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浣溪沙

納蘭性德詩詞 作者:楊雨(選注)注


浣溪沙

欲問江梅瘦幾分〔1〕。只看愁損翠羅裙。麝篝衾冷惜余熏〔2〕?! 】赡湍汉L倚竹,便教春好不開門。枇杷花底校書人〔3〕


【注釋】

〔1〕江梅:野梅,花小而疏瘦,香味清幽。

〔2〕麝篝:薰籠。

〔3〕枇杷花底校書人:“校書人”原指唐代歌妓薛濤。四川節(jié)度使韋皋欣賞薛濤才情,有意上報朝廷請求讓薛濤擔(dān)任校書郎的官職,此事雖未成功,薛濤“女校書”的才名卻不脛而走。薛濤居所位于成都郊外萬里橋邊,門外種著枇杷樹,唐代詩人王建在詩中稱她為“女校書”,并用“枇杷花下”來描述她的住所:“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


【評析】

此闋起句即以“江梅”比擬意中女子,江梅并非梅中之最美者,但其韻高在于并不著意爭春,處于“山間水濱”,疏瘦之體卻具清寒之趣,可見女子在詞人心中亦具有清高孤絕的幽雅情韻。該詞確也呈現(xiàn)出凄清幽淡的情境,塑造出一位倚竹守望而不改初衷的女子形象,與杜甫《佳人》詩中“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佳人形象異曲同工。結(jié)句“枇杷花底校書人”頗耐人尋味:“校書人”本指唐代才貌雙全的著名歌妓薛濤,則此詞中女子身份或與薛濤相似,或疑此詞蓋為江南才女沈宛所作,可備一家之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