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太平歌訣

不會說話:賈新城雜文自選集 作者:賈新城 著


新太平歌訣

魯迅先生在《太平歌訣》里,摘錄了當(dāng)時《申報》上的一段記事。南京“無稽謠傳”說“總理墓”就要竣工,石匠為了合龍口之舉而“攝收幼童靈魂”。為借避危險,家家幼童“左肩各懸紅布一方”,“上書歌訣”。

“(一)人來叫我魂,自叫自當(dāng)承。叫人叫不著,自己頂石墳。(二)石叫石和尚,自叫自承當(dāng)。急早回家轉(zhuǎn),免去頂墳壇。(三)你造中山墓,與我何相干?一叫魂不去,再叫自承當(dāng)。”于是,“眼睛一閉”,“‘頂石墳’卻可以不至于了”,取得“最后的勝利”了。

不光二十世紀(jì)三十年代的南京人,“眼睛一閉”,自我“勝利”,其實“小巧的機(jī)靈和這厚重的麻木”一向是我們的國粹。七十年后的今天,我們身邊也出了“太平”事件:火車上的一位老太太一下子沒了600塊錢。非被盜,亦非被搶,更非遺失,而是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從自己放在行李架上的皮包里掏走的。等到那人下車了,斷定確實跑了,發(fā)現(xiàn)不了自己了,才找到乘警報了案?!把劬Α睕]有“閉”,也終于得到了“太平”,取得了“最后的勝利”了。錢沒了,有警察;那條命,確是穩(wěn)穩(wěn)地保住了。

魯迅先生在《無聲的中國》里說,“人會沒有聲音的么?沒有,可以說:是死了。倘要說的客氣點,那就是,已經(jīng)啞了?!蔽覀冞@位老太太顯然不會“是死了”,也不會是“已經(jīng)啞了”,卻怎么也“沒有聲音”了呢?一定是一絲不茍地發(fā)揚(yáng)著“國粹”,小心翼翼地祈盼著“太平”,“此時無聲勝有聲”,“借避危險”呢??粗鴦e人遭受災(zāi)難三緘其口的事是不絕于耳的,看著自己正在“被盜”仍能鎮(zhèn)定自若,實在是難能可貴。于是筆者一時興起,和“訣”一首以贈之:(一)人來竊我錢,被竊自當(dāng)承。叫人叫不著,自己頂也行。(二)靜坐如和尚,有難自承當(dāng)。急早回家轉(zhuǎn),免去上公堂。(三)他人被偷竊,與我何相干?一叫了不得,誰叫誰承當(dāng)。以“訣”相贈,決無譏諷之意。更無意對老太太的“勝利”說三道四,有欠寬容,實是為破財免災(zāi)的“小巧的機(jī)靈”而白撿回一條性命予以恭喜的。

其實,老太太又何嘗不是一個“縮寫”。對于我們那許許多多擅長“眼睛一閉”,甚或眼睜睜看著而努力發(fā)揚(yáng)著“那小巧的機(jī)靈和這厚重的麻木”的“國粹”,而最終穩(wěn)?!疤健薄白詈蟮膭倮钡膰藗儯诵隆疤皆E”,筆者是不吝相贈的。

然而,是人,最終是不會“沒有聲音的”,如此起勁地“無聲”下去,“五十、一百年后能否就有出路,是毫無把握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