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jié) 典故與中華居室文化

中華典故 作者:張林


第四節(jié) 典故與中華居室文化

對于中華居室,很多典故也或多或少地表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一種選擇和審美。

1.“陳蕃室”的典故

典故出于范曄的《后漢書·陳蕃列傳》:“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xùn)|太守。蕃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蕃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蕃曰:‘大丈夫處世,當(dāng)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p>

陳蕃字仲舉。陳蕃15歲的時候,曾經(jīng)悠閑地獨自住在一處,庭院以及屋舍十分雜亂。他父親同郡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對他說:“孩子,你為什么不打掃房間來迎接客人?”陳蕃說:“大丈夫處世,當(dāng)以掃除天下為己任,怎么能局限于整理一間房呢?”薛勤知道他有讓世道澄清的志向,認(rèn)為他與眾不同。陳蕃室是指志向高遠(yuǎn)者的居室。

2.“青氈故物”的典故

典故出于《晉書·王羲之列傳·王獻(xiàn)之》:獻(xiàn)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閑居終日,容止不怠,風(fēng)流為一時之冠。年數(shù)歲,嘗觀門生樗蒱,曰:“南風(fēng)不競?!遍T生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獻(xiàn)之怒曰:“遠(yuǎn)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遂拂衣而去。嘗與兄徽之、操之俱詣謝安,二兄多言俗事,獻(xiàn)之寒溫而已。既出,客問安王氏兄弟優(yōu)劣,安曰:“小者佳?!笨蛦柶涔?,安曰:“吉人之辭寡,以其少言,故知之?!眹L與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發(fā),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獻(xiàn)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臥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盜物都盡。獻(xiàn)之徐曰:“偷兒,青氈我家舊物,可特置之?!比和刁@走。

東晉時期,有位大書法家叫王獻(xiàn)之。他的書法、畫技、琴藝皆高超,與其父王羲之并稱“二王”。他處世豁達(dá),待人寬厚。有一天夜晚,他在書房里睡得正香,突然被一陣響動驚醒。睜開眼一看,有三四個人正在書房內(nèi)偷東西。那幾個小偷正把幾件值錢的東西往一只口袋里裝。王獻(xiàn)之躺在床上,一聲不吭,靜靜地看著。小偷見屋內(nèi)沒有值錢的東西可拿,就將一只大吊櫥打開,在里面翻揀。當(dāng)小偷從櫥子里翻出一件陳舊的氈子時,王獻(xiàn)之忍不住開口道:“伙計們,請高抬貴手吧,這件青氈子,是我們王家祖?zhèn)髦铩e的東西都可拿走,只把這件氈子留下就行了。”小偷們突然聽見主人說話,嚇得魂不附體,丟下東西,撒腿就跑?!扒鄽止饰铩狈褐甘嘶氯思业膫魇乐锘蚺f業(yè)。比喻家傳的珍貴之物。

3.“愛屋及烏”的典故

典故出于《尚書大傳》:紂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問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不愛人者,及其胥余?!?/p>

周武王打敗了殷商,但是對于怎樣處置商朝遺留下來的權(quán)臣貴族、官宦將士,能不能使局面穩(wěn)定下來,心里還沒有譜,因此有些擔(dān)憂。為此,他召見姜太公,問道:“該怎樣對待商朝遺民呢?”太公答道:“我聽說,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如果憎恨那個人,就連帶奪來他的仆從家吏。”“愛屋及烏”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guān)心到與他有關(guān)的人或物。

4.“勾心斗角”的典故

典故出于杜牧的《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斗角。

其中的“心”是指宮殿的中心,“角”是指檐角。諸角向心,叫做“勾心”;諸角彼此相向,如戈相斗,叫做“斗角”。此典本意是形容宮室建筑的內(nèi)外結(jié)構(gòu)精巧嚴(yán)整,后人多用其比喻心機和明爭暗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