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軍禮
黃傳會
軍禮,屬于軍人的一種禮節(jié)。四十五年軍旅生涯,我記不清自己敬了多少軍禮,又見過多少軍人敬禮。但是,有三個軍禮,卻讓我至今仍難以忘懷。
1969年初冬,我應(yīng)征入伍。連隊在福建連江黃岐半島,那時被稱為“福建前線”,隔海相望便是蔣軍駐守的馬祖列島。指導(dǎo)員在歡迎新兵時說:“同志們,現(xiàn)在全國能夠稱為‘前線’的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黑龍江的‘珍寶島前線’,一個就是咱們這里的‘福建前線’。全軍幾百萬軍人,能夠來福建前線當兵的有多少?百分之幾嘛……”于是,我們將胸膛挺得高高的。
我分到觀察班,帶我的老兵姓曹,大家都管他叫曹老兵。1965年入伍,長條臉,細腰桿。軍事技術(shù)過硬,好像長著一雙火眼金睛,敵占島上一只鳥、一棵樹都休想逃過他的目光。曹老兵作風(fēng)有些稀拉,敬禮的時候,右手隨便往上一揚,像是與人打招呼。我們幾個新兵偷偷在背后笑他:還老兵呢,這敬的哪門子軍禮?曹老兵最大的毛病是愛發(fā)牢騷,總是抱怨?;锸巢缓茫麜f:“這飯菜,該拿去喂豬!”緊急集合次數(shù)多了,他會說:“白天累死了,夜里還折騰?”他好幾次叨叨:“這個破連隊我算呆夠了,恨不得立即打鋪蓋走人?!?/p>
轉(zhuǎn)年深秋,老兵退伍的命令下達了,名單上有曹老兵。那幾日,我發(fā)現(xiàn)曹老兵整個變了個樣兒,背駝了,眼凹了,話沒了。
老兵離隊的那天清晨,大家到操場送行。曹老兵淚流滿面,默默無語。戰(zhàn)友們大聲地喊著“再見”“一路平安”。忽地,曹老兵一個翻身又從車上跳了下來,只見他一個一個給大家敬禮,那軍禮敬得特別標準,特別深情。
當時,我還納悶,你曹老兵不是說“這個破連隊我算呆夠了”,怎么真讓你退伍,你竟然這么舍不得?后來,在連隊生活時間長了,我才慢慢理解了軍營在軍人心中的分量。
上世紀90年代初,我赴寧波某潛艇支隊體驗生活,正趕上一艘遠航的潛艇準備返航。政委告訴我,遠航期間,這艘艇可謂是險象環(huán)生、驚心動魄。離開碼頭不久,空調(diào)系統(tǒng)便出了故障,艇員們愣是在五六十攝氏度的高溫環(huán)境里生活了三天。在一次魚雷攻擊中,潛艇突然遭遇“掉深”(潛艇在水下航行時因海水密度突變造成的斷崖式下墜),潛艇瞬間從三十米掉到了九十米。如果不是艇長措施采取得力,后果不堪設(shè)想。剛剛出了公海,不明國籍的偵察機便跟蹤而來。返航途中,無線電聯(lián)系中斷了整整二十四小時,支隊首長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返航時刻終于到來了,中午,碼頭上站立著迎候的官兵和家屬。
不知道是誰最先喊了聲“來了”,只見遠處的海面上出現(xiàn)了一個黑點子,慢慢地,黑點子變成了深灰色的艦橋。
潛艇靠上了碼頭,升降口打開了,艇員們魚貫而出,在碼頭上列隊。艇長剛剛向支隊長報告完畢,這時候,讓我驚奇的一幕出現(xiàn)了:按條令規(guī)定,兩軍人相遇時,下級應(yīng)該先向上級敬禮,但此時面對出生入死遠航歸來的部屬,支隊首長破例了——所有的首長“嘩”地沖進隊伍里,率先向遠航歸來的艦員敬禮,那一個個軍禮敬得激情四射。
當了四十五年兵,我記不清自己敬了多少個軍禮,但一直記住分量最重的那個軍禮。
2012年9月25日,中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正式入列。遼寧艦,彈撥著國人的心弦,背負著民族的期望,見證著中國海軍百年追夢的旅程。
我登上遼寧艦,陽光特別明媚,艦艉旗桿上的八一軍旗在獵獵飄揚。
站在飛行甲板上,一架架“空中飛鯊”分列兩旁,盡顯英姿。
激動、震驚、振奮、奔騰的情感,似八月正在漲潮的大海。
此時,想起了半個多世紀前,海軍首任司令員肖勁光視察威海劉公島,借租一艘小漁船。漁民一邊搖著櫓,一邊有些不解地問:“你是個海軍大司令,怎么還得租俺的漁船?”肖勁光神色凝重地對身旁的隨行參謀說:“大家都要記住今天這個日子,海軍司令員可是租用老百姓漁船視察劉公島的!”
我又想起1980年5月,時任海軍司令員劉華清將軍率團訪問美國。站在“CV—63小鷹”號航空母艦甲板上,劉司令員沉思許久。后來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當時,我腦海中想的只有一個問題——什么時候,中國也有航母?”
“中國不發(fā)展航母,我死不瞑目!”將軍這一誓言,成為一個民族的誓言。
這艘由蘇聯(lián)研制名為“瓦良格”號的航母,在經(jīng)歷了冷戰(zhàn)結(jié)束后的巨大動蕩后,本世紀初輾轉(zhuǎn)進入中國,數(shù)年里,在大連造船廠悄悄進行脫胎換骨般的蛻變。
造艦重要,組建一支航母接艦部隊更重要。
這是一次大海的推薦,這是一次祖國的挑選!要“有理想、有追求”,選“特別想干、特別能干”的人加入接艦部隊!要“有能力、有潛力”,為航母事業(yè)選“中堅力量”和“種子人才”!要“高起點、高標準”,全海軍遴選,大范圍考核,優(yōu)中選優(yōu),選出精兵強將!
外電預(yù)測,即便中國的第一艘航母下水了,與之配套的艦載機仍然是個未知數(shù)。然而,2012年11月23日,我國自行研制的艦載機殲15首次著艦起飛的驚天大戲,便在渤海灣拉開大幕。
戴明盟第一個駕駛“空中飛鯊”升空,一轉(zhuǎn)彎,二轉(zhuǎn)彎,調(diào)整好姿態(tài),瞄準甲板跑道,疾飛似箭的“空中飛鯊”,滑行數(shù)十米后,平穩(wěn)地停了下來。緊隨戴明盟之后,又有四位飛行員依次駕駛“空中飛鯊”,順利完成了攔阻著艦和滑躍起飛。
萬眾共注目,一著驚海天!
該離艦了,我順著舷梯回到了碼頭。注視著眼前這個鋼鐵巨人,慢慢移動視線,從艦艉到艦艏,我在注視著一段長達百年的歷史……
我緩緩抬起右手,莊嚴地向遼寧艦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