

記憶中國:新聞串起的歷史 作者:李泓冰 著


1988年

作者1988年8月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業(yè)務專業(yè)碩士畢業(yè),分配到人民日報社科教部任記者,先后負責條線是中國科學院、中國社科院出版、文物等領域。

1月16日第1版

社科院推出改革思路和目標

造就鼓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學術環(huán)境

建設國內外有聲望的學術研究中心

薈萃了一大批當代學術精英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今后4年將怎樣把那盞神圣的學術之燈撥得更亮?他們謹慎而又堅定地把握著這樣一個改革思路,即:造就開放的學術環(huán)境,繼續(xù)解放思想,開拓前進,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發(fā)展馬克思主義。

在今天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該院新聞發(fā)言人重申了院長胡繩的話:“對學術的領導要通過學術來實現(xiàn)。”盡管中國社科院曾經擁有郭沫若、范文瀾等響亮的名字,盡管他們在1988年已經向社會推出291種專著、3500余篇學術論文,然而他們仍如履薄冰,生怕稍有松懈便會“降為二流科研機構”。為了避免這一尷尬境地,實現(xiàn)建設我國最高水平的社會科學學術研究中心和在國際上有影響有聲望的學術研究機構這一總體目標,他們在不久前結束的工作會議上指出:中國社科院要走一條內涵式的發(fā)展道路。在規(guī)模上不再繼續(xù)擴展,不盲目追求學科門類的齊全和在所有學科上保持領先,而踏踏實實地著力于科研人員實際水平的提高。因而,今后該院的編制和機構都不擬增加。

今后4年內他們將以加強研究所的建設為中心,從戰(zhàn)略高度重視和加強科研隊伍的素質,特別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科研環(huán)境。新聞發(fā)言人慎重地提到,中國社科院當然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但如果某些學科、某些學者不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研究學術問題,或者用了不同于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方法,只要不違反憲法,我們也應予尊重。他說,社科院要造就一種創(chuàng)造性探索的學術氣氛。

新聞發(fā)言人還回顧了1988年該院的研究成果,他介紹說,所承擔的國家“七五”規(guī)劃的重點項目和院、所級重點項目,都進入了實質性研究階段。而針對我國改革實踐所開展的對策性理論研究方面,也有顯著的成績。

據稱,該院院所兩級領導的換屆已于年前完成,所局級干部的平均年齡降低4.4歲,55歲以下干部占63%。

11月8日第3版

中國科學院部署基礎研究改革

明確重點目標建立開放體制提倡刻苦鉆研

老科學家?guī)煵w今天在此間召開的中國科學院基礎研究工作會議上大聲疾呼:“我們一直說要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但是再不真正重視基礎研究,若干年后我們就拿不出什么可轉化為生產力的成果了?!边@番話,被淹沒在一片情不自禁的掌聲之中。

在基礎研究隊伍于種種?;笾率艿礁鞣矫鏇_擊之際,中科院召開這一會議,無疑給來自全國各分院和所心事重重的科研負責人以一吐為快的機會。他們今天下午認真地傾聽了院長周光召的一個長篇講話。

周光召認為,基于基礎研究對社會發(fā)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因而必須在改革中爭取穩(wěn)定發(fā)展。他提出中科院基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標是:以開放、流動、聯(lián)合和面向全國的精神,通過擇優(yōu)和競爭,理順基礎研究的管理和研究體制,加強協(xié)調、統(tǒng)一規(guī)劃,逐步形成一支優(yōu)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為主的、結構合理的基礎研究隊伍,努力在若干重要前沿領域形成活躍的有國際影響的學派,做出世界水平的成果,為解決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重大科研問題,為應用開發(fā)領域輸送高級人才作出貢獻。

隨后,周院長用堅決的口氣說道,基礎研究工作一定要樹立國際競爭的思想,要走向世界。任何“填補國內空白”“國內先進水平”的提法都不應是基礎研究工作追求的目標。

他說,基礎研究隊伍要少而精,要在不斷流動中保持相對穩(wěn)定。

周光召要求從事基礎研究的帶頭人要學識淵博,思想敏銳,有較好的組織能力和合作精神。他強調要在繼續(xù)發(fā)揮老一輩科學家指導作用和中年科學家骨干作用的同時,努力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青年科技人才。對少數(shù)可望做出第一流工作的優(yōu)秀青年科學家,要撥出??钪攸c支持,大力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學術帶頭人。同時,鼓勵一部分有經驗的優(yōu)秀基礎研究人員走向應用研究和開發(fā)領域,或轉變學科方向跟別的專業(yè)結合,促進學科間的交叉聯(lián)合。

周光召還談到基礎研究要項目精選,樹立有限的目標。未來10年內,中科院基礎研究應特別注意發(fā)展迅速而投入較少的重要領域和能發(fā)揮我國自然條件特色的領域,如凝聚態(tài)物理、生命化學、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神經科學、全球變化、非線性科學和國土學等。

為達到預期目標,基礎研究機構要不要建立新的體制?周院長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對新體制有一些基本要求,即:面向全國和世界的開放體制;寬松民主的學術氣氛;易于人才競爭、流動的環(huán)境;裝備優(yōu)良的科研設施和良好的工作條件;人員精干、配置合理、協(xié)調工作、效率高的組織管理工作。

周光召說,最近幾年以開放、流動、聯(lián)合和面向全國的方式建立起來的幾十個開放實驗室,是基礎研究較好的組織形式。從明年起對面向全國公開招聘開放實驗室主任進行試點,使它們成為具有科學優(yōu)勢的國家實驗室。

周光召透露,科學院正在探討對原有研究工作和機構加以調整改組,以爭取在本世紀最后十年間。在基礎研究方面形成若干科學中心。初步設想,這些中心將精選由中青年杰出學術帶頭人主持的、以博士生和博士后為主體的、進行最富有生命力的學科前沿基礎研究的少量研究組進入科學中心工作。

周院長指出,中科院擁有一批實力雄厚、各具特色、以基礎研究為主的機構,形成了一支學科齊全、水平較高、經驗豐富、事業(yè)心強的基礎研究隊伍,具備了解決綜合性重大問題的能力。他充滿激情地說,中國的知識分子即使在最困難的條件下,也仍然有那么一批堅韌不拔的優(yōu)秀人才能夠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研究事業(yè)。這些優(yōu)秀人才,正是將來中國成為發(fā)達國家的希望所在。

(與王友恭聯(lián)合署名)

11月14日第3版

失控的紙價與饑渴的課本——關于中小學課本供應問題的調查

今年春夏之際,有兩封標明“特急”的電報從國務院發(fā)往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負責人的案頭——緊急通知:關于中小學課本紙張供應及價格問題;緊急通知:抓緊落實今秋中小學課本。請負責同志親自出面抓好這項工作,采取堅決措施,保證今秋中小學課本按時供應……

終于,全國的印刷機都加快了轉動,93%的中小學生在上課前拿到了課本。但是,深知內情的人仍愁眉緊鎖:明年怎么解決?

一向保證供應的中小學課本如今怎么會連連告急?

國家教委一位工作人員無可奈何地拿出幾份各省上報的材料說,印課本所需的凸版紙供不應求,紙價連年上漲,直接威脅中小學課本的及時供應。

1986年,凸版紙的價格是每噸1500元,當時國家教委、國家出版局、輕工部、財政部等7個有關部委聯(lián)合發(fā)文,規(guī)定中小學課本的每個印張定價8分。一般說來,每噸紙漲價200到250元時,一個印張也要相應提價1分,方能平衡。當凸版紙每噸漲到1750元時,是由地方財政補貼抵消掉的,以此保證印張價格的穩(wěn)定。但這一年以來,凸版紙價格上漲幅度明顯增加,幾乎平均每噸紙一個月就上漲100元左右,目前市場價格已高達3000元,行情仍繼續(xù)看漲。今年秋季,各省課本印張的價格開始有了差異,但一般都在1角錢上下浮動,大大低于凸版紙的漲價幅度。地方財政補貼也有一定限度,因而使課本用紙供應嚴重不足。

紙廠也在叫苦。造紙用的蔗渣、液氯、煤等主要原材料緊缺,只能高價購進,凸版紙利潤低,再不提價,只有虧損。

形勢是嚴峻的。明春中小學課本,本應今年8月開印,才能保證明春開學前到書,但安徽由于用紙缺口達6000噸,到了9月份,仍未能開印,經逐廠做工作,總算有4000噸可以在年底前上交,但仍有落空的可能。許多省區(qū)今秋課本的印制用光了庫存紙,現(xiàn)在庫存告罄,又無后援,實在難于為繼。

新聞出版署所屬印刷物資公司的陳經理則憤然說道,紙張供應確實緊張,但很大程度是人為造成的。流通領域中“倒爺”橫行,從中大肆牟利,使紙價一漲再漲,質量卻一降再降。紙廠需要原材料,卻得用紙去交換;更有各種職業(yè)“倒爺”高價收購。這些自己并不用紙的單位或個人轉手便加價拋售。有的紙廠為了贏利,也置國家下達的計劃于不顧,把紙賣給“二道販子”。營口造紙廠今年雖然超額完成凸版紙生產指標,但只上交了國家計劃的47%,大量自銷。

紙的質量如今也每況愈下。有的能攥出水來;有的摻入大量滑石粉以增加重量。但即使如此,手中只要有紙待銷便氣壯如牛。陳經理苦笑著說,現(xiàn)在收到的商購函都和最后通牒差不多,限定時日把款送到,過時不候。價格再高,質量再差,我們也不敢不買,就算我們不要,他們也有買主。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部的工作人員說,看來只有實行課本用紙專營制度,方能杜絕流通領域的層層扒皮,以致紙價輪番上漲。實行凸版紙專營,這是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等部門的一致意見。他們認為非如此不能決凸版紙價格的失控問題。

紙張的漲價是全國性的,尤以凸版紙和新聞紙更為突出。如不采取果斷、有效的措施,明年很可能就要有相當一部分中小學生開學要眼巴巴地等著遲到的課本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