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吾要發(fā)”
公元1996年5月18日,本是個很平常的日子。但出得門來,卻發(fā)覺這天很有些不平常。
大街上幾乎隨處可見披紅掛綠的車隊,浩浩蕩蕩,一字排開。在大直街上,一個婚禮車隊差點讓我誤解為這里在拍電影,只見二十幾輛摩托車和六輛奔馳車開道,摩托車手還時不時脫把站立振臂歡呼。噢,今天是大吉大利之日:“5.18”——吾要發(fā)。
據(jù)有人統(tǒng)計,僅這一天,我市喜結(jié)連理的新人就以百對計。為了趕這一天,有人甚至不惜倉促成婚。其實,要我看,倘“要發(fā)”,選擇“5.18”不如“9.18”,“就要發(fā)”一個“就”字,既肯定,又快捷。而至于“9.18”是什么紀念日,是完全不用管它的。
最想發(fā)的當然還不只是新人。聽說許多大酒店、大娛樂場都趕這一天開業(yè),一些小吃鋪、理發(fā)店也趕這一天開張。小攤床自然也不肯錯失良機,鄰居老王趕緊釘了個烤火腿腸的鐵盒子也非趕這一天開賣。最可惜的是我那位同事,5月17日他去醫(yī)院做了痔瘡手術(shù),如果再熬一天,沒準兒能割出個金首飾什么的,那不是小發(fā)一筆嗎?難怪街頭看相的都說他長著一張窮臉呢。還有,同學的老父也是5月17日這天一甩手去世了,真沒福啊,再挺一挺,晚一天死,說不定到冥府銀行會混個美差。
其實,最倒霉的還數(shù)我,我要能提前一天意識到這個問題,說啥也不會答應我叔伯姐把孩子生出來,九個多月都忍了,還差一天嗎?這孩子,將來受窮去吧。懊喪是有些懊喪,眼紅也是有些眼紅,只是有一點我仍弄不明白:倘若大家都不靠誠實勞動乃至拼命勞動去創(chuàng)造價值,都一齊等著“吾要發(fā)”“就要發(fā)”,那么錢從何處而來呢?莫非光靠印鈔票就可實現(xiàn)小康?
因迷信導致破財遭災甚至家破人亡的,我還真聽過不少,并且親眼見過;而因此大發(fā)橫財?shù)?,恐怕只有夢中才有??上?,小到一個人、一個企業(yè),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不能始終渾渾噩噩躺在床上做美夢。這便需要有人不斷在旁邊大喝,驚了大駕怕也未必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