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段
無論是身份顯貴之人,還是不入流的卑微之徒,總還是沒有子孫的好。
譬如像前中書王[1]、九條太政大臣[2]、花園左大臣[3]等人,都希望在自己這一代便斷絕血脈。
染殿大臣[4]也在《世繼翁物語》[5]中說道:
“還是沒有子孫的好。因為倘若子孫不肖,則悲莫大矣?!?/p>
圣德太子[6]也在督造自己的陵墓[7]時說:
“這兒要掘開,那兒要挖斷。因為我不愿子孫昌衍。”
[1]日本平安時代中期醍醐天皇之皇子,兼明親王(914—987)。曾任中務(wù)卿。因該官職相當(dāng)于中國古代之中書令,故稱為“中書王”。與后來村上天皇之皇子具平親王(后中書王)并稱,為與之區(qū)別而稱“前中書王”。
[2]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公卿,藤原伊通(1093—1165),二條天皇永歷元年(1160)任太政大臣。
[3]源有仁(1103—1147),后三條天皇之孫輔仁親王之子。日本平安時代后期廷臣,任從一位左大臣,在書道、禮儀、管弦、和歌等方面均有建樹,為公家禮儀之集大成者。因其別墅名“花園”,故稱“花園左大臣”。
[4]日本平安時代初期太政大臣藤原良房(804—872),清和天皇的外祖父。因其官邸名叫“染殿”,故稱“染殿”大臣。
[5]日本平安時代后期的物語小說《大鏡》的別稱,但書中并無此話。日本學(xué)者認為是作者記錯了。
[6](574—621)日本飛鳥時代政治家。用明天皇之皇子,推古天皇的攝政。在引入中國文化、制度以及推廣佛教等方面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文中所引用的話語出自《圣德太子傳歷》。事實上圣德太子到其子山背大兄王那一代就被政敵蘇我入鹿滅絕了。
[7]圣德太子的陵墓在現(xiàn)在的日本大阪府南河內(nèi)郡太子町叡福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