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語出唐·王維《使至塞上》。詩曰:“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笔梗撼鍪?。塞上:邊塞之上。大漠:廣闊無際的沙漠。孤煙:用狼糞燒出的燧煙。宋·陸佃《埤雅》:“古之烽火用狼糞,取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斜?!遍L河:黃河。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廣闊無際的沙漠地帶,烽火的濃煙聚集直上高天,長長的黃河流處,夕陽漸落,更顯得又紅又圓。寫詩人出使邊塞后所見到的塞外奇景,畫面開闊,意境雄渾,成為“千古壯觀”(王國維《人間詞話》)的名句。《紅樓夢》第四十八回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所謂“詩的好處,有口里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眱删鋵φ坦ふ?,概括準確而又自然。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描繪塞外風光。
例如
①長長的列車碾著如瀉光華急駛,在曠達雋遠的茫茫夜戈壁留下巨大的喘息聲。仿佛禪宗弟子之“頓悟”,一種蒼涼悲壯的氣概充溢胸懷,兀地領會到當年邊塞詩人們的千古絕唱“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摘自劉小敏《偉哉中華——一個南方女子的西行漫筆》)
②從上萬米的高空,俯看這遼遠、死寂的荒漠地帶,我才開始感覺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妙意。理解了古往今來的詩人們描寫沙漠荒原時那種可怕的筆調(diào),那種神秘的滋味。(摘自李亞平《塔克拉瑪干的故事》)
③“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刀砍斧削的大坂、長蛇逶迤的峽谷,或是茫茫草原的踽踽獨騎,或是浩浩瀚海的一葉駝舟……在大自然渾沌、蒼茫的底色中,自然與心靈、肉體與靈魂既可幡然互相感悟、互相溝通,亦可截然雄峙對立。(摘自其綱《寓思致于平和寄至味于淡泊——讀〈那醒來的和睡著的〉》)
④我國西部地區(qū)聚集了豐富的地形地貌,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戈壁沙漠;“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開闊悠遠的草原;氣勢雄偉、崢嶸挺拔的雪域高原;博大精深、質(zhì)樸雄渾的黃土高原……(摘自烏蘭高娃《淺析中國當代西部風景油畫的藝術特征》)
⑤我想起那句古老的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象得出幾千年前那片無垠的沙漠以及它上空那輪圓到極致的夕陽。放眼望去,除了黃色、還是黃色,黃沙雖廣闊到無邊,卻靜悄悄的,沒有一絲流動。(摘自佟晨緒《夕陽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