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強好勝的拳擊手
海明威14歲的時候比同齡人都顯得高大,他已是一個肩寬背闊、脖子短粗的少年。
這一年,海明威進入了橡樹園中學學習。橡樹園中學是當時最好的中學之一,教師的待遇是伊利諾伊州中最優(yōu)厚的,因而名師云集,而且這些名師都注重文科。
海明威成為一代文學大師,拋開他個人努力奮斗的因素,與他在中學時代所受的教育也是分不開的。
有一天,海明威在瀏覽《芝加哥論壇報》的時候,看到一則拳擊訓練班的招生廣告,便向父親請求,允許他報名參加。像往常一樣,這件事又引起了家里的爭論。
埃德對此表示贊同,對兒子敢于涉足拳擊的勇氣和冒險精神感到滿意:兒子和自己一樣熱衷于各種體育活動,真是虎父無犬子??!
但是,這件事情到了母親那里,卻遭到了堅決反對。
“不,不行!我們的兒子雖然門門功課都得了優(yōu)秀,但是他花在課外活動的時間太多了,而花在音樂和學業(yè)上的時間卻相對過少。另外,搞拳擊又危險又難看又激烈,不適合他。”
格雷絲大搖其頭,她認為拳擊是一種激烈、危險和野蠻的運動,拳擊手都是毫無教養(yǎng)的。
在母親內心深處,還怕兒子再受到什么傷害。在海明威小時候,這個淘氣的男孩從山上往下跑,口里銜著木棍,正跑得急,腳下被樹根絆了一下,摔倒時木棍戳入喉嚨,把扁桃體都捅出來一部分。
還有,兒子長期在湖上垂釣,小小年紀腰便有些彎,背也微駝。
她想把海明威培養(yǎng)成斯文知禮的紳士,便不愿兒子誤入歧途,何況拳擊與橡樹園傳統(tǒng)格格不入。
如果說海明威要求去學小提琴或其他樂器或者唱歌,格雷絲一定會毫不猶豫就同意他去的。但是學拳擊,不行!
經過家庭會議無數次的爭執(zhí)、求情、磋商,終于還是父親占據了上風,海明威能夠去上他的第一堂拳擊課了。不料,這險些成了他的最后一課。
教練給海明威安排的練拳對手奧赫恩是個職業(yè)拳手,此人是中量級拳手中的佼佼者,身高力大,拳法嫻熟,反應敏捷。雙方實力的懸殊是顯而易見的。
教練把海明威帶到奧赫恩面前,對后者說:“他第一次來,手下留情些。”
奧赫恩看見海明威是一個年輕的小孩子,心中對他不屑一顧,當即同意手下留情。大家都認為海明威在職業(yè)拳擊家的重拳下不堪一擊。
不料比賽開始后,海明威勁頭十足,兩人逐漸打得不可開交。職業(yè)拳手很快放棄了點到為止的打算,一輪快拳反擊過去,把切磋變成一決雌雄。
幾個回合后,海明威便被打倒在地,一記重拳擊在他鼻子上,鮮血直流。
“這種事情我早就料到了?!焙C魍脨赖貙λ囊粋€同班同學說,“但無論如何我也要試一試。”
“當時你害怕嗎?”
“當然害怕啦,那家伙打起來要你的命!”
“那你何必跟他打?”
“嗨!我還沒嚇成那個樣子?!?/p>
格雷絲見兒子負了傷,大發(fā)雷霆。但是到了第二天,海明威照樣走上拳場,只不過模樣有些狼狽,鼻子貼了紗布,眼睛底下又紅又腫。
許多和海明威一起報名學拳擊的同學紛紛自動退了學。他們吃不了那份苦。但是海明威卻一直堅持下去。他是不會輕易打退堂鼓的。
一個月過去了。
兩個月過去了。
30個月過去了。海明威的名頭開始叫響了。
海明威一如既往,一直堅持到底,很快成了一個出色的拳擊手。
1916年,海明威第一次參加了職業(yè)拳擊賽。在橡樹園的一次比賽中,他與沃倫湖的一幫男孩子對抗,曾把一個男孩打得不省人事。
海明威是個出色的拳擊家,無論當時還是后來的一生中,海明威從未考慮過放棄這種運動。另外,在足球場上,這個高大的小伙子也常受到撞傷、擦傷和挫傷。
隨著兒子一次次受傷,做母親的焦慮也逐漸加深,擔心長子過不了青春期就可能給打得無可救藥了。這也難怪,誰不心疼自己的兒子呢?
更何況,格雷絲還是一位溫文爾雅的女士,來往的朋友也都是淑女紳士。而海明威卻經常像個小胡同里的野小子,又是急診醫(yī)院的???,熱衷于參加危險的比賽,如果腿跌斷、頭打破,那可真給這個有教養(yǎng)有文化的家庭丟臉。
但是海明威卻一點都不理解她母親的苦心。為了學好拳擊,他就像一頭小公牛,不斷接受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
有一次,海明威的頭部挨了狠狠一拳,一只眼睛給打壞了,連醫(yī)生都擔心這會危及另一只眼睛。
那次,海明威又遇上了一個厲害的對手。一上場,他就盯著對方,一邊心里想著:“今天我一定要打敗他,一定!”一邊一上一下地揮動著拳頭。
海明威瞅準時機,一拳打在對方的太陽穴上。對方抽拳護住腦袋,躲閃著又前進了兩步,頭一低,照直打出右拳。
海明威往左邊一閃,進前對準對方的臉接二連三打去,一拳狠似一拳。
練習場上的伙伴發(fā)出陣陣吶喊:“海明威,加油!”
他心頭一熱,又鼓足勁兒撲向對方。吶喊變成了號叫。
他用盡全力又一拳打中對方的太陽穴,接著又是幾下,只見對方眼睛翻了兩翻,倒在了他的腳下。然而,就像地上裝有彈簧似的,對手騰地翻身跳起,死死抱住他,站穩(wěn)了腳跟。
海明威用頭猛撞了一下對方的腦門。對手急忙松開兩臂,狠狠一拳打來。這一拳打得真厲害。海明威眼前一片金星,雙腿一軟,一下子失去了知覺。
“拳擊教會我決不能躺下不動”,海明威說,“要隨時準備再次沖擊,要像公牛那樣又快又狠地沖。有些人批評我有嗜殺的天性。他們用同樣的說法批評了其他許多拳擊手。我不信這一套。打拳擊憑天性,但是打死人卻不是為了要打死人。正大光明地打,打拳擊是為了取勝,不是為了打死人?!?/p>
海明威對此滿不在乎,也沒有因此放棄。恰恰相反,每次打翻在地,他總會盡快躍起身來,準備再次沖鋒。
一切為了勝利,不是勝利就是毀滅,強者必勝,這就是少年時代海明威的心理和對人生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