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傳唱人
今天我?guī)е活w敬畏之心來到這里,因為經典成就了我的人生。今天,這首經典作品將被注入新的生命,再次綻放。
楊洪基(楊鴻基)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曾獲“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金唱片獎等。
王晰
內地男低音歌手、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
訪談
撒貝寧:楊老師,您的這首歌流傳太廣了。您還記得,您已經演唱多少次了嗎?
楊洪基:我還真說不清楚。因為這首歌是1993年錄制的,到現在已經二十五年了。
撒貝寧:隨著電視劇的開播傳唱起來。
楊洪基:這么多年,我每次演出,必須要唱這首歌。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想我別老唱這歌了,讓人家感覺好像我這一輩子,是不是就只有一首歌。我就不唱它了,唱別的歌。結果沒想到,唱完以后下邊觀眾喊:“《三國演義》!《三國演義》!”必須還得唱。
撒貝寧:什么叫經典?經典就是在任何地方,只要它一出現,就是一個無法超越的標桿。電視劇1993年開播,王晰是哪年的?
王晰:我是1985年的。
撒貝寧:1985年,那時候你才八歲。今天,在最后歌曲收尾的時候,兩位融合在了一塊兒,真的讓我們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人對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執(zhí)著和堅守。
曾寶儀:聽說楊老師跟這首歌的相遇是非常曲折的,可不可以跟我們說說那個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楊洪基:其實當時谷建芬老師給我打電話,讓我去錄《三國演義》的主題歌,我很高興,感覺這是一個大電視劇,唱主題曲可是不得了的一件事,這個機遇太難得了。但是我到那兒以后,他們把譜子給錯了。我看著譜子,一翻過來,發(fā)現怎么后邊寫這么多名字。我就問旁邊一個還等著錄音的歌唱家,這上邊怎么寫了這么多名字。他說這都是唱過主題曲的演員。我一看嚇一跳,當時社會上最棒的、最大的腕兒全在里邊。所以我一下就心冷了半截,唱完了我就回家了。我跟我愛人說,根本沒戲,那些大腕兒全都唱了,怎么會有我的事。過了不到一個月,有個電話給我打過來了,說我們是中央電視臺《三國演義》劇組的,經過篩選,最后選中了兩個人,你們倆再錄一遍,我們最后確定選哪一個。我說那個人是誰呀,他說了一個名字。當時一聽,我又嚇一跳。我直接說,那更沒戲了。這個人當時簡直是一提名字就響當當的,不得了,就是劉歡。當然劉歡還有一個《水滸傳》等著他呢,就把這首歌讓給我了。
庾澄慶:人生就像三國一樣,高低起伏,什么事你也料不到。
楊洪基:我準備了三十多年。1963年,我們部隊請了很多京劇、昆曲、評劇的名家講課。這些戲曲在我腦子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當時我在唱這首歌的時候,昆曲、京劇的那些感覺一下子就進到腦子里來了。比如(唱)“滾滾長江東逝水,逝水……”先用直音,再慢慢、慢慢加入顫音,這樣就跟戲曲結合起來了。雖然我是美聲唱法,但因為結合了中國戲曲,我們中國人聽了,會感覺更貼近。所以,我最后被選中,可能也是我準備了三十多年的成果吧。
庾澄慶:今天聽楊老師這一段演唱,我覺得用四個字形容最合適:陳年老酒。越陳越香。藝術品會經過一些高低起伏、時代的變遷,也許有一陣子它消失了,可是當它在你的回憶里突然涌現,就絕對是經典。
楊洪基:經典的魅力確實是太厲害了,它改變了我后半生的藝術經歷和藝術人生。這次跟王晰一起合作,我感觸很深。我們雖然做了很多事,但已經過去了,就讓年輕人繼續(xù)干吧,讓后浪推前浪。這次的演唱應該有這樣一個意義。
鑒賞時刻
王黎光:我聽楊洪基老師演唱這個作品很多次了,每次都不一樣。尤其是步入這個年齡,唱得更有韻味了。這就說明經典是需要打磨的。楊老師向我們展示了藝術的嚴謹和嚴肅性,非如此不能成為經典。
康震:這是一個古歌新曲。谷建芬老師是我們當代著名作曲家,這首詞卻是明代人的創(chuàng)作。明代有個大文學家叫楊慎,他用彈詞的方式點評歷史。清代毛宗崗點評《三國演義》的時候,讀到了楊慎《廿一史彈詞》的《說秦漢》,覺得寫得太好了,大氣磅礴,后來重刻點評本時,就把這幾句話放在了《三國演義》卷首。很多人不知情,以為這本來就是《三國演義》的原文,其實不是。楊慎的彈詞和《三國演義》形成了一種非常奇妙的化學反應。這種變化,使我們面對三國歷史的時候,會涌現出無限的、歷史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