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禮記》二則

北大經典課 作者:經典課程編委會 編


《禮記》二則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秲睹吩?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1/14/11263312020984.png" />:“念終始典于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唬骸皩W學半?!逼浯酥^乎!

【解題】

《禮記》是戰(zhàn)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我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

本篇作者一方面承認了人所擁有的天賦和才能(不像白紙一無所有);另一方面則強調了開掘和發(fā)展天賦、才能,必須通過學習的過程,使他們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

  1. 君:這里的意思是統(tǒng)治。
  2. 兌命:《尚書》中的篇名,也作《說命》、《兌命》。
  3. 念終:始終想著。
  4. 困:疑惑、迷惑。
  5. 長:促進。
  6. 學學半:前一個“學”的意思是教育別人,后一個“學”的意思是向別人學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