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柏克赫士特女士

章衣萍精品選 作者:章衣萍 著


柏克赫士特女士

(一)

最近幾十年來,世界上有兩個女子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的發(fā)明,在教育制度上有特別的貢獻。伊們的地位,在未來的教育史上也許竟和盧梭(Rousseau)福祿培爾(Frobel)一般的重要,偉大,光榮。這兩個女子:一個是意大利的孟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 )女士,一個是美利堅的柏克赫司〔士〕特(Helen Parkhurst)女士。孟特梭利教學法(The Montessori Method)自美國紐約的《馬克羅雜志》  ( The MeClure' s Magazine )于一九一一年五月號及十二月號,又一九一二年之五六月兩號陸續(xù)討論后,已引起美國以及各國之注意。一九一二年Anne E. George女士復(fù)將“孟特梭利教學法”譯成英文,風靡全世界。我們教育不發(fā)達的中國,也已將孟特梭利的教育學說陸續(xù)的介紹了一些過來?!白詣又髁x”的名詞已經(jīng)在國內(nèi)風行一時,我們可以不必多說。我現(xiàn)在且來談?wù)勥_爾頓制的發(fā)明者柏克赫士特女士——今年受“中華教育改進社”之請將于六月間來華的柏克赫士特女士。

柏克赫士特這番到中國來,表面上雖說是中華教育改進社請的,其實是柏克赫士特女士自己愿意來的。我們貴國雖然是一打起仗來便花下幾百萬幾千萬,我們的軍閥雖然是有錢買炮,買炸彈,買飛機,買無煙火藥。然而我們的教育界是教員索薪,學校關(guān)門, 自己掙飯之不暇,那里還有什么余錢請歐洲,美洲的什么男教育家,女教育家呢!

諸位留心看報的人大概總可記得,去年有一次曾說起柏克赫士特女士于四月間到日本講演,順便到中國奉天一行。那時在美國的王卓然君曾為此事寄了一個通信在《京報》上。國內(nèi)教育界熱心達爾頓制的人,大家都望穿秋水了,然而柏克赫士特女士到底沒有來!無緣呀,我們寂寞的中國,去年竟請不到柏克赫士特女士。她到日本講演后,因為身體不舒服,所以匆匆回美了。這令我想起那年到日本講演的相對論發(fā)明者恩斯坦博士。蔡元培先生正在這里找大房子要容下三四千人聽講演的地方,他曾問我是否我們古廟里的正殿能容得三四千人聽講。然而蔡先生正在這里興高采烈的預(yù)備講演廳,恩斯坦博士卻匆匆由日本回德去了。那時熱心相對論的人都十分失望,一個自命為“小恩斯坦”的朋友曾咨嗟嘆息地對我說起。柏克赫士特女士去年不能到中國來,許多熱心達爾頓制的人們一定也十分失望吧。那時曾有人到處發(fā)信請大家招待柏克赫士特女士,結(jié)果是鬧了一場空忙!

然而柏克赫士特女士終于要到中國來了。我們中國因為天災(zāi)人禍無力請她。她卻自己來, 自己拿出來往的川資,她請了一個陪她同來的書記,這書記的薪水和盤費也是她自己出。她覺得中國是可愛的,中國古代的文明也曾給了西方很大的影響。她愛和平的中國人,愛中國古代的美術(shù)。她覺得達爾頓制在中國有了試驗,有了萌芽了,她總想親自來看看,我們這個達爾頓制的母親對于她的孩兒達爾頓制在中國這樣天災(zāi)人禍的國家里生長,終覺有點放心不下。她每年只有暑假有點空閑時間,她便在今年抽點時間來幫助中國。她已經(jīng)決定去年六月二十五日從Vancour動身,大約七月間到中國。在那荷花含笑,夏蟬迎風而鳴的時節(jié),我們的達爾頓制的母親柏克赫士特女士要站在我們沙漠的國土里,對著我們微笑了。這是怎樣可喜的事呀!

我們總說美國是一個經(jīng)濟侵略的國家:他們有的是商品,商品,商品,他們要的是金錢,金錢,金錢。我們的同胞們正在這里高唱打倒帝國主義,我們的同胞們正在這里痛心疾首于留美學生之賣國賣家,我們的同胞們正在這里反對美國在中國設(shè)立的種種教會學校。然而最近十余年來,美國曾跑進中國幾個學者,美國曾輸入中國許多文明:自杜威(John Dewey)來而實驗主義在中國才占了地位; 自孟祿(Paul Monroe)來而教育調(diào)查方始盛行; 自麥柯(William McCall)來而心理測驗才有了基礎(chǔ); 自推士(George Twiss)來而中國才有科學的教育考察。我們更可以說, 自柏克赫士特女士來而中國的達爾頓制才有了指導。我不是什么留美學生,我也不是什么親美主義者;但我可以說,我們的留美學生雖然只會站在會場上,大呼“是哥侖比亞(Columbia )的,來呀!”然而最近十余年來,美國的確也輸入了中國不少文明,不僅是電燈,電話,輪船,火車的物質(zhì)文明,并且還有極純粹,極新奇的精神文明。我們也可以說,最近十余年來,沒有一國有美國這樣輸入了中國許多學術(shù),發(fā)生了這么多的影響。至于這些影響是好是壞,這些學術(shù)是膚淺是高深,以及美國的學術(shù)在中國未來的學術(shù)史上,要占若何的位置,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二)

我們談起柏克赫士特女士, 自然便想到她所發(fā)明的達爾頓制。達爾頓制是“一種教育改組的方法”。(A way of educational reorganization )達爾頓制是對于現(xiàn)行的“年級制”采一種革命態(tài)度的。我們且先談年級制的弊病。年級制從John S. Comenius極力提倡以來,也有了三百余年的歷史?,F(xiàn)在世界上的學校,大都采用年級制。吾國自清代光緒變政,設(shè)立學校,同時年級制也輸了進來。年級制是以教員為中心,以教科書為工具,聚智愚不同的學生于一級,不問學生的個性,使他們同時學一樣的功課,在一個教室內(nèi)聽講。聰明的人嫌教師教得太慢,呆笨的人嫌教師教得太快。聰明的人只得坐在課堂上打瞌睡,看小說,混時間,等著呆笨的人的追趕;呆笨的人卻整日整夜的忙著,連吃飯,睡覺,如廁都沒有工夫,結(jié)果還是追趕聰明人不上。所以有一次胡適之先生同我們一班小朋友說笑話,“你們也想進學校嗎?我以為學校是為呆笨人而設(shè)的?!睂ρ剑F(xiàn)在所謂年級制的學校,的確是為呆笨人而設(shè)的。一本陳文編的《算術(shù)》,聰明的學生只要兩個月就演完了,學校里偏要教上一年半載;一部顧頡剛編的《初中國文》,聰明的學生只要半年就可讀完了,學校里偏要教上三年國年。況且在同一時間內(nèi),一定要強迫許多學生聽同樣的干燥無味的功課,所以有時教員正在堂上津津有味的講“修身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學生的頭腦里,也許竟在想,“賈寶玉初試云雨情”“景陽岡武松打虎”。年級制的講堂上的教員是一只猴子,他只顧站在臺上玩把戲,也不知臺下的人是在歡喜,是在厭惡。

達爾頓制是對于年級制的一種革命,一種反動。正因為大家都吃年級制的苦吃夠了,正因為大家痛恨年級制已到極點了,所以達爾頓制自柏克赫士特女士提倡以來,不過四五年,已風行世界各國。但是我們研究過教育史的人,總應(yīng)該知道:每一種的教育制度與方法,決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每一種制度與方法都有它的理論的來源,都有它的祖宗的來歷,都有它的發(fā)展的程序。達爾頓制也不是柏克赫士特女士從天到地,從地到天的空想出來的。它是“杜威的教育學說”的應(yīng)用;它是“孟特梭利教學法”的擴充與改進。

我們知道柏克赫士特是私淑杜威而受業(yè)于孟特梭利之門的,她的思想當然免不了受他們很大的影響。杜威曾到吾國講演,他的教育哲學,自然知道的人很多。他生在民主主義(Democracy)的國家,況且他又是實驗主義者,所以他的教育學說,一方面注重個性的自由發(fā)展,一方面又以為學校生活,就是社會生活。孟特梭利教學法,以自由為根本基礎(chǔ)。其實她所主張的“自由論”,其思想的根源是從盧梭來的。盧梭主張“社會自由”,孟特梭利則主張“普遍自由”  ( Universal Liberty ) 。盧梭絕對排斥一切的知識和書籍,大聲疾呼的高唱“返于自然”,把所有的教育制度,根本攻擊得不留余地。西洋的教育學說,可以說是盧梭以前是一個天地,盧梭以后又是一個天地。從盧梭以至杜威,孟特梭利,柏克赫士特,其根本教育思想多有線索可尋。

我現(xiàn)在不能多談這些教育進化史上的許多空洞問題,這些問題只好讓中國的未來的“孟祿博士”做教育史的時候,再來細說。我們現(xiàn)在且討論柏克赫士特女士的達爾頓制的根本原理。我們研究達爾頓制的根本原理,把柏克赫士特女士在她的著作中所說的話,歸納起來,可以得以下三條原理:

(一)自由研究。許多人總以為柏克赫士特女士所謂自由是放縱的,無限制的,無范圍的,其實是大謬不然。柏克赫士特女士自己說得好:“喜歡做什么便做什么的小孩,不能算是自由的小孩?!边_爾頓制的自由是有計劃的,有秩序的,有限制的。達爾頓制中所謂自由,是讓學生有自由研究科學的機會,使每個人都有機會表現(xiàn)他的天才的真相,沒有時間表的限制,不限定于某一時間要強迫他學習某種干燥無味的科學,不限定于某一時間內(nèi)關(guān)住他于某一冷酷的教室。我們研究心理學的人,當知道沒有自由便不能引起興味,沒有興味便不能引起努力。達爾頓制中的自由研究,是讓學生對于每種功課都有學習的興趣。達爾頓制的教員是不應(yīng)該采取嚴格的干涉態(tài)度的。達爾頓制中的教員是看守者(Watcher)和助理者(Helper ) ,不是指揮者(Dictator)和向?qū)? Cicerone ) 。孟特梭利的教學法是以自由為基礎(chǔ)的,達爾頓制也一樣的以自由為基礎(chǔ)。

(二)協(xié)力合作。杜威女士(Evelyn Dewey)說:柏克赫士特女士的意思,是以學校為社會學的研究室(The sociological laboratory)而富于團體生活的組織。這種思想完全是受杜威教育學說的影響的。學校不但為將來適應(yīng)社會的預(yù)備,學校應(yīng)該使環(huán)境與組織成為實際的社會。社會不是個人能單獨生活的,多數(shù)單獨的個人不能算是社會生活。社會所以能成立,在于個人能互相合作,互相扶助。達爾頓制是以學校為社會生活的實驗。所以學校中有許多集會,學生有學生的集會,教師有教師的集會,各科有各科的集會。無論那一科,那一個學生,那一個教員,都有互相聯(lián)絡(luò)的機會:互相批評,互相研究,互相討論。況且沒有賞罰,升級,留級種種榮辱問題,所以學生們自然也不致互相猜忌,互相搗亂,互相虛偽。所以在達爾頓制底下的學生,是真能發(fā)展“協(xié)力合作”的精神。

(三)先知后行。中國的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孫中山以為“知難行易”,柏克赫士特女士教人“先知后行”。達爾頓制教人學習功課,先由教員給他一個中心的概念,一個研究的范圍,一個學習的方法。我們研究心理學的人,應(yīng)該知道每一種思想,先有一個概念,然后分析這概念的種種事實,成就一個普通的真理。達爾頓制教人學習,是采用這種原理的。所以有課程指定,使學生知道應(yīng)學何科,何科有何種的功用。從前的教師只是糊糊涂涂地教學生去學,某時學國文,某時學算術(shù),某時學地理,卻絲毫不將某科的清楚的概念告訴學生。這種被動的,依賴的,糊涂的,奴隸的求知識方法是不對的。達爾頓制的使學生求知識,是自動的,獨力的,創(chuàng)造的;它不但使學生勇猛精干的去行,卻先使學生先知何以去行的原因。先知后行是達爾頓制的第三種原理。

但是達爾頓制的特長,不在它的原理而在它的方法的應(yīng)用?!白杂裳芯俊薄皡f(xié)力合作”“先知后行”這些普遍的原理凡是近代的孟特梭利教學法,設(shè)計教學法,以及種種的試驗學校所同具的。達爾頓制所以能風行世界在于它的方法的應(yīng)用,——一種對于年級制的革命方法。我們在下節(jié)且討論達爾頓制的應(yīng)用。

(三)

我們來談?wù)劙乜撕帐刻嘏康倪_爾頓制的特長,達爾頓制與旁的新式教育法不同的,就是它的“實驗室”。年級制是每一年級一個教室,達爾頓制是每一科一個教室;柏克赫士特女士不叫它做“教室”,叫它做“實驗室”。實驗室是學生求知識的工場,是學生互相和協(xié)作精神表現(xiàn)的場所。某科的實驗室,凡關(guān)于某科的參考書籍,應(yīng)用儀器,全都放在里面。那里也有黑板,同舊式教室一般的。那里也有教員,但那里的教員是居于指導的地位,一切功課都由學生自己實習,教員只是站在旁邊。學生遇有不懂的地方, 自然也可問教員,教員發(fā)現(xiàn)學生有謬誤的地方, 自然也可隨時指導學生。那里的學生自己都是實驗者,沒有舊式制度的依賴,欺騙,敷衍等惡習慣。那里的學生都有完全自由,但因為有了自由,也就有了興味;有了自由,也就有了責任。在那里的學生都不能不用思想。叔本華(Schopenhauer)贊美思想,反對讀書;以為思想是自己跑馬,讀書是讓旁人在自己腦里跑馬。叔本華的話雖然偏激,但里面實在也有千古不滅的真理。要學生去讀死書是不行的,要學生把老師的話牢牢地記著也是不行的。在舊式教室內(nèi),只許教員在堂上講話,只要學生在堂下靜聽,真活像教員在學生腦里跑馬。朱熹說:“學原于思”。他的話是很對的,達爾頓制的好處,就是能讓學生自由思想。舊式制度有教室,有自修室,有圖書館。大概以為教室是教員教授的地方, 自修室是學生自己學習的地方,圖書館是學習參考書籍的地方。達爾頓制的實驗室,只有一個實驗室,便可以免去教室, 自修室等種種麻煩。所以就設(shè)備方面說,也極經(jīng)濟。從前的教室里,學生總要每人一張桌子,一張凳子。但在達爾頓制的實驗室里,只有幾張長桌,幾張長凳,便可省卻許多無用的木料家伙。從前年級制每一級要一個教室,年級愈多,教室也愈多。達爾頓制的實驗室,有時竟可容幾百人以至一千人。況且性質(zhì)相同的科,也可以聯(lián)絡(luò)起來,在一個實驗室里。在我國這樣貧窮的教育界里,實行達爾頓制也是救窮的一種絕妙方法。

杜威女士說得好:“達爾頓制學校的學生,無論工作和游玩,皆須自我支配(Self-direction)自我訓練(Self-dicipline ) ,同校外獨立生活一樣?!钡沁_爾頓制學校中的功課,卻由教員預(yù)先指定的。至于功課指定的方法,是用一種綱目(Syllabus)或者指定范圍(Assignment ) 。在達爾頓制的學校里,每一“學年”  ( Schoolyear)上課時間,只有四十個星期。每一個指定范圍為四星期,因為星期六與星期日皆無功課,所以每一范圍只有二十日,稱之為學月。每一范圍之中,應(yīng)該學什么功課,參考什么書籍,都由教員預(yù)先計劃出來,懸在實驗室外的“布告欄”上。每一個學生,每四個星期學習什么功課,應(yīng)該在他的選修科目單上,簽一個名字,這在達爾頓制叫做“工約”  ( Contract ) 。一個工約學習完了,應(yīng)該可換新約。

在達爾頓制的學校里,每天上午為“自由學習時間”,下午為“團體會議時間”。在上午自由學習時間里,學生可按照他所選的功課, 自由在實驗室里學習。他所選的“普通學科”  ( The academic Subject)如國文,算學,地理,歷史等科,他可以依自己“興味的限度”  (The interest span)定自己工作的時間。他今天上午愛學國文,他便可以跑到國文實驗室里去;愛學歷史,便跑到歷史實驗室里去;愛學地理,便跑到地理實驗室里去。他自己可以在一個上午學習一種功課,也可在一個上午學習兩種功課,也可在一個上午學習三種功課。最要緊的是學生每次離開實驗室前,都應(yīng)該把他自己每日所做的成績算一算,記在教師的“分科圖表”(The Teacher's Subj ect graph)上面。

下午的會議有幾種,有“學生會議”,有“分組會議”等等。這些會議之目的,在發(fā)達團體的自覺心與創(chuàng)造性。學生會議是學生把自己的成績互相報告,互相討論。在分組會議的時節(jié),教員可把學生功課上錯誤的地方,詳細說明,以供學生討論。在達爾頓制的學校里,凡隨意學科如手工,體操,美術(shù)等科是在下午舉行的。這些科目有由學校劃定時間,而且也有分班學習的。

關(guān)于達爾頓制的實際應(yīng)用,真是復(fù)雜而且精密,千言萬語也說不盡,能看英文書的人,最好是看專書。以上所說,只是一個簡單而又粗淺的報告。

(四)

我們都知道柏克赫士特女士的達爾頓制是在Massachusetts的“達爾頓中學校”(The Dalton High School)開始實行的,本來應(yīng)該叫做“達爾頓實驗室制”(The Dalton Laboratory Plan),簡單說起來,就是“達爾頓制”(The Dalton Plan )?!?達爾頓”的名詞是由“達爾頓中學校”借用來,“實驗室”的名詞是從一本書里找來的。這正和我們《語絲周刊》的“語絲”二字是從《我們的七月》的一首詩上隨便翻著的。天下事無巧不成話!一九○八年那一年,柏克赫士特女士因為讀了Edgar James Swift的一本Mind in the Moking,大受感動,在那里面找著“教育實驗室”一個名詞。但是實驗室這個名詞是這樣容易找,實驗室的發(fā)明卻并不這樣簡單。我們知道達爾頓制是一千九百二十年二月,柏克赫士特女士在達爾頓中學校才開始實行,到現(xiàn)在剛剛五年。但是柏克赫士特的革命精神,對于舊式制度的反動思想,在十余年前已經(jīng)蘊藏在心里。積十余年的革命精神,積十余年的努力奮斗,積十余年的研究經(jīng)驗,柏克赫士特女士的達爾頓制才完全告成。我們的膚淺的教育家看呵!你們只是在國內(nèi)的中學大學畢過業(yè),只是在國外的哥倫比亞,什么劍橋打過滾,只是在什么雜志報紙上發(fā)表過幾篇論文,你們也配做教育家嗎?你們只是偷竊一點學理,翻譯兩本書籍,開創(chuàng)幾個野雞學校,你們也就滿足了嗎?沒有革命的獨創(chuàng)精神不能研究文學,不能研究哲學,不能研究教育,也不配做人。柏克赫士特女士于一九○四年起,開始為小學教員。小學教員是教育界中最苦的買賣!柏克赫士特女士的學校,學生有四十余人,程度又極不齊,共分八級教授。她一個人要教八級的學生, 自然是嘗盡千難萬苦。但是艱難困苦在懦弱無能的人看來自然是畏途,在富于革命精神的人看來,是給他一個改革的好機會。因為那里的教室很少,她便把那里的儲藏室改為教室,叫學生在儲藏室里工作,把儲藏室分為幾部分,各科分開工作,在儲藏室的角上標明。因為那里沒有操場,她便把那里的大廳,花園改為游戲場。她這種種方法都是她自己特創(chuàng)的,也就是后來達爾頓制的開端。但是這種獨自發(fā)明的方法,同舊的辦法不同,社會是到處一般頑固的,那里的頑固社會, 自然極端反對。柏克赫士特卻并不把這種頑固社會放在眼里。她只是晝夜努力于學校內(nèi)部的改良,疲精勞神于她的各科教學,所以學期終了,學生們的成績都很好。學生們很好的成績,足以打破社會上一切頑固的迷信,所以后來學生的數(shù)目也忽然增加。這種情形自然增加了柏克赫士特女士許多勇氣。一九一一年她就開始為八歲至十二歲的小孩擬定一種“教育實驗計劃”。當時的教育界中人們對于她的計劃還很懷疑,學校中也不許她去試驗。她只能在街道巷口找一班同道的學生口頭提倡。直到一九一三年,這種計劃才已經(jīng)成熟,她的目的也換過方面來,她知道改革不是一點一滴地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能成功的,她的精神注重在學校生活的改組。她的目的是要教師能發(fā)揮個人特別的長處,學生能夠自由發(fā)揮個人特別的個性,使聰明的人與呆笨的人都能夠自由發(fā)表他的特別個性。她想把學生分作若干組,讓每組的學生自由選擇一個實驗室。她自己便作他們實驗室的監(jiān)督。這樣的研究,直到一九一四年。那時孟特梭利的教學法正在轟動一時,她便到意大利研究孟特梭利的教學法。達爾頓制中的自由原理, 自然受了孟特梭利學說的不少影響。一九一五年她作孟特梭利的助手。一九一九年她就職于“兒童教育院”,她在那里注意教育上的個性問題。是年九月她應(yīng)她的朋友Mrs Murray Grane的請求,在Berkshire School實際試驗她的計劃。她在那里創(chuàng)造一種現(xiàn)在達爾頓制所通用的“成績計算表”(Graph System)。后來柏克赫士特女士的名聲漸漸大起來了,那些頑固的教育家,頑固的學校教員,也不得不睜開眼來看看她的新方法了,所以從一九二年她應(yīng)達爾頓中學校校長MrFack man之招,在那里開始試驗,便即刻轟動世界。后來英國Rennie女士到達爾頓中學參觀,對于達爾頓制極為贊美?;貒蟊阍O(shè)立一個女中學校,實行達爾頓制。柏克赫士特女士復(fù)到英國講演。英國教育界對于達爾頓制極為熱心,一九二二年六月在Bristol舉行“達爾頓大會”?,F(xiàn)在英國已有二千余學校實行達爾頓制,各國莫不風起泉涌,達爾頓制的中小學校林立。去年柏克赫士特女士到日本講演,今年柏克赫士特女士將到中國講演,將來中國的中小學校要達爾頓制化是無可疑的。偉哉柏克赫司〔士〕特女士!我要用梁啟超贊美羅蘭夫人的油滑筆法贊美她:柏克赫士特女士何人也?她為達爾頓制而生,達爾頓制因她而生。柏克赫士特女士何人也?她就是達爾頓制;達爾頓制就是她。柏克赫士特女士何人也?她是達爾頓制的母親;達爾頓制是她花了二十余年的辛苦養(yǎng)出的一個寵愛的孩兒!

達爾頓制可適用于中小學,無論學校之分為小學中年級及初中部高中部,與夫四年制之中學,皆可采用。將來的進步是不可推測的,也許將來的大學都達爾頓制化。但是達爾頓制發(fā)明剛五年,它的思想雖然是豐滿康健,然而實際上的困難也很多。杜威女士說得好:“教育不是靜止的東西,須隨人類的知識與社會的情形而變遷進步。人類發(fā)展一天,教育也發(fā)展一天!”吾國從科舉廢,學校興后,一切教育制度完全是抄襲旁人的。起初是抄襲日本,現(xiàn)在又抄襲美國。人家談設(shè)計教學法,我們也談設(shè)計教學法;人家談達爾頓制,我們也談達爾頓制。甚至以為達爾頓制就是吾國古代的講學制,就是吾國近代的私塾制。這種抄襲而又附會的教育是死的,空的,形式的,烏煙瘴氣的。我們應(yīng)該知道達爾頓制也是不可抄襲的,達爾頓制的實際情形是隨地不同。達爾頓中學的達爾頓制,不同于倫敦市立斯垂三中學(London County Secondary School)的達爾頓制,也不同于紐約的兒童大學(Children University School)的達爾頓制。柏克赫士特女士是一個教育方面的革命人物,我們應(yīng)該得著她的革命精神。我以為:我們有一千個形式的達爾頓制的學校,不如有一個學校能得著柏克赫士特女士的革命與試驗的精神;有一千個人死心塌地做柏克赫士特女士的奴隸信徒,倒不如有一個人能夠?qū)τ谶_爾頓制的原理有徹底的懷疑與評判;有一千本抄襲的翻譯的達爾頓制的書籍,倒不如有一篇論文能夠指出達爾頓制的困難和缺點。這樣,我們總算不辜負柏克赫士特女士遠道來華的一番好意。

(附記)我這次的確冒了一個大險,十日前告訴伏老作一篇文介紹柏克赫士特女士,因為我真受了她的感動。她曾對人宣言過:“I do not expect evenone cent from China?!蔽艺嫫婀郑哼@樣腐爛的中國,柏克赫士特女士為什么竟這樣熱烈地愛它!我是一個愛好文學的人,教育書讀得很少。這篇小文全是人云亦云,毫無心得, 自然也不能把柏克赫司〔士〕特女士的思想與精神活潑潑地說出。列位懂得英文的人,我且把案頭借來的幾本參考書介紹給你們:

Helen Parkhurst:

Education on Dalton Plan

Evelyn Dawey:

The Dalton Laboratory Plan

Rom an:

The New Education in Europe

Parker:

The History of Modem Elementary School

Maria Montessori:

The Montessori Method

十四,四,二十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