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無臉鑒人

做一回久違的自己,勿忘初心 作者:沈萬九 著


前言 無臉鑒人

兩千多年前,古希臘人蘇格拉底曾用一生的熱情,去宣傳這么一個命題:“認識你自己?!痹谒蚱溧l(xiāng)鄰問了很多問題之后,某些領導覺得蘇小朋友智商太低、疑問過多,外帶不尊重上司,而且還跟傳銷似的擾亂公眾視聽,于是便恩賜毒酒,送其歸西。

由此可見,認識自己并不容易。

在認識自己的道路上,活在世界每個角落的人,不管是愛看《金剛經》還是《古蘭經》,無論是說慣了法語還是客家話,總有人沒有放棄,沒有放棄尋找內心的聲音;也總有一些人,早早便成了無臉之人,難鑒其魂,尤其是在當下這個時代。

正如大多數的國人一樣,我無比地熱愛我的祖國、我的故鄉(xiāng),熱愛這片用無數人的熱血澆灌出來的熱土——當然,最熱愛的還是這片熱土中逐漸豐滿和性感起來的姑娘。所以,我希望能夠以一己之薄力,高揚當代國民特色,穿越時間、跨越空間,山寨一位神一樣的蘇哥回來,日日搖旗吶喊,夜夜振臂高呼,渾然不顧“認識你妹啊認識”的狗血謾罵。

對此,有的朋友可能會立馬奉勸道:“老兄,別裝了,你不就想做個公知嗎?告訴你,中國的公知已經夠多了,你老就別在這里攪和了!”

我當然不想攪和,所以我想說,哥們兒你太讓我認同了。我寧愿做同志、專家、教授、表叔,甚至校長,也不想做你老兄,更不想做所謂的公知。

眾所周知,在眼下這個“荒誕”社會的熔爐下,“公知”一詞有了新的詮釋,具體詮釋了什么,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也不打算添磚加瓦,更沒必要添油加醋——不過在此之前,在“公知”變得聲名狼藉之前,很多真正背負著社會責任的前輩曾不厭其煩地吶喊過,比如說王小波,他用好看、智慧而詩意的文筆,來告別曾經沉默了多年的大多數,試圖讓更多的人明白——“低智、偏執(zhí)、思想貧乏是人類最大的邪惡”。

三十而立后的韓寒也曾說過,最近社評寫得越來越少,主要是因為要講的道理其實很多年前就已經講了,而且還是跟炒老飯一樣翻來覆去地講了很多回,再這樣繼續(xù)講下去有失作為一名作家的趣味。

此外,記者出身的李海鵬則是我喜歡的另外一位作家。他以“重申常識”為己任,以“思想自由”為目的,更以“文字之美”為利器……影響了無數的哥,改變了不少的妞,可是自從佛祖搭完一號線之后,便不知道換乘到哪號線了。

由此可見,對于真正意義上的公知,他們要不已經做煩了,要不已經開始厭倦了……可我卻始終堅信,正如他們改變了我一樣,總有一些人會因此而改變。換句話來說,雖然改變不了一切的他們,但對于某些決定改變的人,便是一切了,而這也正是本書的初衷。

如果你是姑娘,不管美麗不美麗,只要披上林志玲的皮都是美麗的;如果你是爺們兒,不管粗不粗獷,只要搭上小沈陽的腔調,都是特“純”的,比千足金還純——以上兩個“如果”可統(tǒng)稱為“面具原則”。

小時候,我們都愛玩面具,即使買不起,也要讓鄰家的大眼睛姐姐幫忙畫上一個。因為只要戴上面具,我們霎時便成為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可能是會七十二變的齊天大圣,也可能是風情萬種的白娘子。在“大圣”和“娘子”的背后,我們盡情地擠眉弄眼、嘲笑沉默,別人看不到,也猜不透,既愚弄了大眾,又娛樂了自己。不亦樂乎!

然而長大后,我們卻驚訝地發(fā)現,“面具”對于那些已經走出社會的人士更加重要了,而且越來越不可或缺。大多數的姑娘還會在面具上濃妝淡抹一下,以增添其魅力;男人們會在面具上掛副黑超,以增強其吸引力——可每天回到家后,對于面具,我們卻又希望像扔掉剛用完的避孕套一樣,恨不得一完事就把它扔掉,干脆利落地回歸自我。

前幾天,又有朋友推薦我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說它是一本不可忽略的奇書,并用數據證明如下——該書以68種語言版本創(chuàng)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并暢銷了1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截止到本書出版前,銷量還在不斷地刷新其3500萬冊的紀錄。

但說實話,我并不是很喜歡這本書,并且嚴重懷疑這些數據的可信度。因為通書看完,“少年”的確有在“牧羊”,“之旅”卻沒見有多“奇幻”。不客氣地說,倒不如咱們明代老吳同志的《西游記》,或隨便一本金庸的武俠小說。

然而,本書的魅力之處卻在于它用了一個不算很好看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偉大的生命寓意:“真正的財富往往都在身邊,在你出發(fā)尋找之前已經埋下了?!边@樣的寓意是否能在本書找到一個縮影呢?我不確定,我只知道對某些人而言,看山未必是山。

行文至此,也該點點題了。什么叫作無臉鑒人?大家應該都會有自己的見解和理解,至于本文所指的無臉,并非混得不好、活得很菜,以致無臉見人。而是指沒有了臉、失去了魂,很難鑒別還是不是人,過馬路的時候還有沒有必要走斑馬線。

耳聽、口說、眼見、漠視、不覺——人臉之五要素,心靈之眾窗口,如若因世事或環(huán)境失去或玷污,便好似丟棄了光澤之日月,沒有芬芳之玫瑰,難鑒其人,如同亡魂,一如那宮崎駿《千與千尋》里的無臉怪,寂寞纏身,獨闖湯屋,迷失自己,欲海難填,化作惡心而不自知的怪物一枚。

這么一說,大伙兒(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肯定會有所感觸,因為每天都有無數的無臉怪游走在大都市的人潮里、公交站、寫字樓……他們來自永遠不為人知的地方,有著不為人知的背景,更帶著清澈和最初的渴望——如果迷失了自己,都市便成了巨大的湯屋;如果仍有夢想,都市便會是最好的舞臺。

說到舞臺,我想起了2012年的《中國好聲音》。這個舞臺承載了很多人的夢想,唱紅了很多首歌,其中有一首是汪峰的《北京北京》,冠軍梁博曾聲嘶力竭地唱道:“我們在這里祈禱,我們在這里迷惘;我們在這里尋找,也在這兒失去?!睂Υ耍嘈藕芏辔伨釉诖蟪鞘欣锎蚱吹娜硕紩纳缠Q,感動暗涌。

然而,不管是祈禱著尋找,還是迷惘地失去,我總希望大家能夠人人如周星馳在電影《少林足球》中所說的那樣:“我心中的那團火永遠都不會滅的?!?/p>

最后,親愛的朋友,來自八方的看官,你們真是好樣的!我是如此愛你們,除了我爸媽、愛人、兄弟,借我20元錢從未催我還的舍友、超甲級寫字樓的前臺MM……我最愛的就是你們了!要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我也一點兒不會害臊。相反,我非常陶醉,似乎剛墮入了愛河。

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你們在這個閱讀逐漸變得貧乏的時代,花掉請姑娘吃一頓肯德基的錢,來跟我一起認識可能早就認識的自己;更因為你們在這個忙碌的時代,放棄看電影、看美劇、看《非誠勿擾》或《中國好聲音》的黃金時間,來讀你們從未看過的作家的文字。

要我說,你們太愛冒險了,親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