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中,袁世凱受關(guān)注指數(shù)非常高。單論其知名度,黃皮膚的龍的傳人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是賢達名流,還是鄉(xiāng)野村夫,人們或通過學校教育,或借助社會閱讀,或碰觸影視戲劇,甚或口傳閑談,幾至人盡皆知。在精英學術(shù)圈里,袁世凱也是備受青睞的研究對象,主題檢索“袁世凱”,單中國期刊網(wǎng)上就收有近萬篇研究論文,國家圖書館亦收藏有約200部關(guān)于袁世凱的著作。
眾人皆談袁世凱,那么袁世凱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在宏觀總體評價方面,民國初年世人稱袁世凱為“中國第一華盛頓”、“中國的拿破侖”、“中國共和之父”,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罵他是“竊國大盜”、“獨夫民賊”、“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
在具體的問題方面,關(guān)于年少時期的袁世凱,有人說他是紈绔子弟,不學無術(shù),也有人說他積極進取,胸懷大志;戊戌政變時袁世凱告密之事,有人說告密毋庸置疑,也有人說他有告密的可能;清末最后十年的改革,有人說袁世凱廢科舉,力行立憲,發(fā)展實業(yè),編練新軍,推動了我國的近代化,也有人認為他是發(fā)展個人勢力,是假立憲;辛亥革命時期袁世凱的作為,有人說他竊取了辛亥革命勝利果實,也有人認為他是清王朝滅亡的助推者;袁世凱帝制自為,有人罵其狼子野心、沐猴而冠,有人嘆其晚節(jié)不保、失足千古;袁世凱與列強的關(guān)系,有人認為他是賣國賊,也有人認為他進行了積極的抗爭……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那么袁世凱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人們心存一個又一個的疑竇,真實的袁世凱隱匿在浩瀚的記載、評說之中,而曾經(jīng)耳熟能詳?shù)脑绖P,面目漸漸變得模糊起來。
人們需要了解真實的袁世凱,研究界需要進行史實重建。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歷史可區(q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存在過的史實,另一部分是歷史學家對史實的敘述,即“藉人力以成之”的史籍遺存。前者不需要任何記載依然客觀,而后者卻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完全客觀。史學的求真,最好的結(jié)果是無限接近,卻永遠無法完全探究出歷史的真相。這里的原因很多,固然有歷史學學科的屬性所致,即自然科學得出的結(jié)論是可以在實驗室里反復試驗并檢驗的,而史實卻是已經(jīng)發(fā)生過了的,無法重現(xiàn),因此也就無法驗證史學家得出的結(jié)論是否符合歷史真實。但我個人認為這很大程度上源自史實的復雜性和史學家認識的局限性之間的矛盾。
如何克服這一矛盾以獲取真知呢?
我們應(yīng)當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全面客觀地評價袁世凱,不因其丑而肆意夸大其惡,也不因其美而無限張揚其善,而應(yīng)當充分發(fā)掘史料、澄清史實,盡可能準確地把握其歷史活動,只有遵循這個原則,對其評價才有可能做到中允確當。歷史是復雜的,歷史也是鮮活的,我們認為,對袁世凱這樣復雜多變的歷史人物,應(yīng)當把他放置于清末民初特有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場域中去分析,對于復雜的歷史事件,絕不可簡單地用優(yōu)、劣來界定,把握好評價尺度,恢復歷史的原始風貌,還原一個真實的袁世凱。
我們需要重建史實,需要了解歷史的底色、對比色……正如??略凇隘偘d史研究”中說:有必要試著追溯歷史上瘋癲發(fā)展歷程的開端,在沒有經(jīng)過皴染和涂抹的歷史時間中重走一趟,再度確定眼中之歷史。
畢竟,袁世凱不是別人,他是袁世凱!
百年而后的今天,很難一句話說清楚袁世凱,且回到歷史現(xiàn)場去看個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