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結緣醫(yī)學,懵懂初開
為了“搭黃魚”,黎介壽、黎磊石兄弟倆一路上受了無數(shù)的冷眼,挨了無數(shù)的訓斥,三天后,終于在南昌見到了大哥黎鰲。
在這三天里,黎鰲也馬不停蹄地幫助兩個弟弟在國立中正醫(yī)學院“鋪路”。
他找到校長王子玕,懇求為兩個弟弟在醫(yī)學院找一份糊口的工作?!熬彤斁毩暽?,不用發(fā)工資,只要給口飯吃、給張鋪睡就行”。
對于黎鰲的請求,王校長一口答應。不用發(fā)工資就收了兩個練習生,還因此賣給了得力干將一個面子,這樣的順水人情,何樂而不為。
黎介壽和黎磊石到南昌后的第二天,就穿上了白大褂,到門診部檢驗科當起了練習生。所謂練習生,就相當于現(xiàn)在檢驗科的化驗員,每天洗試管、收標本,在顯微鏡下觀察血、尿、大便、痰等,臟、累、重活,連實習生都不愿意干的活,他們干。
兄弟倆的到來,讓當時科里的化驗技師喜出望外,過去只有他一個人干這些活,現(xiàn)在好了,他可以完全甩開這攤事,做自己喜歡又一直想做的科研工作,真是“想睡覺了就有人送來枕頭”。
黎介壽、黎磊石雖然年紀不大,但什么苦都吃過,什么苦都能吃,干這些粗活,對他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一天,兄弟倆找到化驗技師,大膽表示想學一學如何看顯微鏡。技師沖著他倆工作的勁頭,爽快地答應了兄弟倆的請求。很快,他倆就學會了熟練使用顯微鏡。
練習生的生活極其清苦,說是管吃,可吃的是清湯寡水,頓頓不熬饑;說是管住,可由于戰(zhàn)亂,醫(yī)學院四處搬遷,兄弟倆只能就便睡在門診部。而這個門診部,就設在一個破舊的祠堂里,四面漏風,夏天蚊子嗡嗡,冬天寒風凜冽。
生活就是一鍋滾水,雞蛋煮進去變得像石頭一樣硬邦邦;只有茶葉,在滾水里煮,慢慢舒展開來,最后變成可口的香茶。黎介壽和黎磊石深深懂得,目前的生活,已經是自己能夠爭取來的最好的工作了。盡管肚子里沒有一點油水,身上沒有一點暖意,他們仍然高興地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精神的力量,讓他們的學識和內心世界不斷豐富起來。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黎介壽和黎磊石成了優(yōu)秀的練習生,原本就好的功課更加爛熟于心。
一家人
這一年,中正醫(yī)學院的考場就設在江西永新縣附近的界化垅,離醫(yī)學院很遠。臨行前,黎鰲特意走街串巷,買來了豬肉,做了一碗紅燒肉,為兩個弟弟壯行。在那個兵荒馬亂、物資匱乏的年代,有碗紅燒肉吃,是什么樣的口福??!黎介壽和黎磊石的腦海中,早已沒有了紅燒肉的記憶。
看著兩個弟弟大口吃著紅燒肉,大哥黎鰲就像一個慈祥的父親,“好好考,不要慌,不要提前交卷,做完要復查”。聽著大哥那些老生常談的話,黎介壽、黎磊石眼里噙著淚,一個勁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