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知識的熱忱

但丁與《神曲》 作者:[意] 拉法埃萊·坎巴內(nèi)拉 著


對知識的熱忱

對真理的追尋和對知識的熱情是兩種強大的動力,將但丁引向哲學與其他學科。

盡管愛情和政治都令他內(nèi)心激動,卻無法滿足他那躁動的精神和對人生與世界的好奇心。

因此,他后來帶著極大的熱情,積極投身哲學的研究。

“我開始頻繁光顧她(哲學,譯者注)真正出現(xiàn)的地方,即修道院和哲學家的辯論,因此,我不久,可能兩年半以后,就感覺到了她的甜美,對她的愛戰(zhàn)勝了其他所有的想法。”(《饗宴》,第2篇,第12章)

神學研究和哲學辯論占據(jù)了但丁的全部。

當時有幾個學派在從事宗教研究:圣馬利亞修道院的多明我派(Domenicani)、圣十字修道院的方濟各教派(Francescani)以及圣斯皮利托修道院的奧古斯丁派(Agostiniani),而“哲學思辨者的辯論”多半在大學舉行,特別是在波倫亞大學。

但丁敞開了那顆好奇而躁動的心,與各個神學流派和神職人員的接觸,與學者和知識分子的交游帶給他智性的滿足。這些哲學辯論不局限于基督教神學,更涵蓋了異教、希伯來和伊斯蘭教思想。

但丁非常重視理性,想理解、觀察和解釋一切。他喜歡讓事情清晰而有序,希望人能認識的一切都可以得到解釋。

他喜歡物理和哲學思辨,想了解世界和人類的秘密,想知道人從何處來,又歸向何處,想知道我們此生應該如何行事,想知道人之為人的意義究竟何在。

“他的哲學思考來自于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需求,在那當中,他發(fā)現(xiàn)自己長期以來的預感獲得證實,與宇宙合一的愿望得到了滋養(yǎng),很快就在內(nèi)在的想法與外在的知識之間找到了一致性。”(Auerbach)

然而,他還想將自己知道的事解釋給大家,不僅僅是那些已經(jīng)很有學識,或自認為很有學識的人,也包括那些所知極少,或完全不知道的人聽。他想剝開知識的面包,讓所有人品嘗,因為他相信所有人對知識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渴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