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一世紀來中國之命運——從鴉片戰(zhàn)爭至梁氏誕生的前夕

少年中國之少年:梁啟超傳 作者:吳其昌 著


第一節(jié) 緒說

孟子說“知人論世”,我們要知道一個人全部的事業(yè),了解他全部的心境,欣賞他全部的風度,認識他全部的學問,然后才能公正地評判他生平的價值。所以我們要做這個人的傳記,必須暫時把我的神魂,鉆入這個人的時代,并立于這個人的環(huán)境,透視了這個人的情緒、性格,然后能作親切有味的描寫,客觀無私的綜述,并且才可成功一部鮮活的信史。

中國這一百年來(1842—1943)的命運,真正是從樂土跌入了地獄,又從地獄爬回到樂土,一個四千年歷史上從未有的大轉(zhuǎn)折期。在道光二十年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雖然內(nèi)部已經(jīng)空虛,但外表承乾嘉余蔭,還是金光燦燁!《南京條約》以后,綁上第一條枷鎖!割了第一塊骨肉!以后一條一條的綁上無量數(shù)的枷鎖;一塊一塊的割了無量數(shù)的骨肉!受著這樣“凌遲”的慘刑,簡直墮入地獄的底層,最慘痛苦楚的時期,正在這一百年的中間。自甲午(1894)中日之戰(zhàn),至庚子(1900)聯(lián)軍之役,那時瓜分的酷刑,已為全世界所宣判定了。稍有血性的國民,都想蹈東海而自殺;陳天華就是著名的代表之一。梁啟超,正是生長在這個最黑暗地獄底層的有血有淚有志氣的一位滿身創(chuàng)傷的青年。他也屢次想跳海而死,但他堅決地相信中國必然不亡,并且斷然復興,所以他在全然無望之中,掙扎奮斗。但是,可憐他到死,始終不見義師統(tǒng)一中華。他是在黑暗地獄中過了一生的“盲魚”!雖然他的心是不盲的。別人我不知道,使我而處在梁氏的時代,我恐怕要終日慟哭嘔血而死了。

第二節(jié) 梁氏生前中國一般的慘況

一 陷落于絕望的深淵

我們現(xiàn)在來回頭看看梁氏的時代與環(huán)境:

……我國民全陷落于失望時代。希望政府,政府失望!希望疆吏,疆吏失望!希望政黨,政黨失望!希望自力,自力失望!希望他力,他力失望!憂國之士,溢其熱血,絞其腦漿,于彼乎?于此乎?皇皇求索者有年,而無一路之可通,而心血為之倒行,腦漿為之瞀亂!……(《飲冰室自由書》)

所以康有為吟著“或勸蹈海未忍決,且歌惜誓留人間”的詩,后來梁啟超還是告其友明水:“使中國而誠無可為,我惟有蹈東海以死耳!”到底那時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是怎么樣的呢?西洋浪人所常常舉例宣傳,乃至照片繪畫的:鴉片、八股、小腳、長辮、笞臀、殺頭、花酒、磕頭等怪狀,這是最粗淺的有形的外癥,人人所知道的。如果稍微放眼深刻地一看,那就更可悲了。

二 天災·人禍

放眼先展望那時代整個的國家,則是:

……地利不辟,人滿為患。河北諸省,雖歲中收,猶道殣相望。京師一冬,死者千計。一有水旱,道路不通,運賑無術;任其委填,十室九空。濱海小民,無所得食,逃至南洋,鬻身為奴,猶被驅(qū)迫,……馴者轉(zhuǎn)于溝壑,黠者流為盜賊。教匪會匪,蔓延九州。工藝不興,商務不講,土貨日見減色,而他人百物,暢銷內(nèi)地。漏卮日甚,脂膏將枯。(《論不變法之害》)

三 道德的墮落

以上還可以委之于自然及外來之災禍!然而亡清末年的“漢族奴才”,經(jīng)過三百年恐怖的大淫威的壓迫,其制造奴根性的政策,居然成功,我羲黃神胄,那時不免大部分呈現(xiàn)著可悲痛的癥象?!兑蛎骷酚幸皇坠艠犯杜藕谩罚坍嫷猛笍亓芾欤?/p>

奴才好,奴才好,勿管內(nèi)政與外交,大家鼓里且睡覺。古人有句常言道:“臣當忠,子當孝”,大家切勿胡亂鬧。滿洲入關三百年,我的奴才做慣了。他的江山他的財,他要分人聽他好。轉(zhuǎn)瞬洋人來,依舊要奴才。他開礦產(chǎn)我做工,他開洋行我細葸,他要招兵我去當,他要通事我也會。內(nèi)地還有“甲必丹”,收賦治獄榮巍巍。滿奴作了作洋奴,奴性相傳入腦胚?!裁戳餮c革命,什么自由與均財,……我輩奴仆當戒之,福澤所關慎所歸?!按蠼稹薄按笤薄按笄宄保魅藝栆褜腋?;“大德”“大法”“大日本”,換個國號任便戴!奴才好,奴才樂,世有強者我便服!三分刁黠七分媚,世事何者為齷齪,……滅種覆族事遙遙,此事解人幾難索?……奴才好,奴才樂,奴才到處皆為家,何必保種與保國!

這是蔣智由先生沉痛的血淚,今日吾輩青年讀之,真欲怒發(fā)沖冠,而在當時可并不認為嚴重的怪象。這種“嚴重的怪象”,真所謂“國家將亡,必有妖孽”。決不是含血噴人的污蔑,危詞聳聽的肆談。

四 思想的顛倒

遠在梁、蔣以前,以謹樸著稱的郭嵩燾,已記其親眼所見云:

……及至京師,折于喧囂之口,噤不得發(fā)。竊謂中國人之心有萬不可解者:西洋為害之烈,莫甚于鴉片煙;英國士紳,亦自恥其以害人者為構釁中國之具也,方謀所以禁絕之。中國士大夫,甘心陷溺,恬不為悔。數(shù)十年來,國家之恥,耗竭財力,無一人引為咎心。鐘表玩具,家家有之。呢絨洋布之屬,遍及窮荒僻壤。江、浙風俗,至于舍國家錢幣,而專行使洋錢,且昂其值,漠然無知其非者。一聞修造鐵路、電報,痛心疾首,群起阻難。至有以見洋人機器為公憤者;曾頡剛(紀澤)乘南京小輪船至長沙,官紳起而大嘩,數(shù)年不息。是甘心承人之害,以使腹吾之膏脂;而挾全力自塞其利源,蒙不知其何心也!……(《郭筠仙集·與李鴻章書》)

五 民智的固陋

越十余年,梁氏之所親見的,又變本加厲了。他說:

……吾少而居鄉(xiāng)里,長而游京師,及各省大都會,頗盡識朝野間之人物。問其子弟,有知國家為何物者乎?無有也!其相語則曰:如何而可以入泮,如何而可以中舉也。問其商民,有知國家之危者乎?無有也!其相語則曰:如何而可以謀利,如何而可以驕人也。問其士夫,有以國家為念者乎?無有也!其相語則曰:如何而可以得官,可以得差,可以得館地也。問其官吏,有以國事為事者乎?無有也!其相語則曰:某缺肥,某缺瘠,如何而可以逢迎長官,如何而可以盤踞要津也。問其大臣,有知國恥,憂國難,思為國除弊而與利者乎?無有也!但入則坐堂皇,出則鳴八騶,頤指氣使,窮侈極欲也?!趶V坐之中,若有談國家者,則指而目之曰:是狂人也,是癡人也。其人習而久之……則亦自覺其可恥,鉗口結(jié)舌而已。不恥言利,不恥奔競,不恥媟瀆,不恥愚陋,而惟言國事之為恥!習以成風,恬不為怪,遂使四萬萬人之國,與無一人等!……(《愛國論》)

任公先生豈不知道,這“莫談國事”的惡風,乃是滿洲皇帝三百年來殺頭淫威禁制的結(jié)果。過去我在北平讀書的時候,還見到西直門外小茶館里的黑墻上貼著前清時代尚未刷去的條禁:“莫談國事!”但是痛心的,想不到吾民族承受這淫刑的結(jié)果,竟養(yǎng)成為“無恥”!春秋之義:“蒙大辱以生者,無寧死!”莊子之言:“哀莫大于心死!”那知道吾民族受淫威、蒙大辱以后,竟由心死而變成無恥,所以革命的大業(yè),一直要等待中山先生的領導,才能完成??!

六 社會的腐化

這種無恥的怪象,延續(xù)到后來,尚為梁氏所親見,他分別的記著:

……越惟無恥,故安于城下之辱,……而不思一雪;乃反托虎穴以自庇,求為小朝廷以乞旦夕之命。……官惟無恥,故不學軍旅而敢于掌兵。不諳會計而敢于理財。不習法律而敢以司理。瞽聾跛疾,老而不死;年逾耋頤,猶戀棧豆。接見西官,栗栗變色;聽言若聞雷,睹顏若談虎!其下焉者,鮑食無事,趨衙聽鼓;旅進旅退,濡濡若驅(qū)群豕!……士惟無恥,故一書不讀,一物不知。出穿窬之技,以作“搭題”;甘囚虜之容,以受收檢。抱八股八韻,謂極宇宙之文;守高頭講章,謂窮天人之奧!商惟無恥,故不講制造,不務轉(zhuǎn)運;攘窮于室內(nèi),授利于漁人。其甚者習洋文為奉承西商之地,入洋塾為操練買辦之才。充犬馬之役,則耀其鄉(xiāng)里;假狐虎之威,乃轢其同族!兵惟無恥,故老弱羸病,茍且充額。力不能勝匹雛,耳未聞譚戰(zhàn)事。以軍資十年之蓄,飲酒狎花;距前敵百里而遙,望風棄甲!民惟無恥,百人之中,識字者不及三十?!逵《疚铮煜滤暈轵碁轼F,乃遍國種之,遍國嗜之,男婦老弱,十室八九,依之若命。纏足陋習,……習之若性!……(《知恥學會序》)

又記:

……學校不立,學子于帖括外,一物不知。其上者考據(jù)詞章,破碎相尚:語以瀛海,瞠目不信!又得官甚難,治生無術,習于無恥,瞢不知怪。兵學不講,綠營防勇,老弱癖煙,兇悍騷擾,無所可用。一旦軍興,臨時募集,半屬流匄,器械窳苦,餉糈微薄。偏裨以上,流品猥雜。一字不識,無論讀書。營例不諳,無論兵法?!僦撇簧?,習非所用,用非所習。委權胥吏,百弊蝟起。一官數(shù)人!一人數(shù)官!牽制推諉,一事不舉。保獎矇混,鬻爵充塞;朝為市儈,夕登顯秩,宦途壅滯,候補窘悴;非鉆營奔競,不能療饑。俸廉微薄,供億浩繁,非貪污惡鄙,無以自給!限年繩格,雖有奇才,不能特達;必俟其筋力既衰,暮氣已深,始任以事。故肉食盈廷而之才為患?!ā墩摬蛔兎ㄖΑ罚?/p>

梁氏雖痛哭流涕地嚷著:“嗟乎!之數(shù)無恥者,身有一于此罔不廢!家有一于此罔不破!國有一于此罔不亡!”然而那時的全國,充耳不聞,這也許天將滅亡滿清政權的表征。

七 太后的奢靡

回頭再看看那時滿清政權的最高主宰,所謂“慈禧太后那拉氏”這老物,則正敲榨我們?nèi)w同胞的汗血,出賣我們祖國百年命運的代價,來揮霍她個人淫樂的享受。用創(chuàng)辦海軍的??顏硇拊祛U和園,只是最顯明著稱的事,此外還有我們所不知道的彌天糊涂賬,例如:

……乙未至戊戌間,凡借外債五千萬磅,除償款外,所余尚一千二百十七萬磅有奇。辛丑以后,各省每年解一千八百萬兩于北京政府,每年所余者七百萬兩有奇。及今三年,亦二千萬兩有奇矣。此等羨款,用諸何途?……乙未至庚子,頤和園續(xù)修工程,每年三百余萬兩?;侍笕f年吉地工程,每年百余萬兩。戊戌秋間,皇太后欲往天津閱操,命榮祿修行宮,提“昭信股票”余款六百余萬兩,辛丑回鑾費,據(jù)各報所記,二千余萬兩。辛丑后動工興修之佛照樓(按即后來之居仁堂)工程,五百萬兩。今年(1903)皇太后七旬萬壽慶典,一千二百萬兩。另各省大員報效,一千三百萬兩。即此犖犖數(shù)端,專為一人身上之用,我輩所能知者,其數(shù)已達九千萬兩!未知者復何限。……國民乎!國民乎!公等每年絞四千三百萬之膏血,為北京城內(nèi)一人(那拉氏)無用之私費,公等節(jié)衣縮食,拋妻鬻子,以獻納于……北京,為彼一人修花園、慶壽辰、筑墳墓之需也!……(《中國國債史》)

八 朝廷的昏庸

西太后的荒淫逸樂,別具肺肝既如此,輔翼此淫后老怪之元老大臣期何如?譬如戶部尚書閻敬銘,千方百計撙節(jié)浮款,為國家創(chuàng)辦海軍,而皇太后天天向他鬧錢,老大不快,把他革職了事。這一個例,說明除了“混蛋”——如李蓮英——及“惡霸”——如榮祿等——以外,誰都不能存在。存在的“混大老”呢,請你看看:

……日本人謂我……握國權者,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幾十年“八股”,非寫幾十年“白折”,非當幾十年差,非捱幾十年俸,非遞幾十年“手本”,非唱幾十年“喏”,非磕幾十年頭,非請幾十年安,則必不能得一官,進一職!其內(nèi)任卿貳以上,外任監(jiān)司以上者,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備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則耳聾。非手顫,則足跛。否則“半身不遂”也。彼其一身飲食、步履、視聽、言語,尚且不能自了,須三四人在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乃欲責之國事,是何異立木偶而使之治天下也。且彼輩自其少壯之時,已不知亞、歐、非、美為何處地方;漢祖、唐宗是那樣皇帝;猶嫌其頑鈍腐敗之未臻其極,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腦髓已涸,血管已塞,氣息奄奄,與鬼為鄰之時,然后將我二萬里山河,四萬萬人命,一舉而畀其手!嗚呼!……

而彼輩者積其數(shù)十年之八股、白折、當差、捱俸、手本、唱喏、磕頭、請安,千辛萬苦……乃始得此“紅頂”“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號。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畢生力量,以保持之。如乞兒拾金,雖轟雷盤旋頂上,而兩手猶緊抱其荷包,他事非所愿、非所知、非所聞也。于此而告之以亡國也,瓜分也,彼烏從而聽之,烏從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我今年既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兩年內(nèi),洋人不來,強盜不起,我已快活過了一世!若不得已,則割三省兩省土地,奉申賀敬!以換我?guī)讉€衙門,賣三五百萬之人民,作奴為仆,以贖我一條老命。有何不可!有何難辦!嗚呼!今之所謂老后、老臣、老將、老吏者,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手段,皆具于是矣?!ā渡倌曛袊f》)

九 外交的腐敗

至于最重要的周旋世界、折沖列強、掌握國防和戰(zhàn)之樞機、控制國家存亡之命運的機構,叫做“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將呈何種狀況呢?那更妙了,素有“混蛋加三級”之雅號(北京飯館里,“水燉蛋”加上雞丁雞片雞絲——三雞——這碗菜就叫“總理衙門”)。大家所親見的:

……總理衙門,老翁十數(shù)人,日坐堂皇。并外國之名且不知,無論國際。并己國條約,且未寓目,無論公法。各國公使、領事等官,皆由奔競而得。一無學識?!ā墩冊虼鹂碗y》)

這實在是千真萬確之事,當時曾有“把九龍弄到澳洲東南”的笑話,因為澳門與澳洲,這班“老王爺”實在有點攪不清楚!“使”“領”之由奔競而得,也是事實,以出使日本的為尤甚的,只是把“捉留學生”,“殺革命黨”,為惟一要務。當時一位留日學生——筆名“東亞傷心人”——做一首新樂府,名《哀星軺》,識使臣“獻媚蓄意殺學生”,附帶敘述使臣的出身,說:

……使臣當日好肩背,南洋販米東洋賣,相公堂前,袖獻票紙;王爺膝下,跪呈扇子。王爺心緒憂,肥奴旁侍喘如牛,親捧留聲機器奏床頭。翁在街頭賣卦命,兒走上房司門政,兒今作貴人,紫綬金章襯綠巾……

一〇 軍隊的黑暗

“若以練兵論之”,那末:

……用洋將統(tǒng)帶訓練者,則授權洋人。國家歲糜巨帑,為他人養(yǎng)兵以自噬。其用土將者,則如董福祥之類,藉眾鬧事,損辱國體,動招邊釁。否則騷擾閻閭,不能防國,但能累民。又購船、置械于外國,則官商之經(jīng)手者,藉以中飽自肥,費重金而得窳物。如是則練兵反不如不練!……(《政變原因答客難》)

上面這段話,沒有一字是虛謊,甲午戰(zhàn)爭就慘敗在這真憑實據(jù)上。

……據(jù)英人蒲闌德(Bland)的記述說:“在戰(zhàn)爭發(fā)生前二年,漢納根(李鴻章部下服務的德人)請李鴻章購買大量克魯伯廠所造的大開花彈,供戰(zhàn)斗艦上大炮之用。李氏已經(jīng)簽發(fā)了命令,但是終于不曾實行?!旤S海海戰(zhàn)時,至有兩艘戰(zhàn)斗艦,共同只有三顆大開花彈!因此在大半日的苦戰(zhàn)當中,中國戰(zhàn)艦大口徑的巨炮皆閑擱不能作用”。至于中國自己制造的魚雷,據(jù)嚴復所說,有用鐵渣來代替火藥裝在里面的!海軍李鴻章用全力經(jīng)營的,內(nèi)容的腐敗如此;陸軍就更不用說了?!ɡ顒r(nóng):《中國近百年政治史》)

一一 實業(yè)的叢弊

再換一個方面,就當時推行關于經(jīng)濟建設的新政來觀察:

……以開礦論之,……西人承攬,各國要挾,地利盡失,畀之他人。否則奸商胡鬧,貪官串弊;各省礦局,只為候補人員“領乾脩”之用,徒糜國帑。如是則開礦反不如不開?!?/p>

……中國舊例:官紳之不辦事而借空名以領俸,謂之“乾脩”。凡各省之“某某局總辦”“某某局提調(diào)”,無不皆是也。(《政變原因答客難》)

……乃至興一利源,則官與商爭,紳與民又爭。舉一新政,則政府與行省爭,此省與彼省又爭。議一創(chuàng)舉,則意見歧而爭,意見不歧而亦爭。究之陰血周作,張脈僨興:旋動旋止,只視為痛養(yǎng)無關之事!……(《南學會敘》)

所以清末“官商合辦”的,或是“官督商辦”的經(jīng)濟建設,沒有一件不是徹骨失敗的。后來川漢鐵路的建設,可憐路基已經(jīng)鋪到宜昌,只因“官與民爭”,就擴大為清廷覆亡的致命傷!

一二 貪污的普遍

如果我們看完了官場中的上層階級,還覺得未能惡貫滿盈,不妨再走入普通官場,看看中下層吏曹郎官的一般風氣:

……前此京朝士夫,樸素如老儒。入署大牽步行,宴客不過數(shù)簋。歲得俸廉數(shù)百金,即足以自給。其名士,往往敝衣破帽,蕭然自得。而舉國且仰其風采也?!ā墩f國風中》)

如果長能如此,那也罷了。但是到后來呢?啊,但只見:

……今也,全國富力,有日蹙而無日舒;而中流社會之人,已相炫以豪華。雖以區(qū)區(qū)一曹郎,而一室之陳設,耗中人十戶之賦。一席之飲宴,值會典半年之俸。而其尤宦達者,更無論也?!ā墩f國風中》)

所謂“其尤宦達者”淫奢滔天的罪惡,你如果不信,請你一讀薛福成《庸盦筆記》里面的《河工奢侈之風》條。

……老于河工者為余談:每歲經(jīng)費,實用之工程者,十不及一!其余以供文武員弁之揮霍,大小衙門之酬應,過客游士之余潤。凡飲食、衣服、車馬、玩好之類,莫不斗奇爭巧,務極奢侈。即以宴席言之,一豆腐也,而有二十余種。一豬肉也,而有五十余種?!ㄖ虚g敘述種種罪惡甚怪甚詳,不欲污我文筆,從略。)食品既繁,雖歷三晝夜之長,而一席之宴不能畢!故河工宴客,往往酒闌人倦,各自引去,從未有終席者。此僅舉宴席以為例,而其余若衣服車馬玩好,豪奢之風,莫不稱是。各廳署內(nèi),自元旦至除夕,無日不演劇,自黎明至夜分,雖觀劇無人,而演者自若也。每署幕友數(shù)十百人,游客或窮困無聊,乞得上官一名片,以投廳、汛各署,無不延請。有為賓主數(shù)年,迄未識面者!幕友終歲無事,主人夏饋“冰金”,冬饋“炭金”,佳節(jié)饋“節(jié)敬”;每逾旬月,必饋宴席。幕友有為棋、博、樗蒲之戲者,得赴賑房領費,皆有常例?!曼c翰林,有攜朝貴一紙書謁河帥者,河帥為之登高而呼,萬金可立致。舊人拔貢,有攜京員一紙書謁庫道者,千金可立致!嗟乎!國家歲糜巨帑以治河,而頻年河決,更甚于今日。竭生民之膏血,以供貪官污吏之驕奢淫僭,天下安得不貧苦!……

其他如外人所記,太監(jiān)安得海、李蓮英等之恃西后淫縱禍國,那更甚于此!養(yǎng)成亡清“全國宦場”的國風,貫徹上、中、下,不論貧、窮、富,一樣的:

……前此偶有游戲,諱莫如深。今則樗蒲之博,以夜繼晝;狹邪之游,張旗嗚鼓。職務廢于醉飲,神志昏于姣變!而舉國未或以為非也。前此賄賂苞苴,行諸暮夜;饋者受者,咸為戒心。今則攫金于市,載實于朝,按圖索驥,選樹論價,恬然不以為恥,而且以此夸耀于其儕輩也?!ā墩f國風中》)

第三節(jié) 梁氏生前中國一般的教育狀況

夠了!這本“地獄底層的官場現(xiàn)形記”的電影,在此重映一通,青年們!會使你哭笑不得,血淚倒流,是不是?你看了這本電影,你才知道清末的志士仁人,革命英烈,所拋的頭顱,所噴的碧血,其意義如何的壯烈偉大了。中山先生,自然是最偉大的建國成功者,而梁啟超冒九死一生,首先發(fā)難,勇往直前地沖鋒。他自己承認“陳勝、吳廣”之功,但天下后世的公評,他的勤勞,他的氣魄、精神、聲威,實在比陳勝、吳廣要高出萬倍!

這些暫且擱起,這電影還有下半本,是當時“地獄底層的文化界現(xiàn)形記”,也請今日青年一看。

還在梁氏四歲的時候,美國的電話已經(jīng)裝起來了,而同時在中國呢,

……記得光緒二年,有位出使英國大臣郭嵩燾,做了一部游記,里頭有一段,大概說:“現(xiàn)在的夷狄,和從前不同;他們也有二千年的文明?!眹唵?,可了不得!這部書傳到北京,把滿朝士大夫的公憤,都激動起來了。人人唾罵,日日奏參,鬧得奉旨毀版,才算完事?!ā段迨曛袊M化概論》)

更前十年(同治六年),宰相名儒倭仁,反對李鴻章在北京設同文館的怪事,那更不必說了。

一三 童年生活是怎樣的

既然全國沒有半個學校的教育,我國民自“童年”以至“青年”最寶貴的一段光陰,所受的生活熏染是怎么樣的呢?

……若其髫齡嬉戲之時,習安房闥之中,不離阿保之手。耳目之間所日與為緣者,舍床簀、筐篋、至猥極瑣之事,概乎無所聞見。其上焉者,歆之以得科第,保祿利;誨之以嗣產(chǎn)業(yè),長子孫;斯為至矣。故其壯也,心中目中,以為天下之事,更無有大于此者。萬方億室,同病相憐;冥冥之中,遂以釀成今日營私趨利,茍且無恥,固陋野蠻之天下,……且恬然不以為怪。故試取西人幼塾乳臭之子,與吾此間龐壯碩老之士大夫相掣,其志趣學識,必有非吾此間此輩之所能望者!豈其種之特異哉,無亦少而習焉者之不得其道也?!ā墩撆畬W》)

或者說:梁氏所描寫的,還是中上階級社會中青年子弟所遭際的情形,自然還有更慘于此的下層社會的貧苦子弟,他們所受的生活熏染是怎樣的呢?那在清末還沒有描繪此類的速寫,我只有請你讀一讀后來魯迅《吶喊》集的《阿Q正傳》《藥》兩篇文章來彌補這遺憾。

……遺風相傳下來,江南的小康子弟,在老祖母的監(jiān)護之下,諄諄地教訓他道:“不許上鴉片館,可以在家設燈盤,抽大煙。不要去嫖,可以揀一個合意的‘丫頭’或‘窯姐’討一房小婆娘伴著你?!边@類的慈訓,社會上都是稱為“教子有方”的。不多幾年,這白面少爺,已經(jīng)是弄到骨瘦如柴,家產(chǎn)蕩盡,先于老祖母而死了。等到“教子有方”的這位老太太死時,無棺可斂,躺著尼姑庵的“施棺材”而了結(jié)。這類為社會家庭葬埋的青年,作者的眼內(nèi),還親見小小一鄉(xiāng)鎮(zhèn)內(nèi)有數(shù)十件之多。

一四 青年教育是怎樣的

如果家內(nèi)出了有志青年,那末也有“黃卷青燈,十年苦讀”的學子。但是我們來看看他埋頭十年,疲精竭神,所下苦功的對象,是什么東西呢?就是所謂“八股文”、“八韻詩”。“八股文”這神秘的名稱,我們聽得爛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明中葉以后,始盛行四股、六股、八股,破、承、起講之格。雖名為說經(jīng)之文,實則本唐代詩賦。專講排偶聲病。如宋元詞曲,但求按譜填詞。而蕪詞讕言,騏拇枝指,又加甚焉?!袷郊榷?,務使千篇一律;稍有出入,即謂之不如格。是以習舉業(yè)者,陳陳相因,涂涂遞附;黃茅白葦,一望皆同。限以“三百”“七百”之字數(shù),拘以“連上”“犯下”之手法。雖胸有萬卷,學貫三才者,亦必俯就格式,不許以一語入文。其未嘗學問者,亦能揣摩聲調(diào),敷衍講章,弋獲巍科,坐致高位?!钿舸菏逃喔澹骸墩埨宥ㄎ捏w折》)

到清末更可笑了,更可殺了,竟以“游戲文章”公然作為國家登進人材的標準。而其游戲的下流不通,還遠在“燈謎”、“詩鐘”、“酒令”、“牙牌”之下!全國白晝跳踉著這種文妖,真使人感覺著“清室不亡,是無天理”的!

……更有甚者,各省歲科、童試、縣考、府考、院考,多出“截上”、“截下”、“無情”、“巧搭”等題(例如“子見南子,自牖執(zhí)其手”之類,割裂經(jīng)文,瀆侮圣言?!魇⊙赜?,毫不為怪。此種文體,……起、承、轉(zhuǎn)、收、擒、釣、渡、挽,其法視文網(wǎng)為尤密,其例視刑律為尤嚴。遂使天下百千萬億之生童,日消磨精力于此等手法之中,舍纖仄機械之外,無所用其心,恐有旁騖而文法因以疏也。舍“串珠”“類腋”之外,無所用其學,恐有博涉而文體因以雜也?!钿舸菏逃喔澹骸墩埨宥ㄎ捏w折》)

這位因變法而喪首的戊戌六君子之一——楊深秀,于是喟然長嘆道:

……夫天下之士子,莫多于生童也。盈廷之公卿,皆起自生童也。而其用心及其所學如此!驅(qū)天下有用之才,而入于無用之地;一旦而欲舉以任天下之事,當萬國之沖,其可得乎!……(同上)

至于“八韻詩”的內(nèi)容,尤為無味,不必多講,而其最荒謬可笑者,以現(xiàn)代人之方音,而必須押隋、唐時代之韻腳,無理取鬧如此,而反認為天經(jīng)地義。所以聲韻是用腦筋來硬記的,不用耳朵來聽的!以致名震一時的老詩人,往往鬧出“出韻”的笑話:

湖口高碧湄大令心夔,少有才名;其駢文書法及散體詩,均造深際。……殿試兩次出韻,皆在“十三元韻”中;遂列四等。衡陽王紉秋闿運,贈以詩曰“平生兩四等,該死十三元!”(《庸盦筆記》)

這真是活埋青年、活埋天才的秦坑!

一五 官辦“洋學堂”是怎樣的

后來,滿清政府也來辦“洋學堂”了。可是人民說:“上洋學堂,會給洋人挖去眼睛的”,絕對不來。小康之家以上的“爺們”,更是聞“洋學堂”之名而唾口水!梁氏記著:

……前清末年辦學堂,學費、膳費、書籍費,學堂一攬千包,還倒貼學生膏火;在這種條件底下招考學生,卻是考兩三次還不足額。……好像拉牛上樹?。ā妒觌p十節(jié)之樂觀》)

“洋學堂”里像“拉夫”一樣的拉到了一批不三不四的學生了,以后又怎么樣呢:

……但教方言以供翻譯,不授政治之科,不修學藝之術,能養(yǎng)人材乎?科舉不變,聰穎子弟,皆以入學為恥,能得高材乎?如是則有學堂如無學堂。且也,學堂之中,不事德育,不講愛國,故堂中生徒,但染歐西下等人之惡風,不復知有本國。賢者則為洋傭以求衣食,不肖者且為漢奸以傾國基!如是則有學堂反不如無學堂?!ā墩冊虼鹂碗y》)

可不是嗎,梁氏的預言,竟成為仙讖,當年北洋官費留美培植出來的學生陳錦濤,老而不死,竟“為漢奸以傾國基”!而且,后來比較規(guī)模像樣的學堂,鬧得也有督辦、總辦、會辦、坐辦各大員的怪象。除了坐辦算是坐在校內(nèi)像個校長模樣以外,督辦大臣等,都是“身滯京邸”而遙遙指揮滬、寧各校。譬如南洋公學的監(jiān)督、總辦等,換了八九個,終未出北京一步。至唐文治始毅然出京蒞校,一時驚為奇事,而有“模范堂長”之頌!

那時“文化界現(xiàn)形記”的電影,如此如此。所以,中山先生要手創(chuàng)學校于日本橫濱,后來就交給梁氏去辦理,此即名振一時的大同學堂。

第四節(jié) 梁氏后來對于祖國命運的影響

在這樣地獄底層的教育狀況,向后再看看康有為的萬木草堂,雖然不過是一座規(guī)模較大的“經(jīng)館”,雖然《草堂學則》上所定的課程依然不脫頑固老儒的氣味,而在當時,誰也目為這是地獄底層第一盞點起的明燈。再往后看看陳寶箴、黃遵憲、江標、熊希齡、梁啟超、譚嗣同、唐才常等在長沙合辦的時務學堂,那便算地獄底層的火炬了。至于被迫而敷衍的欽辦京師大學堂,那又是一座老翁高坐的衙門,捐監(jiān)入學的尾閭,與“學問”二字,如風馬牛。一直要等到蔡元培先生來做校長,才算整頓而上軌道。

一六 文體的改革

若論文體的改革,梁氏的功績,實在是他最偉大的所在。梁氏之后,胡適送他的挽聯(lián)說:

文字成功,神州革命!

生平自許,中國青年。

繼梁氏而起,而作更進一步的文體改革者,便是胡氏。所以胡氏對于任公這點上的功績,認識得特別清楚。不錯,你看了前面楊深秀所描繪、全國青年所搖頭擺腰而吟哦的八股文,其內(nèi)容的妖模怪樣,骯臟齷齪,已經(jīng)領教過了;若再跳出圈子來看看當年一班青年文豪,各家推行著各自的文體改革運動,如寒風凜烈中,紅梅、臘梅、蒼松、翠竹、山茶、水仙,雖各有各的芬芳冷艷,但在我們今日立于客觀地位平心論之:譚嗣同之文,學龔定庵,壯麗頑艷,而難通俗。夏曾佑之文,更雜,莊子及佛語,更難問世。章炳麟之文,學王充論衡,高古淹雅,亦難通俗。嚴復之文,學漢魏諸子,精深邃密,而無巨大氣魄。林紓之文,宗緒柳州,而恬逸條暢,但只適小品。陳三立、馬其昶之文,祧禰桐城,而格局不宏。章士釗之文,后起活潑,忽固執(zhí)桐城,作繭自縛。至于雷鳴潮吼,恣唯淋漓,叱咤風云,震駭心魂;時或哀感曼鳴,長歌代哭,湘蘭漢月,血沸神銷,以飽帶情感之筆,寫流利暢達之文,洋洋萬言,雅俗共賞,讀時則攝魂忘疲,讀竟或怒發(fā)沖冠,或熱淚濕紙,此非阿諛,惟有梁啟超之文如此耳!即以梁氏一人之文論,亦惟有“戊戌”以前至“辛亥”以前(約1896——1910)如此耳。在此十六年間,任公誠為輿論之驕子,天縱之文豪也。革命思潮起,梁氏的政見既受康氏之累而落伍,梁氏有魔力感召的文章,也就急遽的下降了??墒蔷臀捏w改革的功績論,經(jīng)梁氏等十六年來的洗滌與掃蕩,新文體(或名報章體)的體制、風格,乃完全確立。國民閱讀的程度,一日千里,而收獲神州文字革命成功之果了。

一七 報紙的改革

除學校外,推進文化惟一的利器,則為報館。輔助教育,啟發(fā)民眾,指導社會,介紹新學,宣傳主義,主持公論,監(jiān)督行政,糾彈非法,為民喉舌,……這許多神圣工作,都要靠報紙來負責實行。然而清末的報界狀況又怎么樣呢?凡是沒有“洋人”與“租界”的都會,一概沒有報紙:

……京都首善之區(qū),而自聯(lián)軍割據(jù)以前曾無報館,此真天下萬國之所無也。每省之幅員戶口,皆可敵歐洲一國,而除廣東、福建外,省會之有報館者無一焉。此亦世界之怪現(xiàn)象矣。……(《清議報一百冊祝辭》)

有“洋人”與“租界”的都會,才有模仿洋人而辦華文報紙的。梁氏說:“近年以來,陳陳相接:惟上海、香港、廣州三處,號稱最盛?!比欢@類操于出身八股的無聊“文丐”之手的華文報紙,內(nèi)容又怎樣呢?

……每一展讀,大抵:“滬濱冠蓋”、“瀛眷南來”、“祝融肆虐”、“圖竊不成”、“驚散鴛鴦”、“甘為情死”等字樣,闐塞紙面,千篇一律。甚者乃如臺灣之役,記劉永福之娘子軍!團匪之變,演李秉衡之黃河陣!明目張膽,自欺欺人。觀其論說,非“西學原出中國考”,即“中國不亡是無天理論”也。展轉(zhuǎn)抄襲,讀之惟恐不臥!……”(同上)

我想現(xiàn)代有志青年,看著這樣嘔飯而又痛心的報紙,也要讀之惟恐不臥!

一八 新興各報述評

報紙的改革,與文體的改革,是有不可分離的關系。當時梁氏創(chuàng)辦《時務報》《清議報》《新民叢報》《國風報》等于上海及日本。黃遵憲、譚嗣同、唐才常等創(chuàng)辦《湘報》于長沙。陳范、蔡元培、章炳麟、章士釗等創(chuàng)辦《蘇報》于上海。嚴復、夏曾佑等創(chuàng)辦《國聞報》于天津。日本留學生創(chuàng)辦《譯書匯報》《國民報》《開智錄》等于東京。張繼等創(chuàng)辦《國民日日報》于上海。其他為中山先生所領導的革命團體,在國內(nèi)、國外創(chuàng)辦了大量的日報與雜志,如《中國日報》(香港)、《民生日報》(檀香山)、《大同報》(舊金山)、《中興報》(新加坡)、《革命軍》(鄒容作)、《慘世界》(蘇元瑛作)、《蕩虜叢書》(章士釗編)、《陸沈叢書》(陳去病編)、《黃帝魂》(上海);及《漢幟》《漢聲》《江蘇》《浙江潮》《新湖南》《警世鐘》《二十世紀之支那》(東京)等。就形質(zhì)言,收獲了“報紙改革”的成功。就超越的意義言,同時收獲了“文體改革”的效果,并且即文體的改革為工具,為利器,連帶收獲了“政體改革”的成功,以至“國體改革”的成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