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練琴

星船與大樹 作者:馬慧元


練琴

我曾經(jīng)自作多情地總結了一下,到底什么樣的人才能堅持練琴——我指的是真練,希望越彈越好,不怕否定自己并長期爬坡的那種練法,而不僅僅是為了娛樂而重復自己喜歡的段落。前者是一種消耗,也是動態(tài)的生長,缺點是痛苦甚多;后者少痛苦,但似乎沒有長期信念之下的進取。想想看,我覺得這么三類人有可能堅持練琴:

第一類:演出頻繁的職業(yè)音樂家。他們確實是最活躍、最努力的音樂家,也比較幸運——能稱上職業(yè)音樂家的人很多,惜上臺者不多。

第二類:一直跟老師學習的人,包括音樂學院學生和上私人課的人(我自己算一個)。演出機會不一定多,但有人盯著,嚴格要求,不斷批評,好歹能推動自己往前走。

第三類:既沒有演出,也沒有老師,但還肯認真求進步的人。這就差不多是神一樣的存在。鋼琴家朱曉玫在人生某些時段肯定是這樣的,這也是我特別贊賞她的原因之一——哪怕不說人生也不說音樂,僅僅事關練琴本身。練琴本身說不上啥要命的苦,難在時間長、見效慢,進步的途徑非常反直覺,真正有效的方式看上去一點也不酷,枯燥無比。這樣的事情最磨人,簡直是一種讓人發(fā)瘋的慢性病。現(xiàn)代人想法活絡,可干的事很多,好玩的事情層出不窮,那么每天你都面臨一百個不練琴的理由。我自己總結得很干脆:練琴,煉獄也。

那么練琴這件事到底怎么特殊法,讓人這么死去活來?美國人庫爾茨(Glenn Kurzt)的《練琴:一個音樂家的回歸》(Practicing: A Musician's Return to Music)一書就表達得不錯。此人從小彈古典吉他,有一些成績,獲過獎,開過音樂會,還讀完了音樂學院。誰能料到,讀完音樂學院,問題也來了:一是謀生之累;二是渴望成功之痛;三是當選擇增加,沒有一個確定的動力讓你閉上眼睛每天干一件艱苦的事情的時候,怎么解決動力問題——作者沒有清晰提出,我擅自猜測的——就這樣,音樂學院讀完,他反而放棄了練琴,去讀了個比較文學學位,還拿到了博士和教職,算是很幸運,甚至,放棄練琴對他而言未必是壞事。不過,此間的迷茫和痛苦,是他青春期的主題。

書中許許多多的細節(jié),都讓學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的人,感同身受。比如對“更好”的渴望,遭到否定時的打擊;給人彈婚禮音樂,感到“騙騙不懂的人真容易”——既然如此,干嘛還往死里練?你練得死去活來,把所有該受的罪都誠實地受了一遍,最后發(fā)現(xiàn)聽眾根本無所謂,你的努力,并沒造成什么區(qū)別,那何必不彈點輕松的東西,皆大歡喜?書中還有這么一句刺痛人心的話:演奏新作品需要勇氣,成為音樂家本身就需要勇氣,而最最需要勇氣的,是remain a musician——讓音樂塑造自己,無論音樂告訴你什么。也許音樂會讓你成為明星,也許你長大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幻覺和熱情都是一廂情愿。許許多多的瞬間,你被命運告知自己錯了,這時你還能收拾起破碎的自尊,繼續(xù)上路嗎?

古典音樂(尤其是器樂演奏)這個事情,一方面?zhèn)鹘y(tǒng)明確、競爭激烈,有比較客觀的標準,可以苛求到無限;另一方面因為傳統(tǒng)負擔重,演奏者熬到出頭不容易,不少人還沒等到輝煌的自由出現(xiàn),早早絕望放棄了。我自己在《音樂的容器》一文中寫過:“既保持科學、反直覺的訓練方式,又要秘密收藏著自己的直覺,兩頭一夾,剩的人就很少了。”“生長和順服,是藝術上永遠的矛盾。人生尚存之際,那個受壓之‘我’就在頑抗?!?/p>

回報如此不易,練琴的人還是絡繹不絕。也許正因為古典音樂的相對客觀,標桿永遠在那里吸引人攻堅,同行的激勵也從來不會消失,就像職業(yè)體育,總有一種超越自我的信念讓人著迷。再有就是像各種漫長的事情一樣,音樂最終成為伴侶和習慣——伴侶和習慣不一定是好的,但它就是在那里,不容易分手。最有趣的是,人生在日復一日的操習中放大,人之間的細微區(qū)別,生命中隱晦的密碼,原本都悄無聲息,是長年的音樂讓它們發(fā)聲,讓它們在光照之下凸顯棱角。生命的棱角也不一定是好的,它只是鮮活和不同而已。聲音或許響在音樂廳之外,但它的振動貫通全身,輻至心靈。

其實,練琴一事,包括《練琴》一書,讓我想到的不僅僅是音樂。時代也許已經(jīng)不大看重古典音樂、甚至類似的深厚技藝了——殘酷的練習背后,是更殘酷的音樂過剩的現(xiàn)實。但時代仍然看重ego(自我),仍然鼓勵個體對孤獨和輝煌的夢想。孤獨往往指向更長遠的價值,至少我們被說服相信它。社會一面孤立著長期而緩慢的努力,一面又尊重傳世的獨特性靈。古典音樂,是不是這夾擊中的掙扎?也許它在詰問中只會沉默,也許它只會指向更加沉默的未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