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土坷垃的童年里,讀書成了最美的事

平凡不可貴,最怕無作為 作者:邢萬軍,閆榮霞 著


土坷垃的童年里,讀書成了最美的事

金明春

1952年,在陜西南部的丹鳳縣一個叫棣花村的偏僻小村里,有一個嬰兒出生了。父親是鄉(xiāng)村教師,母親是農民,這個家庭對這個嬰兒的誕生,感覺很平常,就像日出日落。

這個孩子慢慢長大了,但是他的個子矮,還總生病。上學了,他對學習抓得也不緊,既不會唱歌也不會跑步。數(shù)學成績平平,但奇怪的是這個小孩兒作文寫得相當好。他很小的時侯就顯示了他的作文天賦,在一次作文比賽中,他的作文得了第二名。

他的頭發(fā)很長,特別是腦門上的那一縷頭發(fā)更長。好酷!更好玩的是,在他寫作業(yè)時,那縷頭發(fā)就會來“搗亂”,那縷頭發(fā)調皮地垂下來,這時,他很帥地一甩頭,那縷頭發(fā)就會聽話地被甩了上去。

于是,小伙伴給他取了個綽號叫“一撮毛”。

這里,到處是土坷垃。在他的童年的記憶里,到處是黃土,但在這滿是土坷垃的童年里,讀書是最美的事。

對于貧困的生活來說,讀書會讓生活美好起來。當時農村很少有書看,就是《紅巖》《水滸傳》《三國演義》這幾部書。書,成了奢侈品、稀罕物。他似乎患有文字“強迫癥”,見到有文字的東西,他的注意力便會聚焦在那里。他有個習慣,每到一處,就會翻看那里的書報。文字,對他是一種強大的誘惑。他有一次去縣城一居民家,看見有一本《紅樓夢》,就像獵人發(fā)現(xiàn)了獵物,不顧一切地抓起了那本書。

那時候的農村,沒有報紙、電視,晚上沒有事做,他就去聽鄰居講故事。但聽故事需要“買門票”,就是給人家講故事的人干點兒活,比如推石磨、挑水。每次他都聽得津津有味,回來后就把聽來的故事寫下來。后來,他那部《老生》里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他聽過或者經歷過的事情。

讀書,即使在雪花飄揚的季節(jié)也有一種芬芳和溫暖的氣息撲面而來。書,一次次叩動著他的心弦,一次次開啟著他的心智。

17歲時,他在工地上看到一本沒有封皮的書,當他翻看這本書時,一個奇怪的念頭產生了:哼!書不就是人寫的嗎,他們能寫,我也能寫。有了這個念頭以后,他就開始嘗試著寫作。正是這個作家夢,誕生了一位著名的作家,他就是賈平凹。

文字散發(fā)著作者的氣質,閃耀著生命和人性的光輝,彰顯著他的情志與追求,洋溢著雋永的生命意蘊。他探求生命本質,有著率真的個性;他保持著一種堅守藝術人生、關注現(xiàn)實的寫作姿態(tài)。他出版的主要作品包括《浮躁》《廢都》《白夜》《土門》《秦腔》《高興》等。作品曾多次獲全國文學獎,2008年《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作品還獲過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法國費米娜文學獎和法蘭西文學藝術榮譽獎。這位被稱為文學鬼才的作家,有著鮮明的特點,如同茅盾文學獎的授獎辭所說:“他筆下的喧囂,藏著哀傷,熱鬧的背后,是一片寂寥?;蛟S,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之后,我們所面對的只能是巨大的沉默。《秦腔》是當代小說寫作的一記重音,也是這個大時代的生動寫照?!?/p>

他認為,對于我們青少年寫作能力培養(yǎng)來說,要注意培養(yǎng)三個功能:一是培養(yǎng)想象力;二是培養(yǎng)觀察力;三是培養(yǎng)表達能力。

一個人的夢想是人生前行的原動力,夢想是一種能量,推動著前行的步伐。擁有夢想,并為之努力奮斗,才會實現(xiàn)夢想。夢想,是一個人奮斗的原動力,勤奮努力,才能擁有璀璨的成就。沿著美好的夢想不斷跋涉,就能抵達美麗的彼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