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赴粵療傷改別字
一九二一年五月五日,孫中山先生重新開府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tǒng),擬于此時率師北伐,以竟護法之功。但陸榮廷不甘心于一九二〇年的失敗,又暗與徐世昌a勾結(jié),企圖規(guī)復(fù)廣東地盤。孫先生不能不注視此一事態(tài)的發(fā)展。

徐世昌
五月二十日,北京政府下討伐南方的命令,并令廣西陸榮廷出兵攻粵。孫中山先生為鞏固后方,免除后患,因于五月二十八日令陳炯明、許崇智等率在粵各軍分路入桂,討伐陸榮廷。六月十八日,對廣西下總攻擊令。
粵軍入桂之舉,使模范營與白崇禧的命運起了根本性的變化。
陳炯明所率的粵軍第一軍,得到江防艦隊的配合作戰(zhàn),首破蒼梧大坡山的桂軍防線,直趨梧州上游十里的戎墟。桂軍守將陳炳焜因腹背受敵,不敢再戰(zhàn),倉皇逃遁。劉震寰率幾百人投降粵軍,陳炯明遂于六月二十五日占領(lǐng)梧州。許崇智率第二軍及滇軍一部向富賀西進,沈鴻英通電自治,意圖周旋于粵桂之間,但受粵軍壓迫,終經(jīng)由桂林退入湖南。陳炯明揮軍溯江西上,七月十六日,因桂軍韋榮昌起義,不戰(zhàn)而入南寧。九月三十日,陳炯明占領(lǐng)龍州,陸榮廷出走越南。廣西底定。
一九二一年八月十日,孫中山先生任命馬君武a為廣西省長。馬君武就職后任命馬曉軍為田南警備司令。從此,廣西模范營全體官兵,脫離陸、譚的系統(tǒng),走上了一條新的道路。
馬曉軍在粵軍入桂的進程中,收容了一些從南寧退來百色的零雜部隊,其中有韋云淞a率領(lǐng)的工兵營、陳濟桓b率領(lǐng)的水警隊。馬曉軍把他們結(jié)合模范營編成三個營,以白崇禧為第一營營長,黃紹竑為第二營營長,夏威為第三營營長,陳雄為機關(guān)槍連連長。這些部隊駐在百色市區(qū)及附近各縣。
陸榮廷出走后,所部將領(lǐng)劉日福、陸云貴、馬玉成等受到粵軍的追擊,從龍州、靖西方面竄至百色。他們的兵力遠較馬曉軍所部強大,而又視受粵軍委任的那些人為“反骨仔”,必欲得之而后甘心。馬曉軍精神麻痹,不知戒備,白崇禧的一營仍舊駐防祿豐,黃紹竑、夏威兩營則分駐滇、桂要地,這樣兵力分散,不久就出事了。
一天,馬曉軍在警備司令部舉行會議,白崇禧、黃紹竑均來參加。突然劉日福派兵包圍了警備司令部,馬曉軍事急時逃到隔壁天主教堂才幸免于難,但黃紹竑卻當(dāng)場被捉,所部被包圍繳械。白崇禧見情勢危急,跳城逃出,去召集夏威的一營和在祿豐的部隊,由邏里舊州、坡腳渡過紅河,前往貴州的南龍,向黔軍團長劉莘園、陸蔭楫求援,他們慨予支助,使白崇禧得以稍事喘息,徐圖反攻。
劉日福解決了馬曉軍部以后,自稱為“廣西自治軍”總司令,進兵恩隆。遂與思恩方面的林俊廷、陸福祥、陸云高、蒙仁潛等互相呼應(yīng),聲勢浩大。他們都以“自治軍”的名義來號召,實際上并無任何政治主張,只以反對客軍入境為其主要目標。他們發(fā)展得非常迅速,在幾月間,遍及全省。從此廣西進入了一個混亂的政治局面。
白崇禧在貴州南龍得到劉莘園、陸蔭楫團長的大力幫助,他們一方面賣煙土來接濟白部,另一方面又派兵巡守紅河,以防自治軍的襲擊。白崇禧稍事休息之后,率部由坡腳渡河攻西隆,與自治軍隔河對峙。
一夜,白崇禧帶一個衛(wèi)士外出巡視戰(zhàn)線,行到坡腳之北高十余丈的山坡上。當(dāng)時,天雨綿綿,路面一片漆黑,他考慮到對岸是敵軍機關(guān)槍陣地,因此將手電筒熄滅,以免引起敵軍掃射。十分不幸,他因路滑失足跌落到懸崖之下,昏迷了十多分鐘,醒來不能行動,知是左腳折斷了。
次日,白崇禧對夏威說:“煦蒼,部隊不能因我受傷而停止攻擊?,F(xiàn)在全軍交給你指揮?!毕囊脖硎就?。但部隊在前進西隆時受挫,白崇禧迫不得已躺在擔(dān)架上指揮,他在進攻前對全體官兵說:“這一次重回廣西,勝敗存亡在此一舉。希望大家勠力同心,團結(jié)戰(zhàn)斗。如果進攻失敗,我也與各位共存亡,決不后退?!惫俦钍芨袆?,一鼓作氣,擊破西隆之?dāng)?。在前進中得與馬曉軍、黃紹竑等會合。
原來黃紹竑被劉日福逮捕后,監(jiān)視甚嚴,陸云貴本有意將他槍斃,后來黃用手表和戒指賄買了監(jiān)視他的衛(wèi)兵,才得走脫。只身逃往百色百余里外的黃蘭鄉(xiāng)下,他在那里糾合了凌云、西林士紳岑學(xué)三、黃炳暄等,將民團編為部隊,不久就組編了二三百人。事為自治軍所聞,派兵四處緝拿。黃晝行夜伏,艱苦備嘗,終于遇到馬曉軍帶來熊略指揮的粵軍。并得與白崇禧相逢,殊出意外。
馬曉軍經(jīng)人疏通,得劉日福允許,乘輪東下。時粵軍因劉日福的自治軍勢力最大,乃派熊略為總指揮,率兵向平馬、百色進攻,并令馬曉軍隨往。會師百色后,馬曉軍被指定率部到凌云整訓(xùn)。馬曉軍任命黃紹竑為第一統(tǒng)領(lǐng),轄馮春霖、黃炳暄、岑潤博三營;白崇禧為第二統(tǒng)領(lǐng),轄夏威、陸炎、韋云淞三營。
白崇禧因為左腳受傷,亟需赴粵就醫(yī),所以將兵權(quán)交給馬曉軍,然后乘船去南寧。他到邕后,便去拜望廣西省長馬君武,報告百色方面軍情,并謂即將赴粵醫(yī)足。馬省長對他說,三個月來,兩廣情況有了很大變化:三月二十二日粵軍參謀長兼第一師師長鄧鏗在廣州車站被刺殞命,兇手主使者是陳炯明,此人為了破壞孫先生的北伐計劃,不惜下此毒手。孫先生因陳炯明阻撓北伐,決回粵督師,四月十六日,從桂林到梧州,召陳炯明往晤,陳公然抗命。二十日,孫先生到肇慶,準陳炯明辭去廣東省長及粵軍總司令職,專任陸軍部長。陳因被免職,調(diào)其在南寧的部隊返粵。陳炯明的心腹將領(lǐng)葉舉等于四月二十一日發(fā)出通電,由南寧還師廣州?!盎涇娂瘸烦鰪V西,陸、譚舊部勢必卷土重來,我這個省長干不成了,決定不日挈眷乘輪去梧州,準備在那里設(shè)立行署?!卑壮珈蟪舜铖R省長的專輪東下,馬答應(yīng)了。這是一九二二年夏初的事。
五月中,白崇禧乘搭馬君武省長的座輪離開南寧東駛。白崇禧同廣西省長公署的衛(wèi)隊長盧象榮及其衛(wèi)隊在前面的一條電船,馬君武偕屬及省府的工作人員則在后面的一條船。一晚,到達貴縣,因邕江水淺,輪船不能夜航,遂在縣城下游約一里的羅泊灣對岸停泊過夜。
貴縣這時是粵桂邊區(qū)第三路司令李宗仁的駐地。陳炯明因粵軍撤退,江防空虛,特將貴縣交給李宗仁部接防。李的第一支隊李石愚率俞作柏a、陸超兩營剛巧先一日抵貴。俞作柏素有野心,不守繩墨。他知道馬君武來到,上船謁見,要求馬君武挈眷到貴縣縣署憩宿,馬婉辭之。俞見軟的一套不行,就來硬的一套。午夜,俞作柏派兵將馬君武的船隊包圍,要把他的衛(wèi)隊繳械。盧象榮下令抵抗,一時槍聲大作,馬君武的愛妾竟以身殉。馬氏經(jīng)此事變后,萬念俱灰。五月二十二日,即電廣州孫中山先生辭去廣西省長職務(wù),這是廣西最黑暗的時代。
白崇禧到廣州后,住院治療,用X光透視,發(fā)現(xiàn)他的左腿折斷,因歷時過久,已長成假骨,無法再施手術(shù)。休養(yǎng)一年后,雖左腳稍短,走路有點微跛,但行動尚稱方便。白崇禧自念他的生命力異常堅強,因此將他原來的別字“劍生”改為健生,以示自強不息之意。
a 徐世昌(1855—1939),原籍天津,生于河南省汲縣,字卜五,號菊人,又號弢齋。1879年,與袁世凱結(jié)為兄弟。辛亥革命后,接受袁世凱邀請,任國務(wù)卿。1918年10月,被段祺瑞操縱的安福國會“選舉”為總統(tǒng)。1919年,徐認為對《巴黎和約》“應(yīng)行簽字”,并下令鎮(zhèn)壓“五四運動”,后迫于輿論壓力,始免曹汝霖等職務(wù)。1922年,曹錕控制北京政府,徐被迫辭職。1939年6月5日,病死于天津。
a 馬君武(1881—1940),廣西桂林人。中國近代學(xué)者、教育家和政治活動家,廣西大學(xué)的創(chuàng)建人,國立廣西大學(xué)首任校長。馬君武與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馬”之譽。
a 韋云淞(1889—1954),桂軍名將,曾任軍長、集團軍上將副總司令。1949年冬,韋云淞赴香港寓居。1954年冬在香港去世。
b 陳濟桓(1892—1944),新桂系將領(lǐng),抗日烈士。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北伐。1936年任中將參軍。1944年日軍侵桂戰(zhàn)役中,突圍負傷,自殺殉國。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a 俞作伯(1 889-1 959),桂軍高級將領(lǐng),民主人士。俞參加過廣東護國軍討伐袁世凱,親歷李宗仁等發(fā)起的統(tǒng)一廣西的戰(zhàn)爭。1956年,任廣東省政協(xié)委員、全國政協(xié)委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