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藏用之“終南捷徑”:終南,終南,誰會想到竟是終于嶺南?
【成語】終南捷徑
【釋義】指求名利的最近便的門路。也比喻達到目的的便捷途徑。
【出處】《新唐書·盧藏用傳》:“司馬承禎曾召至闕下,將還山,藏用指終南曰:‘此中大有嘉處?!械澬煸弧云鸵曋?,仕宦之捷徑耳。’藏用慚。”
在初盛唐時期,由于受道家思想影響,許多文人熱衷于在山中隱居,其中有十個喜歡隱居的人,被稱為“仙宗十友”,他們是:司馬承禎、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盧藏用、王適、畢構(gòu)、宋之問、陳子昂。
十個人里,有一心向道、以隱為樂的,比如司馬承禎,也有以隱為顯、伺機入仕的,比如盧藏用、李白、孟浩然等。
把隱居當(dāng)成謀官手段,做得最明顯的當(dāng)數(shù)盧藏用了。
作為一位初唐詩人,盧藏用的名氣沒有“四杰”“沈宋”和陳子昂的名氣大,詩也沒有他們寫得好,但他走出了一條入仕的捷徑,曾一度爬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唐睿宗李旦派人將司馬承禎從天臺山請到宮中,許以要職高位,司馬承禎不為所動,堅持回山隱居。出宮時,正巧遇到正在朝廷做官的盧藏用。盧藏用聽說司馬承禎要重回山里,就用手指著城南的終南山說:“此中大有嘉處?!币饧丛诮K南山隱居,那是非常美妙的事情,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司馬承禎和盧藏用不是一路人,但他知道盧藏用的話外之意,于是就半開玩笑地回道:“在我看來,去終南山隱居,應(yīng)該是通往仕途的一條捷徑吧?”盧聽了,知道司馬承禎是在嘲諷他,當(dāng)時就羞紅了臉。
這“終南捷徑”,盧藏用是如何一路走來,最終又走到一個怎樣的盡頭呢?
和其他大多數(shù)唐朝詩人一樣,盧藏用也是個官二代、文二代。他大約生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叔祖盧承慶曾官至刑部尚書,父親盧璥做過魏州司馬。
小時候的盧藏用就以才學(xué)文辭而為人所知,長大后作文、書法、琴弈等才藝皆有所精??墒?,當(dāng)他進士及第后,卻遲遲得不到朝廷任用,這讓他心里很著急,很不是滋味。
一天天一年年很快過去,盧藏用等得實在不耐煩,干脆一扭屁股跑到長安城南的終南山里隱居去了。
在山里,盧藏用一邊跟著道士們修煉道術(shù),一邊悄悄探聽著朝廷那邊的動靜。他修道倒也修出了點門道,還苦練辟谷之術(shù),且達到了一定境界,據(jù)說幾天幾夜不吃飯都可以。
他這樣苦自己,是為了揚名,揚了名,皇帝才會知道他,才有可能用他?。〔赜?,藏用,“藏”不就是為了“用”嗎?
在終南山隱了沒多長時間,當(dāng)武則天移駕洛陽之后,盧藏用便又開始跑到嵩山隱居——隱,也要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隱不是?
就這樣,跑來跑去當(dāng)了幾年“隨駕隱士”,盧藏用的良苦用心終于有了結(jié)果。長安年間,武則天將他請出了山,授以左拾遺一職,幾年后就升到了吏部侍郎(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組織部副部長)。當(dāng)官后,他的日子儼然是另一番景象了:
天游龍輦駐城闉,上苑遲光晚更新。
瑤臺半入黃山路,玉檻傍臨玄霸津。
梅香欲待歌前落,蘭氣先過酒上春。
幸預(yù)柏臺稱獻壽,愿陪千畝及農(nóng)晨。
(闉,讀yīn)
出入宮禁,游宴頌圣,盧藏用似乎得其所愿了??墒牵鳛橐粋€文人,他寫像上面《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yīng)制》之類的贊美詩還算是得心應(yīng)手,而作為一個管人事的領(lǐng)導(dǎo)干部,他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你想啊,在吏部,整日和盧藏用面對面打交道的是各級官員,而他又不是一個強勢的人,所以在工作中很容易就被那些權(quán)要左右了,人家要買官賣官,你能不給開方便之門?時間不長,盧藏用就陷入官場泥潭,貪贓枉法之事也跟著做了不少。一次兩次倒也罷了,你把弄權(quán)取官當(dāng)成了工作常態(tài),那人家會怎么評價你?于是,盧藏用的名聲日漸敗落下去,最后被調(diào)出吏部,擔(dān)任黃門侍郎,接著又轉(zhuǎn)任工部侍郎和尚書右丞。這期間,盧藏用曾主動依附太平公主,沒少拍過人家的馬屁。
李隆基上臺后,太平公主因涉嫌謀反被賜死,盧藏用受到牽連,被流放到嶺南。
開元初,朝廷又下詔讓其擔(dān)任黔州都督府長史,可沒等到動身前往,他就一命歸西了。
盧藏用的官途,就這樣隨著生命的終結(jié),終止于遙遠的嶺南之地。
詩人卡片
盧藏用(約664—約713),字子潛,幽州范陽(今河北涿州市)人。武則天時期,曾為彰顯名聲而隱于終南山,系唐初“仙宗十友”之一。詩文多為唱和應(yīng)制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