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0 時間和耐心是培養(yǎng)感情的基礎
人與小動物之間的相處,甚至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至少有一個模式是相通的,就是我們都需要一個彼此熟悉的過程。
有一次,我牽著媽媽養(yǎng)的狗狗,在她家的小區(qū)散步,一個小女孩老遠看見我們,一臉興奮地跑過來,沖到我們跟前就想抱抱它。這時我明顯感受到手里牽著的狗狗緊張了一下,幸好它的性格特別溫和,不然我還真怕它做出什么防御動作,會傷到小姑娘。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們走入了很多領養(yǎng)家庭,和這些家庭中的毛孩子大多數(shù)都是初次相見,它們都相當友好,不吵也不叫。即使是這樣,我在跟它們互動之前,還是會放慢動作,先伸一只手,讓它們聞聞,慢慢熟悉我的味道,再根據(jù)它們的反應來判斷是不是可以摸,或者抱抱它們,又或者只是走近一點就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了完全陌生的人,也不太可能馬上就跟對方親密地在一起,至少也要經(jīng)過幾句寒暄,交換過眼神,確認對方是“對的人”,才會有下一步的近距離接觸。
近幾年,我們家來了好幾只自來貓,從最早的一兩只,到現(xiàn)在呼朋引伴似的來了四五只,對它們而言,我們家更像是個休息站,它們在江湖中闖蕩累了就來歇歇腳。它們似乎更偏向這種四海為家又衣食無憂的生活,不愿在某個特定家庭停留駐足。后來,我干脆為它們準備了兩個貓爬架,放了幾個食盆,里頭永遠裝滿水和食物,等它們玩累了,還有個“家”可以回。
等等非常喜歡它們,每回看見不同的貓咪,就會很開心地向它們飛奔而去,可是面對這樣一個“來勢洶洶”的小男孩,貓咪們反而嚇得“奪門而出”。這讓等等有些沮喪,一臉認真地跑來問我,是不是小貓不喜歡他,小臉皺成一團,一副委屈兮兮的樣子。雖然心里覺得有點好笑,但是老母親還是好好地跟他解釋了一遍。
現(xiàn)在,等等跟這些自來貓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他靠近的時候,它們不再緊張害怕,他要摸摸它們的時候,貓咪就“任君蹂躪”,不時還會溫柔地舔舔他,可要再進一步,抱就不行了,畢竟它們還是自由的靈魂。等等也明白,這就是他們之間的“分寸”了。
任何事情都是兩面的,孩子明白了與小動物相處的法則,而自家的狗狗們?nèi)绻胁还缘摹皦拿 保残枰ㄟ^訓練好好教育一番。
記得奶牛這個小霸王剛到家里的時候,見誰都愛流著哈喇子往人家身上撲。其實這傻大妞只是想跟人家玩而已,卻一來二去地常把當時還小的妹妹給嚇到。有段時間,妹妹一見到奶牛過來就會哭,我看奶牛也挺委屈的,根本也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么,如此不招這個小姑娘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