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披衫劇
從流傳至今的諧劇標題和殘篇可以推斷出,古拉丁語敘事詩詩人們早已開始嘗試寫作披衫劇。其中,來自古希臘的奴隸安德羅尼庫斯憑借懂古希臘語和古拉丁語的語言優(yōu)勢,翻譯(trānslātiō)古希臘的文學作品,包括敘事詩(epos)和戲?。╠rama),成為西方的第一位翻譯家(trānslātor),被譽為西方翻譯之父。在翻譯過程中,安德羅尼庫斯根據(jù)古羅馬人的接受習慣,對古希臘的戲劇進行了適當?shù)母木?,因而具有了一定的?chuàng)作性質(zhì),從而成為古羅馬的第一個披衫劇作家。
與局限于翻譯層面、創(chuàng)作性質(zhì)并不強的安德羅尼庫斯相比,敘事詩詩人奈維烏斯(Naevius)創(chuàng)作披衫劇的水平更高,貢獻也更大。奈維烏斯第一次把兩個古希臘諧劇結(jié)合成一個古羅馬諧劇。這是具有決定意義的文學行為。這種創(chuàng)作技法的術語就是錯合(cōntāminō,不定式cōntāminare)。錯合而成的劇本被稱作“混成劇”(參科瓦略夫,《古代羅馬史》,頁357)。
后來,普勞圖斯、泰倫提烏斯等將錯合的創(chuàng)作技法發(fā)揚光大。他們把兩個甚或多個戲劇的情節(jié)糅合成一個新的劇本。這兩位諧劇詩人的成就極大,是古拉丁語諧劇巔峰時期的代表人物。普勞圖斯和泰倫提烏斯的劇本后來成為西方戲劇發(fā)展的重要動力源泉,從而使得古羅馬披衫劇至今都還有活力。
凱基利烏斯(Caecilius Statius)屬于普勞圖斯與泰倫提烏斯之間的那一代人。凱基利烏斯效法普勞圖斯,但比普勞圖斯更多地模仿新諧?。?span >把傳統(tǒng)的諧劇和肅劇合二為一,摹仿人生)作家米南德。[1]不過,在模仿米南德方面,凱基利烏斯又不如泰倫提烏斯。凱基利烏斯的劇作備受爭議,正如他的文學地位一樣??梢钥隙ǖ氖?,迄今為止凱基利烏斯的影響遠遠不及普勞圖斯和泰倫提提烏斯。
披衫劇作家模仿的典范主要是阿提卡的中期諧劇和新諧劇,尤其是米南德的劇本。有時,披衫劇里的環(huán)境甚至都是古希臘的。然而,這并不妨礙古羅馬的諧劇作家引入意大利與古羅馬的因素,并且樂此不疲。
總之,古羅馬的披衫劇在一定程度上有創(chuàng)造性地仿作古希臘戲劇詩人的原創(chuàng)劇本,并對后世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
第一節(jié) 安德羅尼庫斯
一、生平簡介
關于安德羅尼庫斯(Andronicus)的生平,古代文獻中只有零星的敘述。從姓(Cognomen,拉丁語稱作tria nomina,一般指古羅馬人名的第三個部分)安德羅尼庫斯可以推斷出他是古希臘人,或許他來自于講古希臘語的意大利南部地區(qū),估計他于公元前284年左右生于塔倫圖姆(Tarentum,今意大利的塔蘭托城)。公元前272年古羅馬人占領塔倫圖姆后,年輕的安德羅尼庫斯被擄來古羅馬城,淪為盧·李維烏斯(Lucius Livius)[2]的奴隸。后來盧·李維烏斯給安德羅尼庫斯自由。按照古羅馬法律,安德羅尼庫斯使用的名字是以前奴隸主的姓。此外,關于安德羅尼庫斯的生活境況的資料就很少。有趣的是,一生中很懷疑古希臘文化的老加圖(Marcus Porcius Cato Priscus)在他青年時代還遇見過羅馬化的希臘人(!)安德羅尼庫斯。據(jù)此推斷,古羅馬最早的詩人大約死于公元前204年。
二、作品評述
安德羅尼庫斯不僅把荷馬敘事詩《奧德修紀》(Odyssee)翻譯(trānslātiō)成古拉丁語敘事詩《奧德修紀》(Odusia),創(chuàng)作抒情詩——宗教頌歌,而且也為古羅馬讀者翻譯和仿作古希臘戲劇。按照史書作家李維(《建城以來史》卷七,章2,節(jié)8)的見證,安德羅尼庫斯是第一個——依據(jù)歷史更加悠久的戲劇“雜戲”,即內(nèi)容和音樂旋律都很豐富多樣的舞臺劇,但是沒有通常的情節(jié),即采用松散的滑稽短劇的形式——精心構(gòu)思情節(jié)、寫作劇本的人。公元前240年,安德羅尼庫斯接受市政官(aedilis,復數(shù)aediles)的委托,在這一年為了感謝勝利結(jié)束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公元前264—前241年)而辦得有聲有色的古羅馬狂歡節(jié)(Ludi Romani,亦稱Ludi Magni)上,他親自參加自己用古拉丁語翻譯并改編的1部希臘諧劇和1部希臘肅劇的首演。這是古羅馬真正的舞臺戲劇演出的開始(參阿爾布雷希特主編,《古羅馬文選》卷一,頁74;譚載喜,前揭書,頁16及下)。
從那時起,安德羅尼庫斯不僅是成功的演員,而且還為古羅馬舞臺翻譯和改編了大量的古希臘戲劇。安德羅尼庫斯雖然用古拉丁語,但是采用古希臘語的格律。依據(jù)王煥生的說法,安德羅尼庫斯的劇本全部失傳,但是根據(jù)古代作家的提及和稱引,目前已知一些劇本標題和為數(shù)不多的零散片段。
其中,翻譯和改編的肅劇主要是歐里庇得斯的作品(參科瓦略夫,《古代羅馬史》,頁356),當然也有埃斯庫羅斯與索??死账沟淖髌?。安德羅尼庫斯的肅劇作品有《阿基琉斯》(Achilles)、《埃吉斯托斯》(Aegisthus)、《瘋狂的埃阿斯》(Aiax Mastigophorus)、《安德羅墨達》(Andromeda)、[3]《達納埃》(Danae)、《特洛伊木馬》(Equos Troianus)、《赫爾彌奧涅》(Hermione)、《伊諾》(Ino)、《特柔斯》(Tereus)等(參LCL 314,頁2以下,尤其是頁20—23;譚載喜,前揭書,頁17)。由于傳世的40多個片段太零散,無法判斷劇本的本來面目(參王煥生,《古羅馬文學史》,頁26及下)。
在諧劇方面,根據(jù)繁榮于3世紀的、以米南德為代表的新諧?。?span >參《羅念生全集》卷八,頁121以下),安德羅尼庫斯翻譯或改編的諧劇劇本有《佩劍》(Gladiolus)、《角斗士》(Ludius)、《少女》(Virgus)等。[4]對于處于發(fā)展階段的古羅馬來說,以表現(xiàn)家庭矛盾和日常生活的新諧劇比舊諧劇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雖然在古羅馬演出,但是劇中人物仍然保持古希臘的服飾——披衫,因此這類古羅馬諧劇通稱“披衫劇”。有學者認為,安德羅尼庫斯是披衫劇的創(chuàng)始人(參《古羅馬文學史》,頁27)。
三、歷史地位與影響
總體來看,安德羅尼庫斯的劇本水平不高。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甚至認為,安德羅尼庫斯的劇本“不值得讀第二遍”[《布魯圖斯》(Brutus),章18,節(jié)71—72,參LCL 342,頁68—69]。盡管如此,安德羅尼庫斯還是第一次把古希臘的戲劇介紹給古羅馬社會,并且使得古希臘的詩歌格律適合于古拉丁語的語言,也就是說,安德羅尼庫斯首創(chuàng)了古羅馬式戲劇,不愧為古羅馬民族文學的奠基人(參《古代羅馬史》,前揭,頁356;《古羅馬文學史》,前揭,頁28及下)。
第二節(jié) 奈維烏斯
一、生平簡介
關于奈維烏斯的生平,有些具體的了解。奈維烏斯大約生于公元前270年左右,或許出身于一個顯赫的平民家庭,因為氏族(gens,亦稱nomen gentile,指男性祖先的姓氏)的名字Naevia常常出現(xiàn)在古拉丁語的官員名冊中。據(jù)說,詩人親自為自己寫墓志銘。2世紀對古代和語法感興趣的文學家革利烏斯(Gellius)把下面這篇銘文[《阿提卡之夜》(Nactes Atticae)卷一,章24,節(jié)2]歸于奈維烏斯的名下。[5]在這篇銘文中,奈維烏斯用薩圖爾努斯詩行(versus saturnius),非常自信地聲稱:
inmórtalés[6]mortáles[7]sí forét [8]fas[9]flére,[10]
flerént divaé Caménae[11]Naéviúm poétam.
itáque póstquam est órcho[12]tráditús[13]thesaúro,[14]
oblíti[15]súnt[16]Romaé [17]loquiér[18]linguá Latína(瓦羅,《論詩人》卷一)
假如神仙哀悼凡人是神的意志,
那么卡墨娜女神們也會哀悼詩人奈維烏斯。
于是,在他作為席珍被送去冥府以后,
人們忘了他們是講拉丁語的(古)羅馬人(引、譯自LCL 195,頁108。參《羅馬共和國時期的韻律銘文》,前揭,頁74;Mo-B,《拉丁詩歌殘段匯編》,頁69)。
在革利烏斯記載的詩中洋溢著坎佩尼亞人的自豪。由此推斷,奈維烏斯極有可能定居在城市卡普亞(Capua)。[19]古拉丁語是不是奈維烏斯的母語,目前尚無定論。在卡普亞地區(qū),當時以及以后都還有奧斯克人和希臘人跟本地居民一起生活。無論如何,奈維烏斯似乎都曾是古羅馬人。奈維烏斯覺得自己是古羅馬詩人。按照他自己的話來說,奈維烏斯為維護古拉丁語做出了重要貢獻。
可以斷定的是,奈維烏斯作為戰(zhàn)士參加了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正如他自己敘述的一樣。在這次戰(zhàn)爭結(jié)束以后,以及在公元前235年,安德羅尼庫斯第一次演出古拉丁語戲劇之后第五年,奈維烏斯沿著前人的傳統(tǒng),也開始把古希臘戲劇尤其是諧劇翻譯(trānslātiō)成古拉丁語,并且加以改編,以便適應古羅馬的國情。除了古希臘服裝的諧劇披衫劇,在奈維烏斯筆下也許已經(jīng)出現(xiàn)穿著古羅馬人的民族服裝、在古羅馬環(huán)境中演出的長袍劇。在奈維烏斯的諧劇中,詩人按照古希臘的政治的舊諧劇(參《羅念生全集》卷八,頁91以下)典范,辛辣地諷刺政治家和公眾生活中的高層人士。奈維烏斯用這種方式結(jié)下了許多冤家,尤其是墨特盧斯家族(Metellī),正如從流傳至今的一首采用薩圖爾努斯詩行(versus saturnius)的詩(參《古羅馬文選》卷一,頁44、78及下和170;Mo-B,前揭,頁40)表明的一樣:
Malum dabunt[20]Metelli Naevio poetae
墨特盧斯家族會讓詩人奈維烏斯不愉快(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44)。
古代流傳的文字資料顯示,這個家族最終讓詩人奈維烏斯入獄。據(jù)說,在監(jiān)獄中,詩人奈維烏斯還寫了其他的劇本,如《占卜師》(Hariolus)和《勒昂》(Leon)。依據(jù)革利烏斯的說法,在奈維烏斯從上述的兩個劇本中刪去了冒犯之語和先前曾經(jīng)得罪了不少人的莽撞話語之后,才被保民官釋放(《阿提卡之夜》卷三,章3,節(jié)15,參LCL 195,頁250及下;LCL 314,頁94及下;《阿提卡之夜》卷1—5,頁176)。
雖然奈維烏斯得到赦免,但是并沒有停止與貴族的斗爭,因此被逐出古代的羅馬城,流亡到北非的烏提卡(Utica),直到死去。關于死亡時間,目前尚無定論。依據(jù)古代記事,西塞羅稱,奈維烏斯卒于克特古斯(M.Cornelius Cethegus)執(zhí)政年,即公元前204年。不過,西塞羅并不確信這個說法,他的懷疑源于細心考古的瓦羅的觀點:奈維烏斯的生活年代更長一些(西塞羅,《布魯圖斯》,章15,節(jié)60,參LCL 342,頁58—61)。而基督教作家哲羅姆(Hieronymus,347—420年)稱,奈維烏斯卒于公元前201年(參《古羅馬文學史》,前揭,頁29)。
二、作品評述
和安德羅尼庫斯一樣,奈維烏斯既是敘事詩詩人,又是披衫劇作家。奈維烏斯翻譯(trānslātiō)或改編希臘劇本,以供古羅馬的舞臺演出。公元前235年,奈維烏斯的第一個劇本上演。作為披衫劇作家,奈維烏斯在同時代的人和后世的人當中都享有很高的聲望。在奈維烏斯名下傳世的劇作中,諧劇遠遠多于肅?。阂阎小?span >被矛刺中的人》(Acontizomenos)、《御者》(Agitatoria)、《燒炭人》(Carbonarius)等30多部諧劇的標題和100多個零散的稱引片段(參LCL 314,頁74—79和82及下;《古羅馬文學史》,前揭,頁30)。
《占卜師》
像古代學者革利烏斯報道的一樣,《占卜師》(Hariolus)是奈維烏斯在牢中創(chuàng)作的兩個劇本之一,目的就是請求被他“惡語辱罵”的“城市首腦”墨特盧斯的原諒(《阿提卡之夜》卷三,章3,節(jié)15,參LCL 195,頁250及下;LCL 314,頁80及下;《阿提卡之夜》卷1—5,頁176)。在傳世的殘段2 M(=21 R)里,詩人取笑有些意大利人的飲食習慣:普奈內(nèi)斯特(Praeneste)城和拉努維烏姆(Lanuvium)城居民的飲食習慣,前者以堅果聞名,后者的居民偏愛吃煮熟的懷孕動物(可能是母豬)的胎盤(特別是后面的食物也深受古羅馬人的喜歡)。
由于這個殘段具有很強的意大利地方色彩,可疑的就是劇本《占卜師》的劇種:究竟是不是披衫劇,是否不是長袍劇?另一方面,古希臘的中期諧劇和新諧劇也有一些類似的標題,如中期諧劇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安提豐(Antiphanes)[21]的《預言者》。
殘段5(2)M(=21 R)采用的格律是抑揚格六音步(iambus sēnārius)。
A.Quis heri apud te?B.Praenestini et Lanuvini hospites.
A.Suopte utrosque decuit acceptos cibo,[22]
alteris inanem volvulam madidam[23]dari,
alteris nuces in proclivi[24]profundier.[25]
甲:昨天誰在你那里?
乙:來自普奈內(nèi)斯特和拉努維烏姆的客人。
甲:合適的是用他們喜歡的家鄉(xiāng)食品款待他們:
為一位客人端上煮得嫩的母豬胎盤,
慷慨地為另一位客人獻上堅果(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79及下)。
《游戲》或《呂底亞人》
西塞羅摘錄奈維烏斯的《游戲》(亦譯《競賽》)或《呂底亞人》(Ludus vel Lydus)里的兩行詩(《論老年》,章6,節(jié)20)。[26]不清楚的是,標題是否可以翻譯(trānslātiō)為《游戲》或《呂底亞人》,特別是因為古希臘的中期諧劇的保留節(jié)目中有一個諧劇劇本《呂底亞人》。在古拉丁語殘段里的對話中,詩人辛辣地影射古羅馬當天的大事。有些人猜測詩人諷刺斯基皮奧,所以[如里貝克(O.Ribbeck)[27]]把這個劇本視為紫袍劇。
殘段20 M(=7—8 R)采用的格律是抑揚格八音步(iambus octōnārius)。
A.Cedo,[28]qui[29]vestram rem publicam tantam āmīsistis[30]tam citō?
B.Proveniebant[31]oratores novi,stulti adulescentuli(西塞羅,《論老年》,章6,節(jié)20)。
甲:說吧!你們是如何這么快就喪失如此大的國家的?
乙:將登場的是些新的發(fā)言人,一幫愚蠢的年輕人(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80)。
《塔倫提拉》
在奈維烏斯的諧劇中,唯一根據(jù)傳世的殘段幾乎能重構(gòu)的就是《塔倫提拉》(Tarentilla,參LCL 314,頁98—103)。
兩個年輕的男子,或許在奴隸的陪伴下,從家鄉(xiāng)遷走,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塔倫圖姆未必真的由于標題成為故事發(fā)生地[32]——揮霍父輩的遺產(chǎn)(殘段6 M=83—84 R),或許前面提及的塔倫提拉可能就在社交聚會的輕浮姑娘們中。
殘段6 M(=83—84 R)采用與抑揚格三拍詩行(iambus trimeter)對應的抑揚格六音步(iambus sēnārius)。[33]
…ubi isti duo adulescentes habent[34],
qui hic ante parta patria peregre[35]prodigunt?[36]
這兩個年輕人住在哪里?
在國外的這里他們揮霍先前從家里獲得的錢財(引、譯自阿爾布雷希特主編,《古羅馬文選》卷一,頁84)。
在采用揚抑格七音步(trochaeus septēnārius)[37]的殘段2 M(=75—80 R)中,敘述的絕對就是這樣一個“女士”的賣弄風情的舉止。[38]
Quasi pila
in choro ludens datatim[39]dat se et communem facit.
Alii adnutat,alii adnictat,alium amat,alium tenet.
Anulum dat alii spectandum,a labris alium invocat,
cum alio cantat,adtamen alii suo dat digito litteras.
像依次
傳球一樣,她一會兒到這里來委身,一會兒到那里去委身,她屬于在場的所有人:
她對這個人點點頭,沖那個人眨眨眼,她喜歡一個人,擁抱另一個人。
手在別處忙,她用腳誘惑另一個人,
她把戒指給一個人看,她用雙唇引誘另一個人,
他和一個人唱歌,卻用手指給另一個人暗號(引、譯自阿爾布雷希特主編,《古羅馬文選》卷一,頁83。另參阿爾布雷希特:論奈維烏斯《塔倫提拉》,前揭刊,頁235及下)。
最后兩位年輕公子的父親找到他們。在殘段8 M(=87—88 R),年輕公子的一個或好幾個奴隸問候兩位老者。
殘段8 M(=87—88 R)采用揚抑格七音步(trochaeus septēnārius)。
Salvi et fortunati sitis duo,duum nostrum patres!
在這個殘段里,patres(父親們)用的復數(shù)呼格,修飾語是二格duum nostrum(兩位少東家的),其中,nostrum是表示區(qū)分的復數(shù)第二格:“我們的”,可以理解為這位奴隸站在少東家們的立場上講話。不過,這種理解超越了奴隸與奴隸主之間的身份界限。因此,德國學者彼得斯曼(H.& A.Petersmann)認為,nostrum是古代的復數(shù)第二格,相當于nortorum,即dominorum(少東家們的)。在奴隸的粗話里,noster與noster dominus之類的有關。在這里,兩位少東家的一位仆人向剛剛抵達的兩位家長問好(salvi),并祝他們好運(fortunati)。值得玩味的是陰性名詞二格sitis(渴;口渴;干燥;旱災;渴望),修飾兩位(duo)父親,本義是“兩位父親風塵仆仆地趕來,一方面在生理上口渴,另一方面在心理上渴望見到他們各自的兒子”,不過,從后來的發(fā)展來看,似乎還有弦外之音,可模糊地譯為“渴了的”。因此,這個殘段可譯為:
兩位少東家的父親,渴了的兩位好,祝你們好運(引、譯自阿爾布雷希特主編,《古羅馬文選》卷一,頁84)!
然而,像阿爾布雷希特假設的一樣,單純的家長最終也陷入了美麗的塔倫圖姆女人的誘惑之網(wǎng),[40]成為孩子們的競爭對手。這個題材在普勞圖斯的劇本中很熟悉。但是在結(jié)尾部分(殘段12 M=92—93 R),不是兩位父親告誡他們的兒子,反而是兩個兒子告誡他們的父親:不要糾纏于“甜蜜的生活(dolce vita)”,重回美德,認識到他們作為值得尊敬的父親對祖國的義務。
殘段12 M(=92—93 R)采用揚抑格七音步(trochaeus septēnārius)。
Primum ad virtutem ut redeatis,[41]abeatis[42]ab ignavia,
domi patres patriam ut colatis[43]potius quam peregri[44]probra!
但愿你們首先返回美德,遠離閑散,
父親們寧愿你們在家里照顧家庭,也不能在國外丟人現(xiàn)眼(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85)!
按照這種解釋,這個地方的道德化口吻不乏某種諷刺滑稽的噱頭。詩人放在結(jié)尾部分的主題或許符合低俗趣味的諧劇,而不是符合枯燥的道德說教——馬爾莫拉勒(E.V.Marmorale)的觀點尤其如此:根據(jù)這個觀點,要求兒子們放棄放蕩的欲望,返回家園,為家園和父親效勞。
此外,這部披衫劇里有什么樣的情節(jié),可惜這是幾乎不清楚的。殘段11 M(=90—91 R)似乎講述的是一個失望情人的抱怨。關于它的古希臘典范,也沒什么可說的。
殘段11 M(=90—91 R)采用揚抑格八音步(trochaeus octōnārius)。[45]
Numquam quisquam[46]amico amanti amica nimis fiet[47]fidelis,
nec nimis morigera et devota quisquam erit[48]…
女友永遠不會對友愛的男友太忠誠,
女友永遠不會太順從和遵守誓言……(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84)
殘段1 M(=72—74 R)或許出自開場白,由一個奴隸朗誦。在這里,奈維烏斯辛辣地諷刺羅馬的狀況。古羅馬的狀況可能是這樣的:在古代的羅馬,決定劇本成功或失敗的不是觀眾,而評判的權利首先屬于主管官員,他的責任是監(jiān)管戲劇演出,從一開始就能禁止演出。
殘段1 M(=72—74 R)采用抑揚格六音步(iambus sēnārius)。
Quae ego in theatro hic meis probavi plausibus
ea non audere quemquam regem rumpere.[49]
Quanto libertatem hanc hic superatservitus![50]
……在我這里,我在劇院里用掌聲贊同的
讓任何國王都不敢破壞。
同樣在這里,這個奴隸勝過自由人(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82)!
此外,奈維烏斯還有一些傳世的殘段,不過不清楚它們屬于哪部諧劇。這樣的殘段大概出自不知標題名稱的戲?。╥ncertarum fabularum,縮寫inc.fab.)。
殘段36,3 M(=108—110 R)出自革利烏斯的《阿提卡之夜》第七卷第八章第五節(jié)(參LCL 200,頁114及下),沒有標題。依據(jù)革利烏斯的報道,奈維烏斯的這些詩行針對的是老斯基皮奧(Publius Cornelius Scipio Africanus)。盡管在迅速攻占西班牙的政權城市迦太基(李維,《建城以來史》卷二十六,章50)以后老斯基皮奧將淪為俘虜?shù)?、非常美麗的西班牙貴族的已到結(jié)婚年齡的閨女完好地歸還她的父親,可是扎馬(Zama)戰(zhàn)役的勝利者在年輕時過著相當放蕩的生活。這種生活極度明顯地違背了古羅馬自古以來的踐行美德(virtus)、堅定可靠(constantia)和莊重體面(gravitas)——這都是公眾人物尤其要具備的品質(zhì)。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下面這個殘段里最后一個詩行的節(jié)律效果。通過節(jié)律,在語音方面也應表達年輕男子的反對,父親把他從小寶貝(愛人)那里帶走。在這里語調(diào)同頭兩句詩行的充滿激情()的高音形成所說的可笑對比。
殘段36,3 M(=108—110 R)出自不知標題名稱的戲劇,采用抑揚格六音步(iambus sēnārius)。
Etiám qui res magnás[51]manu[52]saepe géssit [53]glorióse,
Cuius fácta viva núnc vigent,[54]qui apud géntes solus praéstat,
Eum súus pater cum pállio unod[55]ab amíca[56]abduxit.[57]
即使他在戰(zhàn)斗中多次出色地干過大事,
他的事跡現(xiàn)在還真實地受人尊敬,他在民眾中一枝獨秀,
他也曾被他的父親從他的情婦那里強行帶走,只裹著一條被單(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86。參LCL 200,頁114及下)。
另外,還有劇本出處不明的兩個殘段,里面有簡直是格言般的句子,強調(diào)這一點的是頭韻法。
殘段36,1 M(=106 R)出自不知標題名稱的戲劇,采用抑揚格六音步(iambus sēnārius)。
Pati necesse est multa mortalia mala.
必須忍受的是許多致命的險境(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86)。
最后還有一個著名的詩行。在這個詩行里,獨特的文字游戲和擬聲的效果都是不可超越的。
殘段36,3 M(=113 R)出自不知標題名稱的戲劇,采用揚抑格七音步(trochaeus septēnārius)。
Libera[58]lingua loquemur[59]ludis[60]Liberalibus(引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86)。[61]
奈維烏斯在這里玩文字游戲。在拉丁語中,“l(fā)ibera”與“Liberalibus”詞形相似,因而發(fā)音相近,但意義不同。其中,由于lingua(語言)是陰性名詞,修飾的libera是陰性形容詞līber(自由的;坦白的;放縱的;自愿的;自律的)的單數(shù)奪格,與lingua一起可譯為“用自由的語言”。而文中的Liberalibus意為“立貝爾節(jié)(Liberalia)”,即古羅馬酒神立貝爾(Liber)的節(jié)日,節(jié)慶日是3月17日,為了表示對這位酒神的尊崇,也舉行戲劇演出(ludi)。在這里,奈維烏斯又玩了一個文字游戲,沒有直接采用名詞Liberalia,而是采用名詞化的形容詞:Liberalibus是形容詞līberālibus的名詞化。而形容詞līberālibus是līberālis(自主的;大方的;高貴的;有禮的)的復數(shù)奪格,與前面的ludis一起,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自由表演”的含義。實際上,ludis Liberalibus在文中是表示時間的奪格,可譯為“在立貝爾節(jié)自由表演時”。因此,這個殘段可譯為:
在立貝爾節(jié)自由表演時,我們將用自由的語言談論(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86)![62]
不過,這些殘段也可以讓人覺得奈維烏斯的用詞風格非常充滿活力和詼諧。這位詩人的血氣[塞狄吉圖斯(Volcacius Sedigitus)說:“Naevius qui fervet”]體現(xiàn)在他的語言、對話的機智與激昂中,毫不保留地批判公眾人物和公共生活中的弊端。在這方面,奈維烏斯沿用阿提卡舊諧劇[特別是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63]]傳統(tǒng),而后來的披衫劇詩人不再延續(xù)這個傳統(tǒng)。嚇倒他們的可能是詩人的厄運:奈維烏斯的尖刻嘴巴和辛辣諷刺讓他坐牢和流亡(參《古羅馬文選》卷一,頁44及下)。
西塞羅對奈維烏斯的語言尖銳只字未提,不過他稱贊奈維烏斯的語言樸實、單純,奈維烏斯和普勞圖斯一樣,講話時“不僅要努力避免鄉(xiāng)間的粗俗,而且要努力避免外來的怪誕”(《論演說家》卷三,章12,節(jié)44—45)。從奈維烏斯的少數(shù)殘段來看,奈維烏斯的語言是“簡單明了”(參《古代羅馬史》,前揭,頁357;西塞羅,《論演說家》,頁533)。
然而在文學方面,奈維烏斯堅持中期諧劇與新諧劇典范。不過從流傳下來的殘篇推斷,奈維烏斯在他的戲劇中很自由地處理古希臘的原始文本,正如在他的敘事詩中一樣??梢宰匪莸侥尉S烏斯的還有幾個劇本的錯合(cōntāminō,不定式cōntāminare)實踐。錯合實踐是恩尼烏斯、普勞圖斯和泰倫提烏斯繼續(xù)沿用的寫作技巧。為了捍衛(wèi)恩尼烏斯優(yōu)先運用的寫作方式,泰倫提烏斯列舉奈維烏斯、恩尼烏斯和普勞圖斯的例子。
qui quom[64]hunc accusant,Naevium Plautum Ennium
accusant quos hic noster auctores habet
在這個兩行詩里,有兩個動詞:accusant與habet。第一個動詞是accūsō(指責)的第三人稱復數(shù)(他們,指那些指責劇作者的人)現(xiàn)在時主動態(tài)陳述語氣。至于指責的對象,在第一個分句里是hic的陽性單數(shù)四格hunc(他,更確切地說,劇作者),在第二個分句里指奈維烏斯、普勞圖斯和恩尼烏斯。在這里,hic不是意為“在這里;這里;在這當中”的副詞,而是代詞,意為“這個;這里的;此”。在第二行里作主格的hic與第一行里作四格的hunc意義完全相同,即“他”,更確切地說,“劇作者”。第二個動詞是habeō(有;占有;持有;懷有;進行;對待;視為;掌握)的第三人稱單數(shù)(hic:他,即劇作者)現(xiàn)在時主動態(tài)陳述語氣,在這里意為“把……視為……”,即“把quos視為noster auctores”。其中,auctōrēs不是auctōrō(受歡迎;使接受;受雇;為……擔保;約束自己)的第二人稱單數(shù)現(xiàn)在時主動態(tài)虛擬語氣,而是陽性名詞auctor(發(fā)起人;創(chuàng)造者;鼻祖;保證人;模范;顧問;作者;賣主)的復數(shù)四格,與noster一起,意為“我們的典范”。而quōs不是陽性代詞quis(誰;什么;某人;某事)的復數(shù)四格,而是陽性代詞quī(誰;什么;其;該;這個;那個;如何)的復數(shù)四格,在這里意為“他們”,更確切地說,“奈維烏斯、普勞圖斯和恩尼烏斯”。不過,在第一個分句里,quī則是陽性形容詞,意為“該”。因此,這段臺詞可譯為:
他們指責他,他們該連同奈維烏斯、普勞圖斯和恩尼烏斯
一起指責,他把他們視為我們的典范(《安德羅斯女子》,序言,行18)。[65]
就上述的3位典范而言,奈維烏斯年齡最大,是第一位運用錯合這種創(chuàng)作方法的人,因而對古羅馬諧劇發(fā)展有決定性的影響。由于他的諧劇殘段中包含古羅馬生活情節(jié),如《預言者》,奈維烏斯或許還是長袍劇的發(fā)明人(參《古羅馬文選》卷一,頁78和170以下;《古羅馬文學史》,頁31)。奈維烏斯絕對是不經(jīng)意地把古羅馬的元素糅合進披衫劇的。
另外,不可低估的功績是奈維烏斯豐富了古拉丁語詩人的語言的格律成份。
奈維烏斯似乎已經(jīng)為我們接下來在普勞圖斯的作品中找到的格律的傳播做好了準備。而且正如我們將會洞見的一樣,對于諧劇的戲劇形態(tài)而言,這種格律顯得比粗淺的樣子更有意義(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78;萊奧,《古羅馬文學史》卷一,頁91)。
從奈維烏斯的作品開始,古羅馬披衫劇就具有了輕歌劇(意大利語operetta)般的特征。笛聲伴奏的歌詠(cantō)和吟誦(recitare)常常超過普勞圖斯諧劇的三分之二。
三、歷史地位與影響
公元前2世紀末有影響的文學批評家塞狄吉圖斯根據(jù)諧劇的舞臺效果評價古羅馬的諧劇。塞狄吉圖斯證實,奈維烏斯在凱基利烏斯和普勞圖斯之后,排名第三位,遠在泰倫提烏斯之前。遺憾的是,奈維烏斯的披衫劇保留至今的只有寥寥無幾的片段。
第三節(jié) 普勞圖斯
一、生平簡介
在古拉丁語戲劇詩人中,一個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脫穎而出,決定性地影響了西方國家的戲劇。他就是第一個有完整作品傳世的古羅馬戲劇詩人普勞圖斯(Titus Maccius Plautus)。
大約公元前254年,普勞圖斯出生于翁布里亞(Umbrien)的一個城市薩爾棲那(Sarsina)。普勞圖斯的家庭處于社會的下層,但是屬于自由人。青年時期,普勞圖斯來到羅馬,在那里當演員謀生。根據(jù)蘇維托尼烏斯的《詩人傳》(De Poetis)里像長篇小說一樣添加細節(jié)的傳記,普勞圖斯依靠舞臺演出獲得了巨額財富。這些財富允許普勞圖斯從事商人的職業(yè)。但是在普勞圖斯破產(chǎn)以后,他一文不名,不得不回到羅馬,受雇于一個面包商,當推磨的工人。在磨坊里普勞圖斯寫了3部諧?。骸?span >薩圖里奧》(Saturio)、《債奴》(Addictus)和另外一部想不起題名的劇本(革利烏斯,《阿提卡之夜》卷三,章3,節(jié)14,參LCL 195,頁250及下)。通過戲劇創(chuàng)作的方式普勞圖斯又獲得了產(chǎn)業(yè)。從那時起,普勞圖斯就把余生都獻給了諧劇的創(chuàng)作。普勞圖斯死于克特古斯當執(zhí)政官的公元前184年(西塞羅,《布魯圖斯》,章15,節(jié)60,參LCL 342,頁58—59;《古羅馬文選》卷一,頁87)。
由此推斷,普勞圖斯相對較晚,也就是說,40多歲時才成為諧劇詩人。從大約公元前210年到死亡,普勞圖斯統(tǒng)治古羅馬諧劇舞臺超過20年。因此他影響到打上了巨大政治與社會變革的烙印的時代,這就是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和古羅馬與敵人馬其頓爭論的最后幾年。隨著這次爭論而來的就是公元前2世紀初古羅馬貴族最終得到鞏固,并且喚醒了古羅馬的民族意識(參《古羅馬文選》卷一,頁170以下)。
二、作品評述
普勞圖斯是第一個僅僅擅長唯一的文學體裁——在希臘環(huán)境里表演的披衫劇——的古拉丁語作家。當然這并不妨礙普勞圖斯把古羅馬和意大利地方色彩的元素引入他自己的劇本。譬如,起誓時,作證的不是古希臘的神,而是古羅馬和古意大利的神,如《孿生兄弟》里的尤皮特。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常常與古希臘的氛圍構(gòu)成可笑的對立。[66]
最遲在首都羅馬,但可能在家鄉(xiāng)翁布里亞,普勞圖斯就已經(jīng)知曉古拉丁語民間鬧劇,屬于其中的人物就是小丑馬科斯(Maccus,參《古羅馬文選》卷一,頁284及下)。于是在劇本《驢的諧劇》(Asinaria)[67]的開場白(《驢的諧劇》,行11)中,詩人談論古希臘文本時就自稱馬科斯:
Huic nomen Graece Onagost fabulae;
Demophilus scripsit,[68]Maccus vortit[69]barbare;[70]
Asinariam volt[71]esse,si per vos licet.[72]
這個劇本的希臘語標題是《趕驢人》(Onagus)。
得摩菲洛斯(Demophilus)寫作這個劇本,把馬科斯譯成野蠻人的語言;
如果你們允許,他寧愿它的名字是《驢的諧劇》(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88)。
普勞圖斯是一位高產(chǎn)的諧劇詩人。2世紀,革利烏斯談到普勞圖斯的130部諧?。?span >《阿提卡之夜》卷三,章3,節(jié)11)。由于有些作品的真?zhèn)问谴嬉傻?,許多古代作家曾進行鑒別,其中文學批評家瓦羅的鑒別得到公認,他所挑選出來的21部——其中包括《普修多盧斯》(Pseudolus;名字在古拉丁語中意為“騙子”,所以亦譯《偽君子》)、[73]《斯提庫斯》(Stichus)[74]和《粗魯漢》(Truculentus)——是無可爭議的普勞圖斯作品,盡管當時《波奧提亞女子》(Boeotia)的作者署名是比普勞圖斯更年輕的同時代作家阿奎利烏斯(Aquilius)(參LCL 195,頁250及下;LCL 328,頁223以下;《古羅馬文選》卷一,頁352以下;《古羅馬文學史》,頁35)。或許由于這個原因,在普勞圖斯的眾多作品中,保留至今的——現(xiàn)存的普勞圖斯諧劇文本來自10至11世紀抄本——也只有21部,其中《巴克基斯姐妹》(Bacchides)[75]缺失開始部分,《一壇金子》(Aulularia)缺結(jié)尾的第五幕的大部分,而《行囊》(Vidularia)[76]只傳下較長的殘段,總共100多個詩行,因此也有人稱普勞圖斯傳世作品20部。此外,傳世的還有另外大約30部諧?。?span >披衫劇)的殘篇。
普勞圖斯的諧劇幾乎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獨立改編古希臘新諧劇,而新諧劇的主要代表人物可以說就是米南德(Menander,公元前342—前291年)。[77]其中,可以追溯到這個代表人物(即米南德)[78]的就是諧劇《匣子》(Cistellaria)——古希臘范本的標題是《一起吃早餐的女人們》(Synaristosai),其內(nèi)容就是因為識別記號而重新找到的故事;[79]另外關于情婦的諧劇《巴克基斯姐妹》中雙重欺騙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古希臘范本名叫《雙料騙子》(Dis Exapaton)],或者《斯提庫斯》,其內(nèi)容就是兩兄弟回鄉(xiāng)[米南德的標題也是《兩兄弟》(Adelphoi)]和待字閨中的女人們的故事。[80]
然而,普勞圖斯也從其他的古希臘新諧劇詩人那里獲得靈感。前面已經(jīng)提及《驢的諧劇》(Eselkomoedie)的作家典范是得摩菲洛斯(Demophilos)?!?span >纜繩》(Rudens,亦譯《繩子》)的基礎就是狄菲洛斯(Diphilos,約前350—前263年)的一個劇本。而《商人》(Mercator)、[81]講述寶物的《三枚硬幣》(Trinummus;亦譯《特里努姆斯》或《三個銅錢》)和諧劇《兇宅》(Mostellaria)[82]就是對菲勒蒙(Philemon,約公元前361—前263年,阿提卡新諧劇的創(chuàng)始人)的舞臺劇《商人》、《三枚制錢》和《幽靈》的改編(參LCL 163,頁287以下;LCL 260,頁287以下;LCL 328,頁97以下;拉齊克,《古希臘戲劇史》,頁207及下;《古羅馬文選》卷一,頁89)。
在上述作品中,值得一提的是《特里努姆斯》。萊辛在談及自己創(chuàng)作的獨幕話劇《珍寶》(Der Schatz,1750年)時指出,在作品的命名方面,普勞圖斯有自己的特殊風格:大部分他都采用最平常的詞匯,如《特里努姆斯》,即《三筒槍》。此外,普勞圖斯的《特里努姆斯》影響深遠。譬如,萊辛創(chuàng)作的《珍寶》是根據(jù)普勞圖斯的《特里努姆斯》改編的模仿作品,不過,他的創(chuàng)作只是回歸普勞圖斯的典范菲勒蒙。又如,意大利劇作家塞奇(Giovan Maria Cecchi,1518—1587年)的《嫁妝》(La Dote)和法國諧劇詩人戴斯托舍(Nericault Destouches,1680—1750年)的《秘藏珍寶》也受到普勞圖斯的《特里努姆斯》的影響(萊辛,《漢堡劇評》,1767年5月29日)。[83]
而《兇宅》[84]總共5幕,講述雅典的家奴裝神弄鬼欺騙老主人、為少主人擺脫困境的故事。當宅子的老主人塞奧普辟德斯(Theopropides)出國到埃及以后,少主人菲洛拉切斯(Philolaches)開始放任自流,借高利貸4000元,其中不惜花費3千元替一名相好的妓女菲勒瑪提恩(Philemativm)贖身,其余的用來與朋友加利達馬提斯(Callidamates)飲酒作樂(幕1)。當3年后老主人回國時,少主人正在鬼混。狡黠的家奴特拉尼奧(Tranio)將鬼混的人都藏進屋里,然后向老主人謊稱這是一棟兇宅,編造房屋原來的主人謀財害命的故事,把老主人嚇走(幕2)。不過,當老主人從原來的房主那里打探關于兇宅的訊息回來時,高利貸者米沙居里德斯(Misargyrides)正在向特拉尼奧討債:本利總共4400元。特拉尼奧眼見事情敗露,又謊稱少主人借貸是用于支付購房定金,因為原來居住的房子是兇宅,騙老主人答應還貸。當老主人詢問購買的房子時,特拉尼奧謊稱是鄰居的房子(幕3,場1)。老主人要求看房子,狡黠的特拉尼奧又去騙鄰居西摩(Simo),說老主人只是看看西摩的房子,以便為女眷仿造住所。當西摩同意隱瞞少主人尋歡作樂的事,答應讓老主人去看房子以后,特拉尼奧又對老主人說,西摩要求少主人還房子(幕3,場2)。正當老主人以為自己得了大便宜時,來接加利達馬提斯的兩個奴隸講出了少主人尋歡作樂的實情,并且得到了西摩的證實(幕4,場3—4)。老主人決心懲處特拉尼奧,但是在加利達馬提斯的調(diào)解下,老主人最終原諒了兒子菲洛拉切斯,甚至原諒了欺騙自己的家奴特拉尼奧(幕5)。
《兇宅》是典型的計謀諧劇。主人公特拉尼奧雖然只是個處于被統(tǒng)治、被壓迫地位的奴隸,但是憑著他的聰明才智,卻能利用人性的弱點,如老主人的迷信、貪婪、自私自利和愚蠢,將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奴隸主耍得團團轉(zhuǎn)。盡管謊言腿短(德國諺語),可是正是這種弄巧成拙的驚險不僅彰顯了特拉尼奧的機智過人,而且還為觀眾制造了非同尋常的笑料。需要指出的是,特拉尼奧一環(huán)又一環(huán)地為老主人下套,并非人性惡,而是情非得已:作為侍候少主人的家奴,處處維護少主人是他的本分。他對老主人的不忠恰恰反襯出他對少主人的忠心。這是謊言被戳穿、事情敗露以后最終得到老主人諒解的根本原因。加利達馬提斯的調(diào)解只不過是給了老主人一個臺階下而已。至于少主人生活墮落,成為敗家子,那與特拉尼奧沒有多大關系。因為少主人花天酒地,尋歡作樂,這不僅與他的青春年少有關,而且還是當時羅馬的普遍社會現(xiàn)象。譬如,在這部諧劇里是花花公子的還有加利達馬提斯。揭露和諷刺奴隸主階級的腐朽和墮落,這也是劇作家的一個目的。[85]
關于家庭諧劇《孿生兄弟》(Menaechmi),[86]不能從外貌相似的題材識別古希臘作家,然而已知這個劇本在英國詩人、劇作家和演員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年)的《錯誤的諧劇》(Kom?die der Irrungen)中找到了世界文學的一個重要后裔(參《古羅馬文選》卷一,頁89)。
普勞圖斯的《孿生兄弟》總共5幕。在開場白中,講話人首先說明普勞圖斯的《孿生兄弟》與眾不同之處:故事發(fā)生地不是在雅典,而是在埃皮丹努斯城(Epidamnum);情節(jié)不是阿提卡式的,而是西西里式的;劇情是慷慨大方的。
接著講話人介紹故事情節(jié)。敘拉古商人西庫盧斯(Siculus)生了一對相貌酷似的孿生兄弟。孩子7歲那年,西庫盧斯把索西克利斯留在家里,而把墨奈赫穆斯(Menaechmvs)帶往塔倫圖姆經(jīng)商。在塔倫圖姆的賽會上,父子失散。墨奈赫穆斯被一個埃皮丹努斯商人帶走,父親抑郁成疾,不久就在塔倫圖姆病死。祖父把走失的孫子的名字給了在家的孫子,索西克利斯(Sosicle)改名墨奈赫穆斯·索西克利斯。墨奈赫穆斯·索西克利斯長大以后四處尋找失散多年的孿生兄弟。一次,他來到埃皮丹努斯。當?shù)厝苏`以為他就是墨奈赫穆斯。譬如,門客佩尼庫盧斯(Penicvlvs)誤把索西克利斯當作墨奈赫穆斯(幕3.場2),以為墨奈赫穆斯一個人吃獨食,因而向墨奈赫穆斯的妻子告發(fā),讓妻子來收拾墨奈赫穆斯(幕4,場1),讓墨奈赫穆斯莫名其妙,但由于做了虧心事(把妻子的披衫偷出去送給伴妓)而有口難辯(幕4,場2)。甚至連墨奈赫穆斯的伴妓埃羅提烏姆(Erotivm;幕2,場3)、妻子(幕5,場1)和岳父(幕5,場2)都對此深信不疑。由此鬧出許多誤會和笑話。譬如,索西克利斯為了脫身而不得不裝瘋賣傻(幕5,場2—4),這使得墨奈赫穆斯被認定是瘋了(幕5,場5),差點被強行送醫(yī),好在家奴墨森尼奧(Messenio)奮勇營救,因為這位忠心的奴隸以為墨奈赫穆斯是自己的主人索西克利斯(幕5,場7)。盡管如此,到最后這對孿生兄弟終于相見(幕5,場9)。
很有影響的還有性格諧劇《一壇金子》,其中的焦點就是一個吝嗇鬼的生活。這個題材被多次改編,直到近代。這里只是提及最重要的莫里哀(Molière,1622—1673年,法國喜劇作家、演員、戲劇活動家)的《慳吝人》(Der Geizige)。
普勞圖斯的《一壇金子》是一部采用抑揚格六音步(iambus sēnārius)的詩劇,講述一位守財奴的故事(參馮國超主編,《古羅馬戲劇經(jīng)典》,頁168以下)。這個劇本的基礎是米南德的某部諧劇,極可能是《古怪人》(或Dyskolos,參LCL 132,頁175以下),因為從米南德的作品可以知道,米南德的確特別關心人的性格,如《古怪人》里的克涅蒙(Knemon)。更重要的是,《古怪人》與《一壇金子》存在某些關聯(lián):第一,主人公的性格與眾不同;克涅蒙古怪,歐克利奧(Euclio)吝嗇。由于古怪或者吝嗇,他們都生性多疑,而且都對女兒的幸福表現(xiàn)得十分冷漠。可見,克涅蒙可能就是歐克利奧的原型。第二,表現(xiàn)主人公性格的有些場景存在某種巧合。譬如,在克涅蒙和歐克利奧都守在家里。又如,仆人和廚師敲門時克涅蒙的言行舉止(《古怪人》)與歐克利奧對女傭斯塔菲拉(Staphyla)說的一番話(《一壇金子》,幕1,場2,行85以下)如此具有關聯(lián)性。第三,主人公都有一個對神十分虔誠的女兒,而且這個女兒很可愛(克涅蒙的女兒被青年追求,而歐克利奧的女兒被青年強暴),并且最終獲得愛情。第四,兩部諧劇都以神的介紹開篇:《古怪人》里開場白的講述人是林木神,而《一壇金子》里開場白的講述人是家神拉爾(Lar familiaris)(參鄭傳寅、黃蓓,《歐洲戲劇文學史》,頁48以下)。
《一壇金子》開場白
普勞圖斯
Lar familiaris.
LAR.Ne quis miretur qui sim,paucis eloquar.
ego Lar sum familiaris ex hac familia
unde exeuntem me aspexistis.hanc domum
iam multos annos est quom possideo et colo
[5]patri avoque iam huius qui nunc hic habet,
sed mihi avos huius opsecrans concredidit
auri thensaurum clam omnis:in medio foco
defodit,venerans me ut id servarem sibi.
is quoniam moritur(ita avido ingenio fuit),
[10]numquam indicare id filio voluit suo,
inopemque optavit potius eum relinquere
quam eum thensaurum commostraret filio;
agri reliquit ei non magnum modum,
quo cum labore magno et misere viveret.
[15]ubi is obiit mortem qui mi id aurum credidit,
coepi opservare,ecqui maiorem filius
mihi honorem haberet quam eius habuisset pater.
atque ille vero minus minusque impendio
curare minusque me impertire honoribus.
[20]item a me contra factum est,nam item obiit diem.
is ex se hunc reliquit qui hic nunc habitat filium
pariter moratum ut pater avosque huius fuit.
huic filia una est.ea mihi cottidie
aut ture aut vino aut aliqui semper supplicat,
[25]dat mihi coronas.eius honoris gratia
feci thensaurum ut hic reperiret Euclio,
quo illam facilius nuptum,si vellet,daret.
nam compressit eam de summon adulescens loco.
is scit adulescens quae sit quam compresserit,
[30]illa illum nescit,neque compressam autem pater.
eam ego hodie faciam ut hic senex de proxumo
sibi uxorem poscat.id ea faciam gratia
quo ille eam facilius ducat qui compresserat.
et hic qui poscet eam sibi uxorem senex,
[35]is adulescentis illius est avonculus,
qui llam stupravit noctu,Cereris vigiliis.
sed hic senex iam clamat intus ut solet.
anum foras extrudit,ne sit conscia.
credo aurum inspicere volt,ne s urruptum siet.
家神拉爾。
拉爾(從歐克利奧的屋子走出來):
為了不讓大家對我是誰感到好奇,我要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是你們看著我走出來的這棟房子的家神拉爾。我享有這棟房子許多年了,曾庇護[5]現(xiàn)在這位房主的父親和祖父。當時在我發(fā)誓的情況下,這個人的祖父把一壇金子托付給我,沒有讓其他人知道這件事。他把金子埋在灶的中央,急切地懇求我為他保管金子。臨終時——他是那么吝嗇——[10]他也不愿意把這事告訴他的兒子。他寧愿讓兒子退回到貧窮的等級,也不把寶藏告訴那個兒子。他為兒子留下一小塊地,要兒子很賣力地耕耘它,才能過上貧困的生活。[15]自從把金子托付給我的人死后,我開始觀察他的兒子是不是會比他的父親更加尊崇我。這個兒子為我花費的還少得多,而且還更加不尊崇我。[20]我給予他同樣的回報:他同樣貧窮地死去。當時寶物留給了現(xiàn)在居住在這里的兒子,他的本性像他的父親和祖父一樣。他有個獨生女。她每天都為我焚香,或者進獻葡萄酒,或者總是用某種方式祈求我,[25]用花環(huán)美化我。為了讓她歡喜,我安排歐克利奧在這里發(fā)現(xiàn)寶物。這樣,如果他要嫁女,就會更容易把她嫁出去。當時,一位出身最好的公子強暴了她。這位年輕的公子知道他誘奸的是誰。[30]可這個女孩不認識他。她的老頭兒也不知道強暴的事。今天我會安排一下,讓鄰居——一個年紀大一些的男人——在這里向她求婚。我這樣做,目的就是讓誘奸她的那位公子更容易娶到她。而那個向她求婚的老男人[35]就是那位公子的舅舅。在刻瑞斯節(jié)的夜晚,那位公子強暴了她?!墒牵裢R粯?,她的老頭兒又在屋里嚷起來了。他把老女傭推出屋外,好讓她什么也看不見。我想,他要查看他的金子,看看是不是有人偷走。
退場,進歐克利奧的屋子(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94以下。較讀普勞圖斯等著,《古羅馬戲劇選》,頁65及下)。
上述的開場白符合現(xiàn)代節(jié)目單簡介劇本內(nèi)容的功能。依據(jù)家神拉爾的簡介,守財?shù)淖娓冈诩依锫癫匾粔鹱?,并托付給家神看管。由于歐克利奧的父親不虔敬,秉性又貪婪,并不知曉此事。雅典的老頭歐克利奧之所以在家中發(fā)現(xiàn)那壇金子,是因為他的女兒菲德里雅(Phaedria)對家神很虔敬。為了表示感謝,家神打算設法促成在地母節(jié)之夜曾玷污菲德里雅的富家公子盧科尼德斯與菲德里雅的婚姻,并把那壇金子當作菲德里雅的嫁妝(《一壇金子》開場白)。
可是,歐克利奧是個多疑的財迷,他把金子重新埋回地下,整天守著。有個名叫梅格多洛斯(Megadorus)的老頭向吝嗇的歐克利奧提親,欲娶曾被玷污的女兒菲德里雅。固執(zhí)的歐克利奧好不容易才答應這門婚事。可是他擔心那壇金子被人偷走,就把它挖出來,藏到屋外。沒想到,盧科尼德斯(Lyconides)的奴隸看見后偷走了金子。盧科尼德斯把這事告訴了歐克利奧,最后贏得了妻子、兒子和那壇金子。這部諧劇有兩大特點:與近似阿里斯托芬的舊諧劇的其他作品相比,《一壇金子》多少還保留了新諧劇的嚴肅氣氛;刻畫典型人物的心理。在歐克利奧——他夸張地吩咐他的老女仆斯塔菲拉在他不在家的短期里看家——出場(幕1,場2)過程中,詩人出色地刻畫了這個吝嗇鬼的心理:發(fā)現(xiàn)金子、失而復得所產(chǎn)生的疑神疑鬼、患得患失的矛盾心理,最后這個吝嗇鬼把金子拿來作女兒的嫁妝才讓自己的心里平靜(參《羅念生全集》卷八,頁281)。在這事上,歐克利奧明確地展示了吝嗇鬼的可笑特點。
《一壇金子》,第一幕第二場
Euclio.Staphyla.
EUC.Nunc defaecato[87]demum animo[88]egredior[89]domo,
[80]postquam[90]perspexi[91]salva esse intus omnia.
redi nunciam intro atque intus serva.[92]STA.quippini?[93]
ego intus servem?an ne quis aedis auferat?[94]
nam hic apud nos nihil est aliud quaesti furibus,
ita inaniis sunt oppletae atque araneis.
[85]EUC.mirum quin tua me caussa[95]faciat[96]Iuppiter
Philippum regem aut Dareum,trivenefica.
araneas mi ego illas servari[97]volo.
pauper sum;fateor,patior;[98]quod di dant,fero.
abi intro,occlude ianuam.iam ego hic ero.
[90]cave quemquam alienum in aedis intro miseris.[99]
quod quispiam ignem quaerat,[100]exstingui volo,
ne caussae quid sit quod te quisquam quaeritet.[101]
nam si ignis vivet,tu exstinguere[102]extempulo.[103]
tum aquam aufugisse dicito,si quis petet.[104]
[95]cultrum,securim,pistillum,mortarium,
quae utenda vasa semper vicini rogant,[105]
fures venisse atque apstulisse dicito.
prefecto in aedis meas me apsente[106]neminem
volo intro mitti.atque etiam hoc praedico[107]tibi,
[100]si Bona Fortuna veniat,ne intro miseris.
STA.pol ea ipsa credo ne intro mittatur[108]cavet,[109]
nam ad aedis nostras numquam adiit[110]quamquam propest.[111]
EUC.tace atque abi intro.[112]STA.taceo atque abeo.
EUC.occlude[113]sis[114]
fores ambobus pessulis.iam ego hic ero.
[105]discrucior[115]animi,quia ab domo abeundum est mihi.
nimis hercle invitus abeo.sed quid agam scio.
nam noster nostrae qui est magister curiae
dividere argenti dixit nummos in viros;
id si relinquo ac non peto,omnes ilico
[110]me suspicentur,[116]credo,habere aurum domi.
nam veri simile non est hominem pauperem
pauxillum parvi facere[117]quin[118]nummum petat.[119]
nam nunc quom celo[120]sedulo[121]omnis ne sciant,[122]
omnes videntur[123]scire[124]et me benignius
[115]omnes salutant[125]quam salutabant[126]prius;
adeunt,consistunt,[127]copulantur[128]dexteras,
rogitant[129]me ut valeam,[130]quid agam,quid rerum geram.
nunc quo profectus sum ibo;[131]postidea domum
me rusum[132]quantum potero[133]tantum recipiam.[134]
歐克利奧與斯塔菲拉
(歐克利奧又走出屋子。)
歐克利奧:
在我仔細查看,弄清楚里面一切都正常以后,
[80]現(xiàn)在我終于敢離開這個家。
現(xiàn)在你重新進來,在里面看守!
斯塔菲拉:
好啊!要我在里面看守?沒有人會搬走這棟房子,是不是?
因為,對于小偷來說,在我們這里,什么收獲都不會有,
是的,空空如也,而且還滿是蜘蛛網(wǎng)。
歐克利奧:
[85]可惡的老妖婆啊,尤皮特沒有由于你的緣故使我成為
國王腓力(Philipp)[135]或者大流士(Dareus)[136],真是奇跡!
我愿意讓人為我看守那些蜘蛛網(wǎng)。
我是貧窮的,我承認。我在受苦。諸神賜予什么,我就接受什么。
你進去吧!你把兩扇門都關好!我很快就會回來。
[90]任何其他人進屋,你都要留神。
因為有人會借火,我要你把火滅了,
好讓他沒有理由向你借火。
因為,假如火燃了,就要立即殺死你。
假如有人要水,那么你就說,水流光了。
[95]刀、斧、杵和臼,
鄰居們總是借這些生活用具。
你就說,小偷來過,把一切都偷走了。
無論如何,在我離開的期間,
我都要你不讓任何人進我的屋;
甚至我還讓你明白這一點:
[100]即使真正的女財神(Bona Fortuna)來了,也不讓她進去。
斯塔菲拉:
波呂克斯(Pollux)[137]作證,她會避免我讓她進去的。
因為她從未來我們這里,盡管她的廟宇就在附近。
歐克利奧:
閉嘴!進去!
斯塔菲拉:
我就閉嘴,我進去。
歐克利奧:
如果你愿意,你就用兩個門閂鎖住門吧!我很快就會回來。
(斯塔菲拉退場,進屋)
[105]我很虐心,因為我必須離開我的家。
海格立斯作證,我很不想離開。但是我知道我為什么要離開。
因為我們庫里亞的長官說
他要分銀幣給我們大家。
如果我放棄,不要銀幣,那么所有人都會立即
懷疑我——我相信——在家里可能有金子。
因為,裝窮人不是非常逼真,
一丁點兒小錢窮人也會要。
因為,盡管我現(xiàn)在竭力隱瞞一切,他們不會知道一切,
可我覺得,他們知道一切,他們都跟我
打招呼,[115]比以往打招呼更加友好。
他們向我走近,停下腳步,跟我握手,
他們多次詢問我,比如身體健康嗎?干什么?事情的進展如何?
現(xiàn)在我要去分錢的地方。我能分到多少,
我就會接受多少。之后,我再回家。
歐克利奧向右方退場(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96以下。較讀普勞圖斯等著,《古羅馬戲劇選》,頁68及下)。
諧劇《一壇金子》的影響很大,古代晚期有個不知名的人寫作了閱讀戲劇《抱怨者》(Querolus),這部閱讀戲劇又被12世紀布盧瓦的維塔利斯(Vitalis de Blois)改編。17世紀,法國戲劇家莫里哀(1622—1673年)把普勞圖斯的《一壇金子》改編成《慳吝人》或《吝嗇鬼》:不僅兩部諧劇有類似的情節(jié),而且兩位劇作家都采用夸張、巧合等手法營造諧劇氣氛。不同的是,窮人歐克利奧因為吝嗇而冷漠和多疑,但不像高利貸者阿爾巴貢,因為吝嗇而泯滅人性,既損人(虐殺親情和女兒的愛情),又自虐(虐殺自己的愛情),完全淪為金錢的奴隸。不過在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方面,莫里哀的《吝嗇鬼》已經(jīng)大大地超越了古羅馬諧劇詩人普勞圖斯的《一壇金子》。后來,這部戲劇本身又被菲爾?。℉enry Fielding)在他的《吝嗇鬼》(The Miser,1732年)中模仿。在德國,倫茨(J.M.R.Lenz)的《嫁妝》(Die Aussteuer)就是模仿普勞圖斯的《一壇金子》。在斯拉夫語區(qū),最早模仿《一壇金子》的是16世紀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或古代拉古薩(Ragusa)的德日基奇(Marin Dr? ic',1508—1567年)的《守財奴》(Skup)(參《歐洲戲劇文學史》,前揭,頁165以下;《古羅馬文選》卷一,頁93)。
值得一提的是普勞圖斯在《一壇金子》(Aulularia)里采用一種特別的格律:賴茨詩行(versus reizianus),即在一個賴茨半聯(lián)句(cōlon[138]reizianus[139])之后,跟一個抑揚格二拍詩行(iambus dimeter),一般是4個音節(jié)一組的抑揚格(iambus quaternārius),即“短長短長”。術語賴茨半聯(lián)句(cōlon reizianus)得名于18世紀德國萊比錫大學古典語文學者賴茨(Friedrich Reiz,1733—1790年),指一種采用抑揚格的古希臘短詩,一般是3個短音(breve),兩個長音(longa),基本模式:x(總是長音,但可用兩個短音替代)-(長)x(可用兩個短音替代)-(長)-(長)。短詩采用的格律一般是賴茨半聯(lián)句(cōlon reizianus),如《卡西娜》(Casina)的第 721—728行,但后半部分經(jīng)常使用另一種格律:賴茨詩行(versus reizianus)。賴茨詩行(versus reizianus)采用抑揚格二拍詩行(iambus dimeter),基本模式:uu(兩個短音或1個長音)-(長)x(可用兩個短音替代)-(長)|x(可用兩個短音替代)-(長)u(短)-(長)||--x(可用兩個短音替代)-(長)-(長),如普勞圖斯的《一壇金子》(Aulularia)第415—422行(幕3,場2)。
EVC.Redi.[140]quó fugís[141]nunc?tén,tené.[142]/CON.Quid,stólide,clámas?[143]
EVC.Qui(a)ad trís virós i(am)ego déferám[144]/nomén tuom.CON.Qu(am)ób rem?
EVC.Quia cúltr(um)habés.CON.Cocúm decét./EVC.Quid cómminátu's
mihi?CON.ístud mále fact(um)árbitrór,[145]/quia nón latus fódi.[146]
EVC.Homo núllust[147]té sceléstiór/qui vívat[148]hódie,
neque qu(oi)égo d(e)indústri(a)ámpliús/male plús libns fáxim.[149]
CON.Pol étsi táceas,[150]pál(am)īd quidém(e)st:/res ípsa téstist:[151]
ita fústibús sum mólliór[152]/magi(s)qu(am)úllu(s)cináedus!
這段對話(普勞圖斯,《一壇金子》,行415—422)的格律模式如下:
|uu-u-|-uu u-||-uu u--|
|uu-u-|uu-u-||--uu--|
|uu-u-|u-u-||--u--|
|uu--uu|--u-||uu-uu--|
|uu---|u-u-||---uu-|
|uu uu--|u-u-||uu-uu--|
|u--uu|-uu u-||--u--|
|uu-u-|--u-||uu-uu--|[153]
在這個段落中,對話人為主人公歐克利奧與他雇傭的廚子康格里奧(Congrio)。
歐克利奧:你回來!你現(xiàn)在跑到哪里去?站??!站住!
康格里奧:笨蛋,為什么你大喊大叫?
歐克利奧:因為現(xiàn)在我要去向3位警察[154]告發(fā)你!
康格里奧:由于什么事?
歐克利奧:因為你拿著刀!
康格里奧:廚子拿著刀,這是正常的!
歐克利奧:為什么你威脅我?
康格里奧:我認為,這個事實是錯誤的!因為我沒有傷人。
歐克利奧:比你更邪惡、如今還會幸存的人是沒有的!況且,我也不愿意再存心做錯事!
康格里奧:波呂克斯(Pollux)作證,即使你什么也沒說過,顯而易見的也的確是它:事情本身是見證人。我被你用棍棒暴打,因而比任何一個孌童都虛弱![155]
關于普勞圖斯的其他作品,壓根兒就沒有給我們介紹古希臘語原文的作者:這樣的大概有感傷劇《俘虜》(Captivi)、《庫爾庫利奧》(Curculio;亦譯《醉漢》)、《吹牛的軍人》(Miles gloriosus)、[156]《普修多盧斯》、[157]《布匿人》(Poenulus)和《波斯人》(Persa)(參LCL 260,頁1以下;LCL 163,頁417以下)。
其中,《吹牛的軍人》的標題十分可疑。1767年7月10日,在談及伏爾泰(Voltaire,1694—1778年)的諧劇標題《納尼娜》(Nanine)時,萊辛指出,《吹牛軍人》(Miles gloriosus)是某個學者添加“軍人”二字的,普勞圖斯稱之為《牛皮匠》(Gloriosus),如同稱他的另一出戲《犟漢子》(Truculentus;或譯《粗魯漢》)。這個牛皮匠不僅夸耀自己的地位,還夸耀自己的戰(zhàn)功。在愛情方面他也同樣吹牛,不僅吹噓自己是最勇敢的男人,而且還是最漂亮、最討人喜歡的男人。盡管這個牛皮匠是個當兵的,可是添加“軍人”以后就限制了標題的含義。萊辛進一步指出,誤導學者添加“軍人”的不僅是西塞羅:“自我吹噓是令人討厭的,同時摹仿吹牛軍人以取笑觀眾,也是不合法的”(《論責任》卷一,章38;張黎譯),[158]而且還有普勞圖斯自己:
這出諧劇的標題在希臘文里是Alazon;[159]在拉丁文里我們稱它為:Gloriosus(見萊辛,《漢堡劇評》,頁111)。
家庭諧劇《俘虜》總共5幕,講述赫吉奧(Hegio)的兩個兒子成為交戰(zhàn)雙方的俘虜、但最后一家團圓的喜劇故事(參普勞圖斯等著,《古羅馬戲劇選》,頁109以下)。古希臘西部埃托利亞(?tolien)的老人赫吉奧有兩個兒子:一個在4歲時被家奴拐走,一個成為埃利斯人(Elis)的俘虜。為了贖回被俘的兒子菲洛波勒穆斯(Philopolemus),赫吉奧向市政官購買幾個埃利斯俘虜,其中之一正是他先前丟失的兒子廷達魯斯(Tyndarus)。廷達魯斯同一起被俘的主人菲洛克拉特斯(Philocrates)互換衣服和姓名,幫助主人獲釋,而自己受到嚴厲的責罰。不過,
正如在許多情況下經(jīng)常發(fā)生的那樣,一個人在無意之中做的事情帶來的好處,往往遠遠勝過他有意地做的好事(《俘虜》,開場白,《古羅馬戲劇選》,前揭,頁113)。
菲洛克拉特斯回家后幫赫吉奧領回了被俘的兒子菲洛波勒穆斯,并帶回了拐走兒子的家奴。經(jīng)審訊,赫吉奧認出了自己丟失的那個兒子??傮w來看,正如劇末結(jié)束語所說,《俘虜》是“一出符合良好道德風尚的劇”(參《古羅馬戲劇選》,前揭,頁188)。普勞圖斯在這些劇本的細節(jié)方面受到古希臘中期諧劇的啟發(fā),這是完全可能的,正如詩人可能在諧劇《卡西娜》(Casina)[160]中借用了意大利鬧?。喊⑻乩。ˋtellane)。
在所有的古羅馬戲劇作品中,神話諧劇《安菲特律翁》(Amphitruo)占有特殊的地位。這部諧劇對歐洲戲劇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之所以對這部戲劇有興趣,也是因為這部諧劇在普勞圖斯的作品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里面涉及唯一保存下來的用諷刺體裁改寫神話。此外由于已知古希臘的新諧劇中沒有對應的,有人猜測,普勞圖斯是以古希臘的中期諧劇的劇本為典范。當然諧劇的技巧指向新諧?。∟ea):《安菲特律翁》是一部典型的關于陰謀與混淆的諧劇。普勞圖斯在劇本的前言中稱這個劇本為正劇或悲喜劇(tragicomoedia),因為古羅馬神和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肅劇(tragoedia)的人物同奴隸一起出現(xiàn)在諧劇的可笑場景中:尤皮特利用忒拜統(tǒng)帥安菲特律翁不在——10個月以來都在打仗——的機會,化身為安菲特律翁,在安菲特律翁的妻子阿爾庫美娜(Alcumena)那里沉湎于愛情中。墨丘利化身為安菲特律翁的奴隸索西亞(Sosia)在宮殿前站崗,趕走并讓真正的索西亞變得糊涂,他本應該稟報男主人的到來。當真正的安菲特律翁出現(xiàn),熱情奔放、興沖沖地跟夫人打招呼時,阿爾庫美娜在與假丈夫經(jīng)歷意外的一夜情以后正遭受分離痛苦,把這次打招呼視為一種嘲弄。由于受到妻子的冷遇和揭秘的傷害,安菲特律翁指責妻子的不忠。對于觀眾來講,這個悲劇性的沖突是十分喜劇性的冷嘲熱諷。在許多別的混亂以后,沖突終于通過尤皮特的干預得到解決:在劇本的結(jié)尾尤皮特揭開實情,使他和安菲特律翁的兒子幸福地出生(參阿爾布雷希特主編,《古羅馬文選》卷一,頁98以下)。這部諧劇[161]對世界文學也產(chǎn)生了持久的影響。其中,莫里哀、德萊頓(Dryden)、克萊斯特(Kleist)、吉羅杜(Giraudoux)、凱澤(Kaiser)和哈克斯(Hacks,德國劇作家)都寫過同名劇本。
詩劇《安菲特律翁》在格律方面主要采用抑揚格六音步(iambus sēnārius),當然也使用別的格律,如在第二幕第二場,詩行633—652采用抑揚揚格(或bakcheus),[162]詩行653采用賴茨半聯(lián)句(cōlon reizianus),以及詩行654—860采用揚抑格七音步(trochaeus septēnārius)(參《古羅馬文選》卷一,頁92和101)。
《安菲特律翁》,II,2
Alcumena.Amphitruo.Sosia.
ALC.Satin parva res est voluptatum in vita atque in aetate agunda
praequam quod molestum est?ita cuique[163]comparatum[164]est in aetate hominum;
[635]ita divis est placitum,[165]voluptatem ut maeror comes consequatur:[166]
quin incommodi plus malique ilico adsit,[167]boni si optigit[168]quid.
nam ego id nunc experior[169]domo atque ipsa de me scio,cui voluptas
parumper datast,dum viri mei mihi potestas videndi[170]fuit[171]
noctem unam modo;atque is repente abiit[172]a me hinc ante lucem
[640]sola hic mihi nunc videor,quia ille hinc abest[173]quem ego amo praeter omnes.
plus aegri ex abitu viri,quam ex adventu voluptatis cepi.[174]
sed hoc me beat saltem,quom perduellis
vicit et domum laudis compos revenit.
id solacio est.
absit,[175]dum modo laude parta[176]domum recipiat[177]se;
feram et perferam usque
[645]abitum eius animo forti atque offirmato,id modo si mercedis
datur mi,ut meus victor vir belli clueat.
satis mi esse ducam.
virtus praemium est optimum;
[649a]virtus omnibus rebus anteit profecto:
[650]libertas salus vita res et parentes,patria et prognati
tutantur,servantur:
virtus omnia in sese habet,omnia adsunt
bona quem penest virtus.
AMPH.Edepol me uxori exoptatum credo adventurum domum,
quae me amat,quam contra amo,praesertim re gesta bene
[656]victis hostibus:quos nemo posse superari ratust,
eos auspicio meo atque ductu primo coetu vicimus.
certe enim med illi expectatum optato venturum scio.
Sos.Quid?me non rere expectatum amicae venturum meae?
ALC.Meus vir hic quidem est.AMPH.Sequere hac tu me.
[660]ALC.Nam quid ille revortitur
qui dudum properare se aibat?an ille me temptat sciens
atque ad se volt experiri,suom abitum ut desiderem?
ecastor med haud invita se domum recipit suam.
[664]Sos.Amphitruo,redire ad navem meliust nos.AMPH.Qua gratia?
Sos.Quia domi daturus nemo est prandium advenientibus.
AMPH.Qui tibi nunc istuc in mentemst?Sos.Quia enim sero advenimus.
AMPH.Qui?Sos.Quia Alcumenam ante aedis stare saturam intellego.
AMPH.Gravidam ego illanc hic reliqui quom abeo.Sos.Ei perii miser.
AMPH.Quid tibi est?Sos.Ad aquam praebendam commodum adveni domum,
[670]decumo post mense,ut rationem te putare intellego.
AMPH.Bono animo es.Sos.Scin quam bono animo sim?si situlam cepero,
numquam edepol tu mihi divini creduis post hunc diem,
ni ego illi puteo,si occepso,animam omnem intertraxero.
AMPH.Sequere hac me modo;alium ego isti rei allegabo,ne time.
[675]Magis nunc〈me〉meum officium facere,si huic eam advorsum,arbitror.
Amphitruo uxorem salutat laetus speratam suam,
quam omnium Thebis vir unam esse optimam diiudicat,
quamque adeo cives Thebani vero rumiferant probam.
valuistin usque?exspectatum advenio?Sos.Haud vidi magis.
[680]exspectatum eum salutat[178]magis haud quicquam quam canem.
AMPH.Et quom [te] gravidam et quom te pulchre plenam aspicio,[179]gaudeo.
ALC.Obsecro ecastor,[180]quid tu me deridiculi gratia
sic salutas atque appellas,quasi dudum non videris
quasique nunc primum recipias te domum huc ex hostibus?
[685][atque me nunc proinde appellas quasi multo post videris?]
AMPH.Immo equidem te nisi nunc hodie nusquam vidi gentium.
ALC.Cur negas?AMPH.Quia vera didici dicere.ALC.Haud aequom facit
qui quod didicit[181]id dediscit.[182]an periclitamini[183]
quid animi habeam?sed quid huc vos revortimini tam cito?
an te auspicium commoratum est an tempestas continet
[691]qui non abiisti ad legiones,ita uti dudum dixeras?
AMPH.Dudum?quam“dudum”istuc factum est?ALC.Temptas.iam dudum,modo.
AMPH.Qui istuc potis est fieri,quaeso,ut dicis:iam dudum,modo?
ALC.Quid enim censes?te ut deludam contra lusorem meum,
[695]qui nunc primum te advenisse dicas,modo qui hinc abieris.
AMPH.Haec quidem deliramenta loquitur.Sos.Paulisper mane,
dum edormiscat unum somnum.AMPH.Quaene vigilans somniat?
ALC.Equidem ecastor vigilo,et vigilans id quod factum est fabulor.
nam dudum ante lucem et istunc et te vidi.AMPH.Quo in loco?
[700]ALC.Hic in aedibus ubi tu habitas.AMPH.Numquam factum est.Sos.Non taces?[184]
quid si e portu navis huc nos dormientis detulit?
AMPH.Etiam tu quoque adsentaris huic?Sos.Quid vis fieri?
non tu scis?Bacchae bacchanti si velis advorsarier,
ex insana insaniorem facies,feriet saepius;
[705]si obsequare,una resolvas[185]plaga.AMPH.At pol qui certa res
hanc est obiurgare,[186]quae me hodie advenientem domum
noluerit[187]salutare.Sos.Inritabis[188]crabrones.AMPH.Tace.
Alcumena,unum rogare te volo.ALC.Quid vis roga.
AMPH.Num tibi aut stultitia accessit aut superat superbia?
ALC.Qui istuc in mentemst tibi ex me,mi vir,percontarier?
[711]AMPH.Quia salutare advenientem me solebas antidhac,
appellare,itidem ut pudicae suos viros quae sunt solent.
eo more expertem te factam adveniens offendi domi.
ALC.Ecastor equidem te certo heri advenientem ilico,
[715]et salutavi et valuissesne usque exquisivi simul,
mi vir,et manum prehendi et osculum tetuli tibi.
Sos.Tun heri hunc salutavisti?ALC.Et te quoque etiam,Sosia.
Sos.Amphitruo,speravi ego istam tibi parituram filium;
verum non est puero gravida.AMPH.Quid igitur?Sos.Insania.
[720]ALC.Equidem sana sum et deos quaeso,ut salva pariam filium.
verum tu malum magnum habebis,si hic suom officium facit:
ob istuc omen,ominator,[189]capies [190]quod te condecet.[191]
Sos.Enim vero praegnati oportet et malum et malum dari,
ut quod obrodat sit,animo si male esse occeperit.
[725]AMPH.Tu me heri hic vidisti?ALC.Ego,inquam,si vis decies dicere.
AMPH.In somnis fortasse.ALC.Immo vigilans vigilantem.AMPH.〈Vae〉mihi.
Sos.Quid tibi est?AMPH.Delirat uxor.Sos.Atra bili percita est.
nulla res tam delirantis homines concinnat cito.
AMPH.Ubi primum tibi sensisti,mulier,impliciscier?
[730]ALC.Equidem ecastor sana et salva sum.AMPH.Quor igitur praedicas,
te heri me vidisse,qui hac noctu in portum advecti sumus?
ibi cenavi atque ibi quievi in navi noctem perpetem,
neque meum pedem huc intuli etiam in aedis,ut cum exercitu
hinc profectus sum ad Teloboas hostis eosque ut vicimus.
[735]ALC.Immo mecum cenavisti et mecum cubuisti.AMPH.Quid est?
ALC.Vera dico.AMPH.Non de hac re quidem hercle;de aliis nescio.
ALC.Primulo diluculo abiisti ad legiones.AMPH.Quo modo?
Sos.Recte dicit,ut commeminit:somnium narrat tibi.
sed,mulier,postquam experrecta es,te prodigiali[192]Iovi
[740]aut mola salsa hodie aut ture comprecatam[193]oportuit.
ALC.Vae[194]capiti[195]tuo.Soc.Tua istuc refert[196]— si curaveris.[197]
ALC.Iterum iam hic in me inclementer dicit,atque id sine malo.
AMPH.Tace tu.tu dic:egone abs te abii hinc hodie cum diluculo?
ALC.Quis igitur nisi vos narravit mi,illi ut fuerit proelium?
[745]AMPH.An etiam id ut scis?ALC.Quippe qui ex te audivi,ut urbem maximam
expugnavisses regemque Pterelam tute occideris.
AMPH.Egone istuc dixi?ALC.Tute istic,etiam adstante hoc Sosia.
AMPH.Audivistin tu me narrare haec hodie?Sos.Ubi ego audiverim?
AMPH.Hanc roga.Sos.Me quidem praesente numquam factum est,quod sciam.
[750]ALC.Mirum quin te adversus dicat.AMPH.Sosia,age me huc aspice.
Sos.Specto.AMPH.Vera volo loqui te,nolo adsentari mihi.
audivistin tu hodie me illi dicere ea quae illa autumat?
Sos.Quaeso edepol,num tu quoque etiam insanis,quom id me interrogas,
qui ipsus equidem nunc primum istanc tecum conspicio simul?
[755]AMPH.Quid nunc,mulier?ALC.Ego vero,ac falsum dicere.
AMPH.Neque tu illi neque mihi viro ipsi credis?ALC.Eo fit quia mihi
plurimum credo et scio istaec facta proinde ut proloquor.
AMPH.Tun me heri advenisse dicis?ALC.Tun te abiisse hodie hinc negas?
AMPH.Nego enim vero,et me advenire nunc primum aio ad te domum.
[760]ALC.Obsecro,etiamne hoc negabis,te auream pateram mihi
dedisse dono hodie,qua te illi donatum esse dixeras?
AMPH.Neque edepol dedi neque dixi;verum ita animatus fui
itaque nunc sum,ut ea te patera donem,sed quis istuc tibi
dixit?ALC.Ego equidem ex te audivi et ex tua accepi manu
[765]pateram.AMPH.Mane,mane,obsecro te,nimis demiror,sosia,
qui illaec illic me donatum esse aurea patera sciat,
nisi tu dudum hanc convenisti et narravisti haec omnia.
Sos.Neque edepol ego dixi neque istam vidi nisi tecum simul.
AMPH.Quid hoc sit hominis?ALC.Vin proferri pateram?AMPH.Proferri volo.
ALC.Fiat.〈heus〉tu,Thessala,intus pateram proferto foras,
[771]qua hodie meus vir donavit me.AMPH.Secede huc tu,Sosia.
enim vero illud praeter alia mira miror maxime,
si haec habet pateram illam.Sos.An etiam credis id,quae in hac cistellula tuo signo obsignata fertur?AMPH.Salvom signum est?Sos.Inspice.
[775]AMPH.Recte,ita est ut obsignavi.Sos.Quaeso,quin tu istanc iubes
pro cerrita circumferri?AMPH.Edepol qui facto est opus;
nam haec quidem edepol laruarum plenast.ALC.Quid verbis opust?
em tibi pateram,eccam.AMPH.Cedo mi.ALC.Age aspice huc sis nunciam
tu qui quae facta infitiare;quem ego iam hic convincam palam.
[780]estne haec patera,qua donatu's illi?AMPH.Summe Iuppiter,
quid ego video?Haec ea est profecto patera.perii,Sosia.
Sos.Aut pol haec praestingiatrix multo mulier maxima est aut
pateram hic inesse oprtet.AMPH.Agedum,exsolve cistulam
Sos.Quid ego istam exsolvam?Obsignatast recte,res gesta est bene:
[785]tu peperisti Amphiteruonem〈alium〉,ego alium peperi Sosiam;
nunc si patera pateram peperit,omnes congeminavimus.
AMPH.Certum est aperire atque inspicere.Sos.Vide sis signi quid siet,
ne posterius in me culpam conferas.AMPH.Aperi modo;
nam haec quidem nos delirantis facere dictis postulat.
ALC.Unde haec igitur est nisi abs te quae mihi dono data est?
[791]AMPH.Opus mi est istuc exquisito.Sos.Iuppiter,pro Iuppiter.
AMPH.Quid tibi est?Sos.Hic patera nulla in cistulast.AMPH.Quid ego audio?
Sos.Id quod verumst.AMPH.At cum cruciatu iam,nisi apparet,tuo.
ALC.Haec quidem apparet.AMPH.Quis igitur tibi dedit?ALC.Qui me rogat.
[795]Sos.Me captas,[198]quia tute ab navi clanculum huc alia via
praecucurristi,atque hinc pateram tute exemisti[199]atque eam
huic dedisti,[200]post hanc rursum obsignasti clanculum.
AMPH.Ei mihi,iam tu quoque huius adiuvas insaniam?
ain heri nos advenisse huc?ALC.Aio,adveniensque ilico
[800]me salutavisti,et ego te,et osculum tetuli tibi.
AMPH.Iam illud non placet principium de osculo.Pergam exsequi.
ALC.Lavisti.AMPH.Quid postquam lavi?ALC.Accubuisti.Sos.Euge optime.
nunc exquire.AMPH.Ne interpella,perge porro dicere.
ALC.Cena adposita est;cenavisti mecum,ego accubui simul.
[805]AMPH.In eodem lecto?ALC.In eodem.Sos.Ei,non placet convivium.
AMPH.Sine modo argumenta dicat.quid postquam cenavimus?
ALC.Te dormitare aibas;mensa ablata est,cubitum hinc abiimus.
AMPH.Ubi tu cubuisti?ALC.In eodem lecto tecum una in cubiculo.
AMPH.Perdidisti.Sos.Quid tibi est?AMPH.Haec me modo ad mortem dedit.
[810]ALC.Quid iam,amabo?AMPH.Ne me appella.Sos.Quid tibi est?AMPH.Perii miser,
quia pudicitiae huius vitium me hinc absente est additum.
ALC.Obsecro ecastor,cur istuc,mi vir,ex ted audio?
AMPH.Vir ego tuos sim?ne me appella,falsa,falso nomine.
[814]Sos.Haeret [201]haec res,si quidem haec iam mulier facta est ex viro.
ALC.Quid ego feci,qua istaec propter dicta dicantur mihi?
AMPH.Tute edictas facta tua,ex me quaeris quid deliqueris.
ALC.Quid ego tibi deliqui,si,cui nupta sum,tecum fui?
AMPH.Tun mecum fueris?quid illac impudente audacius?
saltem,tute si pudoris egeas,sumas mutuom.
[820]ALC.Istuc facinus,quod tu insimulas,nostro generi non decet.
tu si me inpudicitiai captas,[202]capere non potes.
AMPH.Pro di immortales,cognoscin tu me saltem,Sosia?
Sos.Propemodum.AMPH.Cenavin ego heri in navi in portu Persico?
ALC.Mihi quoque adsunt testes,qui illud quod ego dicam adsentiant.
[825]Sos.Nescio quid istuc negoti dicam,nisi si quispiam est
Amphitruo alius,qui forte ted hinc absenti tamen
tuam rem curet teque absente hic munus fungatur tuom.
nam quod de illo subditivo Sosia mirum nimis,
certe de istoc Amphitruone iam alterum mirum est magis.
AMPH.Nescio quis praestigiator hanc frustratur mulierem.
[831]ALC.Per supremi regis regnum iuro et matrem familias
Iunonem,quam me vereri et metuere est par maxume,
ut mi extra unum te mortalis nemo corpus corpore
[834]contigit,quo me impudicam faceret.AMPH.Vera istaec velim.
ALC.Vera dico,sed nequiquam,quoniam non vis credere.
AMPH.Mulier es,audacter iuras.ALC.Quae non deliquit,decet
audacem esse,confidenter pro se et proterve loqui.
AMPH.Satis audacter.ALC.Ut pudicam decet.AMPH.In verbis proba〈es〉.
ALC.Non ego illam mihi dotem duco esse,quae dos dicitur,
[840]sed pudicitiam et pudorem et sedatum cupidinem,
deum metum,parentum amorem et cognatum concordiam,
tibi morigera atque ut munifica sim bonis,prosim probis.
Sos.Ne ista edepol,si haec vera loquitur,examussim est optima.
AMPH.Delenitus sum profecto ita,ut me qui sim nesciam.
Sos.Amphitruo es profecto,cave sis ne tu te usu perduis:
[846]ita nunc homines immutantur,postquam peregre advenimus.
AMPH.Mulier,istam rem inquisitam certum est non amittere.
ALC.Edepol me libente facies.AMPH.Quid ais?responde mihi,
quid si adduco tuom cognatum huc a navi Naucratem,
[850]qui mecum una vectust una navi,atque is si denegat
facta quae tu facta dicis,quid tibi aequom est fieri?
numquid causam dicis,quin te hoc multem matrimonio?
ALC.Si deliqui,nulla causa est.AMPH.Convenit.tu,Sosia,
duc hos intro.Ego huc ab navi mecum adducam Naucratem.—
[855]Sos.Nunc quidem praeter nos nemo est.dic mihi verum serio:
ecquis alius Sosia intust,qui mei similis siet?
ALC.Abin hinc a me dignus domino servos?Sos.Abeo,si iubes.—
ALC.Nimis ecastor facinus mirum est,qui illi conlibitum siet
meo viro sic me insimulare falso facinus tam malum.
[860]quidquid est,iam ex Naucrate cognato id cognoscam meo.
阿爾庫美娜、安菲特律昂和索西亞。
阿爾庫美娜:
與我們所度過的一生中令人煩惱的事相比,生活中的
快樂是十分微不足道的事?在人的一生中,為任何人準備的都是這樣。
[635]這是獲得諸神的贊成的。快樂與悲傷獲得隨從,
如果遇到什么好事,恰巧立即出現(xiàn)比不幸更多的不如意。
因為這種經(jīng)驗我現(xiàn)在就有,我是從切身體會得知的:
賜予過我快樂的時間只有很短,當時允許我見丈夫
就只有一個夜晚。天亮前他突然離開我。
[640]現(xiàn)在我感覺我被拋棄了,因為我特別愛的他已經(jīng)離開。
我感到,分離的痛苦大過丈夫回家的快樂。
不過,他擊敗敵人,載譽而歸,這當然讓我感到極度快樂。
這是一種安慰。
他會離開,直到新近因為獲得稱贊他自己才會回家。
[645]我愿意懷著堅定和勇敢的心,
繼續(xù)容忍和承受他的離開,要是送給我的禮物
就是這樣的獎賞:我的丈夫名叫戰(zhàn)爭的勝利者。
我覺得這就足夠了。
美德是最好的獎賞,
[649a]美德的確遠遠高于一切。
[650]自由、幸福、生命、財產(chǎn)、父母、家鄉(xiāng)和親人:
美德保護它們,美德保管它們,
美德本身容納一切;自身有美德的人
一切都好。
安非特律翁:
真的,我相信,現(xiàn)在我回家,妻子會歡迎我,
[655]她愛我,就像我愛她一樣,特別是在成功的時候,
因為已經(jīng)擊敗敵人。對于大家來說,敵人是不可戰(zhàn)勝的。
但是由于我指揮得當,我們在第一次戰(zhàn)役中就打敗了敵人。
我確信,我的到來會受到她熱切的歡迎。
索西亞:
你不認為我的到來也是我的女朋友所期待的嗎?
阿爾庫美娜:
這的確是我的丈夫!
安非特律翁:
現(xiàn)在跟我來。
[660]阿爾庫美娜:
他究竟為什么回來?
因為他剛才還說他有急事?,F(xiàn)在他肯定是考驗我,
想試探他離開我我有多么痛苦?
諸神作證,他回家,我中意。
索西亞:
安菲特律翁,我們最好回到船上去。
安非特律翁:
為什么?
[665]索西亞:
因為在我們回家的時候家里沒人款待我們。
安非特律翁:
現(xiàn)在你怎么有這個想法?
索西亞:
我們回來得太晚了。
安非特律翁:
為什么?
索西亞:
我看見站在屋子前的阿爾庫美娜已經(jīng)厭煩了。
安非特律翁:
離開時我留下她一個孕婦在家。
索西亞:
哎,真糟糕!
安非特律翁:
你怎么了?
索西亞:
我回家取水正是時候,
[670]在第九個月以后——這是你的估計,如同我知道一樣。
安非特律翁:
要勇敢。
索西亞:
你并不知道我的勇敢。你永遠都不會
再相信我的誓言。如果我從桶著手,
那么我就不能完全舀干井水。
安非特律翁:
盡管跟著我!因為我讓其他仆人去做。什么也不要怕!
[675]我想,現(xiàn)在去跟她打招呼更合適。
安菲特律翁高興地跟他親愛的夫人打招呼,他思念她,認為夫人是整個忒拜最好的女人,即使是忒拜的市民們也完全有理由夸獎她的聲譽好。
你一直都還好吧?我到來,這是你渴望的嗎?
索西亞:
我更覺得,一點兒也不是!
[680]她跟他打招呼,好比跟任何笨蛋打招呼,一點兒也不是渴望的。
安非特律翁:
看見你懷孕,而且相當豐滿,我很高興。
阿爾庫美娜:
我的天哪!我求你了。為什么你跟我打招呼是為了嘲諷?
為什么你這么對我說話,似乎你最近還沒有
看到我,似乎你現(xiàn)在才從敵人那里回家?
[685](為什么你這樣跟我講話,好像你很久沒有見到我一樣?)
安非特律翁:
是啊,真的,現(xiàn)在以前我從未見到你。
阿爾庫美娜:
為什么你否定?
安非特律翁:
因為我學會講真話。
阿爾庫美娜:
做得不對!
為什么他學到的東西也忘了?是不是你們在試探
我是怎么想的?然而,為什么你們這么快就回家了?
[690]假如一個神的預兆阻止了你,一場風暴妨礙了你,
你不能去軍隊那里,像你剛才還說的一樣?
安非特律翁:
剛才?這個“剛才”是什么時候?
阿爾庫美娜:
你考我?“正是現(xiàn)在,剛剛”?
安非特律翁:
請問,你說“正是現(xiàn)在,剛剛”,這究竟怎么可能?
阿爾庫美娜:
怎么不可能?你的意思是什么?我要嘲諷你,因為你的所作所為:
[695]你說你現(xiàn)在才第一次到家,而且不曾離開。
安非特律翁:
你的想象力真是太豐富了!
索西亞:
那么還要等一等,
直到她睡醒。
安非特律翁:
她白日做夢?
阿爾庫美娜:
上帝作證,我是清醒的。而且我清醒地講述發(fā)生的事。
也就是說,幾天前我就在這里見到你和他[203]了!
安非特律翁:
在哪里?
[700]阿爾庫美娜:
在你居住的家里。
安非特律翁:
這不可能!
索西亞:
沒隱瞞?
假如在我們睡著時什么船只把我們從港口送來呢?
安非特律翁:
難道你也要信口開河?
索西亞:
否則,究竟怎么回事?
你不知道?如果你阻止你的女人,
她在酒醉踉蹌中發(fā)狂,那么你就是讓她更加發(fā)瘋,更加憤怒。
[705]假如你會順從,那么你就會一下子釋然。
安非特律翁:
然而,波呂克斯作證!你阻止的這件事
是確定的:今天我回家時
她如何拒絕跟我打招呼?
索西亞:
你將捅馬蜂窩!
安非特律翁:
閉嘴!——
阿爾庫美娜,
我要問你一個問題!
阿爾庫美娜:
請問吧。
安非特律翁:
你受到愚蠢侵襲,還是你的高傲劇增?
[710]阿爾庫美娜:
親愛的丈夫,你怎么想到那樣問我?
安非特律翁:
因為以前我回家時你始終歡迎我,
并且跟我攀談,像有德的妻子對她的丈夫一樣。
現(xiàn)在回家時我發(fā)現(xiàn)你的這個習慣沒有了。
[715]阿爾庫美娜:
我的天哪,昨天你到家時,我馬上就跟你打招呼了,立即問你的情況如何。
親愛的丈夫,我還抓住你的手,親吻你。
索西亞:
昨天你在這里問候這個人?
阿爾庫美娜:
而且還問候你,索西亞。
索西亞:
安菲特律翁,我希望她為你生了一個兒子。
然而,這個女人懷的不是兒子。
安非特律翁:
合乎邏輯的推論是什么?
索西亞:
精神?。?/p>
[720]阿爾庫美娜:
我肯定,神志正常,并且向諸神祈求,我將生一個健康的兒子。
然而,如果他在這里履職,那么你將大禍臨頭:
由于這方面的預兆,你占卜吧!你將明白為什么你罪有應得。
索西亞:
因為確實有必要給予孕婦蘋果和水果,
但愿,假如她的心緒開始變壞,她會有東西咬。
[725]安非特律翁:
昨天你在這里見到我了?
阿爾庫美娜:
是啊,要我說十次嗎?
安非特律翁:
或許在夢里吧?
阿爾庫美娜:
不,我是醒著的,你也是。
安非特律翁:
哎,我真不幸!
索西亞:
你有事?
安非特律翁:
我的妻子失去理智了。
索西亞:
情況異常糟糕!
沒有什么疾病讓人這么快就陷入神志昏迷了。
安非特律翁:
親愛的夫人,你究竟什么時候開始感到有這種疾病的?
[730]阿爾庫美娜:
天啦,我健康無恙。
安非特律翁:
那么,為什么你說
你昨天見到我?因為我夜里才靠岸。
我在港口吃飯,整個夜晚都睡在船上。
我沒有踏進這個屋子,自從我從這里
和軍隊一起征討敵國,成為勝利者以來。
[735]阿爾庫美娜:
不,恰恰相反,你在我這里吃飯和睡覺。
安非特律翁:
什么?
阿爾庫美娜:
這是真的。
安非特律翁:
至少這不是真的。其他的我不知道。
阿爾庫美娜:
早上,天剛破曉時你趕到軍隊去。
安非特律翁:
怎么可能?
索西亞:
為了好好記住,她正確地講述:她在跟你講述她做的夢。
然而,女人啊,在你醒來以后,你今天要古怪地
用咸食或香獻祭,公開向尤皮特[740]
祈求。
阿爾庫美娜:
嗚呼,你的小命!
索西亞:
他回答你的這個問題——假如你會治好。
阿爾庫美娜:
他又無情地嘲笑我,而且沒受懲罰。
安非特律翁:
你閉嘴。——(對阿爾庫美娜)你跟我說:今天天剛破曉時我才離開你?
阿爾庫美娜:
除了你們,究竟是誰跟我講述這次交戰(zhàn)的經(jīng)過?
[745]安非特律翁:
這你也知道?
阿爾庫美娜:
是啊,我聽你講你如何將這個巨大的城市
占領,將國王普特雷拉(Pterela)本人打死。
安非特律翁:
我講的?
阿爾庫美娜:
你自己。索西亞也站在旁邊。
安非特律翁:
你聽清楚我今天講這些?
索西亞:
究竟會在哪里呢?
安非特律翁:
問她自己吧!
索西亞:
就我所知,我的耳朵從未聽到。
[750]阿爾庫美娜:
他當然順著你的心意說話。
安非特律翁:
索西亞,過來,用眼睛看著我!
索西亞:
是啊,我看著。
安菲特律翁:
我希望你講的話是真的,而不是順從的。
你聽到我跟她講她所說的嗎?
索西亞:
你說什么?你這么問我,難道你本人現(xiàn)在也已失去理智了嗎?
因為我就像你一樣,現(xiàn)在才第一次見到她。
[755]安非特律翁:
那么,夫人,你現(xiàn)在聽到他的話了嗎?
阿爾庫美娜:
我聽到了。他在撒謊。
安非特律翁:
你既不相信他,也不相信你的丈夫本人?
阿爾庫美娜:
不相信,因為我
最相信我自己,并且知道,就像我說的一樣,事情就是這么發(fā)生的。
安非特律翁:
你說我昨天到這里?
阿爾庫美娜:
你否定你今天才離開?
安非特律翁:
是的,我否定,并且說今天我才回到你所在的家。
[760]阿爾庫美娜:
你說什么?你也否認今天你送給我一個金杯
作為禮物,你說這個金杯是那里的人送給你的?
安非特律翁:
我的天哪,我什么也沒有送,什么也沒有說。然而
我打算把這個杯子送給你,并且我還愿意這么做。
不過,這是誰告訴你的?
阿爾庫美娜:
我聽你自己講的。而且你親手
[765]把它給我的。
安非特律翁:
閉嘴,我求你了!——索西亞,我感到奇怪,
她怎么知道我在那里獲得這個金杯作為禮物,
如果你沒有事先拜訪她,并把一切都告訴她?
索西亞:
我真的什么也沒有說,并且在你之前還沒有見過她。
安非特律翁:
她究竟怎么了?
阿爾庫美娜:
要我把那個杯子拿來嗎?
安非特律翁:
是??!
[770]阿爾庫美娜:
會拿來的?!厮_拉,進去把那個杯子拿出來,
就是今天我的丈夫送給我的那個。
安非特律翁:
索西亞,一邊去。在這件事上許多很特別。最特別的可能就是
她會擁有那個杯子。
索西亞:
你相信嗎?它在小匣子里,
是你封裝的。
安非特律翁:
封印完好無損嗎?
索西亞:
看??!
[775]安非特律翁:
對啊,就像我封印的一樣。
索西亞:
請問,你要把她
當作瘋子加以驅(qū)除嗎?
安非特律翁:
真的,可能有這個必要。
因為在她身上潛伏的的確全是惡神。
特薩拉拿著那個杯子走出屋子。
阿爾庫美娜:
看你現(xiàn)在還說什么?
瞧,這個杯子就在這里!
安非特律翁:
把它給我。
阿爾庫美娜:
現(xiàn)在請瞧好了,
因為你否定所發(fā)生的事。我的證據(jù)擺在大家面前。
[780]這不是別人送給你的那個杯子嗎?
安非特律翁:
偉大的尤皮特!
怎么回事?我見到什么了?這真的就是那個杯子!索西亞,唉!
索西亞:
上帝作證,如果這個女人不懂得精心策劃的變戲法竅門,
你的杯子肯定還在小匣子里面。
安非特律翁:
走吧,去打開小匣子。
索西亞:
為什么打開?小匣子肯定是封裝的——一切都是完全對的:
[785]你生了第二個安菲特律翁,我生了第二個索西亞;
如果現(xiàn)在那個杯子也是兩個,那么我們?nèi)际菍\生的。
安非特律翁:
我要打開驗證。
索西亞:
請仔細看封印,免得以后你怪罪我。
安非特律翁:
盡管打開吧!因為不這樣,這個女人肯定要用她的話語讓我們變得精神錯亂。
[790]阿爾庫美娜:
如果不是你這么做,究竟誰會送這個杯子給我?
安非特律翁:
我肯定要研究這里的小匣子。
索西亞:
尤皮特,尤皮特作證!
安非特律翁:
你怎么了?
索西亞:
小匣子里真的沒有杯子!
安非特律翁:
我沒聽錯吧?
索西亞:
完全是真的。
安非特律翁:
如果不是你搞鬼,那么她就要挨打。
阿爾庫美娜:
不,它可在這里!
安非特律翁:
那么誰把它給你的?
阿爾庫美娜:
問我的那個人。
[795]索西亞:
我明白了,因為你走另一條路,從船上秘密地
先跑回來,從這里取走那個杯子,并把它給她,
然后再一次秘密地把這個小匣子封上。
安非特律翁:
我真不幸!你也支持已經(jīng)陷入愚蠢的她?——還有你,
你說我們昨天到這里來了?
阿爾庫美娜:
是啊。你來的時候,
[800]你馬上跟我打招呼,我也跟你打招呼,并且親吻你
安非特律翁:
以親吻開始已經(jīng)引起我的反感。繼續(xù)盤問!
阿爾庫美娜:
然后你洗澡了。
安非特律翁:
洗澡以后呢?
阿爾庫美娜:
你走向餐桌。
索西亞:
現(xiàn)在問得十分詳細,這非常好!
安非特律翁:
你別插嘴!——夫人,繼續(xù)講!
阿爾庫美娜:
上菜。你和我一起進餐。我和你一起就餐。
[805]安非特律翁:
在同一張床上?
阿爾庫美娜:
同一張。
索西亞:
噢!我不喜歡這種愛餐[204]。
安非特律翁:
盡管讓她描述經(jīng)過!——我們餐后發(fā)生了什么?
阿爾庫美娜:
你要睡覺。揭開被子。你和我一起上床休息了。
安非特律翁:
你在哪里睡?
阿爾庫美娜:
在臥室里與你同床共枕。
安非特律翁:
你已經(jīng)
毀掉我!
索西亞:
你怎么了?
安非特律翁:
這個女人賜予我死亡!
阿爾庫美娜:
請問,究竟怎么了?
安非特律翁:
我什么也不想聽。
索西亞:
你怎么了?
[810]安菲特律昂:
啊呀,這給我的打擊太大:
在我離開期間,這個女人的名譽出現(xiàn)污點。
阿爾庫美娜:
我的天哪,親愛的丈夫,我求你了,我聽到你在說什么啊?
安非特律翁:
我是你的丈夫嗎?騙子啊,請你別用虛假的頭銜稱呼我!
索西亞:
假如他真的從男人變成女人了,那么這事就到此為止。
[815]阿爾庫美娜:
怎么了?我究竟干了什么,以至于我必須聽這樣的話語?
安非特律翁:
你干了什么事,你自己講——你卻還問我你干了什么?
阿爾庫美娜:
作為你的妻子我跟你在一起,那時我干了什么呢?
安非特律翁:
你和我在一起?這個放蕩的女人是多么厚顏無恥?。?/p>
至少,假如你自己沒有羞恥心,那么你可以向我借!
[820]阿爾庫美娜:
為什么你指責?這個罪行不符合我們的出身。
你啊,如果我被理解為沒有貞操,那么你就不能被理解。
安非特律翁:
諸神作證,索西亞,難道你也一點兒認不得我嗎?
索西亞:
也許!
安非特律翁:
昨天我還在波斯港的船上吃飯嗎?
阿爾庫美娜:
證人我也有,他們可以向你們證實我說的話。
[825]索西亞:
我不知道我應該對此說什么。也許這里
還有一個安菲特律翁,他在你外出時干你的事。
在你外出時,其中他也——履行你的義務。
如果有兩個索西亞已經(jīng)讓人驚訝,
可有兩個安菲特律翁就還要令人驚訝許多!
[830]安非特律翁:
某個混淆藝術家在和這個女人玩把戲。
阿爾庫美娜:
我向天王的帝國和尤諾發(fā)誓,
向這位我必須最敬畏的神母發(fā)誓,
除了你,沒有任何一個凡人用身體碰過
我的身體,以至于玷污我的名譽。
安非特律翁:
要是真的多好!
[835]阿爾庫美娜:
我講的是事實。不過,這是徒勞的,因為你不愿意相信。
安非特律翁:
你是一個婦人:你冒失地發(fā)誓。
阿爾庫美娜:
覺得自己無辜,
就會冒失,大膽地為自己辯護,甚至毫無顧忌。
安非特律翁:
很冒失!
阿爾庫美娜:
多么合乎貞潔的女人。
安非特律翁:
只是字面意義上的貞潔!
阿爾庫美娜:
我的嫁妝不是人們通常稱之為嫁妝的東西,
[840]而是貞潔、羞恥心和沒有貪念的激情,
敬畏諸神,對父母和家庭的愛,
聽從你,為好人服務,幫助勇敢者。
索西亞:
如果這個女人講真話,那么她的確是個模范!
安非特律翁:
實際上我已經(jīng)中邪了,不再知道我是誰了。
[845]索西亞:
你真的是安菲特律翁。只不過請注意,不要迷失自己!
自從我們回家以后,現(xiàn)在人們都變了。
安非特律翁:
夫人,我決心已定:這事不會得不到驗證。
阿爾庫美娜:
是啊,上帝作證,這將是令我高興的。
安非特律翁:
那么,你的意思是什么?請回答我:
如果我從船上把你的親戚瑙克拉特斯(Naucrates)接來,
[850]他跟我一樣在同一條船上航行,然后,他否定
發(fā)生你所說的事情,那么你應受到什么懲罰呢?
你能駁斥離婚是合理的懲罰嗎?
阿爾庫美娜:
如果我干了壞事,我不阻止離婚。
安非特律翁:
那就對了。
索西亞,駕車去巡視那些奴隸!——我去船上接瑙克拉特斯。
安菲特律翁向左邊退場。
[855]索西亞:
現(xiàn)在這里除了我們沒有外人。嚴肅地告訴我:什么是真的?
屋里有另一個跟我長得完全相像的索西亞嗎?
阿爾庫美娜:
你快滾開!你與你的主人般配,奴才!
索西亞:
如果你希望,那么我走!
索西亞同奴隸們一起進宮。
阿爾庫美娜:
太罕見的是我的丈夫突然想到
指責我干了那么壞的壞事!
[860]無論發(fā)生什么事,很快我就會從親愛的瑙克拉特斯那里獲悉。
阿爾庫美娜返回宮殿(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前揭,頁100以下)。
盡管如上所述普勞圖斯寫作的是古希臘的披衫劇,可是他的劇本中存在許多古羅馬本土的元素:第一,把古羅馬的元素和古希臘的元素融為一體,如《庫爾庫利奧》(Curcurio)中故事發(fā)生在古希臘,卻出現(xiàn)古羅馬的主神尤皮特(參LCL 61,頁186以下),《安菲特律翁》中出現(xiàn)古羅馬的神尤皮特和墨丘利,《普修多盧斯》中故事發(fā)生在雅典,卻出現(xiàn)古羅馬特有的獨裁官,《布匿人》(Poenulus)中故事發(fā)生在古希臘的埃托利亞,卻出現(xiàn)古羅馬的裁判官,《波斯人》(Persa)和《一壇金子》中找裁判官斷案,而《普修多盧斯》和《一壇金子》中分別影射古羅馬關于借貸的法律和《十二銅表法》(Lex Duodecim Tabularum,公元前451—前450年);第二,甚至直接描寫古羅馬的生活,如《庫爾庫利奧》第四幕中出現(xiàn)位于羅馬廣場的科彌提烏姆??梢姡談趫D斯雖然從古希臘取材,但卻聯(lián)系古羅馬現(xiàn)實,這樣的創(chuàng)作處理不僅便于古羅馬觀眾的接受,而且還有利于通過諧劇諷刺達到教諭的創(chuàng)作目的(參王煥生,《古羅馬文學史》,頁39以下)。
盡管普勞圖斯的諧劇種類很多,從粗魯?shù)呐`鬧劇,計謀諧劇(如《普修多盧斯》和《兇宅》)和混淆諧?。?span >如《孿生兄弟》和《安菲特律翁》),感傷劇和性格諧?。?span >如《一壇金子》),到關于人的滑稽諧?。?span >如《波斯人》)和神話鬧劇(如《安菲特律翁》),可是諧劇的故事大都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而諧劇的中心一般又都聚焦于有缺點的人。十分確定的典型人物和題材一再出現(xiàn),讓人發(fā)笑:
一,年邁的父親常常吝嗇守財,如《一壇金子》中歐克利奧,或愚庸,如《兇宅》中的塞奧普辟德斯和《埃皮狄?guī)焖?/span>》(Epidicus,參LCL 61,頁272以下)中的佩里法努斯(Periphanes),因此成為奴隸整蠱的對象。譬如,家奴特拉尼奧當面戲耍老主人塞奧普皮德斯,明目張膽地把塞奧普皮德斯及其鄰居西摩(Simo)比作“呆鳥”(《兇宅》,幕3,場2)。例外的是《一壇金子》中的梅格多洛斯、《吹牛的軍人》中的佩里普勒克托墨諾斯(Periplectomeanus)等。
二,年輕的紈绔子弟無主見,但卻生活放縱,因為好色而成為妓女或妓院老板的掠奪對象,導致債臺高筑,如《兇宅》里的菲洛拉切斯,或者因為真心愛上妓女,卻無力為所愛的妓女贖身而陷入痛苦。
三,吹牛的軍人愚蠢、虛驕和好色,如《吹牛的軍人》和《布匿人》。
四,婦女形象有兩種:或者是出身貧窮的或外邦的伴妓,如《孿生兄弟》里的伴妓埃羅提烏姆,她們一般陰險狡詐和貪得無厭(當然也有伴妓雖然受制于妓院老板,但是卻保持良好的天性);或者因為嫁妝豐厚而任性、兇暴、生活奢侈,好爭吵,喜歡管束自己的丈夫,如《孿生兄弟》里墨奈赫穆斯的妻子。例外的是《斯提庫斯》中賢淑的兩姐妹帕涅吉里斯(Panegyris)和潘菲利普斯(Pamphilippvs)。
五,遭到普勞圖斯最為無情抨擊的是最沒有人性的妓院老板,如《普修多盧斯》中的巴利奧,最厚顏無恥的高利貸者,如《庫爾庫利奧》中的呂科(Lyco,古拉丁語中意為“狼”)和錢莊主。
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形象是奴隸,如《埃皮狄?guī)焖埂泛汀镀招薅啾R斯》直接以奴隸的名字命名。他們或者狡猾、詭計多端,甚至有些厚顏無恥,但在為主人出謀劃策的言行中表現(xiàn)出智慧和機敏,如《兇宅》里的特拉尼奧,或者忠于主人,如《孿生兄弟》里索西克利斯的家奴墨森尼奧,卻頭腦簡單。他們的共同之處就是沒有古希臘新諧劇中的奴隸那么自由,常常遭到鞭打,如《安菲特律翁》中的索西亞,甚至更嚴厲的懲罰(參王煥生,《古羅馬文學史》,頁42以下)。
七,門客、廚子等等(科瓦略夫,《古代羅馬史》,頁359)。以《孿生兄弟》為例,門客佩尼庫盧斯因為沒有與“主人”(誤以為索西克利斯是自己的主人墨奈赫穆斯)同享一頓飯而翻臉不認人(幕3,場1—2),甚至出賣主人,在主人的妻子面前煽風點火(幕4,場1—2)。而墨奈赫穆斯的伴妓埃羅提烏姆的廚師庫林德魯斯(Cylindrvs)口若懸河:“貧嘴”(幕2,場2)。
傳世的劇本——從留存的《戲劇目錄年冊》(Didaskalien,或譯《演出紀要》)[205]來看,已知其中3個劇本的首演日期:《吹牛的軍人》(公元前206/前205年)、《斯提庫斯》(公元前200年)和《普修多盧斯》或《偽君子》(公元前191年)——[206]“幽默、滑稽、生動、活躍、喜劇性強”,出色得讓人目瞪口呆,這都歸功于普勞圖斯十分高超的編劇手法:一方面,普勞圖斯通過比較自由地改編和錯合(cōntāminō,不定式cōntāminare)類似的題材、性格特征和風格特征的手法,以便達到從中創(chuàng)新的最終目的;另一方面,這位古羅馬藝術家把古希臘新諧劇的多部截然不同的劇本用作典范,與此同時兼顧古希臘中期諧劇、意大利民間諧劇等因素,從而實現(xiàn)諧劇的多樣性。
當然對于我們今天而言,普勞圖斯的強項并不是戲劇理論,相反是對故事人物性格特征卓有成效的刻畫以及語言表現(xiàn)出來的力度、活力和表達方式。因此,古代文學批評家尤其夸贊普勞圖斯的措辭。譬如,依據(jù)加圖的記載,公元前2世紀末斯提洛(L.Aelius Stilo)說:“若是文藝女神們想說拉丁語,那她們會用普勞圖斯的語言”(昆體良,《雄辯術原理》卷十,章1,節(jié)99,參LCL 127,頁306及下;王煥生,《古羅馬文藝批評史綱》,頁221)。瓦羅認為,考察語言是區(qū)別普勞圖斯的諧劇真?zhèn)蔚淖詈玫霓k法,并且根據(jù)作品的風格和言詞幽默與普勞圖斯一致,認可了其他一些劇本(革利烏斯,《阿提卡之夜》卷三,章3,參LCL 195,頁244以下),因為在古羅馬諧劇詩人中普勞圖斯的語言最出色[諾尼烏斯(Nonius),《辭疏》]。西塞羅非常贊賞普勞圖斯的諧劇語言樸實和單純(《論演說家》卷三,章12,節(jié)44—45,參西塞羅,《論演說家》,頁533—535),稱贊作為古羅馬最享有盛譽的諧劇詩人普勞圖斯的語言機敏,他的戲謔屬于“雅致的、文明的、機敏的、幽默的”那一種(《論責任》(De Officiis)卷一,章29,節(jié)104,參王煥生,《古羅馬文藝批評史綱》,頁131。較讀西塞羅,《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頁138)。4世紀馬克羅比烏斯(Macrobius)把普勞圖斯和西塞羅相提并論,認為他倆都是古羅馬最機敏、最雄辯的人[《薩圖爾努斯節(jié)會飲》(Saturnalium Conviviorum Libri Septem)卷二,章1,節(jié)10,參《古羅馬文學史》,頁50]。
普勞圖斯的措辭標志就是生動,貼近生活。譬如,普勞圖斯借菲洛拉切斯之口,把人生比作“新蓋的房子”,其中新房就是孩子,而蓋房子的工匠就是父母(《兇宅》,幕1,場2)。
普勞圖斯喜歡玩文字游戲(如雙關語),創(chuàng)造新詞以及旋律,他應該就是許多后輩詩人直至莎士比亞與內(nèi)斯特洛伊(Johann Nepomuk Nestroy,1801—1862年,奧地利劇作家、喜劇演員)的榜樣。譬如在《一壇金子》里,在準備嫁女兒的那天,女兒卻做了媽媽,而歐克利奧的金子丟了。此時,歐克利奧號啕大哭。女婿誤以為岳父是因為女兒做未婚媽媽的事而傷心,于是主動承認自己就是強暴歐克利奧的女兒的事。在這里,作者巧用古拉丁語的陰性代詞“她”:在歐克利奧心里“她”指裝金子的壇子,而在盧科尼德斯的心里“她”指心愛的姑娘,即歐克利奧的女兒(參《世界藝術史·戲劇卷》,前揭,頁22及下;《歐洲戲劇文學史》,前揭,頁65)。
普勞圖斯的語言十分豐富,基本上采用有教養(yǎng)的古羅馬人的會話語言,不過他也采用民間方言的成分,如諺語、粗野的俏皮話和罵人的語言(參《古代羅馬史》,頁359)。如果情節(jié)需要,粗俗和傷風敗俗的語言也不會嚇退普勞圖斯。因此在語言方面普勞圖斯接近古希臘舊諧劇代表人物阿里斯托芬有創(chuàng)造性的措辭,遠勝于接近米南德的細膩講話方式和古希臘新諧劇中為他提供戲劇素材的其他作家。因此,普勞圖斯諧劇由于表達直接而為我們提供了公元前3世紀末、2世紀初活生生的日常生活拉丁語方面的有價值的見證。屬于這些作品特點的就是音樂元素在其中占有很大的篇幅。而純粹的對話部分卻退居次席。古代語文學家稱之為diverbia(意為“對白”、“對話”或“臺詞”)的章節(jié)的詩律是抑揚格六音步(iambus sēnārius)。而在笛子伴奏的情況下,像歌劇一樣宣敘許多用抑揚格(iambus)或者揚抑格(trochaeus)的七音步(septēnārius)或八音步(octōnārius)[207]寫成的部分。此外還有許多用各種各樣抒情格律歌唱的詠嘆調(diào)(意大利語aria,源于拉丁語aera)和二重唱(意大利語duetto)。它們就是獨特的短歌(cantica,單數(shù)canticus)。而合唱就像古希臘的新諧?。∟ea)一樣被完全剔除了。普勞圖斯通過大量的短歌賦予他的劇本特別的情調(diào)。格律、節(jié)奏及其旋律設計符合內(nèi)容和當時的氣氛,畢竟描寫人的情感、激情和弱點是普勞圖斯諧劇深為關切的主要事情。諧劇要揭示具體的人在應付特定場合時的典型行為方式。與此同時也常常讓觀眾看到舞臺上的真正不幸,從而喚起同情。這種不幸在劇本結(jié)尾部分絕對會逆轉(zhuǎn),然而常常源于錯誤的前提或者錯誤判斷真相,以至于對于知情觀眾而言本身十分悲劇性的情形變得可笑。
在格律方面,普勞圖斯受到賀拉斯的猛烈抨擊。賀拉斯認為,人們贊美普勞圖斯的韻律(numeros)和幽默(sales),兩者即使不能算作“愚蠢(stulte)”,也是“太寬容(nimium patienter)”,因為普勞圖斯的戲劇內(nèi)容“粗俚(inurbanum)”,形式也不符合規(guī)范,即沒有“合法的韻律(legitimum sonum)”——短長格(《詩藝》,行270—274,參《詩學·詩藝》,前揭,頁151)。
三、歷史地位與影響
在詩人死后,普勞圖斯的諧劇也受到極大的歡迎。普勞圖斯的作品一再演出,直到古羅馬共和國結(jié)束。在奧古斯都時期,普勞圖斯的諧劇受到賀拉斯的批判(《詩藝》,行270—274)。不過,某些劇本也還在“演出”,正如在龐貝城(Pompeji)里發(fā)掘的演出諧劇《卡西娜》(60年左右)的入場券證實的一樣,觀眾們很想看普勞圖斯的諧?。?span >普勞圖斯,《卡西娜》,12)。而在帝政時期,舞臺演出對普勞圖斯戲劇和披衫?。≒alliaten)的興趣完全回到了有利于擬劇的局面。
而作為閱讀戲劇,直到古代結(jié)束,進入中世紀,普勞圖斯的諧劇在有教養(yǎng)的階層中始終都還有追隨者,盡管與泰倫提烏斯不同,其作品的內(nèi)容和語言有時粗俗下流,尚未列入學生讀物的選篇。
完整的普勞圖斯作品版本在加洛林時期還有,不過其中的第二卷在中世紀鼎盛時期丟失了。在文藝復興時期,才重新發(fā)現(xiàn)第二卷。當時開始忙于探討普勞圖斯。不僅在許多大學里編寫知識豐富的古拉丁語仿作,而且在整個歐洲用本民族語言進行改編和繼續(xù)發(fā)展。這些改編和繼續(xù)發(fā)展在莎士比亞、莫里哀[如《斯卡潘的詭計》(Les Fourberies de Scapin)]、萊辛(Lessing)和克萊斯特(Kleist)的諧劇中找到了高潮,這里只列舉了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特別是性格諧劇《一壇金子》和《吹牛的軍人》,混淆諧劇《孿生兄弟》以及鬧劇《安菲特律翁》,它們一再激起歐洲諧劇作家創(chuàng)作新的作品。總之,“取之不竭的幽默、富有興味的語言、無窮無盡的發(fā)明天才使普勞圖斯成為對于近代喜劇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的古代最大劇作家之一。
第四節(jié) 凱基利烏斯
一、生平簡介
普勞圖斯的追隨者眾多,如特拉貝亞(Trabea)、阿提利烏斯(Atilius)、阿奎利烏斯(Aquilius)和拉努維烏斯(Luscius Lanuvius)。他們的創(chuàng)作大多幾乎不為人知。[208]出眾的就是凱基利烏斯(Caecilius Statius)。
凱基利烏斯的出生年未知。[209]然而,從姓名凱基利烏斯·斯塔提烏斯可以推斷,凱基利烏斯是凱爾特人——Statius(斯塔提烏斯)是整個意大利的凱爾特人地區(qū)通用的名字(參萊奧,《古羅馬文學史》卷一,頁217),而且在古羅馬城他首先是某個凱基利烏斯(Caecilius)家里的奴隸。按照古羅馬法律,他成為自由人以后沿用主人的名字。[210]凱基利烏斯可能是公元前223至前222年作為非常年輕的戰(zhàn)俘來到古羅馬城的。此時,古羅馬人占領凱爾特人當中的英蘇布里人(Insubrer)在上意大利定居的地區(qū)及其城市莫迪歐南(Mediolanum)和科摩姆(Comum)。因此在時間上凱基利烏斯剛好屬于普勞圖斯與泰倫提烏斯之間的那一代人,比肅劇詩人帕庫維烏斯稍老。圣人哲羅姆講,凱基利烏斯童年時有幾年與恩尼烏斯一起居住在恩尼烏斯的家里。因此凱基利烏斯肯定也受到偉大詩人恩尼烏斯的重要激勵和推動。當然,作為戲劇家的恩尼烏斯擅長肅劇創(chuàng)作,從流傳至今的諧劇片段的數(shù)量很少可以推斷這一點。而凱基利烏斯沿著偉大典范普勞圖斯的足跡,并且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只有諧劇,更確切地說,披衫劇。
在泰倫提烏斯《婆母》(Hecyra)的第二篇開場白里,戲劇經(jīng)理圖爾皮奧(Ambivius Turpio)親自講話(泰倫提烏斯,《婆母》,行11以下)。從泰倫提烏斯這個有趣的見證我們獲悉,凱基利烏斯及其劇本起初沒有在古羅馬公演。不過當時還很年輕的圖爾皮奧有勇氣讓凱基利烏斯的諧劇重新上演,幫助他取得巨大成功[《婆母》,開場白(二),參馮國超主編,《古羅馬戲劇經(jīng)典》,頁124]。由此也可以推出,凱基利烏斯起初失敗以后,在泰倫提烏斯時代視為受到觀眾喜愛的人。事實上文學批評家塞狄吉圖斯把凱基利烏斯放在戲劇家中的第一位,甚至優(yōu)先于普勞圖斯。瓦羅(Varro)認為,凱基利烏斯在劇本情節(jié)方面獲一等獎,普勞圖斯因為對話、泰倫提烏斯因為性格刻畫也得到最高的贊揚[瓦羅,《墨尼波斯雜詠》(Satura Menippea),殘段399]。西塞羅對凱基利烏斯的評價似乎有些分歧。西塞羅有一定保留地認為,也許凱基利烏斯是最杰出的諧劇詩人[《論最好的演說家》(De Optimo Genere Oratorum),章1,節(jié)2,參LCL 386,頁354—355]。對這個諧劇詩人的個人偏愛也表現(xiàn)在西塞羅喜歡引用凱基利烏斯。不過,西塞羅在別的地方又指責凱基利烏斯和帕庫維烏斯的古拉丁語“差”:他們的古拉丁語違背了古典的規(guī)范(《致阿提庫斯》卷七,封3,節(jié)10);“凱基利烏斯和帕庫維烏斯不曾用純粹的方言(指拉丁語)”[《布魯圖斯》(Brutus),章74,節(jié)258,參LCL 342,頁222—223]。[211]
凱基利烏斯的舞臺活動高峰時期與普勞圖斯的最后創(chuàng)作時期重合。哲羅姆把這個時期放在公元前179年,認為詩人的死期是公元前168年。當然,后古典歷史學家和傳記作家蘇維托尼烏斯的文章反對這個日期。根據(jù)這篇文章,泰倫提烏斯還為凱基利烏斯朗誦公元前166年他寫的處女作《安德羅斯女子》,所以受到凱基利烏斯的欽佩(蘇維托尼烏斯,《泰倫提烏斯傳》,章2)。[212]
二、作品評述
凱基利烏斯名下流傳至今的有42個披衫劇劇名[213]和大約300行詩。他的諧劇也是根據(jù)希臘新諧劇改編的。
《被偷換的兒子》或《假兒子》[214]
從標題、殘段和古代作家[215]與Scholiasten[216]的箋注推斷,《被偷換的兒子》或《假兒子》(Subditivo或Hypobolimaeus vel Subditivus,參LCL 294,頁494以下)的內(nèi)容大概如下:一個男人有兩個兒子,一個他喜歡,一個他憎恨。他憎恨的兒子在城里生活,而他把另一個小孩托付給鄉(xiāng)下的一個農(nóng)民。當那個兒子長大成人的時候,父親顯然要回他。最后證實,其中之一是冒牌的。[217]在古代,出自這個作品的詩行殘段79—80 R(革利烏斯,《阿提卡之夜》卷十五,章9,參LCL 212,頁82及下)被當作諺語用。
殘段79—80 R采用抑揚格七音步(iambus septēnārius)和抑揚格六音步(iambus sēnārius)。
Nam hi súnt inimici péssumi,fronte hílaro[218],corde trīstī,[219]
Quos néque ut adprendas[220]néque uti dimittás [221]scias.[222]
因為最糟糕是這些敵人,他們笑里藏刀,[223]
你既不知道如何挽留他們,也不知道如何送走他們(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130)。
從傳世的片段來看,凱基利烏斯廣泛地采用了米南德、波西狄波斯(Posidippus)、阿勒克西得斯(Alexides)、菲勒蒙(Philemon)等新諧劇主要代表作家的作品(參王煥生,《古羅馬文學史》,頁64)。
與普勞圖斯相比,凱基利烏斯的諧劇標題更加接近米南德。流傳至今的21個普勞圖斯劇本中只有3、4個可以追溯到米南德,而凱基利烏斯的42個劇本中似乎有16個模仿米南德。
與普勞圖斯的另一個區(qū)別可能就是,在《安德羅斯女子》(Andria)開場白(參LCL 294,頁470及下)中,泰倫提烏斯指出前輩奈維烏斯、恩尼烏斯和普勞圖斯的例子,為他的錯合(cōntāminō,不定式cōntāminare)實踐辯解。泰倫提烏斯沒有提到凱基利烏斯,這可能只有這么解釋:凱基利烏斯拒絕把兩個劇本結(jié)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主張線索的“單純”,而古拉丁語cōntāminō(錯合)的字面意思是“褻瀆”、“玷污”(參萊奧,《古羅馬文學史》卷一,頁220)。[224]因此,凱基利烏斯也許有意識地反對奈維烏斯、恩尼烏斯、普勞圖斯和泰倫提烏斯貫徹的傳統(tǒng),并且主張古羅馬披衫劇的情節(jié)只能模仿幾個古希臘語文本(參萊奧,《古羅馬文學史》卷一,頁220)。[225]如果凱基利烏斯尤其在較老的時候才享有的聲譽也許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那么他的劇本受到贊揚的首先就是擅長情節(jié)的展開(參《古羅馬文選》卷一,頁78、126—128)。
盡管凱基利烏斯在結(jié)構(gòu)、情節(jié)展開和舞臺布景比普勞圖斯更加忠實于各自的古希臘典范,更確切地說,尤其是忠實于米南德,但是在其他方面即語言表達的生動性和傷風敗俗的喜劇性方面他與普勞圖斯十分接近。凱基利烏斯致力于把喜劇性元素和機智性元素寫得更加通俗易懂,運用大量的格律、旋律和節(jié)奏以及格言。在這些方面,詩人顯示出與普勞圖斯在趣味和技巧方面的本質(zhì)相似。
從刻畫的人物來看,凱基利烏斯也遵循普勞圖斯的傳統(tǒng),刻畫的人物無非就是老父、紈绔子弟、奴隸、門客、伴妓等。譬如,《青年朋友》(Synephebi)中刻畫了一個溫和、慷慨的父親,《項鏈》(Plocium)里刻畫了一個受到妻子壓制而希望妻子早死的丈夫(參《古羅馬文學史》,頁64)。
《項鏈》
凱基利烏斯模仿米南德的同名劇本(),創(chuàng)作了《項鏈》(Plocium,參LCL 294,頁516以下)。根據(jù)米南德和凱基利烏斯的傳世殘段,大約可以重構(gòu)劇本的內(nèi)容如下:一個貧窮男子——他10個月以前才進城——的女兒在一個晚會上遭到一個不知姓名的年輕男子強奸。不久以后她被父親許配給富有鄰居的兒子,而不知道這位鄰居的兒子就是她懷的孩子的父親。10個月以后,當婚禮已經(jīng)全面開始籌備的時候,保守遭強奸而懷孕的秘密的她生下了她的小孩。她父親的一個忠誠的奴隸從外面聽到產(chǎn)婦的喊叫,并帶著悶悶不樂的猜想訴說。與此同時,她未來的公公也陷入困境:他的愛吵架的妻子由于嫉妒,強迫他出賣他賞識的一個女奴。這個劇本可能就以這個男人的抱怨歌曲開場:
殘段143—157 R[226](《阿提卡之夜》卷二,章23,節(jié)10)
Is démum miser est,qui aérumnam suám nésciat occultáre
Foris:íta me[227]uxor forma ét factís facit,sí taceam,tamen índicium,
Quae nísi dotem ómnia quaé nolis habet:quí sapiet de mé discet,
Qui quási ad hostis captús liber servío salva urbe atque árce.
Quaen míhi quidquid placet éo privatum it me servatam〈velim〉?[228]
Dum éius mortem inhio,égomet vivo mórtuus inter vivos.[229]
éaa me clam se[230]cúm mea ancilla aít consuetum.Id me árguit:
íta plorando orándo instando atque óbiurgando me óptudit,
Eam utí venderém.Nunc credo ínter suás
Aequális,cognátas sermoném serit:
“Quís vostrarúm[231]fuit íntegra aetátula
Quae hóc idem a viro
ímpetrarít suo,quód ego anus modo
Efféci,paelice út meum privarém virum?”
Haéc erunt concília hocedie:dífferar[232]sermóne misere(引自LCL 195,頁194和196)
隱藏的痛苦還容易忍受一些;
出賣我的就是我妻子的臉色和舉止,而不是我的抱怨。
她的金錢是好的,別的一切都不好;如果你們聰明,就會從這里看清她的為人:
我像囚徒一樣干活,在城市和那些塔屹立的地方。
我喜歡的東西她要扔出去。她監(jiān)視我的一舉一動。
我巴不得她死。啊,真嚇人!活生生地死去。
現(xiàn)在她為了個年輕的女仆而妒火攻心,
她痛哭流涕,罵罵咧咧地逼迫我答應她的要求;
那個可憐的小姑娘,[233]我廉價賣掉她!現(xiàn)在我想我會聽到
她對她的閨蜜和叔母們這樣講:
“在你們年輕時,誰會如此逼迫自己的老公,
就像我這個老女人一樣,成功地趕走他的小情人?”
那就是說,如今她們會嚼舌根,她們的舌頭會把我撕得粉碎(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131及下;參LCL 294,頁520及下;LCL 195,前揭,頁194以下)。
革利烏斯給出了對應的古希臘范本(《阿提卡之夜》卷二,章23,節(jié)9):米南德的《項鏈》(Plokion)。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現(xiàn)在我的漂亮[245]老婆可以安心地
睡在她的錢袋上:干了件大事,
與她的聲譽很匹配。
她如愿以償?shù)?/p>
把那個惹她生氣的姑娘趕出家門。
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克羅比勒(Krobyle)是女主人,
得謙恭地望著這個女人的臉。
當然,她的臉——
猴子中的驢,[246]就像
人們常說的一樣。
在晚上——哦,沒說這事,
也沒訴說一肚子的痛苦。哎呀,我這個白癡,
娶了口袋里裝滿金子的克羅比勒,
她的鼻子有一肘長,
而且她的行為卑鄙。是否可以忍受?
宙斯和雅典娜作證,不行,不可忍受。
如果賣掉那個年輕的孩子,就發(fā)配她去干活吧!
這么好的女仆不是那么容易被替代的(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前揭,頁133及下;參LCL 294,頁518及下;LCL 195,前揭,頁194以下)![247]
革利烏斯指出,“除了主旨迷人、措辭精當這方面兩本書不可相提并論之外”,“米南德寫得清晰得當而又機智的地方,凱基利烏斯盡管力所能及,也沒有努力去再現(xiàn)”,似乎是認為不夠完美而摒棄,反而“塞進”一些“莫名其妙的滑稽東西”,如采用抑揚格六音步(iambus sēnārius)的殘段158—161 R(德文譯自萊奧,《古羅馬文學史》卷一,頁468)。
Sed túa morosane[248]úxor quaeso est?-Va!rogas[249]!-[250]
Qui tándem?-Taedet[251]méntionis,quáe mihi
ubí domum advení,adsédi,extemplo sávium[252]
dat iéiuna anima.[253]-Níl peccat de sávio:[254]
ut dévomas volt[255]quod foris potáveris.[256]
乙:
然而,不要問你的老婆愛發(fā)脾氣嗎?
甲:
唉!明知故問!
乙:
究竟怎么了?
甲:
提起就煩。當我回家,
一坐下時,她就馬上獻吻,[257]
用令人惡心的口臭。
乙:
關于親吻,她并不犯法:但愿你會
把在外面喝的酒奉送給她(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134;參LCL 294,頁522及下;LCL 195,頁198及下,前揭)。
在這個殘段里,已婚的老男人(甲)向鄰居(乙)抱怨他那個令人討厭的妻子。由于忽略了“米南德取之于日常生活的一些單純、真實而愉快的內(nèi)容”,凱基利烏斯創(chuàng)作的女角色(殘段158—161 R)“顯得荒唐可笑,而非合適得體”,因此遭到革利烏斯的猛烈抨擊:“毀掉了這一節(jié)”。而在米南德的作品中,相應的段落則更多地描述愛吵架的妻子的權勢欲,即富有而傲慢的妻子讓她身邊的所有人都不堪忍受(《阿提卡之夜》卷二,章23,節(jié)12—13,參LCL 195,頁196—199)。
我娶了個女繼承人,一個拉彌亞![258]
我不是和你說過了嗎,
這件事?什么?真的沒有?她擁有一切,房子,田地,
而我承受,阿波羅啊,所有苦難中的苦難。
她不僅讓我痛苦,還讓其他所有人煩惱,
她的兒子,而女兒遭罪更多。你說惡行沒法抵擋。
這我完全知道(二,章23,節(jié)1,見革利烏斯,《阿提卡之夜》卷1—5,頁147)。
最后,革利烏斯還從兩部諧劇摘錄奴隸的獨白(《阿提卡之夜》卷二,章23,節(jié)20—21)。一位奴隸站在門口,聽到主人的女兒的痛苦叫喊。由于不明真相,這位良善忠厚的奴隸產(chǎn)生復雜的感情:害怕、憤怒、懷疑、憐憫和痛苦。當經(jīng)過詢問、得知真相以后,這位奴隸開始思考窮人的命運不公。財產(chǎn)難免會讓窮人們蒙羞,像米南德寫的獨白一樣:
老天?。∵@樣的人真是三重惡鬼纏身,
一文不名卻娶妻生子,好糊涂的人,
從不留神自己需求,一旦人生不順,
無錢購置寒衣,無處躲風避雨,
在苦難的生活中忍受冬天的苦寒。
厄運總是有份,好事從來無緣,
我說的是一人的苦難,告誡的可是眾人(《阿提卡之夜》卷二,章23,節(jié)20,前揭,頁148)。
革利烏斯認為,米南德寫的獨白在用詞方面“真誠和樸實”,而凱基利烏斯的詩句只不過是由米南德的只言片語和夸張的肅劇詞匯拼湊而成的,如采用抑揚格六音步(iambus sēnārius)的殘段169—172 R。
...is demum infórtunatust homo,
Paupér qui educit ín egestatem líberos;
Cuí fortuna et rés nuda est,continuópatet.
Nam opulénto fmam fácile occultat fáctio.[259]
他是個十分不幸的男人,
他窮養(yǎng)的孩子們又貧困。
他的厄運是完全公開的,
恩威掩蓋了富人的無恥(《阿提卡之夜》卷二,章23,節(jié)21,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135;萊奧,《古羅馬文學史》卷一,頁469。參LCL 195,頁201;LCL 294,頁528及下,前揭)。
劇本接下來的情節(jié)可能就是孩子的出生將阻礙這個可憐的姑娘與富有鄰居的兒子結(jié)婚,因為他要解除婚約。這時,項鏈挽救了這段婚姻。憑借項鏈,這位年輕的男子認出他的新娘就是他所玷污的姑娘[參華明頓,卷一(LCL 294),頁516及下;瓜爾迪(T.Guardì),頁161及下],[260]因此,結(jié)婚不再有障礙。
殘段173—175 R采用抑揚格六音步(iambus sēnārius)。這些詩行也出自諧劇《項鏈》,不過內(nèi)容是普遍有效的看法。
Edepol,senectus,si nil quicquam aliud viti
Adportes tecum,cum advenis,unum id sat est,
Quod diu vivendo multa quae non volt videt.[261]
波呂克斯作證,花白老人,如果你步履蹣跚,
不帶別的殘疾,如果你來了,那么這一點就足夠了,
因為在漫長的人生中一個人見到許多不想要的(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135及下;LCL 294,頁528及下)。
殘段177 R采用抑揚格六音步(iambus sēnārius)。
Vivas ut possis,quando nec quis[262]ut velis.
活著,像你能夠的一樣,因為你不能像你想要的一樣(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136;LCL 294,頁528及下)。
《青年朋友》
《青年朋友》(Synephebi,參LCL 294,頁536以下)是凱基利烏斯的一部披衫劇。根據(jù)西塞羅的證詞,這部披衫劇同樣是模仿米南德的同名諧劇《青年朋友》(Synepheboi或Fellow Adolescents)。有個殘段出自這部諧劇,其理由讓人感到奇怪。西塞羅對這個理由進行了思考[《論神性》(De Natura Deorum)卷三,章29,節(jié)72]。一個年輕男子說,對于一個沒有錢的戀人而言,有一個鐵石心腸、吝嗇的父親好過有一個大方、充滿理解的父親,因為可以善意地欺騙和偷竊,然后揮霍前者的財產(chǎn),但是后者的善良會把這樣的一些計劃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
這些思想肯定是米南德的。然而,凱基利烏斯是否僅僅因為諧劇的佯謬而采納這些思想,或者他是不是要以這樣的方式向觀眾闡明古希臘的人性教育優(yōu)于建立在堅定嚴格、節(jié)約和紀律嚴明的古羅馬教育原則,并且在這種追求中得到觀眾的理解,這是不能肯定的。
殘段199—210 R采用抑揚格六音步(iambus sēnārius)。
In amore suave est summo summaque inopia
Parentem habere avarum inlepidum,in liberos
Difficilem,qui te nec amet nec studeat tui.
Aut tu illum furto fallas aut per litteras
Avertas aliquod nomen[263]aut per servolum
Percutias[264]pavidum,postremo a parco patre
Quod sumas quanto dissipes libentius!
* * *
Quem neque quo pacto fallam nec quid inde auferam,
Nec quem dolum ad eum aut machinam commoliar,
Scio quicquam:ita omnis meos dolos fallacias
Praestrigias praestrinxit commoditas patris.
在最高的戀愛激情和極度貧窮中,令人愉快的就是
有位父親,他吝嗇而粗枝大葉,對于他的孩子們來說
難對付,他不愛你,不關心你的幸福。
你可以或者用偷盜欺騙他,或者通過書信
為你偷偷地留下任何一筆錢,或者通過一個年輕的男奴
毫無理由地引起他的驚恐:最終你從一位有點吝嗇的父親那里
設法搞到的——最好是還要揮霍的那么多!
* * *
不過我——我如何能欺騙他,如何能拿走他的東西,
抑或我還應該計劃哪種欺詐手段或花招——
我根本就不知道:就這樣,我父親的寬容早已阻止了
我所有的陰謀詭計和騙招(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137;參LCL 294,頁536—539)。[265]
出自諧劇《青年伙伴》的還有下面這個片段(西塞羅,《論神性》卷一,章6)。在這個片段里,運用宗教語言的隆重莊嚴的開端與結(jié)尾處意外的平庸的用語形成可笑滑稽的對比。
殘段211-214 R采用揚抑格七音步(trochaeus septēnārius)。
Pro deum[266],popularium omnium,omnium adulescentium
Clamo postulo obsecro oro ploro atque inploro fidem!
* * *
in civitate fiunt facinora capitalia:
〈Nam〉ab amico amante argentum accipere meretrix noenu[267]volt.
哈,向諸神、全體同胞和所有年輕人
我呼喚、召喚、要求、懇求、請求和祈求可靠的幫助!
* * *
國內(nèi)發(fā)生一些了不起的事:
娼妓不愿拿情人的錢(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138;參LCL 294,頁538—541)![268]
出處不明的殘段
像讓這個殘段傳世的西塞羅證實的一樣,殘段259—263 R涉及神阿摩爾的權能[《圖斯庫盧姆談話錄》(Tusculan Disputations)卷四,章32,節(jié)68]。凱基利烏斯的這些詩行符合出自歐里庇得斯失傳的劇本《奧格》(Auge,指阿卡狄亞公主、雅典娜的女祭司,參默雷,《古希臘文學史》,頁282)的傳世殘段。歐里庇得斯的殘段可能用作米南德的諧劇范本,而米南德的這部諧劇又被凱基利烏斯改編。
殘段259—263 R采用抑揚格六音步(iambus sēnārius)。
deum qui non summum putet,[269]
Aut stultum aut rerum esse[270]inperitum existumat:[271]
Cuii[272]in manu sit,[273]quem esse dementem velit,[274]
Quem sapere,quem insanire,quem in morbum inniici,
Quem contra amari,[275]quem expeti,quem arcessier[276].
誰不認為他[277]是最高的神,
我就會認為他是笨蛋或不諳世事:
誰若在他的手里,他就會想要讓誰瘋,
讓誰明智,讓誰精神失常,讓誰患病。
讓誰拒斥被愛,讓誰被渴求,讓誰被約會(引、譯自LCL 141,頁406)。
從上下文來看,西塞羅援引凱基利烏斯的這段臺詞,是為了反對凱基利烏斯否定神明。西塞羅認為,一般稱作愛(或
)的全部激情都是超越平凡,沒有什么可以與之媲美。
最后還有兩句格言(殘段265 R和殘段266 R),它們的出處也不明。
殘段265 R采用抑揚格六音步(iambus sēnārius)。
Homo homini deus est,si suum officium sciat.
對于人來說,知道自己責任的人就是神(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139)。
殘段266 R采用揚抑格七音步(trochaeus septēnārius)。
Saepe est etiam sup[278]palliolo sordido sapientia.
襤褸的小大衣下面也常常有智慧(引、譯自《古羅馬文選》卷一,頁139)。
借助于其中的幾個殘段我們準備驗證詩人的先進寫作方式。即革利烏斯把古拉丁語部分放在相應的古希臘語部分對面,進行比較(《阿提卡之夜》卷二,章23;卷三,章16—19,參LCL 195,頁192以下;革利烏斯,《阿提卡之夜》卷1—5,頁144—148和202—212)。于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凱基利烏斯雖然非常清楚地遵循一個場景,但是在語言方面僅僅沿用少數(shù)幾個“主題句”,其余的則在古拉丁文中重新編寫。如同在普勞圖斯那里一樣,在凱基利烏斯那里,文字游戲、聲音效果、頭韻法、格言和傷風敗俗的生動性勝過米南德的構(gòu)思精巧。因此,阿提卡主義者革利烏斯的評價也不利于這個古羅馬詩人。此外,凱基利烏斯沒有考慮劇本的舞臺效果,可是不要忘記,這位古羅馬劇作家肯定沒有像古希臘劇作家一樣在藝術比賽中獲得成功,而是不得不同馬戲表演的魅力競爭。[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