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困惑
秦孝公見公孫鞅爭來了河西地區(qū),覺得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功勞,就把商、於一帶的十五個邑割給他做封地,加給他一個尊號叫作“商君”,以后,人們便把公孫鞅或衛(wèi)鞅改稱為商鞅了。到這時,商鞅的政治活動算是進入了鼎盛階段。然而,貴極人臣反倒使商鞅感到孤寂,志得意滿中往往夾雜著幾分悵惘。何以會有這樣的心境,連他自己也有些莫名其妙。
秦國有個趙良,有人把他當作隱士,有人說他是商鞅的門客,從《史記》的記錄來看,似乎可以說是一位普遍受到尊重的年高德昭者。一天,商鞅終于忍不住,去找趙良談心了。見面后,商鞅先表白說:“秦國原來的習(xí)俗,跟戎狄差不多,我通過移風易俗,加以改除,讓人們變得父子有序,男女有別。這都城咸陽,也由我一手建造,如今冀闕高聳,宮室成區(qū),連魯、衛(wèi)之都,恐怕也不過如此。你看我的功勞能不能趕上百里奚?”百里奚是秦穆公時的名臣,趙良知道,商鞅是因為秦人沒有像歌頌百里奚那樣歌頌他,而感到委屈呢!于是,也就直截了當?shù)鼗卮鸬溃骸鞍倮镛梢坏玫侥鹿男湃危蛣衲鹿堝渴宄鰜碜鰢?,自己情愿做助手;你卻大權(quán)獨攬,從來沒有推薦過賢人。百里奚在位六七年,三次平定了晉國的內(nèi)亂,又幫他們立了新的國君,天下人無不折服;你卻不顧信義,欺騙朋友,乘人之危,奪回河西之地。百里奚減輕兵役,少用刑罰,千方百計地讓百姓安居樂業(yè);而你呢,犯了輕罪,反而要用重罰,簡直把人民都當成了奴隸。百里奚出門從不乘車,熱天連個傘蓋也不打,很隨便地同大家交談,根本無須大隊警衛(wèi)跟著保護;你呢?哪次出去都是車馬幾十輛,衛(wèi)兵一大群,前呼后擁,老百姓嚇得躲都躲不及,身邊還得站上兩個強壯的貼身保鏢,少了這些,你敢挪動一步嗎?百里奚死后,全國男女無不流涕,好像死了父親一樣難過,小孩子不再歌唱,舂米的也不再喊著號子干活兒,這是人們在自覺自愿地懷念他;你卻一味殺罰,連太子的老師都被割了鼻子。一旦主公謝世,我擔心有不少人要起來收拾你,你還指望要做秦國的第二個百里奚,豈不可笑?為你著想,不如及早交出商、於之地,退隱山野,說不定還能終老林泉。不然,你的滅亡就指日可待了。”
聽了趙良一番頗為不敬的議論,一向叱咤風云的商鞅卻默然無語。在回府的路上,突然感到,這由車鳴馬嘶和武士吆喝聲交織起來的奏鳴曲竟不如以前那般悅耳了??伤詧孕牛瑢τ谌嗣袷遣荒苤v什么仁慈惠愛的,講仁慈惠愛便不能促使其專力于農(nóng)戰(zhàn),但民眾能理解自己這番要國家達于治、富、強、王的苦心嗎?或者自己的思想真的也需要那些民眾們?nèi)ダ斫鈫??他想不清楚。卻又不能不承認趙良指出的前途布滿荊棘的事實。放棄已有的功名利祿而退隱山林,素非所愿,等待著自己的結(jié)局究竟是什么,確實兇吉難卜,他還缺乏生死以之的胸懷和氣概,他第一次覺得身心都有些疲累?;馗?,立即斥退侍從,把自己關(guān)在房里。他需要一個人待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